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阎崇年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2:33
|本章字节:7146字
一项基本制度的制定,既要考虑当时所需,更要考量可持续性。制度稳定,时势在变。有两种态度:时进不进,势变不变;与时俱进,随势而变。“祖制不敢擅更”,说得也是;“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得更是。从眼下看,不变为好;从长远看,以变为好。不变会引发巨变,吃亏的还是拒变者。明清皇子制度的教训,值得后人认真思考。
皇帝的儿子,被称作天潢贵胄“天潢贵胄”的“天潢”,指皇族,宗室;“贵胄”,指地位高者的后代,统指皇族宗室的后代。如《清史稿·诸王六》记载:“奕山、奕经,天潢贵胄,不谙军旅,先后弃师,如出一辙,事乃益不可为。”又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七回:“其实也可怜得很,他们又不能作买卖,说是说得好听得很,天潢贵胄呢,谁知一点生机都没有,所以就只能靠着那带子上的颜色去行诈了。”。他们小时候生长在皇宫里,长大了要分府,就是结婚分家。明朝皇子在宫里的房子原状看不到了,现在看到的是清朝皇子住过的南三所、北五所、重华宫等。皇子分府后的生活和管理,与故宫关系密切,是“大故宫”外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明朝皇子
明朝十六帝,据《明史·诸王传》统计,共有皇子104人。明初,朱元璋鉴于“宋元孤立,失未封建”,是宋弱元亡的一个教训,便对皇子分封建藩,让他们“外卫边陲,内资夹辅”,强枝固本,维护皇权。所以,皇子管理,定出制度。
第一,皇子分封。亲王授金册金宝,每年禄米万石,京师以外,设置王府。王府有军队,官兵少者3000人,多者19000人。王府有城池、府邸、官衙、军队、经济。皇子礼仪,冠冕、服饰、车马、仪仗、府邸,比皇帝低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这就容易形成独立王国。明朝先后发生五次宗室军事政变——燕王靖难之役、汉王高煦之叛、正统南宫复辟、安化王寘鐇(zhifán)之叛和宁王宸濠之叛。
明朝皇子皇孙由国家供养,这块寿山石“天潢演派”玺,寓意皇族绵延不尽
第二,福禄终身。皇子皇孙,出生请名,长大请婚,受禄终身,生老病死,朝廷全包。(《明史·诸王一》卷一百十六)亲王嫡长子,年到10岁,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冠服视一品。其他分别递降,授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他们“六不许”——不许为士、不许务农、不许做工、不许经商、不许从军、不许出城,全由国家养起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生活。朱由检(崇祯帝)“尝学乘马,两人执辔,两人捧镫,两人扶鞦,甫乘,辄已坠马,乃责马四十,发苦驿当差。马犹有知识,石何所知,如此举动,岂不发噱。总由生于深宫,长于阿保之手,不知人情物理故也。”(《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四十)
第三,事请于朝。明朝宗室名字,出生以后,报礼部仪制司,拟出名字,由皇帝赐名。上一字为朱元璋所定,而下一字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传。年久人多,不断重复,不雅之字,经常出现,十分可笑。礼部尚书何如宠说,宗藩婚嫁命名,清明出城扫墓,例请于朝,贫者为部滞留,自万历末到崇祯初,积疏累千,有的头发白了不能成家,尸骨腐朽尚未有名。(《明史·何如宠传》卷二百五十一)
第四,设立高墙。宗室犯罪,不受一般法律制裁,而幽禁在凤阳高墙之内。这是专为囚禁明朝宗室的贵族监狱,又称“高墙制度”。下面讲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建文帝幼子朱文圭,时方两岁,燕王入南京,被囚于凤阳广安宫,号建庶人。明英宗可怜他无罪被幽禁,请示太后,加以释放,居住凤阳,婚娶自便,出入自由。给太监20人、婢女10余人。朱文圭被幽禁55年,放出后不久病死。(《明史·诸王三》卷一百十八)
第二个故事。汉王朱高煦叛乱兵败后,诛杀其同党640余人,坐死或戍边的2220余人,朱高煦则被关押在西华门内。(《明史·汉王高煦传》卷一百十八)一次宣德帝去看他,他用脚钩绊宣德帝,于是被扣在铜缸里,他用力顶起铜缸。宣德帝生气,命将皇叔朱高煦用铜缸扣住,并在缸上及其四周架起木柴点燃,将皇叔朱高煦活活烧死。
