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狄金森的娃娃

作者:伊北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7:06

|

本章字节:7768字

有一次,朋友笑说,如果拿时下网络流传的“火星文”作战时的密码,恐怕能唬住不少密码破译专家。的确,用什么方式传递情报,从来都是间谍工作的重要问题。从隐形墨水,莫尔斯密码,再到后来的网络数据等高科技情报承载手段,多少年来,情报的战争时时紧跟时代发展,力图从科技的进步中,找到更加完美的执行方式。不过,相对于虚拟网络情报战争硝烟四起的当下,旧时代的靠信件传递情报的做法,显得那么惊心动魄,同时又笨拙得可爱。


1942年初,正当太平洋战争打得不可开交时,一封寄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普通邮件引起了美国战时信件审查员的注意。它由一个女人写就,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寄出,准备漂洋过海前往南美。这封信,通篇都是与娃娃玩偶有关的事,什么“极好的娃娃医院”啦,什么“三个老式英国娃娃”需要修理啦……乍看上去,完全是两个天真可爱的闺蜜在讨论各自心爱的娃娃玩偶,一派甜暖的粉红色气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甜蜜的词语堆砌和看似与泄密无关的“娃娃”主题讨论,依旧没能逃过美国密码破译专家的法眼,谍报侦破部门很快发现了信中那些明朗词语表层之下的隐晦含义:“娃娃”暗指三艘军舰,“娃娃医院”是西海岸的船舶修理厂,“渔网”和“气球”则是暗指海岸防卫和其他美国西海岸重要战略情报。


此番解读出来后,美国方面立刻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这封像颗小型定时炸弹般的“陌生女人的去信”,一下子调动起美情报部门的神经,他们一方面布置间谍网络,另一方面,在力求不打草惊蛇的前提下,加大了信件审查的力度。


很快,新的线索出现了。fbi又发现了四封寄往和上述信件同一地址的信。其中三封,因为找不到收信人被退回,最终落到了fbi手里。这些寄往同一地址的信,看上去是由不同的人写的。fbi按照信上标明的地址找到了“寄信人”。奇怪的是,几个接受盘问的“寄信人”,却异口同声地大声疾呼,他们从未向阿根廷寄过信,即使信上的笔迹,与他们的笔迹是那么相似。


正当调查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一封信的邮戳泄露了玄机。按照信上所写,信件是由一位叫玛丽·华莱士的女人从俄亥俄州寄出的,可是那信封上盖的,却是纽约的邮戳。一个俄亥俄州的女人,怎么可能跑去纽约寄信?更何况,据华莱士本人说,她从未去过纽约。很明显,这封信有人冒名顶替写的。信的内容还是关于娃娃,其中有句“谢尔先生病了,但是他会很快回来工作”,被fbi解密专家认定是关于“珍珠港事件中被毁坏的驱逐舰在西海岸修理情况”的情报。


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信中被“破解”的隐含情报越来越多,写信人显然对美国海军军舰的数量、停泊地以及修理情况非常感兴趣。而且,虽然这些信件是由不同的打字机写就的,但极其雷同的书写风格,却暴露出它们其实是由一个人操纵完成。


fbi抽丝剥茧的侦查走到这里,遇到了难题。万人如海一身藏。要知道,想从茫茫人海中找到伪造信件的人,几乎等于在大海里捞针,成功率不会比中彩票高多少。就在此时,一个来自科罗拉多州清泉市的女人站了出来。她指认,纽约娃娃店店主狄金森,恶意模仿过她的笔迹。


如果没有女主顾的指认,狄金森恐怕会继续逍遥地游走于美国东西两岸,经营纽约麦迪逊大道的著名玩具店之余,弄弄军事情报,并把得到的消息以娃娃编码信件的方式,寄往远在阿根廷的日本情报组织。可现实就是那么“寸”,不起眼的小人物,有时候却偏偏是扭转整个局面的枢纽。那位来自科罗拉多的女主顾曾经从狄金森的娃娃店进过货,但她拖欠了狄金森的货款。因此,她“小肚鸡肠”地认为,狄金森模拟她笔迹给人写信,目的是为了报复她。


历史的荒诞在于,偏执的揣测往往能有歪打正着的效果。科罗拉多女主顾以她特有的方式,成功地把fbi的目光吸引到纽约麦迪逊大道著名玩具店女店主——沃怀莉·狄金森身上。狄金森的底子迅速被fbi挖了出来,她并不“干净”,过去的经历,像泛起的沉渣,“污染”并打乱了她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fbi发现,这个土生土长、在斯坦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女人,竟与日本人有着命定似的不解之缘。


圈子。狄金森的“失足”,充分显示了生活、朋友圈子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深远。西谚说,你只要跟我说你的朋友是谁,我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浸染在团体里,你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改变。这就像是一颗小行星,受质量更大的星球引力影响绕着它公转一样。1918年,25岁的沃怀莉从斯坦福大学肄业(据说因为她欠学校的书不还,所以没能顺利毕业,直到1937年才拿到文学学位),她去了圣弗朗西斯科的一家中介公司做会计师,并迅速和这家公司的老板—李·特里·狄金森坠入爱河。不久,两人结婚,沃怀莉开始用丈夫的姓,升级做狄金森太太,转身成为中介公司的老板娘。


