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童年潜意识”是我们在跟父母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5)

作者:曾子航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3

|

本章字节:11060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性格古怪、甚至有心理疾病或人格障碍的人,实际上他们“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就总是在吵吵闹闹,甚至陷入长期的恶斗当中,倘若“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内在的小孩”就会被彻底压制,此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形:要么这个人毫无个性,在父母和一切权威面前只知顺从,要么他就要把那个被压制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出去、给自己的不满找一个缺口,一旦找到了那个“替罪的羔羊”,他就摇身一变,自己成了“内在的强大的父母”,而把他身边的人当成“内在的被压制的小孩”。


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小齐,很小父亲就离世,母亲又丢下他跟别的男人走了,实际上他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内在的离开的父母”和“内在的被遗弃的小孩”的模式,这点跟张国荣在王家卫的电影《阿飞正传》里面扮演的阿飞旭仔很像,因为被母亲抛弃,他仿佛一只受伤的小鹿,总在寻找温暖的巢穴,他喜欢上网,喜欢结识女孩,包括投入想拯救他的女孩小丽的怀抱,都是对童年被遗弃的一种补偿行为,但是,由于母亲过早离开,又是因为别的男人而置自己的儿子于不顾,小齐内心深处就产生了一种报复母亲的冲动,当他遇到小丽以后,他就把自己变成“内在的离开的父母”,让小丽去充当“内在的被遗弃的小孩”,他抛弃小丽,实际上就是心理上在抛弃自己的母亲,这是一种投射。因此我敢断言,虽然他为了另外一个女孩离开了小丽,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也会离开那个女孩的,因为他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了。


对于这位挑剔的黄先生,如果用内在关系的模式来分析,也好比是独眼龙照镜子一目了然。他的内在关系一定是“内在的挑剔的父母”和“内在的被挑剔的小孩”,从小他的父母【或者两人都是,或者至少一人是】一定对他非常挑剔,总是对他要求很多,但又总不满意,这无疑造就了黄先生严重的自卑感。其实他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严重自卑造成的,为了逃避这种自卑,为了迎合父母的需要,他努力追求成功,然而,外在的优秀好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并未彻底根治掉他内在的自卑,有时候他越优秀,他就越自卑,越自卑,就越不承认,越想这种自卑像排毒一样排遣出去,此时,相貌平平的刘小姐的出现,满足了他的这重需要,在她身上,他找到了一种优越感,他把自己变成了“内在的挑剔的父母”,把她变成了“内在的被挑剔的小孩”,像倒垃圾一样不断把他内心自卑倒在他最亲近的人身上,这就是一种投射,有时候,关系越亲密,投射越厉害。后来我从刘小姐那里得知,他不光喜欢挑剔他的妻子,他单位的副总和秘书也经常被他讽刺和挖苦,为此,公司虽然做的很大,但员工的流动性也很大,尤其跟他走得越近的员工,越受不了他,


当然,也有截然相反的一种情况,原先我在电视台工作,有个副手,做事很投入很认真,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但他人缘却很差,原因只有一点:爱挑剔,员工上班迟到10分钟,他就忍不住唠叨,编导做的片子稍有点差池,他就劈头盖脸一顿指责。很显然,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很糟糕,有一次跟他半夜喝酒我才知道,他从小家里兄弟姐妹多,他是老四,上面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他形容自己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由于长期被忽略,导致他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半拍,加上身材从小没控制好,早早就成了胖墩,在父母面前经常抬不起头来。有时候连哥哥及姐姐也嫌弃他,他极度自卑,但他又不愿承认,他总想方设法把内心这种被挑剔的小孩投射出去,在电视台熬到了栏目主编的位置,也给他一种“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感觉,他要宣泄,于是,好似乱箭齐飞一般,他把内心的自卑全都投射到周围编导的身上。然而,没多久,他的内在关系模式又恢复到了从前。他结婚了,娶了一位富家千金,在这个刁蛮任性的老婆身上,他内心的自卑投射不出去,只好自吞苦果。于是,我仿佛又看到他童年的悲剧再度上演:他天天被他老婆骂,而他却忍气吞声,在他俩的关系中:他老婆成了“内在的挑剔的父母“,而他又甘愿沦为那个”内在的被挑剔的小孩“


