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情定撒哈拉沙漠(7)

作者:萧意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42

|

本章字节:8352字

这种洗澡方式在撒哈拉被称为“灌肠澡”,是一种在海边盛行的习俗。之所以要这么洗澡是有原因的,因为撒哈拉威女人以胖为美,并且这一风俗根深蒂固,所以每一个撒哈拉威女人都一直致力于怎样让自己更胖,那么以胖为美与洗澡又有什么联系呢?撒哈拉威女人认为想要胖就必须要多吃,如果连肠子都冲洗干净了,那么胃口自然就好。肚子空空,也就会多吃,肥胖的日子指日可待。因此,“灌肠澡”在撒哈拉才会越来越流行,撒哈拉威女人的这招儿简直是种创造!如今,已过去二十多年了,外界以瘦为美的观念也在逐渐影响着撒哈拉的女人们,但不管是以胖为美还是以瘦为美,撒哈拉依旧是撒哈拉,这是不会改变的。


繁复的面面俱到——沙漠见面礼


虽然同属撒哈拉沙漠地带,但由于信仰不同、所属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使得撒哈拉沙漠附近的见面礼都各有特点,如果想要与沙漠居民们好好相处,学习他们的见面礼就是最佳的捷径。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人是非常注重礼节和礼貌的。无论是在见面还是在分别时,一般都行握手礼,如果是与挚友见面,有时也行拥抱礼或贴面礼。阿尔及利亚人在与其他人见面时的问候以及祝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是:“愿真主保佑你。”阿尔及利亚人十分的慷慨、好客,注意礼节。他们见面时,通常要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候。他们还喜欢别人在他们的头衔或职称前面加姓,然后以此来称呼他们。如果遇到客人来访,主人总是很热情地款待。当客人坐定时,主人通常要先习惯性地问一句:“请问要喝茶还是喝咖啡?”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在没有喝到茶或咖啡时,客人是绝对不能匆忙起身告辞的。


在很多地方都有见面送花的习惯。阿尔及利亚也不例外,他们把花束扎得精致而悦目,花朵的数目一般为双数,拜访朋友或是客人时,鞠躬并献花,同时祝福一番,所有动作一气呵成,这种举动被通常视为是一种对待朋友和客人的热情而又高雅的举动。


在这里,阿尔及利亚人恪守伊斯兰教规,不吸烟,也不喝酒。因此,作为客人,如果主人不吸烟,也未请吸烟,则最好不要吸烟。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人非常重视见面礼节,即使是一般的熟人见面,也要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热情地与客人寒暄一番。


毛里塔尼亚人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请客人喝茶,称为“见面三杯茶”。在毛里塔尼亚的家中没有多余的餐具,所有的食物均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用餐时,必须先洗手,然后用手抓着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手抓饭。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因此一定要切记,不可用左手抓食。


在毛里塔尼亚,出访一般不带家眷,家里来了客人,女人一般也不出来作陪。除非是非常熟悉的客人,女人才能出来陪坐一会儿。


男女见面,男子不可以主动与女子握手,如果女子认为对方是信得过的人,她会主动伸出9手来的。


与妇女交谈时,千万不要问她有几个孩子,这个问题会让她很生气。


摩洛哥


摩洛哥人与客人相见或告别的时候,一般都习惯使用拥抱礼,握手礼在摩洛哥也是较为普及的。摩洛哥的女人与宾客见面时往往要施屈膝礼。


去摩洛哥的人家做客,在进入家门以前,客人应该主动提出脱鞋,而在进入清真寺时则必须脱鞋。


突尼斯


突尼斯人十分友好。熟人见面总要热情打招呼,互相问候,经常还要说一连串的问候语。比如:“你好!”、“你身体好吗?”、“向你致敬!”等等。吃饭以前则经常喜欢说“祝你胃口好!”;饭后则说“祝你身体健康!”等等,对于突尼斯人来说。客套话几乎是不离嘴的。


在突尼斯东部的尼牙库茨克姆人,村落与村落之间有着严格的规定。外村人进入另一村时,一定要向该村落打招呼,这样才会免除不必要的误会。而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竟然是用唱歌来表示,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借路歌”。外村人进村时要一边唱歌、一边进村。本村人看到外村人唱着“借路歌”进村时,会礼貌性地点点头,有时村里人也会唱起和歌,以表示对外来人的欢迎。


在突尼斯的南部地区,当家里来了客人时,饭后他们不会让客人在家里洗脸的,而是邀请客人去小河边洗脸。不仅如此,主人还会亲自捧一把清凉的河水泼在客人脸上,以此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有时甚至把客人的衣服都泼湿了,这时客人反而要向主人连声道谢。


突尼斯的诗斐米德人遇到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一定会拿出两条蛇装在客人的口袋里,以此来体现自己对客人的盛情欢迎。这一黑一红两条蛇,黑的表示友好,红的则表示欢乐。身为客人,不仅不能表示出恐惧以及厌恶,还应按照当地的风俗来向主人表示自己的谢意和高兴,否则主人会认为你不厚道,甚至产生反感。


突尼斯的女青年,尤其是少女,都很喜欢别人当面夸奖她漂亮,既使是不太熟悉的人,只要赞美她,她也会极为高兴的。


突尼斯人还喜欢鲜花,他们认为鲜花是友谊纯洁的象征。其中,他们最喜欢的花朵颜色有三种:红、蓝以及白,因为突尼斯人认为红色象征爱情,蓝色象征和平,白色象征兄弟情谊。


◎恋恋沙漠


持续的旅途能带给人心灵的成长,以前对此到并没有任何感慨,但是一路的黄沙盖地,季风在耳旁呼啸,那种金色的震撼却油然而生。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真正的旅者,沿着驼队走出的蜿蜒沙道,穿过沧桑而古老的沙漠古城,游走于古代历史与现代文明之间,想要像吉普赛人那样放纵自己的双脚,轻盈地踩着黄沙,清晰地打着鼓点,这一刻,无人是我的观众,让我的灵魂在这舞步中得以释放吧!如我,只是一个渺小而又脆弱的生灵,沙漠见证了我用生命灌溉而出的舞之花,沙漠不似海洋,却滋润了我在城市中已经干燥许久的心灵之水,不知不觉间,让我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与情感,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于是期待着再次上路!


