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舞凤山赛马

作者:刘建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7

|

本章字节:5476字

舞凤山,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边,这座不算太高的山,平时是寂寞的,寂寞得无人问津。但到了农历五月端阳,这里的寂寞就被打破了,空前地热闹起来。几乎整个县城的人都聚集在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赛马节。过了这几天,舞凤山又寂静下来,安谧地遥望草原上的花开花落,草荣草枯。


2001年4月,我调到迪庆州任州委副书记。这年的端阳,公历已是6月,我收到了中甸县(后改为香格里拉县)政府的请柬,邀我参加县上举办的端阳赛马节开幕式。据州委办公室的同志讲,这是迪庆高原上最为隆重、参与人数最多的节庆活动,甚至比过春节还热闹,不可不去。我正忙于筹备州党代会,手头事情很多。但经不住赛马节的诱惑,端午节这天,我放下案头事务,叫上驾驶员和秘书,前往舞凤山。


6月的迪庆高原天高气爽,是最好的季节。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度过漫长冬季的高原已经回暖,万物已经苏醒,草绿了,花开了,蓝天白云下,是生机盎然的彩色世界。选择这样的季节赛马,确实最好不过。几年前,中甸县政府在舞凤山下建了一座很是气派的赛马场,类似内地的体育馆。现在,赛马场已装点得花团锦簇,还插着若干彩旗,上空飘着数十个巨大的气球,垂下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标语,远远就听到赛马场传来的音乐,政府将这节日气氛营造得很是浓烈。赛马场周围的草地和树林里,藏民们搭起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帐篷,这可是亲友聚会、喝酒狂欢的好机会,也是做生意的好商机。赛马场与各色帐篷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一个赛马节,官方与民间的互动如此默契,看来已历经多年的磨合。


端阳赛马,据说历史已经久远,是一项古老的赛事,中甸县志上就有记载。吐蕃时期,迪庆高原为吐蕃所统治。驻扎于此的吐蕃士兵善骑善射,每年端阳春暖花开,士兵聚于舞凤山演练、阅兵。当地居民则蜂拥观之,年年如此,渐成习俗。至清朝,驻防的绿营兵在舞凤山设小箭道,跑马射箭。随着岁月推移,兵家的操演逐渐衍化成当地俗成节日。至今,端阳赛马已经成为这里最为盛大的节庆活动了。


我们到了赛马场,到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这里的藏族、傈僳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每逢节日都善于打扮自己,他们都穿上盛装,胸前挂着各种佩饰,在明媚的阳光下流光溢彩,绚丽多姿。尤其是中甸的藏族,几乎每一个村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色。今天,他们扶老携幼,举家出动,开心地与周围的亲朋好友寒暄问好,端阳节的舞凤山洋溢着浓烈的亲情和友情。帐篷里飘出牦牛肉、青稞酒和酥油茶的混合香味,让人垂涎,迪庆高原真的是在过大节了。


县政府的接待人员将我引到赛马场主席台上。今天,州县的头面人物都春风满面地齐聚于此。平时深居简出、难得一见的活佛也出现在主席台上。还有州内各县的代表、相邻的四川有关县也派出代表前来参加赛马节。身着藏族盛装的县长阿堆主持赛马节开幕式,一番热情洋溢的致辞后,别开生面、别具特色的演出开始了。县内的每一个乡镇都派出一支演出队,依次在主席台前展示自己的演技和风采。他们虽然都是当地的农牧民,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但这块高原上的人们天生爱歌舞,偌大一个演出场地,几万人睽睽之下,他们毫不怯场,跳舞酣畅淋漓、唱歌回肠荡气。表演此起彼伏,精彩绝伦,一出胜过一出。人口稀少的迪庆高原,居然能够组织起这么庞大的演出,令人不可思议。有人把赛马场开幕式形容为歌的海洋、舞的世界,我觉得毫不过分。


歌舞表演以后是赛马。这样的赛马,要进行几天,最后决出胜负。开幕式是表演性质的,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高原男女骑手展示骑术和风姿。


发令枪响后,众马如箭般飞驰,赛场上刮起劲马的旋风,观众席上腾起喝彩的声浪。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除了比速度,还比技能,比如在奔驰的马背上倒立;比如从马背上俯身捡哈达,看谁速度快、捡得多……我情不自禁地加入到喝彩的队伍之中,为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忘情地呼喊。县长阿堆告诉我,为丰富赛事,还有射弩比赛等等,希望我都能看一下,一年只有一次,机会难得。我由于有事在身,开幕式尚未结束就匆匆离去。以后两年的赛马节,我都出差在外,无缘参加,至今还遗憾不已。据参加的同志给我讲,这项赛事和节庆真是办得一年比一年好。我也认为应该越来越好才对。迪庆高原的“端阳赛马”确实是一项具有历史传承,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而又有深厚群众基础的赛事和节庆活动。它比内地一些地方生拉活扯地凭空捏造一个节庆活动要富有生命力得多。


端阳赛马源远流长,长盛不衰。迪庆高原的藏族生***马,是一个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赛马活动使他们对马的喜爱和驾驭得到充分展示;康巴藏人性格豪放彪悍,赛马是他们性格的极致发挥。这片高原山高路险,相互来往不便,赛马节使他们有了相聚沟通的机会。也许就是这些原因,赛马才会由军营走向民间,由士兵操练衍化为当地习俗。比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也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族节庆活动,年年办,年年红火。


几天的热闹很快过去了,舞凤山归于寂静。这里好像被人遗忘了,不到端阳,平常决没有人到这里。一个傍晚,我饭后信步走到赛马场,眼前似乎浮现起端阳节那热烈壮观的场面,耳际好像响起劲马的嘶鸣和观众的喝彩。端阳节的人山人海、喧闹沸腾与眼下的冷清寂寥、苍凉荒芜形成巨大的反差,使人简直不能相信这舞凤山麓曾有几万人汇集在一起,热闹非凡,人气冲天。在夕阳下,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孑然一身,形单影只。当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天有寒暑冷暖。一个地方决不可能天天这样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否则县上的干部职工岂不累死!但一个庞大的赛马场,一年只用这么几天,终究有点可惜!赛马场平时维护要开支,办节还要一笔开支。我没有了解整个活动的营运情况,从表面看,就赛马场本身,是只投入没有产出。当然从大的方面讲,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优化投资环境等等都是大有好处的。从这一点生发开去,我突发奇想,能否进行市场化运作,将赛马场交由一家公司运作,进行精心策划,高起点进行包装和营销,把端阳赛马打造成旅游的著名品牌?虽然这只是季节性的,但又是必须着力打造的。从长远来看,可在此基础上,利用赛马场的宽阔场地,开发射弩比赛项目,游客均可参与。还可以考虑开发富有高原藏区特色的牦牛角斗、藏獒竞跑等项目,这绝对是全世界都找不到的特色项目。既常年利用了这个场地,又丰富了旅游内容。如果运作得当,游客将趋之若鹜,财源也将滚滚而来。


这是一项古老的传统赛事,堪称文物。它能够保存和传承到现在不知历经了多少沧桑。我对迪庆历史知之甚少,对赛马节乱发议论,似有不尊重当地习俗之嫌。好在这块高原的人们都豁达大度,我想他们会理解我、谅解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