第14章 “童年潜意识”是我们在跟父母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4)

作者:曾子航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3

|

本章字节:11578字

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一些从事三陪等不正当行业的女子,大都从小缺少父爱,一些热衷于给男人当小三、二奶的女孩子也是父爱缺失的牺牲品。


曾被评为2005年度日本十佳影片之一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那个长相非常可爱、身世又如此可怜、命运最终却那么可悲的主人公就是一个童年缺少父爱的女孩。从小,松子就渴望父亲多疼爱她多关心她一点,可惜体弱多病的妹妹只要一咳嗽,就抢走了父亲的关注度。从此,松子患上了严重的情感饥渴症,她饥渴地爱,贪婪地爱,不辨问来源地爱。只要有人愿意,她就全盘接受。她爱上的男人当中,有不负责任的编剧,有以自杀了却残生的作家,有脚踏两只船的有妇之夫,有黑社会流氓,有进了监狱的小偷……松子把自己变成了一汪水,什么样的容器接住,她就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最后,容器破损,她的爱也四处离散。 松子一生极端渴望爱,把一生都奉献给爱,却一生也没得到爱。表面上看,她是在渴求一个男人完整的爱,实际上是在圆童年失落的那个梦想在这些男人身上找回父亲对她的爱。换言之,松子心灵从未长大,她的潜意识中还是那个渴求爸爸回家能够多看她一眼,多抱她一下的可怜的小女孩。影片最后,是个超现实的画面,在公园旁一座破屋里孤独终老的她唱着儿歌,踩着梦想中的梯子一步步向上,此刻,众多美丽的小星星在她身旁闪烁……我认为,影片揭示了一个心理学的奥秘:每一个女人长大以后的各种感情关系,都可以在童年跟她父亲的关系中找到最初的模式。


【四】父亲是构筑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第一人


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价值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母亲生养了我们,培养我们最初的自我意识;父亲则是构筑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第一人。


如果说,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到了五六岁左右,父亲的权威和指引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基本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则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培养孩子一种责任感。成熟的母爱是尽早的让孩子学会独立。父爱应该培养出孩子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让他一辈子做个毫无主见的应声虫。


弗洛姆认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


倘若一个男孩从小被母亲娇纵,同时又有一个性格懦弱或者对孩子不感兴趣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小男孩会牢牢地抓住同母亲的联系,成为一个十分依赖母亲的人。这种人往往依赖性强,性格女性化,而父亲身上坚韧不拔、成熟独立的一面则严重缺失。反之,如果母亲性情冷淡、麻木不仁或者十分凶悍强势,孩子就会把对母爱的需要转移到父亲身上,就会变成单一的向父亲方向认同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严谨有余、灵活不足,甚至会变得冷酷自私缺少爱心。如果他的父亲很有权威,同他的关系又很密切,就更会加强他的这一发展。其他的调查也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某些神经病形式,如强迫性神经病同患者的单一父亲联系有关,而另一些病状,如歇斯底里、悲观厌世则是同母亲的单一联系所致。


在华语电影界久负盛名的著名导演李安,他的个性中与人为善、温柔敦厚的一面来自他的母亲,而他做事一丝不苟,执着专注则来自他的父亲。比较而言,父亲对李安的影响似乎更为重要。否则他也不会为华语影坛奉献出那么深厚绵长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电影的男主角“老朱”都由著名演员郎雄扮演,这是一位典型的中国父亲:慈祥、宽厚、仁爱、令人肃然起敬。据李安透露,片中父亲的许多对白,都源于真实的生活,作为一个传统大家庭的长子,父亲对李安的一生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刻影响。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父亲是最动人的形象,这和李安浓郁的父子情结不无关系。


李安祖籍江西德安,1954年出生于台湾,父亲给他起名“李安”,一来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来是他的父亲去台湾时所乘坐的轮船为“永安号”。李安的父亲李升长期担任中学校长,可谓书香门第,据说李安从小家教就极为严格,甚至在逢年过节还要向父母行跪拜礼。


父亲对儿子最大的希望是考上大学,子承父业,可是两度联考落榜,让父亲对他的人生前景非常忧虑。这种忧虑直到他凭《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还偶有流露。后来,李安考进了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与父亲期望落差很大,让李安的父子关系蒙上薄霜,李安曾形容:“有段时间,我看到老爸就想跑”。