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怎么对待他的恋人、配偶,实际上可以折射出他父母是怎么对待他的。如果他无缘无故地离开了你,那他一定曾经被他父母抛弃过;如果一个人总是挑剔他的另一半,那他一定从小被他父母所挑剔;如果他喜欢打老婆,那他一定从小经常饱受父母的拳脚。明白了这点,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他时不时挑剔你、指责你,甚至他莫名其妙地离开你,并非你的错,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出了问题,你没必要惶惶不安。你挨打,更不是你的错,而是他的内在关系极度扭曲。


【二】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或多或少是他“内在关系模式”的一种投射


每个人的心中,有一个内在的小孩,那是个如此需要被爱的孩子。它是童年最初的自我,它童真地望着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抗拒和防卫,它一直保持对这个世界无条件地接受和无止境的好奇心。然而,它需要爱,需要被关怀,需要被支持,需要被重视,需要我们也对它无条件地接受。哪怕你到了四五十岁,你的心中还存在那个充满童稚的小孩,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感情被压抑,我们就不得不带着这个愤怒、受伤的小孩在我们身体里面一起长大;而这个伤痕累累的内在小孩也将无法避免地污染到我们的成年行为。每个人的心中,还有一个内在的父母,那是父母最初看我们的眼光,长大以后,它就会变成扩展到整个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基本评价,某种程度上,她代表一种理性、外部的道德评判。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就相对于人内心一直有两个“我”,一个是本真的自我,一个是道德的自我,一个代表感性,一个代表理性。那么,我们是怎么把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上呢?答案是,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小孩”,就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父母”自居;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父母”,就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小孩”自居。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在模式很糟糕,倘若遇到比他还弱小的人,他就会以“内在的父母”自居,把“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摆出一副强者的面孔,颐指气使、专横跋扈,如果他遇到一个内心比他强大的人,他就反过来把自己放在“内在的小孩”的位置,把对方奉若神明,看作“内在的父母”,他就会低三下四甚至阿谀奉承。只有内在关系模式正常的人,他才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身边的人。


如若进一步分析,“内在关系模式”比较常见的是以下四种情形:


一、“我好,你也好”,也就是“‘内在的小孩’好,‘内在的父母’也好”。如果父母双方都给孩子以足够的爱,同时又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性,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会建立起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那就是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信任自己,也信任他人。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恋爱婚姻中,都一往无前,一路顺风。


二、“我不好,你好”,也就是“‘内在的小孩’不好,‘内在的父母’好”。假若父母之中至少有一个爱孩子,但什么都包办代替,喜欢孩子像个小绵羊一样温顺而听话,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还有一种情形:如果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爱孩子,但同时又对孩子要求极其严厉,常常用挑剔、责怪、训斥的态度对待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也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


三、“我好,你不好”,就是“内在的小孩’好,‘内在的父母’不好”,如果父母双方都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各种条件,甚至无理要求都完全满足,就会让孩子变得无法无天,无情无义,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会出现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


“我不好,你好”与“我好,你不好”的差别是,前者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际关系时将“内在的父母”投射给对方;后者则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际关系时将“内在的孩子”投射给对方。前者在乖顺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不自信的灵魂,容易迷信权威,丧失自我,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容易形成严重的情感依赖症。后者常常伪装自信、强大,有时还以自大狂的形象出现。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对伴侣百般挑剔,甚至控制欲强。


四、“我不好,你也不好”,即“‘内在的小孩’不好,‘内在的父母’也不好”。如果父母双方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千疮百孔,又都不爱自己的孩子,甚至以羞辱、折磨、暴打孩子为家常便饭,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导致这样一种内在关系模式。


具备第四种内在关系模式的人,大都内心极度自卑,很容易成为愤青、甚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如果心态极度扭曲之下得不到及时缓解,甚至会滑向犯罪边缘。


有时候,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隐秘的投射,投射什么呢?就是他内在的关系。一个人怎么对待别人,尤其是身边亲近的人,实际上反映的是就他“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相处模式。


