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子航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3
|本章字节:11128字
这里要强调一点,同性父母对我们的性格塑造是深入骨髓,难以抗拒的,有时候它甚至不以人的意志和好恶为转移。儿子有时候跟父亲关系越僵,越会承袭父亲的性格特征,女儿越跟自己的妈过不去,她就反倒越像自己的妈。有时候,父亲因为儿子不成器而动怒“我怎么生了这么一个败家子”,其实,父亲不知道,他这个不堪大用的儿子其实骨子里已经继承了他性格中的很多特征,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夹在父子冲突中的母亲这样抱怨:“唉,有时候他们父子都一样的倔!谁也不肯让一步!”这就是一种认同,儿子容易在心理上认同父亲并承袭他性格中的很多特征,尤其是他的某些负面性格。女儿则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成为另一个她,当然这里我指的是性格、而不是兴趣、职业和价值取向。前面提到的药家鑫,虽然外表很女气,跟他军人出身的父亲毫无二致,但骨子里,他也继承了父亲的不近人情甚至略带暴虐的个性,他对那位受害者连捅6刀的凶残行为何尝不是从他父亲当年打他那里学到的?
我曾经看过一个科学家写他父亲的回忆录。整本书都是在指责他的作家父亲是多么的冷酷、多么的自私,多么的不近人情。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人写一本书就是为了“声讨”自己的父亲,那他是不是也很冷酷,很“不近人情”呢?后来我听认识这位科学家的人说,他跟他父亲其实本质上很像,甚至是第二个???版。有时候我们讨厌一个人,恰恰是因为他身上具有跟我们相似的缺点,而在血缘上、感情上越亲近的人,这种“因果关系”就越纠缠不清。前面提到的伯格曼,他痛恨父亲的冷漠和专断,其实,他也在痛恨之中不知不觉继承了父亲的这种缺陷,并继续以这种冷漠和专断伤害着他的子女。
在心理学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个词,叫“内化”,指的是,自己本来是受害者,但潜移默化,反倒把他人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吸收过来,变成了自己的思维行动方式。你开始接受乃至实践你所不认同的规则了。比如小时候你经常被父母打骂,受尽了委屈。可等到你当了父母,你也开始打骂自己的儿女。这种情形实在太多。内心实际上就是对父母潜意识里无条件的认同,哪怕它曾经深深地伤害过你,你也像依赖毒品一样深深依赖起它。伯格曼对他的父亲的冷漠就是一种“内化”。我认识一个做图书的编辑,他当年在一家民营公司任职,他非常不喜欢他的老板,因为那位老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冲员工吼叫,他私底下给这位爱嚷嚷的老板取了个绰号,叫“咆哮帝”。谁知,他后来辞职以后自己开了家图书公司,因为公司刚起步,压力大,他的脾气也不知不觉中变得急躁和易怒,于是他也成了另一个“咆哮帝”。这也是一种“内化”。
从小我们的榜样来自父母,我们的人格塑造、精神气质、言谈举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我们父母的影响,尤其是父母中跟我们性别相同一方的影响。也就是说,儿子的形象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是被父亲打磨,女儿则被母亲左右。所以父母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正面作用不可低估。
【二】男孩过于屈从母亲,就会导致女性化倾向
不过,也要防止出现另外一种可怕的情形,那就是男孩从小过于依附在母亲的羽翼之下,跟父亲疏远,【或者女儿恋父,仇视母亲】,此时男孩的父亲形象认同就会出现严重偏差,反倒向母亲倾斜,这时候以父亲为代表的男性榜样是明显缺失甚至坍塌的,他就不可能成为独立而坚强的男子汉,软弱、怕事、优柔寡断、怕担责任,将来进入婚姻状态中,一定会导致婆媳不和。现实生活中,很多婆媳关系处不好,都是丈夫的一味逃避引起的。不用说,他们都在成长阶段跟父亲谨慎的保持着距离,跟母亲过份的黏合在一起,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奶嘴男”。就像一个被惯坏的孩子,永远长不大,也永远学不会对女人,包括母亲的起码的尊重。