李升明白儿子从小就喜欢弹吉他、写书法、演话剧,具有艺术细胞。不过他认为李安个性敦厚,不适合演艺圈,希望他往教育界发展。李升反对李安学电影,但出于父爱,依然给予很大的支持。大二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台8毫米摄影机,这是父亲一生送给他的惟一和电影有关的礼物。他用这台摄影机拍了一部18分钟的黑白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正是这部短片帮助他申请进入了纽约大学电影系。1978年,李安做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愤怒的决定:报考了美国的戏剧电影学校。父亲很无奈,他不能接受儿子竟然想去从事没多大出息的娱乐业。1980年,李安拿到了戏剧学学士后,就转读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的想法征询父亲的意见。经过一阵抗衡,父亲同意了,并且帮助他解决了一部分学费和拍片经费。后来,李安在纽约大学毕业六年面临无戏可拍的窘境,父亲仍然多次以书信鼓励他要为理想奋斗。李安至今难以忘怀,拍摄《推手》及《喜宴》时资金紧张,老父二话不说,主动把珍藏多年的字画奉献给剧组作为道具。


李安曾多次承认,父亲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连拍摄《推手》、《喜宴》及《饮食男女》,外界称为“父亲三部曲”。片中郎雄扮演的父亲,刚毅、强势、对孩子的关爱却极度压抑,谁都看得出来这是李安亲身经验的投射,虽然李升从没公开认同这三部电影的父亲就是他。但当年李安在美国结婚时就跟《喜宴》中赵文瑄扮演的男主人公一样寒酸,但父母却丝毫不计较,依然赴美捧场,这些温馨感人的真实场景都被李安融入到了那部让他扬名立万的《喜宴》中。


即便是后来拍摄的影片得了奥斯卡奖,在李安看来,并没有给父亲带来观念上的改变:或许他一生都没有接受过儿子已经成了一个电影导演这个事实。他们的互相冲突和妥协,却使李安获得了对中国父权文化、亲情纽带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而这一切在李安所拍的“父亲三部曲”中体现得最为深邃。


有一次,李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潜意识中,父亲给予他的压力让他在片中释放出来,


“我想没有父亲对我的压力,也没有我影片中能表现出来的张力,父爱成就了我的电影,相反母亲对我的溺爱,让我没有兴趣去探索母爱这样的影片素材。”


1995年,李安因为成功改编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原著《理智与情感》第二次捧走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越洋电话那头父亲一句“很好”让他感动莫名,他从没忘记父亲为他前程担忧的苍老面容。李安以前常自认与母亲个性接近,行事柔软:“我一直是滥好人,深怕得罪人。有礼貌却拖拖拉拉,凡事逆来顺受。”直到拍好莱坞大片《绿巨人》时面对现场的千军万马,突然间找到了指挥若定的感觉:“在自己身上,我终于发现了父亲的影子。”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似乎也在逐渐理解儿子,有一次父子通话,父亲忍不住说了句:“我看《绿巨人》,终于明白你在拍甚么了,找卷录像带送我吧”。父子情感的交融,已尽在不言中。


2004年,电影《断背山》准备阶段,和李安对峙了一辈子的父亲去世了。李安仿佛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虚空。他忍住悲痛,远赴加拿大牧场,全心投入《断背山》的拍摄,希望能抚平自己内心的伤痛和疲惫。支持他继续献身电影的,是父亲临终的遗言:“你不应该放弃,应该继续拍下去。”


由此可见,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既需要母亲的关爱,又需要父亲的指引,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很多80后男孩、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父爱缺失的遗憾呢?我给出两个建议:


一是针对那些很少在家的父亲,一定要“常在家待待”


前些年,有一首歌很流行,叫《常回家看看》,是唱给那些因为忙碌很少回家看父母的年轻人听的,据说效果还不错,那段时间很多年迈的父母不再寂寞了。可现在,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却很困惑,因为他们的父亲倒是常回家,但他们基本看不着,因为父亲回到家大都很晚了,孩子已经上床就寝,第二天还没睁开眼,父亲又离家去打拼了,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没完没了的应酬,又让诸多父亲们远离孩子的视线。所以,我在这里提出一个概念:“常在家待待”,做为男人,别老想着外面的工作,也想想自己家里的妻儿老小。美国经典影片《教父》中,著名影星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老教父有一句至理名言:“不经常在家中陪伴家人的男人绝不是一个好男人!”而且父亲老不露面,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是个缺憾,谁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儿子将来没男子气,谁也不愿自己的女儿将来找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做丈夫。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天下忙碌的父亲们,请你们“常在家待待”。


二是针对那些总是不苟言笑的严父们,我的建议能否给孩子多些笑容,多些鼓励?能否放下家长的权威,学会跟孩子做个朋友?


