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道可道,非常道

作者:桑斩龙侠

|

类型:古代·奇缘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04

|

本章字节:20724字

2道可道,非常道


小盛是我的朋友,现在廊坊富仕康上班。他喜欢开玩笑,我也喜欢。有一次喝酒,他问:“你也算半个文化人,你给我解释解释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上个月,我们公司来了个讲师,他说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可前天又来了个和尚,他说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佛家的禅。等他走后,我们部门经理说,这俩人纯属扯淡——道教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他们几个说起来都一套一套的。你认为儒释道这老哥儿仨,谁是老大?”


李宗盛在《最近比较烦》里说过的,这个问题,基本上,很难,对于那些“负责任的文化人”来说,这道选择题基本上也很难。打个浅显的比方,那英与田震谁才是内地歌坛真正的一姐?无论你选谁,即便另一个人不跟你计较,她的亲友团和粉丝们也饶不了你。更何况这个问题还或多或少地牵涉到宗教。


好在我只是半个文化人,好在我是在酒桌上,于是我半开玩笑地告诉他:“下次再有人问你,你就告诉他——中国文化就一个字,那就是‘道’。如果他接着问你什么是‘道’,你就告诉他‘道可道,非常道’!‘道’这个玩意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哈哈,有意思!”


……


那么“道”究竟是个神马玩意儿呢?它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吗?绝对不是。下面我就站在普通人的视角,从某些方面试着解释一下“道”:


首先,道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大智慧。现代人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没错儿,但是“知识”与“道”站在一块儿,“知识”得往下站,因为“知识”上面还有“智慧”,“智慧”上面才是“道”,“道”上面还是“道”……


联系本书的主题——赚钱,也就是说,知识并不见得能改变你没钱的命运(这一点儿那些连生存都成问题的高材生们最有体会),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生发出智慧,才有可能改变我们不爽的财富现状。但我们知道,智慧这玩意儿就好比炸药,用得好可以提高生产力,打击侵略者,用不好也能把自己炸回老家。贪官污吏们没有智慧是坐不上高位的,高科技犯罪者们的智慧都是相当了不起的,但智慧最终害了他们,也害了大家。所以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你的智慧必须是合乎“道”的智慧。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为人处世之道”,如果你经常仗着自己有智慧,耍阴谋诡计坑人,时间一长,不仅周围的人会讨厌你、鄙视你、远离你,甚至扁你,法律还要治裁你,你赚多少黑心钱也花不上。


其次,道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我们看书时经常会看到一个词——得道高僧。简言之,就是境界很高的和尚。我们姑且抛开为什么他们不叫“得佛高僧”不谈,单说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这个问题基本上也很难。因为据我所知,古往今来的得道者大多是自己体悟出来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悟道”。而“悟道”需要两个必要前提:


一是必要的知识基础。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几年前的一个房东,她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说写书的,她说哪本是你写的,我看看。我随手拿起一本《创业教父》,她翻都没翻就指着“创业教父”四个大字非常严肃地问我:“你是不是信什么邪教的?要是的话,我这房子可不能租给你,派出所三天两头儿说这事儿!”不出意外的话,这位房东太太这辈子恐怕都与道无缘了。尽管她的政治觉悟非常高。


二是必要的“刺激”。有句老话叫“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其中的“经一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受刺激”。“长一智”都得“受刺激”,悟道的过程当然也少不了“受刺激”。不过这个“刺激”可能大,也可能小,可能是受自身的“刺激”,也可能是受外物的“刺激”。比如宋代的郁山主,出家后参禅数年也未能悟道,直到有一天,郁山主骑着小毛驴外出,经过一座木板桥时,小毛驴一脚踏翻了桥板,连人带驴一齐掉到桥下。这意外的一惊,令郁山主顿时豁然大悟,并作了一首诗偈: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别说让大家骑着毛驴去悟道,就是带大家骑着毛驴去驴肉馆,城管叔叔也不允许。既如此,我们就将就着点儿,先看看老子当年骑在牛背上都悟出了点什么。下面以《道德经》为基础,为大家试论一些适合普通人运用的生财之道。