食之有味


沙漠的美食就如沙漠一样,粗犷而感情浓重,大气而又不失精致,这些都是中国江南那些香软小点所不可比的。一方水土在养一方人的同时,也在孕育着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三毛,非常直白的坦言自己对做家事的痛恨,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煮菜的兴趣,因为她认为做菜是一种艺术,经过三毛的巧手做出来的各种美食让荷西欣喜不已,诚然,三毛在承认自己热爱煮菜的同时,不也承认了自己也是名美食家吗?如果不是因为遍尝美食,那又怎能制作美食。撒哈拉沙漠虽然贫瘠,但是它的饮食文化底蕴却极为深厚,饕餮之宴,现在开始。


烤全羊


“烤全羊”,最盛情的款待,只有在欢迎贵宾时才会出现的高级料理。是整个穆斯林世界的一道名菜,不过,依据地方的不同,还是各有特色的。要做好一道烤全羊,从原料开始就要十分讲究,通常是选用两岁以内的肥羔羊,杀后去羊蹄与内脏,再将各种调料细致地混合成糊状物,然后均匀的涂满羊的全身,最后放入电烤箱,焖烤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直至羊肉变成金黄色为止,即可取出食用。有时,在偏远的乡镇没有电烤箱,可以用“馕坑”来代替,将羊放入其中,不断翻动,直到烤熟。


薄荷茶


撒哈拉的居民们非常喜欢喝绿茶,他们煮出来的茶浓如咖啡,喝时,茶里要加入少量的白糖和鲜薄荷叶,当然,加入的量多量少一切以个人喜好为主。这种薄荷茶味道香甜醇厚,略带苦涩味。名字叫做“纳纳”茶,“纳纳”在当地语中就是“薄荷”的意思。


北非的薄荷茶堪称世界闻名,是与藏族的酥油茶、蒙古的奶茶以及美国的冰红茶齐名的世界四大特色饮茶方法之一。在撒哈拉地区,不论是在哪里,上到政府机关或者跨国公司的办公室,下到简陋的施工工地或民房,都会看见有人在烧“纳纳”茶,甚至还有人会热情地邀请你去喝上三杯,根据当地的礼节,客人一定要当着主人的面,将三杯茶分别一饮而尽,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的行为。


薄荷茶的制作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都使用铝质或银质的茶壶,将水和绿茶放入后烧煮,水开之后再放入白糖,等到烧煮片刻后,高举起茶壶往茶杯里倾倒数次,以此来察看糖量的多少,等到糖量合适准备饮用之时,再放入备好的新鲜薄荷叶,即可饮用。这时茶的味道又香又苦又甜,再加上新鲜薄荷的清新爽口,好喝极了。


在撒哈拉以及附近的很多地方都非常缺水,蔬菜种植甚少,但是薄荷的种植却是非常的普遍,很多地方都能找到新鲜的薄荷,因为量多,所以商店卖的薄荷也很便宜。


couscous


撒哈拉沙漠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主食,其实就是俗称的“中东米”,在一个深口大盘agine里装上北非的米食——粗粒小麦粉,然后用鸡汁蒸熟后在上面轻敷陈年奶油再蒸,一直要反复三次,这样,鸡汁的甜、奶油的香才能渗入,均匀分布。这时将各式的肉类、蔬果以及汤汁淋上,米饭最后看起来是黄橙橙的,十分讨喜,就像小米饭一般,三毛也很爱吃“couscous”:


“阿里的母亲捧着一大盘‘古斯古’和浓浓的甜茶上来给我们吃。我用手捏着‘古斯古’,把它们做成一个灰灰的面粉团放到口里去,在这样的景色下,坐在地上吃沙漠人的食物才相称。”


文中三毛所说的“古斯古”与甜茶就是撒哈拉沙漠及附近周边地区人们的传统食物之一——“couscous”与薄荷茶,甚至可以说这两样东西是大部分非洲地区的传统食物,只不过由于地域原因会在做法上有些许差别罢了。


“couscous”吃到口里感觉松松软软,没有特殊的味道和感觉,但是却十分爽口,不知不觉间就吃下了小半碗。虽然北非很多地区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手抓饭”说法,但是现在人们早就已经使用碗碟和刀叉来吃饭了。


羊肉炖蔬菜


这是一道蔬菜和肉类合理搭配在一起的主菜,是在一种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厨具之中烹调出来的,通常都要炖几个小时直到羊肉酥烂为止。


羊肉炖土豆饭


这道羊肉炖土豆也是在一种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厨具之中烹调出来的,用的是精挑细选的羊肉,通常也都要炖几个小时直到羊肉酥烂为止,做出来的羊肉原汁原味,口感浓郁,土豆顺滑,也是一道常备菜。


咸橄榄炖鸡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