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桑斩龙侠
|类型:古代·奇缘
|更新时间:2019-10-06 01:04
|本章字节:9728字
6谁动了他的马子——谁动了你的票子
征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当我的新朋友xxx找到我,请我帮他草拟一份比《非诚勿扰》还有创意的征婚广告时,我还是不免惊诧。不为别的,只为他太优秀:身高一米八、长的也不赖、能力高、人品好、有一所面朝渤海湾的房子、有一辆上海大众、有自己的生意……我无法想象一个这么优秀的男人居然是个光棍儿。
“其实我是个半独身主义者。”xxx告诉我。
“那你还登什么征婚广告?这不是骗人吗?”
“不,不,不,不骗人。‘半独身主义’是说“先立业后成家”的那种。我本来还想再等几年再成家,可是最近我发现,成家太晚也不利于搞事业。比方说老孟,你知道,我们俩是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可他最近对我有点看法,他又不直说,搞得我特郁闷。我想来想去,是不是因为我跟他的小秘书走得有点近啊?”
“肯定是了——你小子,竟敢动我老孟的马子!”
“哈哈……”
香港电影告诉我们,别人的马子碰不得。即便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也不行,否则就是你不讲义气,而不讲义气的兄弟只配享用他的刀子。如果不想被别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请尽量向我的新朋友xxx学习:不仅不碰,还要尽可能地避免瓜田李下之嫌。
与“谁动了他的马子”相类似,前几年有一本畅销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该书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描绘了四个住在迷宫里的“人物”竭尽所能寻找“奶酪”的过程。联系我们的主题,马子也好,奶酪也罢,言外之意都是令人向往的票子。谁都想拥有更多的“奶酪”并保住它们,但在迷宫似的生意场上,我们的“奶酪”又总是面临被“动”的危机。那么,与其总是被动着哭喊“谁动了我的奶酪”,为何不试着做个谁也动不了的独门蛋糕呢?
大音乐家莫扎特就做过这么一个蛋糕。不过与马子和票子无关,而是与曲子和鼻子有关。
有一次,莫扎特和老师海顿打赌说,我能写一首曲子,谁也弹不了,老师你信不信?海顿不说话,一笑了之。莫扎特见他不信,当即在乐谱上写了一支曲子,递给老师。海顿接过乐谱,大概看了看,心说这也没什么啊,就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面弹起来。可是弹着弹着,海顿停住了。
“真是活见鬼了!”海顿叫道:“两只手分别弹奏钢琴两端时,中间怎么突然冒出一个音符?”接着,海顿不信邪地连续试了几次,还是不成,他只好无奈地说:“这曲子不符合乐理,根本没法弹。”
“那就让我试试吧,老师。”莫扎特微笑着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当弹到那个超乎常理的音符时,只见他在两手分别弹奏琴键两端的同时,突然一低脑袋,用鼻子向当中的琴键一触,就弹响了那个“根本没法弹”的音符,直看的不信邪的海顿赞叹不已。
没有人教过莫扎特用鼻子弹奏,教科书上也不会有这样的乐谱,但莫扎特做到了,这看似很搞笑,其实质却是我们反复强调的金钱的稀缺性——如果他不现场演示一下,海顿也想不明白。
但是有一点。莫扎特刚刚演示完毕,该曲子的稀缺性即告寿终正寝。别说海顿,就是让一个稍具钢琴弹奏基础的人照猫画虎,估计也不是什么难事。
做生意难就难在这一点。除非你的产品不上市,除非你的产品不赚钱,否则立即就会有人跟风。你叫“王中王”,人家就叫“强中强”;你叫“七匹狼”,人家就叫“八条狗”;你叫“移动”,人家就叫“联通”……虽说“强中强”除了模仿意识强,别的一点儿都不强,虽说“八条狗”也抵不住一匹狼,虽说联通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联不通,但它们便宜,消费者就认便宜,所以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的蛋糕被人切走。不给钱也就罢了,连个谢谢都不说!
怎么办?