无为


“我无为,却想无所不为,我在梦游,我在沉睡”——这句歌词来自郑钧的《无为》,最初我是这么理解的:这个郑钧,什么都不想干,又什么都想干,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真的有点儿像是在说梦话。后来我才明白,不是人家郑钧说梦话,而是我在说蠢话。人家玩的是《道德经》中的辩证思想。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干,不求有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前几年,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段文字:郑钧是圣洁的雪山,许巍是污染的河流,汪峰是旷野中号叫的野兽,老狼是一片风中的叶子,朴树则是找不到家的孩子……野兽、叶子和孩子我们都不管他,我们只说雪山和河流。我想该网友之所以说许巍是污染的河流,倒不是说他品行不好,而是说他气质颓废,歌声总是不免疲惫的沧桑,同时这也是在暗示许巍没有坚持摇滚,或者说他的摇滚加入了太多流行元素。而郑钧,不仅拥有令无数女歌迷痴迷留连的极品脸蛋儿,而且一如既往的真实、不羁、深刻、唯美,他就是一个《赤裸裸》的摇滚诗人,多变的声线时而清柔通透、时而粗犷激扬,但或高或低都令人“高不可攀”。此外,据说有一年,郑钧去拉萨演出,考虑到高原反应,主办方建议大家都假唱,露个脸做做样子就行了,郑钧却坚决拒绝,结果差点因为一个高音昏过去。这虽是小道消息,但联想到郑钧的个性和音乐,基本上勿庸置疑。


扯得有点远,赶紧回来。老子的“无为”,实质上是为当时的执政者量身订做的。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好比炖小鱼,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能来回翻腾。因为鱼肉特别是小鱼的肉质非常鲜嫩,来回一翻,成鱼粥了,不符合中国人“色、香、味、形俱全”的美食观念。治理国家同样不能翻来覆去的折腾,国家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之上。中国历史上因为折腾亡国的例子不在少数,因为无为而治反倒天下大治的朝代也不少,这里我举一个现代的例子。


我们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虽毗邻首都北京,但时至今日都只能脱贫未能致富。几乎从我上小学起,村里就隔三岔五地搞“运动”,今天号召全体村民上山挖树坑、种桑树、养蚕致富,明天又号召大伙儿把桑树连根拔起,改种果树,到了后天果树又被“结果”了,因为经过上极领导调查研究,种果树不如种茶树……到我上初中时,这种“运动”达到了高潮,在新任县委书记的推动下,我们县开始大力推广温室大棚。别的村我不清楚,我们村当时是全民总动员:首先,号召家家户户都建大棚,理由是我们离北京近,只要能建设成为离北京最近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别说奔小康,奔大康都没问题;其次,建大棚用的土地由村集体土地中专门划出,谁承包这块儿地就归谁,不仅一分钱不用上交,银行还会为他提供2000元的既不用抵押、也没有利息,还没有还款日期的贷款;最后,你不想承包也没关系,但你必须义务为承包大棚的人出工出力。为确保上述条例切实执行,村里还专门设立了路卡,想出村去自家地里干活儿,门儿都没有。绝对称得上“两手都很硬”。反正自己不承包也得给别人干,为什么不承包一个呢?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我大舅就是其一。但让我大舅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草率的决定会让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们县的“大名人”:一天早晨,考虑到节气已进入寒露,全家人光顾着建大棚,冬小麦还没种,我大舅也没请示,就自作主张带着我的表兄表弟出了村,准备种完麦子再接着建大棚,结果刚好被下乡视察的“工作队”发现,几个人不由分说就把我大舅拉上大卡车,给他脖子上套上一块写有“大棚菜捣乱分子”的木牌,强行在全县范围内游街……县政府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决心只坚持了半年。到如今,那些土夯的温室大棚早已在风雨的侵蚀下化为乌有。而我们县,还是一如既往的穷。


当然,有机会治理一个国家、一个县的人少之又少,对大多数读者而言,怎么利用“无为”发家致富才是正道。其实,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还是个体户,“无为”不仅意味着要坚守正道,制定正确的战略并心无旁鹜地坚持下去,还意味着我们要学会“无中生有”。


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就是,“三十根辐条凑集到车毂的周围,正是因为辐条拱成的空壳可以用来放车轴,才成就了车的用途;揉合黏土制作陶器,正是因为陶器的中心是空的,可以用来盛东西,才成就了陶器的用途;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正是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的,可以用来住人,才成就了房屋的用途。老子通过三个简单易懂的例子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个物体,它有形的地方只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设置的便利而已,而真正起作用的正是它虚无的地方。


