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拉德·赛茨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6
|本章字节:3752字
为了避免大量的裁员,政府总是给亏损企业不断的输血。先是通过国家财政补贴,但是随着补贴数目的不断增大,政府把这种靠钱来养活国有企业的任务转让给国家银行。这种输血量一年一年的上涨,直到它们把贷款额的90%就这么样的投入到国有企业中去,而且明知,这些钱连成本也很难收回。也像它们的客户,也就是这些国有企业一样,这些银行在它们的财务报表上也对外界显示着赢利。救急贷款不考虑价值。一家国有企业在贷款过期过后,银行要求偿还贷款,而它无力偿还,并要求银行通过新贷款支付旧贷款和利息时,就这么解释的。而银行账面上获得了利息,而那笔救急贷款就从账面上消失了,而这笔新贷款将在两年后重新作为救急贷款在账面出现。而银行以此方式不断地进行投资,而国有企业的亏损依然不断上涨,而这些救急贷款部分在国家银行里的价值也就变成了废纸一张。
在邓最后的几年里,这种发展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1997年,也就是邓在世的最后一年,中央银行承认,四大银行所发放贷款的25%属于这种救急贷款;5%~6%的贷款是根本不会还回来的死账。独立观察家估计,保守的讲,这种救急贷款达到所发放贷款的50%;这种死账至少达到30%。这30%的死账作为没有价值的数字呆在银行账面上,它使银行自身资本成倍的增加,从而国家银行也就像它们的那些国家企业客户一样,技术上变得没有支付能力了。它们只能凭借日益增长的私人存款来维持资金流动。
凭借其现有的模式,国营企业在日渐发展的市场上缺乏生存能力。它们成长于计划经济之中,此刻面临着所变化的环境的威胁,就像恐龙一样,面临着绝境。最直接受到威胁的是数以万计的小型国有企业,它们面临被新的竞争,也就是那些快速、灵活的农村企业所形成的竞争赶出市场的危险。面临倒闭威胁的还有许多老工业领域的大恐龙,它们设备、技术的大部分依然是50年代的水平,它们已经意识到,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进口和西方以及日本的合资企业的发展,它们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不是为市场而生产
在毛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1956)时,国家工业也就开始建立了,但是他的目的并非是参与市场竞争和赢利。国家工业的任务是:它要为中国建立自己的重工业基础;这种国家消费品工业应该由政府承担经济;高赢利在此不是通过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来获得,而是通过价格专控。在70年代又增加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生产企业也要做好在战争状态下生产军备以及其他重工业产品的准备。毛发展出了这个“三线”并在中国内地的深山处修建大型工厂,这一切原本就不在乎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基于经济和政治安全之考虑,划拨生产任务、创造劳动位置。至少对于一部分中国民众来说,也就是对于这些国有企业的工人、干部来说,社会保障、国家许的愿都被兑现了。给他们创造了“铁饭碗”;长期工作位置和终生的社会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这些工人称为“国家的主人”。到毛去世前,这些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以及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共计约7500万人,接近于劳动人口总数的1/5,他们构成了党领导的稳固基础。如同国有企业拥有最好的生产设备一样,这些企业同时也有很好的福利待遇。它们支付离退休金。那些在50年代初建立的企业,到90年代时,它们的离退休人员已经达到在职工作人员总数的一半。所有在国有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部社会保险都在其所工作的企业中,这一点对于绝大部分城里人来说,无论是雇主,还是社会保险者,都是同样的对待。
如果爬上鞍钢高炉,往下眺望烟囱林立、规模巨大的厂区,就会看到炼钢设备、厂房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在鞍钢的中部是22万工作人员那浩大的生活区,六所医院、九所中学和职业学校,以及其他等等。围绕着这22万工作人员所构成的这个核心企业部分,鞍钢自90年代中期以来还建立了300余家集体企业,以便为核心企业的家属、子女创造就业位置。在这些集体企业中工作的有178万人。此外,鞍钢还有11万的离退休人员。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任务就是完成计划所要求的。这种不计竞争力的方式就导致了严重不求经济效益生产的后果。生产任务所追求的方向就是,尽可能多的创造就业机会。同时,绝对保障在职人员终身的工作位置也属于企业的基本目标、要求之一。直到1992年,中国对国有企业仍然没有破产之说,也没有解雇、辞退长期工作人员之说。这种工作位置绝对保障的做法势必导致劳动道德的下降。邓晚期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工资靠贷款,干活靠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