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白水台与东巴文化

作者:刘建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7

|

本章字节:5794字

白水台位于中甸的三坝乡,那里是纳西族人最早的栖息地,孕育了古老的东巴文化。


白水台是中国最大的泉华台地之一,从中甸县城乘车到白水台,扑入眼帘的是哈巴雪山脚下、浓密森林中倾泻而下的石质白色瀑布,这就是白水台了。真的很白,白得纤尘不染,白得令人吃惊。走近它,白玉般的石质台地上有清冽的泉水流过,像清纯的少女在沐浴。我到过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宫中的很多台阶用汉白玉铺就,陈列有大量的汉白玉雕像。到了白水台,像是进入了另一个卢浮宫。但这是大自然造就的卢浮宫。人们用很多语言来形容这个大自然的杰作,如“仙人遗田”、“银波雪浪”、“玉埂银丘”、“银枝玉柱”等等,不一而足。作为香格里拉的一处旅游景观,白水台堪称精品。


从专家考证的情况看,白水台是泉水中的“泉华”沉淀而成的。何谓“泉华”?是泉水中的碳酸钙沉积,属于喀斯特地貌中的一种类型。类似溶洞之中的钟乳石,水中富有钙离子并且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年久日深,就能不断地沉淀、堆积出这样的“泉华”来。白水台上方的两处泉水只要不断涌出,这个大自然的杰作就会越铺越大。


形成白水台胜景的“泉华”,在纳西语中称为“拜柏枝”,意思是逐渐长大的白色花朵,十分形象和贴切。世代居住在白水台的纳西族人为这个自然胜景编出了很多优美生动的神话与传说。他们说白水台是他们的先祖陆(男神)与色(女神)在哈巴雪山脚下渴饮牛奶,不小心打碎了牛奶罐,白花花的牛奶顺山淌下形成白水台。他们还说白水台是玉皇大帝为给东巴裟拉(传说是东巴教第一圣祖)找一个修行的理想处所,从天上抓了一把雪撒在这哈巴雪山脚下,就成了这个仙境般的白水台。他们又说白水台是天上的酿奶仙子下凡帮助人间开垦出来的神田。酿奶仙子惹怒了玉皇,派雷神把酿奶仙子和神田都变成了石头。纳西族人是富于想象力的,我介绍的这几则神话或者传说,都有十分完整的故事、细腻生动的情节,只是我这篇散文篇幅有限,不能细细道来。我希望到白水台旅游的朋友,能够在那里多待半天,找个纳西老人,他就能给你绘声绘色地讲这些他们先民传下来的故事。


在文章的开头,我介绍过白水台是纳西族人最早的栖息地,孕育了古老的东巴文化。白水台方圆几十公里归属三坝乡的白地村管辖,白地就是东巴文化的发源地。古老的东巴文化是由东巴教、东巴的象形文字、东巴经、纳西绘画、音乐和舞蹈等等构成,丰富灿烂,博大精深。东巴教是纳西族人的一种原始多神教,是在原始巫教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认为万物皆有灵,因而存在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东巴教没有寺庙或者教堂,没有严格的教规,也没有规范的活动。主要的活动只是祭祀和祈祷,比如祭天、祭祖、婚姻、丧葬、节庆、驱鬼等。东巴教的经师就称为东巴。东巴不是专门的神职人员,实际上是一些业余从事宗教活动的农民。东巴教在白地形成和发展,这个结论是有依据的。在东巴经书《圣祖丁巴什罗传》中,描绘了丁巴什罗的家乡在一个白天白地白山白海、有着白日白月白星白辰的地方,这实际上就是白水台的风景。据考证,白地是东巴文字的创始人阿明的诞生地,至今他的后人阿明拉若还在白地水甲村生活。相传阿明从喇嘛寺逃出来后,在白水台的对面柏峰山的一个溶洞中修行。他在先民画图记事的基础上,创造了纳西象形文字,并把从喇嘛寺带来的经卷译成纳西文,从此有了东巴经。在东巴神话故事《圣主阿明什罗传奇》中,也有阿明在白地修行的描述。东巴经是研究东巴文化的重要典籍,内容包罗万象,有宗教、哲学、社会、历史、天文、医学、语言、文字和艺术等等。柏峰山上圣祖阿明修行过的溶洞称为“阿明灵洞”,直到现在,东巴教的经师要取得从事宗教活动的资格,都必须到灵洞求取威灵,行过“加威灵”仪式后,才被称为真正的东巴。纳西族人说:“没有到过白地,不算真东巴;没有到过拉萨,不算真喇嘛。”每年的正月初三,阿明的后裔都要到灵洞烧香祭祖。