这话说得很玄乎,但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就很容易理解了:“有”和“无”虽相互矛盾,但也相互依存。“有”终究会变成“无”,“无”终究可生出“有”,对于经商做生意而言,那就是说,你要学会寻找市场上的“无”,也即我们反复强调的冷门——复习一下前面讲过的李雅丽小姐卖竹子的案例即可,我们还要进入下一话题。


不争


有一次,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在公司例会上说:“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1965年,我上中学时,去中山公园劳动,在喂狼的时候,丢进去一根骨头,所有的狼都上来抢。再扔一根骨头,这些狼又同时来抢。哪怕同时扔进去五六根骨头,它们也不会每一只狼分一根,而是共同去抢一根,抢完了再抢另一根。”


应该说,狼这种抢骨头的精神并非一无是处,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惟有敢拼敢抢,才有可能狼口夺食。但如果一味地奉行所谓的“狼道”,那就偏离了“道”。我们是人,要尽可能的用脑子去解决问题。


张瑞敏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就因为当时的中国企业界竞争过于激烈,过于无序:从饮料大战到保健品大战,从啤酒大战到白酒大战再到红酒大战,从寻呼机大战到手机大战,从vcd大战到dvd大战……海尔能够从一个工资都发不出去的小厂成长为中国家电业的领头羊,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的策略。在张瑞敏的带领下,海尔人不专注于竞争对手的言行,而专注于用户的需求,最终在家电大战中做到了“不争而善胜”。所以还是那句话,老子的“不争”绝不是纯粹的不争,而是在尽量避免和对手争的前提下,和自己争,和自己较劲,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等方面做文章。既能避免无序乃至无所不用其极的恶性竞争,又能时刻引领消费者,其实想不胜都难。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争”的实质则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越是拼命追求某样东西,就越是得不到它。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喜欢一个姑娘,你拼命地想得到她,或者委曲求全,“摇尾乞怜”,或者简单粗暴,软磨硬泡,反而会让她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前者会让她觉得你没出息、没自尊、没个性,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慨,越看越像老太太;后者则容易让她讨厌你,远离你,甚至骂你,打110报警。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慢慢来,必要的时候还要故意疏远她一下,吊一吊她的胃口。事实证明,距离确实能产生美。


至于所有人都关注的利益,同样需要辩证地去看待:当今社会,“争”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而“不争”,一方面代表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另一方面就是凡事要心平气和,不与人较劲。因为较劲非但不能解决问题,争不来想“争”的东西,反而会害人害己。


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服装生意,当时市场上有两家熟食店,为方便区分,我们姑且称之为山东人和浙江人。正所谓“同行是冤家”,这一对冤家每天都会为“你抢了我的顾客,你争了我的生意”舌战不休,邻近的商户们见怪不怪,连个劝架的都没有。后来有一天,矛盾激化,浙江人找来了几个老乡,想教训教训对方,结果把山东人打急眼了,他随手抄起一把切熟食的刀乱砍乱刺,浙江人躲闪不及,心脏中刀,登时就翘了辫子……此事虽因浙江人而起,山东人属防卫过当,但也被判了十几年的徒刑。


几个月后,悲剧再次上演,只不过主演换成了老板和员工:


一个东北小伙子在市场附近一家饭店打工,到了发工资的时候,老板玩起了“拖”字诀,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连拖了大半个月,小伙子沉不住气了,他提着厨刀就进了老板的房间:今天你给不给钱吧?老板说:嘿!小伙子,跟我玩混的是不是?我砍人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赶紧回去干活,明天就给你发工资,要不就滚蛋!小伙子说,滚蛋可以,把钱给我!老板说,没有,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小伙子一咬牙,好,那我就要你的命!说罢手起刀落,一刀就砍掉了老板半拉脑袋。然后小伙子冲出饭店,潜入附近的山林。适逢附近的鹿厂丢了一头鹿,带着一伙人在山中找鹿,见小伙子浑身是血,以为是他偷了鹿,小伙子倒也诚实,说:这不是鹿血,是人血,你们报警吧……


干活不给钱,还耍赖,谁摊上这样的老板都很生气。工资是小伙子应得的利益,他肯定应该争取,但是争得过了头,有理的也变成了没理的。


当然,类似的老板更应该警醒了:不要太黑心,不要太不把人当回事了!刚刚写到这里,网上突然传来一则消息:南方某大型上市公司身价数亿的老总,被昔日员工打死在了办公室里!具体原因虽然尚在调查中,但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巴掌拍不响”,该员工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这位老总的悲剧恐怕也不无原因吧!


