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闾丘露薇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10:19
|本章字节:9422字
海牙国际刑事法庭终于发出了拘捕令,三个人,卡扎菲,他的二儿子赛义夫,以及他的妻弟、情报头子塞努西。
拘捕令里面包括他的妻弟,一定不令人奇怪,因为1996年那宗阿布萨利姆监狱惨案,不少受害者家属相信就是他下令开的枪。这次也是一样,当班加西民众走上街头之后,他代表卡扎菲来到班加西,可非但没有和民众谈判,反而下令开枪。当民众开始反抗之后,他逃回了的黎波里。不过听到不少东部民众在那里猜测,他应该已经被处死,因为自从他逃离班加西之后,再没有人见到过他公开露面,而人们猜测和相信,按照卡扎菲的个性,办事不力的这个妻弟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也没有办法求证。
作为情报头子,他做的事情当然不只这些,所有的利比亚家庭遭遇到亲人失踪或者被监禁,被称为是精神病,都是他负责的机构所做的事情。
但是,赛义夫也在这份名单里面,确实让我感觉有些惊讶。国际刑事法庭的理由是,赛义夫在卡扎菲政府里面,实际充当了总理的角色,进行具体的落实。这个最被西方所熟悉,而且被认为是卡扎菲身边最开明的人,最终是他自己选择,牢牢地和自己的父亲站在一起,或许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如果他的父亲下台了,他也就会变得一无所有。
很多人觉得,接受西方教育的新一代,和他们显得保守的父辈比较起来,应该懂得民主、自由的重要性,赛义夫的博士论文,还是论述利比亚的公民社会应该如何发展。
但是,从赛义夫的身上,是不是给了大家一个这样的提醒,来自于特权阶级的年轻一代,大家不要期待太高,因为当他们回到那个体制之后,所学习到的一切,只不过是他们和西方打交道的工具,而且,因为他们熟悉西方的一套,也就比他们的父辈更具有欺骗性。他们的本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因为他们懂得更多,所以更难对付。看看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他做的生意就是媒体研究,这并不表示他认为新闻自由是必须的,也不表示他相信新闻应该是按照新闻的伦理和标准来做的,反而正是因为他懂得这些道理,也明白标准是怎样的,他可以纯熟地利用他的专业知识来达到他的目标:用更加不落痕迹的方法进行宣传,让媒体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他的套。这些接受了精英教育的年轻一代,我不相信他们不知道普适价值,只不过他们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没有理想,没有原则。对于他们来说,利益就是一切,为了目标,可以采用各种手段,装扮成要打交道的那些人喜欢和接受的样子。这样的精英到处都有,特别是在官场上,接受了英美教育的技术官僚,很多时候,比那些老土的前辈更加可怕,还是同样的原因,他们没有底线,没有原则,只有利益,只有目标。但是他们比前辈更加有说服力,他们擅长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扮演不同的角色,即便这些角色,在立场和价值观上是相互冲突的。他们不在乎这些。
之所以这样,我想有一点,还是特权心态。现实生活也纵容这样的心态,看看那些美国的常春藤大学,查查那些外国留学生的名字,不难发现太多人都家世显赫。在这些校园里面,时不时会遇到某个非洲国家国王的孩子,中东国家酋长的子女。
学校并不是不知道这些,他们还特别欢迎这些家境特殊的学生,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的人会是未来的领袖,如果改变了他们,那就可能影响他们所来自的国家的未来。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正如前些年,国际社会为“利比亚模式”津津乐道,卡扎菲甚至被选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他的三年任期,到现在还没有届满,赛义夫被看成改变利比亚的希望,但是最终,所有的这些,都变成了国际刑事法庭的一张通缉令。
的黎波里的回应是:忽略。视而不见,这本来就在预期之中。要拘捕卡扎菲当然非常困难,除非像抓拉登那样出动特种兵,但是谁都知道,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这样做,而反对派自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没有能力做到。而卡扎菲自然对这样的状况,一清二楚。
当然,影响还是有的,那些卡扎菲身边的官员,是否还愿意冒着成为战争犯的风险继续跟随他?国际社会中,那些支持卡扎菲,至少是没有公开表态指责卡扎菲的国家,在这个时候,是不是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政治立场?