我曾经在一个节目中,看到一个20多岁的儿子对母亲呼来喝去,那口气不像对自己的老妈,倒像是对老妈子,而那位母亲也唯唯诺诺,像极了老妈子对老爷的恭顺,这种变了味的母子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就是孩子的父亲很早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也许觉得对儿子有所亏欠,母亲的爱有点太盲目,不理智,结果反倒把小儿子惯成了一个大老爷,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没了父爱,少了榜样,他不懂得男人该如何面对女人,自始至终还是以一个霸道的3岁小男孩的嘴脸对待他的母亲,我当时就想,这孩子进入恋爱以后也肯定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对待他的女友,将来更不会为人夫,为人父。
在我的情感系列第一部《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一书中,我曾提到在西方家喻户晓的唐璜,唐璜一直是风流男人的代名词,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其实,唐璜本质上也是在母亲身边没长大的孩子,他像蜜蜂采蜜一样穿梭于多个异性之间,实际上内心深处只是渴望呆在一个纯女性化的世界里,不愿长大而已。这点跟生活在大观园里面的贾宝玉很像。
贾宝玉表面上很花,有了林妹妹,不忘宝姐姐,跟袭人、晴雯还有着说不清的暧昧关系,其实也是这种离不开母亲怀抱的“奶嘴男”,与其说他花心,不如说他花痴,因为他还没心,只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小孩,有的只是一股子痴劲儿,对众多女孩子的痴实际上就是对母亲的痴。熟读《红楼梦》的读者应该对一个细节有印象,那就是宝玉特爱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学说来解释,这是一个人尚未脱离“口腔期”的表现。在中,他跟母亲关系紧密,跟父亲、跟家里一切男性长辈又很疏远,甚至惧怕,所以贾宝玉身上有很多孩子气、脂粉气的一面,这都是亲近母亲、远离父亲的结果。尽管贾宝玉很爱林黛玉,但我敢保证,他们俩如若结婚一定不会幸福,因为宝玉始终未曾真正长大,他从未在父亲、兄长那里学到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试问,一个心理年龄永远处于童稚阶段的孩子又如何给人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呢?幸亏黛玉早逝,否则他俩即使终成眷属也无法白头偕老。
在某些家庭中,儿子无法顺利获得男性成长必备的营养,还跟母子结成统一战线,孤立父亲、打击父亲有关。在情感节目中,我见过太多这样的问题家庭。夫妻一旦感情不顺,母亲就会倒向儿子,不但是紧紧抓住儿子不放,还跟儿子联合起来对付丈夫、嘲笑丈夫,把儿子拖进这场漫长而持久的夫妻大战之中。很多妻子不知道,当她把儿子拉到自己一边,一起谴责嘲笑自己的丈夫时,儿子也在参与对自己父亲的挞伐,此时,他不仅深受母亲的影响,也在远离父亲的影响,如果是独生子,家里唯一的男性榜样遭到贬斥,儿子就会无所适从,因为他失去了效仿的对象,不知不觉中,他就会向母亲乃至女性形象严重认同。尤其是在一个家庭中,母亲过于强悍,丈夫过于弱小时,【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父亲过于严酷,近乎暴虐,母亲过于温顺、软弱】儿子就会像只受伤的小鸡,永远无法离开母亲的怀抱,也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彻底离开。这都会给他的恋爱和婚姻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对于女人来说也是这样,如果她过于恋父,必然会跟母亲势不两立,她会过多吸收男性的特质,而丧失掉很多女人味,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女孩会会或多或少有着“假小子”的个性,不够温柔、粗枝大叶。这种女孩一旦恋爱很容易变成“野蛮女友”,这些年韩国的影视剧热衷于推销“野蛮女友”的形象,她们总喜欢把情场当战场,把男友当敌人,大声呵斥遂信手拈来,拳打脚踢乃家常便饭,可惜大多数男人未必喜欢这种英雌化的“野蛮女友”,除非她有全智贤的美貌,倘若进入婚姻,河东狮吼是她们的常态,试问,这样的女性角色哪个男人会打心眼里喜欢?