限于篇幅,东巴文化中的绘画、音乐、舞蹈等等,我就不再逐一介绍了。系统地介绍东巴文化不是我写这篇散文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欲唤起人们对白水台这一胜景以及东巴文化的关注。因为,白水台和东巴文化的现状,太需要人们的关注了。


白水台这一胜景的现实是十分严峻的:白水台发育了厚达200米的泉华沉积,自下而上逐年形成了六层阶梯状石质台地,标志着泉华发育的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的形成至今已经127万年了。但是,专家告诉我们,后几个阶段泉华发育的规模越来越小了,处于持续的衰退之中,赖以形成泉华台地的现代泉华面临着彻底消亡的威胁。因为,在200米厚的泉华台地中,古代泉华厚约190多米,而现代泉华仅厚三至五米。在欧洲,与白水台相类似的这种冷泉华,近三千五百年以来已经全部消亡。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堪称世界奇观的白水台,就会失去洁白无瑕的美景,蒙上一层不堪目睹的灰黑色。


为什么会消亡?原因就是地下水在减少。如果流经碳酸盐岩的地下水呈减少趋势,涌出的泉水以及泉华沉积的数量也就呈减少趋势。而没有新的泉华不断覆盖,原有的石质台地就因阳光、风雨的作用而改变颜色。道理很简单:没有丰富的地下水就没有这美丽的泉华台地。原因也很简单:一个能充分涵养水源的良好的森林植被环境正在遭到破坏。森工部门在这一带曾经采伐木材几近30年!


我们不能重蹈欧洲泉华景观悉数消亡的覆辙。我们应该立即就着手制定保护白水台的规划。我们应该立即就治理白水台的环境拿出措施。而不能仅仅只是把它搞成旅游点,不能仅仅用铁丝把它围起来不让人踩就万事大吉。


当然,国家的森工部门在1998年实施天然林禁伐措施后就金盆洗手了,然而当地老百姓建房、烧饭还得砍树,现在还在继续砍,这个账算起来也惊人得很。


这就需要研究一些带根本性的措施了,比如推广建筑新材料,号召大家不再用木头盖房;比如发展电站,发展沼气,“以电代柴”、“以气代柴”,促进老百姓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如果国家对这一地区的支持倾斜一些,这样的措施应该是做得到的。


这样一来,美丽的白水台就不会消亡了。我期望这些措施来得更快一些。让我们再来看看东巴文化的情形吧。东巴文化最大的忧虑是后继乏人。


懂得东巴象形文字的人在三坝一带已经寥寥无几,而且都老眼昏花,来日无多。《左传》上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不懂象形文字,又怎识得东巴经?纳西的经师即“东巴”岂不有名无实?尽管东巴文化博大精深,连开门的钥匙都没有,我们即使是阿里巴巴,空喊“芝麻开门”,嗓子叫破了又有何用?贝内特·塞尔夫说:“任何时代的智慧,任何长久为人类所喜爱的故事,我们都可以极小的代价从书本之中获得,但我们必须先知道如何去接触这些宝藏,如何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他这段话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一种文化或者智慧的传承,靠的是传人,没有传人,失传就成为现实了。


一种民族文化失传,这似乎对中华文化多样性、丰富性不是一件好事。


再掉以轻心,恐怕抢救都来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