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桑斩龙侠
|类型:古代·奇缘
|更新时间:2019-10-06 01:04
|本章字节:7038字
8安贫乐道,还是无可救药
和很多姐妹一样,money我也喜欢上网。但与那些喜欢裸聊的姐妹不同,我喜欢看帖子:军事政治、娱乐八卦、正道小道、歪门邪道……什么都看,就是不回帖。
直到那天晚上过世多年的爷爷在梦中告诫我说:“孩子,做人要厚道,回帖是一种美德”,直到第二天早上看到下面这个帖子,我才决定痛改前非,有帖必回。
该帖大意如下:
在一个不算富但也说不上穷的小镇,一个上小学的小女孩,由于她那身体健康、心理没病、牙好胃口更好的爸爸交不起学费,眼看就要辍学,关键时刻全校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于是她爸爸很感动地说,快给老师同学磕头。看到女儿没反应,她爸爸便用手强按她的头……按得小女孩眼泪汪汪,也按得跟帖者前仆后继、舌战不休。
有人说:“有手有脚的一个汉子,一年几十块钱的小学学费拿不出来,干什么吃的?”
“当地也不是很穷,他们家也没什么特殊情况,他却穷到了让孩子上不起学的程度,真是做家长的耻辱!”
有人则说:“贫穷不是罪,他不偷不抢,得到帮助还知道感恩,已经很不错了。”
“是啊,是啊,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安贫乐道吧!不值得提倡,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良久,我磕磕绊绊地敲出了平生第一个回帖:
安贫乐道,还是无可救药?
什么是安贫乐道呢?这事儿还得从孔子那儿说起:
据说大教育家孔子有学生三千,其中他比较满意的有72人,72人当中最令孔老师满意的又首推颜回。因为颜回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思想品德好,心理素质高。孔老师曾经多次在课堂上表扬颜回,同时号召同学们向颜回学习。孔老师是这么说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真是我的好学生啊!他住在贫民窟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没得吃就喝凉水充饥,每回交学费都得拖个十天半月的。这要搁在别的同学身上,即便不哭爹骂娘、怨天恨地,也早就上了建筑工地,或者做小生意去了。可人家颜回却总是说‘这挺好,这就不错了,我一定把贫穷坚持到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颜回真不愧是我的弟子啊!”
颜回同学一向说到做到。为了兑现“把贫穷坚持到底”的誓言,他最后竟然光荣地穷死了,直教白发老师送黑发学生的孔子不胜唏嘘。总之,颜回这种“穷并快乐着”的态度,在孔老师看来是怎么看怎么顺眼。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态度呢?孔老师没说,他的第十一代玄孙孔安国替他说了,这叫“安于贫而乐于道。”
这就是安贫乐道的由来。由于这是连孔老师都佩服的态度,因此历朝历代都不乏效仿者和继承人。比如东汉的王充、我曾经的男朋友陶渊明、明代的宋濂、清代的唐甄,等等。
写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现在还有安贫乐道的人吗?我不敢说没有,但我没见过。我要说的是,在现代社会,安贫乐道很难。
记得李敖先生说过,“你可以说你不在乎,你不要钱,你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颜回32岁就穷死了。为什么?没钱。还有,如果颜回结了婚,他儿子得了盲肠炎,需要开刀,他要不要求爷爷告奶奶,双膝下跪?他会的……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都看不起钱,看不起经济的力量。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安贫并不是乐道的惟一前提。‘安于贫而乐于道’固然不错,但富贵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更不影响你乐道。为富不仁的人的确不少,但贫穷的人就个个善良慈悲吗?因为追求金钱痛苦不堪的人的确不少,但甘于贫穷甚至甘于贫贱的人就一定快乐无忧吗?安贫乐道,不过是那些不求上进的人的自我安慰罢了。这种安贫乐道,是无可救药的表现……”
其实,即便是号召众弟子向颜回学习的孔子,也不反对发家致富。虽然功名利禄不是他老人家的终极追求,但他也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也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就是说,如果能够光明正大的发家致富,哪怕让我去当司机,我也干;如果发不了财,那我还是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吧!”可见,孔老师反对的只是不合道义的富贵,而不是反对财富本身。
有一次,就在孔老师号召其他弟子向颜回同学学习时,另一三好学生、富得流油的端木赐(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意思是说,老师,有的人虽然没钱,但他不巴结、奉承有钱人,有的人虽然有钱,比如说我吧,但他不鄙视、欺侮穷人,这些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意思是说,也算凑合了,不过不如那些虽然贫穷却积极乐观,虽然富裕却谦虚好礼的人。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在孔子心目中,富而好礼的人至少不比安贫乐道的人差。也就是说,既然安贫可以乐道,安富同样可以乐道。
不容忽视的是,孔子甚至还认为贫穷是一种耻辱,并把这一理念带进了自己的政治观,即“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政治清明,运转正常,一个人却贫困潦倒,那么这就是一种耻辱。因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人如果无法在财富上获得发展,往往就意味着懒惰或不思进取。实际上这也正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富而好礼的人往往比安贫乐道的人更受欢迎的原因。因为那些安贫乐道者,除了教你把原本就已经很紧的裤腰带紧了又紧,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口诀念了又念之外,根本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而那些富而好礼的人,不仅可以给你提供共同致富的机会,还可给你提供直接的经济、物质帮助。这也正是为什么在一向“不患寡,只患不均”的中国,李嘉诚、王永庆等财富大鳄反倒备受推崇的原因所在。
再来看一个外国版的安贫乐道:
正午的太阳暖洋洋,照着墨西哥渔夫的破衣裳。一个美国人走过来问:“大好时光,你怎么不去抓鱼?你应该尽量多抓一些鱼。”渔夫说:“够吃就行。抓那么多鱼干什么?”“赚钱啊!”“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干什么都行。”“然后呢?”“然后,等你老了,你就可以像我一样,每天衣食无忧的晒晒太阳。”“我现在难道不是在晒太阳吗?”
表面看来,这个渔夫说得一点不差:赚那么多钱干什么?搞那么累干什么?君不见古有玉环飞燕皆尘土,今有身家数十亿的南民、王均瑶说撒手就撒手!
但你要搞清楚一点:这个故事根本就是为了劝那些事业有成却仍然拼命的成功者而创造的。说句难听点的话,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穷人,你根本没资格读它。不要告诉我你安贫乐道,因为安贫乐道有个前提: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弄到足够多的钱。比如我曾经的男友陶渊明。而大多数人所谓的安贫乐道,却是出于无奈。不要怪我刺激你,如果能把你刺激成个富翁,好象也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无奈。就像上述故事中的富翁所说的那样——你只需要尽量多抓一些鱼。千万不要不好意思,那些鱼本来就是为你而生的,你能抓多少就抓多少。只要你抓得光明正大,抓完之后懂得富而好礼,孔子他老人家地下有知,也会为你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