第三个故事。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桢,封武昌。楚王第六世孙朱显榕的儿子朱英耀,性荒淫,又恶毒,烝淫他父亲的妃妾,又纳妓于别馆。朱显榕知道后,惩罚他的属下,以示警告。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元宵节期间,朱英耀张灯结彩,摆酒设宴,招待他的父亲朱显榕。酒宴过半,竟预先设谋,隐伏歹人,突然出现,从座位后用凶器铜瓜,猛击朱显榕的后脑,朱显榕当场毙命,倒在桌旁。朱英耀将他父亲的遗体放在王府大厅,奏报说因中风而死。有人举报为朱英耀谋害其父,经验尸,核实为朱英耀弑逆其父。命将英耀逮捕诛杀,焚尸扬灰。受其牵连,45人被高墙禁锢。(《明史·诸王传》卷一百一十六)
第四个故事。朱元璋第二十五子朱,四岁封洛阳。这位小王爷,不读书,却好武,经常佩剑挟弹,驰游郊外,百姓来不及躲避的,他纵其仆从殴打,并“髡裸男女以为笑乐”(《明史·诸王传三》卷一百十八)他的儿子简王颙炴(yongyǎng),放纵宦官,骚扰地方,洛阳百姓,深受其苦。知府李骥奏报,说是诬陷,反被逮治。他的孙子朱典楧,更贪更坏,把不如意的地方官随意抓去,加以羞辱。御史路过,也遭鞭笞。缙绅往来,都要绕道。强夺民舍,扩建王宫。他的邻居郎中陈大壮,被索要房屋未给,便派数十人跟着陈大壮起卧,吃饭时,夺饭碗,竟然将陈大壮饿死。还有,他令关闭府城的城门,大选民间子女700余人,留其姝丽貌美者90人。没被选中的,还要用金赎回。这位王爷狐假虎威。一次,有锦衣官校到陕西西安,路经洛阳,朱典楧派人深更半夜,奏乐迎诏,府门打开,山呼万岁。众请开读诏书,说:“密诏也。”锦衣卫官员不知王爷为何如此厚待自己。事后这位王爷说:“天子特亲我也。”这是一场假借天子“诏书”的骗局闹剧。(《明史·朱典楧传》卷一百十八)
诸王也有优秀者。下举三例。
开封龙亭曾是北宋皇宫与明代周王府旧址,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封于此
第一例。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su),在开封。建文初,以朱橚为燕王朱棣的胞弟,怀疑和防范他。后来建文帝突然发兵,围困王宫,逮捕朱橚,后禁锢在南京。燕王朱棣兵入南京,恢复王的爵位,加禄五千石,后增禄到二万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仍封在开封。朱橚好学,能作词赋,尝作《元宫词》百章。朱橚考查、收集、甄别、研究在饥荒时可充饥的植物400余种,绘出图谱,加以说明,名《救荒本草》。他又在王府东屋,建立书堂,教世子读书。洪熙元年(1425年)薨。明末李自成决黄河灌开封城,“汴城之陷也,死者数十万,诸宗皆没,府中分器宝藏尽沦于巨浸”。(《明史·周定王橚传》卷一百一六)
第二例。朱元璋第二十子韩宪王的第二子襄陵王朱沖秌(即“秋”字),驻甘肃平凉,读书知礼,特别孝顺。母亲患病,刲股和药,病竟痊愈。母亲死后,哀戚守丧。每次扫墓,必率领子孙,填土培冢。先后受到朝廷六次表彰。他的儿子朱范址也秉承家风,母亲患病危重,又刲(kui)股调药,奉母亲饮用,母亲痊愈。后来王府五世同堂,整个门庭和谐雍肃。(《明史·襄陵王沖秌传》卷一百十八)
第三例。朱载堉(l536—1611年),是明仁宗洪熙帝的后裔,祖先封在怀庆(今河南沁阳市)。其父朱厚烷,有见解,有个性。嘉靖帝信道教,修斋醮,诸王争进香,厚烷独不进。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七月,朱厚烷上书,请嘉靖帝不要信神仙,也不要大兴土木,要修德讲学,进呈“居敬、穷理、克已、存诚”四箴,还进《演算连珠十章》,恳恳规劝,耿耿切直。嘉靖帝见书大怒,将朱厚烷废为庶人,幽禁于凤阳高墙。他的儿子朱载堉笃志好学,痛父无辜被囚,在王府门外构筑土屋,席藁铺地,独处读书,一十九年。朱载堉殚精竭虑,刻苦读书,精深研究乐律、数学和历法。直到父亲厚烷回到王府,才回邸居住。朱载堉在父亲死后,不袭爵位,一心读书,学术成就突出,而以著述终身。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辩惑》、《嘉量算经》等书。《乐律全书》总结前人的乐律理论,并加以发展,其中的《律吕精义》,通过精密计算与科学实验,创造“新法密率”,是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平均划分音律,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理论的科学论著。(《辞海·朱载堉条》)朱载堉在乐律、数学、历法方面,“考辨详确,识者称之”(《明史·朱载堉传》卷一百十九),在学术史上占有一席地位。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正月,朱载堉上疏,请宗室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者,给工作。皇帝允准,开始实行。
二、清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