除了化悲愤为创新,继续开发新口味的蛋糕,把消费者重新吸引回来,谁也帮不了你。不差钱,差的是走在前面,差的是始终走在前面。
下面讲讲我的老乡“郭老板”的传奇故事:
“郭老板”其实并不是什么老板,临时给他起个艺名,不过是为了日后见到他们家的人免得尴尬。为什么说“见到他们家的人”而不说“见到他本人”呢?因为“郭老板”早就被阎王爷召唤走了。那一年我还在上中学,我和几个同学亲眼目睹了“郭老板”被大卡车撞得血肉横飞的场面。但是除了“郭老板”的家人觉得他死的有点惨,应该多赔点钱以外,我们全村人一致认为他是死得其所。
为什么?因为“郭老板”是个妇孺皆知的人渣,为了钱,偷、抢、骗、“沾车”、“碰瓷儿”、打瞎子、骂哑巴、忽悠小孩子的压岁钱……他是什么都干,而且干得都比较专业。
就说“沾车”吧。改革开放不久,“郭老板”就带着村里几个小流氓上了北京,每天在大街上晃荡,看到目标(一般是开的比较慢的车)“郭老板”就往上一扑,随后倒地不起,口吐白沫,紧跟着几个小流氓往前一围,把司机拖下车,说你把我爸撞成这样,怎么办吧?人单势孤的司机除了赔钱还能怎么办?至今,村里人说起“郭老板”随时随地吐白沫的本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扯远了。赶紧说“郭老板”的生意经。关于他的生意经,我听过不下数十个版本,这里只讲一个卖香油的。
有一年,也许是赶上北京严打,“郭老板”忽然决定金盆洗手,转而进军香油产业。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偷的手艺、搞的设备,总之他摇身一变就成了北京西直门附近的一个正当商人。由于当时敢到北京吃螃蟹的人还没几个,他的香油品质还不错,挂的又是“河北大名府正宗小磨香油假一赔十”的牌子,他的香油居然供不应求。半年时间,他那个有点弱智的大儿子就娶上了媳妇。
消息传开,几个跟他有师徒之谊的小流氓坐不住了,他们纷纷北上进京,有样学样,而且都在西直门一片儿混。这样一来,顾客还是那么多顾客,卖家却多了数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竞争,到最后竟发展成为相互压价的恶性循环。
这可怎么办呢?“郭老板”既没有怪弟子跟老师抢生意,也没有嚷什么“谁动了我的香油”,而是悄悄找到一个老油坊师傅,讨了个秘方:往香油里掺入一定的“漂油”(花生油),以降低成本。可是掺了“漂油”的香油,势必不如质地纯正的香油,顾客上前一闻,真假立判。这个问题油坊师傅也没辙。“郭老板”想啊想,最终想到一个以假乱真的办法:把一块抹布泡在纯正的香油里,等顾客来时,就用抹布反复地擦油桶,顾客一闻,嗯,油香扑鼻,买了!如是,在几个昔日小流氓大打价格战,拼得焦头烂额之际,“郭老板”再次凭借自己的“智慧”在家里盖起了五间大瓦房。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不长,几个昔日小流氓都知道了“郭老板”的秘密,纷纷往香油里掺“漂油”,用泡过香油的抺布欺骗顾客。顾客也不是傻子,买回家一吃,知道上当了,下次自然会多加小心,这样一来,几个小流氓的生意更不好做了。让他们嫉妒的是,在大家濒临破产之际,“郭老板”居然又改变了策略:他一改以往晚上磨油、白天卖油的方式,转而打出了“现磨现卖”的招牌。所谓眼见为实,顾客们再也不用担心掺假,自然又盈门而至……
据一个昔日小流氓透露,他曾经就卖香油一事请教“郭老板”,“郭老板”借着酒劲,摇头晃屁股地说:“做生意有什么难的——当别人都很老实的时候,你就耍点儿小聪明;当别人都耍小聪明的时候,你就老实做人。当别人既会耍小聪明又会做老实人的时候,你就干点别的。”
也许这个故事用在这里并不合适,毕竟“郭老板”不是什么好鸟儿。但正如明代作家冯梦龙所说,越是品格低下的人,往往越是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维和智慧,否则他根本没法在人群里混,更不用说出类拔萃,在享受世人的唾骂之余享受常人无法企及的富贵。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所以我们也应该学会“不惟其人惟其事,不惟其事惟其智”,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郭老板”的机动灵活、创新求变,惟其如此,才能拉开与竞争者的距离,才能给他的弱智儿子娶媳妇、盖房子。当然,如果你好的不学专学坏的,回头遭了报应,我也不负责。
那么我是不是在说,只要创新就能赚到钱呢?绝对不是。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个中国商人带着两袋大蒜去阿拉伯地区经商,到了那里,他把大蒜送给了当地人。当地人觉得大蒜非常美味,于是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他,临别时还送了他两袋金子。另一个商人听说后,心说大葱的味道不是更好吗?于是他就带着两捆大葱去了阿拉伯地区,把大葱送给了当地人。如他所想,当地人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还好。于是更加盛情的款待了他,但为他送行时,当地人一致认为,用金子远远不能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当地人把它们最最喜爱的东西送给了他——半袋大蒜(已经吃了一袋多)。
这个故事虽然强调的仍旧是跟风的坏处,但它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创新很重要,但千万不要执着于创新。既然阿拉伯人喜欢大蒜,你就有样学样,抓紧时间带上两袋大蒜上路就行了,何必非得给阿拉伯人一个更大的惊喜呢?
另一方面,按照“二八法则”,能够在市场开拓前期就看到商机并参与其中的人其实少之又少。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就是那少之又少中的一员,那就更不能执着于创新了。想想看,既然别人可以动你的奶酪,你为什么不能动别人的蛋糕呢?再想想看,去商店买面包和可乐时,你一定非得买达利园法式软面包和可口可乐吗?如果你还不至于饿昏、渴昏,你肯定会说:什么达利园、达利方、达利扁的,只要是面包就行,没有可口可乐就给我来瓶矿泉水……就像有达利园就有达利方、达利扁,有可口可乐就有百事可乐、非常可乐还会有雪碧、美年达、矿泉水一样,只要你复制得快,复制得好,蛋糕照样少不了你的。
我到底是在教你创新还是复制呢?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我们要的既不是创新,也不是复制,而是尽快吃到蛋糕,尽快把钱赚到手。如果你固执地认为不做出自己的蛋糕就不算面点师,甚至认为做蛋糕必须从自己亲手种小麦、亲手养小鸡开始,那就是自讨苦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