去了位于老城区的图书馆,这是一栋风格和周围有点格格不入的建筑,周边都是40年代意大利人留下的楼房。这栋大楼从用料和造型显然花了不少心思,是50年代国王在位时建造的。图书馆里面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显得老旧一些,另一部分则有空调,座位也要舒服很多。原来这个地方是学习卡扎菲绿宝书的地方,当然,现在,这些绿宝书已经不见了。
在一个国家的第二大城市里面,图书馆没有得到精心维护,显然这不是一个喜爱的城市。我没有猜错,只有在老城区里面,才有四、五家小小的书店,说是书店,更像是文具店和玩具店,书反而只占据了很小的空间。仔细看了一下,最多的是烹调书,然后是儿童书籍,再有一些历史和。不过,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放了一本阿拉伯语的奥巴马自传。再仔细看,奥巴马的头上,是布什刚刚出版不久的自传,也是阿拉伯语的。
好奇地问书店主人:“这应该不是利比亚印刷的书吧?”“是的,这来自埃及。而且在革命前,是不可以卖这些书的。”不鼓励,其实是担心人们看的书多了,就会开始思考问题,而思考太多的结果,自然会不容易受控制,这并不是卡扎菲所希望看到的。
问哈迈德,读大学看不看课外读物?他摇摇头:“只看教材,别的都不看。从小我们都是这样。”
“那你如何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如何吸收你的学科之外的知识?”
“看电视啊。上网啊。”哈迈德显然很不服气。“上网也就是这些年的事情吧,那之前呢?”“看电视,看电影啊。不过我说的是我,还是有人看书的,比如我的祖父,他的家里面有一个大大的书房,很多书的。老一辈的人喜欢看书,看看那座图书馆,国王是鼓励大家读书的,成绩好还会被送到外国读书,政府资助的。”哈迈德极力补救他认为的负面印象,然后和之前每次的话题最终的结论一样,他把责任推到了卡扎菲头上,“卡扎菲不愿意我们看太多书。”
但是卡扎菲忽略了另外一个启蒙工具,那就是卫星电视。
在班加西靠海边的地方,有一个专门卖电器的市场,里面最大的那些店面,都是卖卫星天线的。一支天线加上解码器,也就是一千多人民币到一万多人民币之间,其中很多是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让穷人也能够承担,并且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娱乐。因为邻近埃及,这里的人都是接收埃及卫星公司的节目。我们住的酒店那是老式的解码器,只能够收到二十多个频道,但是新的解码器,我很认真地按了一遍,二百多个,除了阿拉伯国家自己的电视台、bbc、cnn,法国、德国的卫星电视频道,还有中央电视台的阿语频道以及九套,当然更多的,是我没有听说也没有看过的。
这些电视里面播放的电影,率先成为打开这里的民众特别是年轻人通向世界的一扇窗,从开始的好奇到羡慕,然后是反问,为什么自己的国家同样有钱,却不能过上电影里面这样的生活?