老说别人也不新鲜——我的表弟就死在了这上面。不仅自己给人偿了命,还弄得家不成家。那一年他刚满十九岁,只因在庙会上与几个小流氓斗嘴,被几个人合伙打了一顿,他气不过,回家揣上一把小刀,跑到庙会上,找到其中一个,一刀正中心脏,抢救都来不及。宣判死刑那天,当法官问他你还有什么要申诉的吗?他泪流满面,说:“事情不是因我而起……”


最后献上一个小故事,希望您永远牢记它:


古印度有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和人争执、生气时,他都会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地上喘气。


几十年光阴弹指而过,逐渐老迈的爱地巴变成了当地最富有的人。但与人争论、生气的时候,他仍然还是老样子——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为什么爱地巴生气的时候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呢?”人们非常困惑。但是无论人们怎么问,爱地巴从不开口。


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子和土地也已经太广大了。这天他又生了气,他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转,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他才走完三圈,然后坐在地上喘粗气。


一直跟着他转圈的孙子恳求说:“爷爷!为了您的身体,您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了。还有,您能不能告诉我,您为什么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三圈?”


这一次,爱地巴说出了隐藏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的时候,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一边跑一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闲心和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接着努力工作。”


孙子又问:“爷爷,你现在是这里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一边跑一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何必跟一个穷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气也就消了。”


生气不如争气,争气还得顺气!


自减


按照大师们的说法,中国的哲学是加减的哲学。如南怀谨在《易经杂说》中说:“宇宙的一切道理,都是一加一减,非常简单。好象天平一样,一高一低,这头高了,另一头一定低了,所以只有加减,包括乘除,也包括了一切数理。”


而老子就是减法哲学的开山鼻祖。据说孔子年轻时,曾经专程去向老子问“礼”,老子说:“孔丘哇,你汲汲于想恢复的那个‘周礼’,当年倡导它的人骨头都烂了,时至今日早就没有生命力了……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大的志向吧,这些东西对你没有好处的。”


说白了,老子是在告诫年轻气盛的孔子做人要低调。在《道德经》中,这种思想无处不在。比如第六十六章中:“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就是说,江海之所以能纳百川,是因为它处在一切小河流的下游。江海因为把自己放得很低,能够接纳其他所有的水源,从而成就了它的浩瀚,成了百川之王。我们做人做生意都是这样,只有放下身段,把格局无限扩大,你才能接纳各种事物,学习各种知识,交往各种朋友。你整天像个二大爷似的,谁愿意搭理你?马云在《赢在中国》里面说过:“如果你的公司目前只有两个人,你就在名片上把自己的称呼放低一点儿,这样会赢得尊重!这个情况在很多小企业和小网站太常见了,明明是个四五个人的小地方,非得告诉人家说这是ceo,这是coo,这是cfo,这是ufo……哦,ufo是飞碟。讲个小故事,当年刘备落魄之时,创业之初,公司只有两个铁杆员工,关羽跟张飞。而他们俩的官衔一个是马弓手,一个是步弓手,连公孙瓒都说‘如此可谓埋没英雄’,此时刘备跟公孙瓒对话时也提及自己是平原县令,想想如果刘备当时说:‘这俩是我兄弟,一起打黄巾的,关羽是骠骑大将军,张飞是兵马都督……,’那我估计公孙瓒也不会拉着刘备一起投奔袁本初去了……”