【三】在强悍的母亲面前,女儿选择无条件认同,儿子则会无条件逃避。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家庭父亲的角色举足轻重,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常说丈夫、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仅是指男人负担这个家的经济,而是在家庭起主导作用。否则,父亲缺失,或者父亲软弱,大权旁落给母亲,这就跟儿子、女儿的心态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
一般来讲,当父亲在这个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从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这个角度来看,女儿就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久而久之,女儿也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很多家庭中,关系紧张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厉害的母亲,一定有个厉害的女儿;脾气暴躁的母亲,一定会把脾气暴躁的毛病遗传给自己的女儿,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当女儿反抗母亲的专制时,女儿也在偷偷地继承母亲的这种专制,并会顺理成章地带到她将来跟她女儿的关系中。如果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女儿总是看到母亲对父亲存在太多愤怒的情绪,女儿长大后,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转移到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总是莫名其妙的对男友或者老公生气。我有个中学同学,她就是典型的急性子,总是无缘无故冲老公发火,后来在一次聊天中,我问起她的父母关系,原来如出一辙,她母亲跟她脾气一样,也喜欢对她父亲嚷嚷,中国有句老话,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说的就是这种父母认同心理,暴虐的父亲必然有个暴虐的儿子,爱唠叨的母亲必然会培养出爱唠叨的女儿,我们总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充当儿女的榜样,塑造着儿女的性格,并影响着儿女的心理成长。
在强悍的母亲面前,女儿选择无条件认同,那儿子呢,则会出现另一种情形,那就是无条件逃避。对此,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精彩的论断,“假如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家里其他的人唠叨,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因为,当母亲总是指责、批评丈夫时,其实是在指责、批评一切男性,儿子作为男性必然会跟他的父亲一样躲在无人的角落。所以当一个性格过于强势的妻子喜欢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时,她其实也等于把这种嘲笑和奚落同样甩给了她的儿子,所以,强悍的妻子,必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她越指责她的丈夫懦弱,她的儿子也就越懦弱。
我发现,凡是那种强悍的母亲,培养出的不是强悍的儿子,反倒多数是软弱甚至没??息的孩子,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武则天够强悍吧,夺取了李唐江山,自己称了帝,可她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懦弱,一个比一个平庸,她的一个儿子唐中宗李显,只是个唯唯诺诺的应声虫,见了母亲大气也不敢出,娶的老婆韦氏偏偏又想当第二个武则天,特别跋扈,可惜只有她婆婆的脾气,没有她婆婆的才干,最后这位平庸的儿子居然给自己的媳妇毒死了,你说窝囊不窝囊?她的另一个儿子唐睿宗李旦只会打躬作揖,面对母亲的步步紧逼,直接就闭门谢客,吃斋念佛,最终也没成什么大器,反倒是他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有为,精明强干,认同了奶奶的豪气和霸气,在武则天百年之后,恢复了李唐江山的荣耀,开创了历史上极富盛名的开元之治。
再说慈禧,也够厉害吧,联合恭亲王奕灭了托孤的八大臣,跟慈安皇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可偏偏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同治帝也是个没出息的主儿,最后逛窑子逛出了梅毒。同治的性格也很懦弱平庸,他出外嫖娼某种程度上是给母亲逼的,因为慈禧对他管教极严,对他娶什么样的皇后都要横加干涉,致使他正常的夫妻生活无法进行,只好到外面放纵自己。有意思的是,武则天也好,慈禧也罢,她们嫁的皇帝都不是什么敢作敢为雄才大略的好皇帝,唐高宗、咸丰帝要么是“妻管严”,要么就是没主见的男人,他们的儿子唐中宗、唐睿宗、同治帝都无一例外继承了老爸这种“不咋地”的血统。这就是认同的力量。
【四】母亲越嘲笑和否认父亲,儿子反倒会越向被边缘化的父亲看齐
在心理学上,还会出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当父母产生矛盾,母亲总是当着儿子的面嘲笑父亲的缺点否认父亲的存在时,儿子意识上也许会倾向母亲,潜意识里却还是偷偷向被边缘化的父亲看齐。这种情况在情感咨询中实在太多了,我就曾见过一个妻子因为受不了丈夫长期酗酒,提出离婚,儿子判给了妻子,这位做母亲的大概怕儿子重蹈父亲的覆辙,一天到晚总是唠叨儿子千万别学父亲,甚至禁止儿子沾酒,有一次儿子考上名牌大学,班上同学给他庆祝,儿子兴奋之余喝了两口香槟,回到家满嘴酒气被母亲闻到了,伤心之余母亲忍不住打了儿子。谁知,造化弄人,儿子上大学以后,因为跟班上女生恋爱失败,借酒浇愁,偏偏染上了当年父亲酗酒的恶习,最后因为酒后打人致残被学校开除。这确实很有意思,孩子越在意识上否认自己父母中的一方,反倒越在潜意识中认同他们。
对此德国著名家庭治疗师,闻名于世的“家庭系统排列”疗法的创始人海灵格的分析非常到位,他说:“一个男人在进入一个伴侣关系时,会把自己家庭里的价值和传统带过来,一个女人也是如此。可是,他们的各自的传统和价值之间常常有很大出入。孩子们表面上在跟随占优势的一方,但实质上却在跟随另一方,即弱势的一方。例如,如果父亲的价值观占主导,那么这对夫妻的孩子表面上会倾向于跟随父亲的价值观,实质上却会追随母亲的价值观。最常见的是,母亲的价值观占主导,孩子们表面上追随,他们会在表面上拒绝自己的父亲,私底下却在效仿父亲,而且一番情况下,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海灵格认为:如果孩子从一方那里直接或间接得到“不要像你父亲或母亲那样”这样一些信息,那么他们的忠诚就会要求他们变得更像被禁止的一方。“
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在意识上越想否认一样东西,潜意识中越对它趋向认同。比如有些道貌岸然者一听到情色话题就闭口不言,搞不好经常躲在暗处一个人看黄碟;某些整天高喊反腐败的官员,骨子里就是一个腐败分子;嘴上抗日反美的“愤青”,说不定早就偷偷持有绿卡,或者用得全是日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