我记得原来我在一家报社工作,我们部门来了个女实习生,女孩子虽然相貌平平,但为人谦和,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跟她在一起好似如沐春风。当时,我们部门的人都很喜欢她,有一次带她一起出去采访,在聊天的过程中我获知她有一对非常疼爱她的父母,父母从小就不停地鼓励她、赞扬她、信任她,虽然她长相一般学习也不算很出众,但她一点都不自卑,她活得很开心,后来实习结束,大家都对她挺依依不舍的。现在看来,这个女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的信任的父母”和“内在的自信的小孩”】非常健康,不仅让她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也让她获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认为,在人际关系中,投射与认同是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所谓投射,指的就是你把你的内在关系模式“强加”到别人身上,所谓认同,则是你接受了别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比如在某些公司,老板总是对员工蛮横无理,而员工却逆来顺受,就是前者把他“内在的专横的父母”和“内在的委屈的小孩”这种关系模式投射到后者身上,而后者为了保住这份饭碗只好认同。在恋爱婚姻中,一些酷爱家庭暴力的变态男人和他的妻子也是这种投射与认同的关系。刚才提到的黄先生和刘小姐、我那个同事和他老婆,都是这种投射与认同的互存关系。如果刘小姐选择离开黄先生,员工受不了老板的暴虐主动辞职,那则是“投射不认同”。


【三】我们身边不乏“希特勒人格”的人


提到内在的关系模式,我们不得不提到希特勒。在精神分析学说中,阿道夫·希特勒是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因为希特勒的内在关系模式就非常的扭曲,一方面他狂妄到极点,总想吞并全世界,另一方面骨子里又自卑到极点,凡是看过他照片的人,一定会对他那猥琐而警觉的眼神印象很深吧?这就是一个人自卑的铁证,而希特勒扭曲的内在关系模式无疑跟他的家族史紧密相连。


希特勒的父亲是个犹太人的私生子,一直活在难堪而屈辱的世界里,为了压抑住这种自卑,他的父亲就用凶狠和暴虐来武装自己,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现实生活很挫败,但又拒绝承认这种挫败,甚至反过来表现出一种貌似的强大的时候,他身边的人就深受其害了。尤其是对待他的儿子阿道夫,更是非打即骂。更可怕的是,老子每次打儿子,还嘲笑他是个“胆小鬼”,这样一来,希特勒的内在关系模式就非常可怕,高高在上的是“内在的暴虐而强大的父亲”,被打翻在地的则是“内在的受虐而弱小的孩子”,在长期的家庭暴力中,???特勒彻底认同了“暴虐而强大的父亲”,并将“受虐而弱小的孩子”压抑到潜意识中,然而,这个“受虐而弱小的孩子”并未消失,他像个魔鬼一样时不时跳出来,嘲讽他,挖苦他,告诉他是多么弱小多么没用。希特勒无法容忍这点,于是就将这个“受虐而弱小的孩子”投射到他人身上,接着投射到他最恨的犹太人身上,最终将它投射到欧洲乃至整个世界。


看二战时间的一些纪录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希特勒站在万众欢呼的讲台上,以一种德国救世主的姿态在那里指点江山,似乎他是多么的强悍,多么的厉害。其实,倘若我们从内在关系这个角度来切入,一切都会豁然开朗,原来这只不过是一个人病态而扭曲的内在关系向外的一种延伸而已,他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了全欧洲,他把自己的灾难扩大到了全世界。在他无比暴虐无比强权的国家机器中,实际上却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弱者在做垂死的挣扎。


其实,斯大林也是,这个在苏联大清洗中杀了数百万反对派的强权者,小时候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的父亲是个酒鬼,一旦喝醉了,拳头就苏醒了。很多历史资料显示,古往今来的很多独裁者、大暴君内在的关系模式都是两个极端:一级是暴虐的父母,另一极则是受虐的小孩,为了掩饰后者,就把前者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旦这种人掌了权,小至一个单位,大至一个国家都会遭殃。这些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那些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体罚孩子,更不可视家庭暴力为管教孩子的必要手段,殊不知,在你无休止的棍棒之下,培养出的也许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很可能是一个独裁的暴君!


也许有的读者会说,希特勒太另类!太极端!其实不是,倘若我们仔细的观察生活,你会惊觉,我们的周围不乏这样的人:比如有的人总是以强者自居,喜欢嘲笑弱者,有的人貌似强大,但又总是对人保持很强的戒备,甚至经常用尽各种方法,来显示他永远正确,别人永远错误,那么,这个人无疑就是具有“希特勒性格”的人,不光在职场上,在恋爱婚姻中这样的人也屡见不鲜,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黄先生就或多或少有点“希特勒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