再比如“上善若水”。老子说:“最善的人,他们的品德好象水一样:一是柔,二是处下,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中国话很有意思,比如说“柔”,往往会跟着一个“弱”字,而“下”则往往跟着一个“贱”字,照这样看来,老子的说法太消极了,也太丢人了。事实上,这仍然是老子的辩证法:水虽然柔,但是至刚至强的物质也不能与之争锋,比如“抽刀断水水更流”,随便你怎么砍,水还是水;再比如“水滴石穿”,以及泛滥的洪水,都说明至柔即是至刚。水的柔,还体现在水没有一定之规上,把水放在圆形器皿里,水就是圆的;放在方形器皿里,水就是方的。水还会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为液态,或为汽态,或为固态。把水的精神应用到商业活动中,就是要求我们效仿水的精神,既不强为,也不回避,时刻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姿态,时刻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水的“处下”,实际上还是低调,这里不再赘述。再说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水是生命之源,这不用我们多说。但解释水不争,有点儿难,我只能讲一个比较牵强的例子:动物喝完水、植物通过根系吸取水分之后,从表面上我们也看不到水的存在,但是水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物体内。否则,水一旦跟生物争起来,能从表面上看出水来就坏了——水肿!如果运用到商业领域,就比较好解释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吃亏是福”,还有句与之相对的话叫“占小便宜吃大亏”,之所以会如此,就在于人性的本质都是趋利避害的,谁也不想吃亏,谁都想占便宜。据此,如果你占了我的便宜,我肯定不高兴,即便不跟你计较,下次肯定不找你共事了;相反,如果这次你让我多赚了点,哪怕是一块钱,我就会觉得你这人真仗义,下次有好事我还会想着你。如果我再把这件事跟周围的人一说,周围的人肯定也愿意跟你合作。相反,如果我跟周围的人说这人太不地道,大家自然也会对你多加小心。


李嘉诚曾经说过一段类似的话:“你想想看,虽然我只拿了6分,但现在多了100个合作人,我现在能拿多少个6分?假如拿8分的话,100个人会变成5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基于此,李嘉诚与别人合作时,总是愿意自己少分一点。有时候,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干脆什么都不要了。正是这种风度和器量,才使得周围的人乐于跟他合作,最终成就了他那庞大的商业帝国。


即便你已经成功如李嘉诚,该自减时还得自减。忘了是哪位哲人说过:“有两种选择是一种痛苦,有多种选择则是一种折磨。”的确,就比如说穿衣服吧,很多女性都会为穿哪件衣服上街头疼,她们头疼的并不是没有衣服,而是因为衣服太多,多到了她们不知道穿哪件不穿哪件。做企业也是一样,发展之初,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生存下去。那时心无旁骛,兢兢业业,一条道走下去。可是成功之后,钱一多点,想法就多了,问题就来了。所谓“腰里没铜,谁敢横行”,钱跟酒一样,是最能壮胆的东西,很多人有了钱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看到什么赚钱就想干什么,看到别人赚了钱就想着自己一定赚得到。于是大做加法,盲目冒进。殊不知按照郎咸平教授的统计,在世界500强靠前的企业中,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只有通用一家,其他都是专注做自己的核心产业。殊不知国际上许多优秀大企业都是上百年专注于一个领域,把自己的产品做细、做精、做透,然后再涉足相关领域。而不是到处插手,盲目多元化。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良贾深藏其若虚”。我们小时候看抗战片,日本鬼子常说:“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与之相对应,我们也说:“不见鬼子不挂弦!”为什么?因为鬼子一放枪我们就知道了,就提前跑了,鬼子什么也扫荡不着。而“弦”是指地雷(绊发雷)的拉线,挂上弦以后弦一拉紧就爆炸,炸不到鬼子不说,还有可能误伤自己人。引申到商战中,“良贾深藏其若虚”就是说我们不仅为人处世要低调,还要严守自己的商业秘密。


《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编刘建强在他那本汪洋恣肆的《中国商人新肖像》中写过一个故事,不管是不是真的,但启发性着实不小:


“有一天,我在电梯里想出一个不错的主意,要是在这里安装一个电视有多好,播放广告,又能给人解闷,又能赚钱。因为当时急着写稿子,这想法就搁下了。到上海出差的时候,我把这个主意跟一个上海人说了,他对我的想法表示赞赏。过了没多久,我在电梯里看到了播放广告的液晶电视。后来见到江南春,为了不让他尴尬,我没有问他这个创意的来历……


当然了,“道可道,非常道”,如果“道”是我这“半个文化人”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话,它也就不称之为“道”了。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想要具体了解“道”,您还得在多多拜读大师力作的基础上用心生活、用心思考,相信您即便不能悟道,发点小财还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