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沈阳故宫(1)

作者:阎崇年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3:04

|

本章字节:5878字

乾隆帝在《盛京赋》里说:“以父母之心为心者,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者,天下无不睦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者,天下无不爱之民物。”这就要“思开创之维艰,知守成之不易,兢兢业业,畏天爱人。”清朝是这样,历朝也是这样。敬祖爱民,国运维新。


沈阳是清朝留都(陪都),沈阳故宫是“大故宫”姻系中最北边的一座皇家宫殿。沈阳故宫在民国初年,一度为故宫博物院沈阳分院,后又改为沈阳故宫博物院。讲盛京沈阳故宫,从清初三宫说起。


一、清初三宫


清初在山海关外,有三组宫殿,就是兴京汗王宫殿、东京后金宫殿和盛京清初宫殿,依次展现清初历史演进中的三个时代坐标。


第一,兴京汗王宫殿。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征战和兼并,女真各部基本统一。明万历四十四年即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黄衣称朕,建元立国,史称后金,年号天命。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一座宫殿在赫图阿拉,就是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赫图阿拉城山环水绕,建在略呈椭圆形的横岗上,岗为平顶,高十余米,有内外两重城垣。城内有汗王殿、衙门、佛寺、玉皇庙等。时属草昧,宫殿初具。殿顶没有琉璃瓦,城墙也没有城砖包砌,而是用石、土、木混合构筑,因陋就简,坚固实用。贝勒宴会,没有椅子,席地而坐,喝酒吃肉。


沈阳故宫平面示意图


第二,东京后金宫殿。明天启元年即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势力扩大,军力日强,率军连续攻占明朝辽东重镇沈阳和辽东首府辽阳。第二年三月,努尔哈赤决定迁都辽阳。他命在辽阳城东五里太子河边,动员军民,大兴土木,另建新城、新宫。史载:“创建宫室,迁居之,名曰东京。”(《清太祖实录》卷八)于是,努尔哈赤建成后金第一座位于平原、形状方正、砖砌城墙、宫殿兼备的宫城。从此,辽阳成为后金的第二个都城。“女真多山城”,辽阳东京新城是满洲第一座在平原上建立的都城和宫殿。宫殿已经开始用海城烧制的琉璃瓦。辽阳老城汉人居住,辽阳新城满人居住,从此开启清朝满汉分城居住的先例。


第三,盛京清初宫殿。明天启五年即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辽阳新城新宫建后不久,努尔哈赤又要迁都沈阳。贝勒大臣都不同意。努尔哈赤耐心地讲了长篇道理,贝勒大臣没被说服。努尔哈赤生气了,带着侍卫,乘月夜行,驻虎皮驿,翌日兼程,来到沈阳。诸贝勒一看大汗走了,没有办法,也跟着到沈阳,于是迁都沈阳。努尔哈赤到沈阳后,住在叫“汗王宫”的四合院里。他开始兴建沈阳宫殿,后经多年经营,形成今见规模。皇太极于崇德元年(1636年),改年号为崇德,改国号为大清,并改沈阳为“盛京”,辽阳为“东京”,发祥地为“兴京”,这就是清初关外的三京。盛京宫殿大体分为东、中、西三路:


大政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的议政大殿,图为大政殿与十王亭


东路,乾隆帝《盛京赋》说:“大政当阳,十亭雁行。”(《清高宗实录》卷二百二)以大政殿为主,十王亭为辅,一首两翼,八字展开。大政殿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的议政大殿,俗称八角殿、大衙门。皇太极称帝确定宫殿名称时,命名为“笃恭殿”,后改称大政殿。宫中的大典和筵宴,多在大政殿(笃恭殿)举行。清朝入关后,清帝东巡时也在这里举行庆典和赐宴等活动。


大政殿(笃恭殿)的建筑和布局,满洲特色,非常显著:其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式建筑,为中国历朝宫中正殿所仅见。其平面呈正八角形,坐落在15米高的须弥座台基上。其二,殿顶采用黄琉璃瓦镶绿色剪边,正面廊柱盘踞两条金龙。这种风格融合满、汉、蒙、藏文化及建筑技法,成为沈阳故宫东路建筑之魂,也是沈阳宫殿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座建筑。其三,殿前十王亭,左右各五,东西对称,是八旗旗主贝勒和左、右翼王处理政事、办理旗务的亭式殿。说到这里,有人问道:为什么大政殿的殿顶不是全黄色,而是黄琉璃瓦绿剪边呢?当时文字没有记载,众多学者各作解释。我认为:大政殿顶黄瓦绿剪边是中原农耕文化(黄土)和东北森林文化(绿树),两种文化在宫殿建筑色彩上相结合的产物。东路建筑主要是努尔哈赤时奠定的基础。


中路,大清门内,主要有崇政殿(理政殿堂)、凤凰楼、清宁宫(帝后寝宫)。皇太极有“一后四妃”——皇后住清宁宫,四妃分别住东配宫的关雎宫(宸妃海兰珠,庄妃姐姐)和衍庆宫(淑妃,林丹汗遗孀),西配宫的麟趾宫(大贵妃,林丹汗遗孀,博穆博果尔生母)和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顺治帝生母),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氏。著名的庄妃就住在永福宫,并在这里生育了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其西院有崇谟阁,著名文献《满文老档》、《玉牒》、《圣训》等储藏在阁内。中路建筑主要是皇太极时奠定的基础。


位于盛京宫殿中路的凤凰楼,此处有乾隆帝御书“紫气东来”匾


清朝四帝先后十次东巡祭祖清朝四帝十次东巡分别是:康熙帝于康熙十年(1671年)、二十一年(1682年)、三十七年(1698年),乾隆帝于乾隆八年(1743年)、十九年(1754年)、四十三年(1778年)、四十八年(1783年),嘉庆帝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十三年(1818年),道光帝于道光九年(1829年)。,其中康熙帝三次、乾隆帝四次、嘉庆帝两次、道光帝一次。他们从北京出发,过山海关,经沈阳,到兴京(今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往返路程四千里。康熙帝第二次东巡,远到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骑马远行,长途跋涉,活动筋骨,有益健康。康熙帝这次东巡,在关外67天,射虎39只,最多一天射虎5只。(《清圣祖实录》卷一○○)乾隆帝东巡,兴建西路,作为行宫。


西路,为乾隆帝东巡时所增建,有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其中文溯阁是专为储藏《四库全书》而建的,同文渊阁、文津阁所存《四库全书》是现存三部完整的《四库全书》。文溯阁本《四库全书》现存甘肃省图书馆新馆(兰州)。


在盛京皇宫里,发生过著名的“三案”。


二、清宫三案


沈阳故宫的人物、故事和事件,数以百计,生动有趣。选择三个,略加介绍。


其一,太宗死因疑案。野史说清太宗皇太极夜里睡觉时被暗杀。暗杀皇太极的人,被演绎成多种版本。这种说法,没有史据。清末民初,一些文人出于反满的文化需要,编撰一些荒诞的故事。皇太极为什么会突然死亡呢?皇太极身体肥胖,常吃肥肉,用今人的话说,就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举出一个证据。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病故:“是夜,亥刻,上无疾,端坐而崩。”年五十有二。(《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五)用现代医学术语说,就是死于脑卒中或心梗。此前一日,皇太极以皇五女下嫁,在崇政殿接受满蒙王公大臣朝贺,并出席大礼仪和大宴会。当天,皇太极偕后妃等召固伦公主暨额驸亲眷等在崇政殿颁赏。(《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五)皇太极过度兴奋和劳累,猝然病故,留下遗位争夺的历史悬案。


。x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