1930年代早期,狄金森夫妇的中介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他们开了分公司,社交圈子也在不断扩大。事实上,从结婚后到1937年,沃怀莉·狄金森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会计岗位—贵为老板娘,她也实在没必要做那些伏案工作,渐渐地,周遭的社交场上开始有了她的身影。而其中对狄金森太太,最重要的,则是一个日裔美国人的小圈子。日裔美籍圈子的热情拥抱让狄金森太太心存暖意。他们帮她缴纳会员费,邀请她去参加聚会……在一次次的接触中,狄金森结识了日本海军高层军官和日本政府的官员。来而不往非礼也,她当然也会邀请许多圈子里的朋友光临自己的家。


在日裔小圈子里,狄金森太太如鱼得水。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尊重。如果说,狄金森夫妇自己的事业、生活是自转,社交圈子是公转,那么在这一时期,他们显然在自转之余,找到了公转的快乐—他们有了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是来自教育他们多年的国家,而是源于你来我往间点滴的人情积累。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场经济危机的到来击垮了狄金森夫妇经营多年的事业。离别在所难免。1937年,这对在纽约西海岸打拼了十来年的夫妇移居到纽约,于东海岸的大都市重头再来。在纽约,沃怀特·狄金森在商店上过几个月的班,但替别人打工显然不能满足她。


1937年的最后一天,人们都在迎接新年,纽约的冬天冷而热闹,狄金森太太选择在这一除旧迎新的日子开张自己的小店,虽然还只是开在家里,有点商住两用的意思,但无可否认的是,自开张起,狄金森太太不俗的品味和精明的头脑迅速得到了验证,她的生意发展得很快,顺风顺水。干了一阵之后,她有了单独的店面,并在努力经营数年后,搬迁到了纽约麦迪逊大道718号。狄金森的娃娃店因为种类全、品味高而声名鹊起。现代娃娃、异域风情娃娃、土特产式的娃娃、古代的娃娃,狄金森的店负责供应顾客所需求的各类娃娃。


麦迪逊大道718号不仅在美国颇有名气,它还是许多海外的娃娃爱好者的朝圣地。依靠独特的经营眼光,沃怀特·狄金森在商业上,再度取得了成功,狄金森先生则成了她的助手,女高男低,这一次,她成了小家庭的主导。


生意的成功让狄金森夫妇有了闲暇回归社交圈。在纽约,他们与日本圈子走得很近,他们参加日式俱乐部,进出日本驻纽约领事馆,与日本驻华盛顿海军将领成为朋友。1941年底,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美日敌对中,狄金森夫妇并没有站到自己祖国的一边,而是选择了与日本人共进退。


他们利用自己的娃娃店主的身份做掩护,以去西海岸考察娃娃、搜集古董为名,搜集、刺探美军舰队情报,并通过写密码信的方式,把这些情报传输到日军设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情报站。而没有受过专业谍报训练的娃娃店主的密码信,自然而然地采取了讨论娃娃的方式。不同的娃娃代表不同的美军战舰,娃娃们的服饰和配件,也有着不同的含义。1942到1943年间,狄金森夫妇和日本情报站之间猜哑谜地进行着秘密情报活动(1943年3月,李·特里·狄金森因心脏病去世),直到那次寄送失误。


1944年1月21日,狄金森太太正在银行办理金钱保管业务,fbi逮捕了她。手中掌握的足够多的证据,已经使得fbi有充分把握给狄金森定罪。日本提供的作为活动经费的赃款、信件情报、证人的证词,方方面面都对狄金森不利。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理智上,美国人都无法忍受此等背叛,在民族主义情绪正炽的二战时期,狄金森被判处最重刑罚:十年监禁和一万美元的罚款。狄金森不服,上诉,被驳回。她怀着“内疚”的心“招认”了一切,她承认自己为了情报工作利用了那些无辜的顾客,她利用她们的个人信息,模仿她们的笔迹,以她们的名义给布宜家诺斯艾利斯写信;她招认了心中娃娃密码的含义,并反复强调从日本方面拿到的钱自她丈夫死后就一直藏在她丈夫的床头。可无论怎样的“坦白”,似乎都无法挽回美国人制裁叛国者的决心,1944年8月14日,法庭对迪金森进行了饱含情感的宣判:


“很难想象现在还有人没意识到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生死边缘。任何给予敌人的帮助,都意味着为我们的国家安全而战的美国士兵的死亡,你,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公民,接受了美国的教育,却将自己出卖给日本,参与间谍活动。你已经得到了政府多方面的关照。对你罪行的起诉书将受到严肃对待,你的行为已经接近叛国罪。因此,按照法律的最高刑罚,本庭判处你十年监禁和一万美元罚金。”


她被送往西弗吉尼亚收押,七年后,予以保释出狱,从此人间蒸发。1980年,沃怀莉·狄金森与世长辞,终年八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