从十年前开始,阿拉伯世界的卫星新闻频道开始发展,这当然要提到半岛电视台。围绕半岛电视台产生过很多争议。去年,科威特政府下令关闭了当地的记者站。这不令人觉得诧异,因为在中东地区,对于新闻采访的管制是相当严格的。比如在沙特,当年bbc阿拉伯频道播出的节目就需要经过审查,如果没有证件在街头随便拍摄,马上会有警察出来干涉,随时惹上麻烦。
科威特政府认为,半岛电视台的报道干涉了国家内政,因为播出了科威特警察驱散示威者,导致几名议员受伤的场面。不过通常这样的消息,对于电视台来说未必是坏事,成为世界各地媒体竞相报道的新闻主角,不但提升了电视台的名气,也无形中让这家电视台在人们心目中加深了坚持新闻自由的印象。所以我一直觉得,政府和媒体过不去的通常结果,就是塑造出一个个的媒体英雄。
不过也有不太好的消息,维基解密已经公布的美国政府外交机密电报里面提到了这家电视台,指出卡塔尔政府经常要求这家电视台删除对某些国家的批评或者调整对外国领袖的报道,以此作为外交筹码让其他国家让步。
这和这家电视台一直标榜的独立客观当然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如果看看电视台的资金来源,又不免让人生疑。成立电视台的想法,是在1996年,由当时的卡塔尔外交部长提出的,启动资金15亿美元来自卡塔尔王室。不过,建台元老都是阿拉伯世界电视新闻的精英,他们中的大部分原来在bbc阿拉伯语频道或者节目工作,在重金还有编辑自由的许诺下,来到了这个地方。
对于这些新闻人来说,创建第一个阿拉伯语的24小时新闻频道,相当令人振奋。他们一开始在取材上,涉及很多阿拉伯世界有争议和敏感的话题。虽然导致一些在中东国家的记者站被关,比如1999年在科威特,却在阿拉伯世界引领了一种新的潮流,扩大了言论空间,也为自己建立了声誉。2001年9·11之后,因为多次播放基地组织负责人的录音,半岛电视台扬名全球。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因为站在阿拉伯人的立场,特别关注战争中的平民,广受中东观众的欢迎,被称为“阿拉伯的cnn”。
2006年半岛电视台推出英文频道,但是,在美国的落地并不顺利。除了号称自己“随时随地,播报所有新闻”,英文频道还有一个口号,那就是“只要有新闻价值,不管是关于布什还是拉登”。
这样的口号,让他们显得有点两头不讨好,对于中东国家的政府来说,太多美国的声音,对于美国政府来说,认定对方在为恐怖分子说话,至少做了传声筒。也因为这样,美国本土的有线网络都不愿意接他们的生意,不让他们落地。在美国,观众开始只能通过电脑收看。为了增强新闻的国际化,同时也增加在当地的新闻资源,他们在华盛顿设立了演播室,聘请当地著名的媒体人。不过,我听过一名他们在美国的记者的抱怨,打电话去州政府采访,对方一听来自半岛电视台,一口就回绝了。
但是,正是这样的口号,为他们赢得了不少观众。现在,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的全球观众超过了八千万户,成为继bbc国际和cnn国际之后的全球第三大24小时英文新闻频道。有了这样的影响力,要说卡塔尔政府打电视台的主意,倒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传播说到底只是一种手段,做出决定的还是要靠个人自己。突尼斯、埃及所发生的一切,通过这些阿拉伯的新闻频道24小时、不间断地在阿拉伯世界传播。处在突尼斯和埃及中间的利比亚,人们又开始问自己,为何别人可以这样,自己却不可以?
虽然不少人认为,社交媒体在这场中东变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脸谱网、推特网,但是不管是在埃及还是利比亚,如果时间呆得长久一些就会发现,网络毕竟还不是非常普及的工具。对于一部分年轻人以及中产阶级来说,网络虽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具,但是绝大多数的民众,因为没有电脑,也因为语言的关系,他们依赖电视。而这些人,是走上街头的主力。
下午,我们又去了那家意大利餐厅,那个埃及服务生包好了几块热烘烘的埃及面包放进我的双肩背包,他知道我们特别喜欢吃。
黄昏时分,浅蓝色的天空中已经挂上了象牙白的满月。另一边,太阳被遮挡在云层背后,散发出一种透明的金色光芒。那种颜色和质感,有点让人觉得是电脑效果,而不是真正的大自然的景象。
在晚霞中告别哈迈德,抱着这几块已经没有了热气,但捏上去软软的富有弹性的埃及面包走回酒店大堂,开始等待明天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