在本书第一章我谈到,中国的父亲总是过于严肃乃至严厉,从而导致父子关系普遍疏远,儿子反倒愿意向母亲认同,这也是如今年青一代的男孩子越来越柔弱的一个原因,孩子普遍害怕父亲、疏远父亲,只好倒向母亲的怀抱,这样他就无法从父亲那里继承男性诸多的特质。所以,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否不要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家长面孔?能否放低身段,多跟孩子聊天?别老只是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否跟他们交流一些思想、情感,跟儿子讲讲一些只属于男人故事?和儿子进行一些只属于男人的运动?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总贬低他们、训斥他们,只有让儿子真正回到父亲的怀抱,儿子才会真正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真男人!


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


【一】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那是在跟父母长期的相处中逐步形成的


小丽和小齐是在网上认识的,起先,小丽很兴奋,因为他们在网上聊得很投机,小丽形容,她活这么大,从未跟一个人这么谈得来。小齐告诉她,他5岁丧父,一直跟着母亲过,12岁那年,母亲把他扔给爷爷奶奶,自己跟着一个男人跑了,从此音讯皆无。小齐的“悲惨”身世引起了小丽深深的同情,从小衣食无忧的她突然之间升起了一种强烈的母性,她要“拯救”他!后来,他们见面了,小齐不光长得帅,而且神情举止中还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她总觉得像自己一直喜欢的偶像张国荣,他们相爱了,很快住在了一起,但没多久,小齐又在网上结识了另一个女孩,两人时常秘密约会。这让小丽非常伤心,他们陷入了一次又一次无休止的争吵,最后的结局,小齐搬走了,只剩下小丽一人黯然神伤。


刘小姐结婚了,她觉得自己很幸福,虽然她貌不惊人,也不是那种很有灵气的女孩,但却幸运地钓到了一只金龟婿,她的丈夫黄先生靠自己创业,三十出头已是功成名就,多次被评为某市十大青年企业家。然而结婚没多久,她就仿佛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她的这位企业家丈夫总像个高高在上的君王,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一会儿嫌她土,一会儿又怪她笨,一会儿又觉得她上不得厅堂,一会儿又认为她下不得厨房。起先,刘小姐处处迎合他,他嫌她打扮落伍就买名牌时装来装饰自己,他觉得她饭菜做得不好就主动报名参加烹饪班,她还经常看书来提高自己,为了迎合丈夫的口味,原本对足球不感兴趣的她天天守在电视机旁跟他看各种欧洲杯联赛,甚至她还上网抄下了很多球星的资料,像背英文单词一样默默记下。可是,无论她多么努力多么辛苦,她都达不到他的要求,换来的是仍旧是没完没了的批评、指责、嘲笑和挖苦。


这两个案例都是我在情感咨询时遇到的,表面上看小丽和刘小姐分别遇到的这两个男人小齐和黄先生,无论身份、地位、性格、气质都差别很大,在我看来,其实殊途同归,他们都是“内在的关系模式”出了问题,结果给自己的人生,也给身边最亲近的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个模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从小在跟父母的相处中学到的,这个模式构成了我们的内在人格,也决定了我们跟父母、跟他人,跟社会、乃至跟伴侣、跟将来我们自己的孩子的相处模式。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相处模式,它是构成我们每一个人童年潜意识的最重要内容。所谓“内在的父母”指的是长期跟父母在相处过程中他们对我们的真实评价,这种评价久而久之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当成外界对我们的一种普遍认知,“内在的小孩”则是我们在成长阶段最初的自我。这两种关系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人格基础,如果“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能够和谐共处,换句话说,“内在的父母”总是肯定、信任、鼓励、疼爱“内在的小孩”,后者就会心态平和,健康成长,如果“内在的父母”总是挑剔、指责、打骂或者忽略“内在的小孩”,后者就会像只受惊的小鸟一样虚弱不堪,甚至变态扭曲。


有时候,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就就是“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小孩”的评价,一个自卑的人内心总会出现一个严厉的后妈,在羞辱他,贬斥他,让他抬不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