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加藤嘉一
|类型:社科·自然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7
|本章字节:3764字
2009年5月31日上午,我作为特约评论员参加了由黑龙江卫视和语文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大型教育话题讨论节目《问教》。主持人是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讨论的话题相当有趣,即“奥数”——奥林匹克数学该不该被打倒?
节目开头是请曾发出“奥数太毒,毒过了黄赌毒”之观点的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确认其真假。杨教授回答说:“是我写的一篇博文,结果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事态的发展是完全超乎我的预料的,我原来以为不会有很多人关注这篇文章。”他接着说:“奥数试题被很多数学家称之为数学杂技,它是远远超过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的,一种特定的技巧性非常高的题,或者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偏题、怪题、难题,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并没有实际好处。”
之前新浪网搞了一次调查:觉得奥数比黄赌毒还厉害,要坚决撤销的占67%以上;认为需要改革,但并没有形容得这么可怕的占22%左右;坚决反对的占88%,还有不置可否的。另外,有一个资料显示,只有3%的孩子是适合于奥数的神童。在座的观众当中,多数家长表示,他们也是无奈地让孩子上奥数班的。家长们感到无奈的理由简直是被迫或从众的,如数学老师推荐孩子上辅导班,其他孩子也上类似的课。
背景果然与升学有关。如果在奥数上取得好成绩,就有可能被保送到名牌大学。节目还邀请了2008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冠军张瑞祥。小张获得金牌,人大附中毕业后直接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系。他跟奥数的缘分与大部分家长、孩子截然不同。他表示,“因为我当时就是很喜欢数学,小时候比较喜欢玩一些东西,就发现有的跟数学有关,它蕴含着很奇妙的数学思想;数学竞赛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用你已学过的尽可能少的知识来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所以这个竞赛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培养你的思维能力”,小张毫不犹豫提出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即使奥数与升学无关,我也一定会学奥数的,希望将来成为真正的数学家”。
我在日本上初中的时候参加过奥数学习。我数学水平在班里没那么突出,只是觉得很有趣就报名了。我们班里只有5%的同学自愿参加奥数学习,根本不是义务性的,也没有什么专门为奥数开的辅导班,顶多是跟数学老师的个人辅导。从结果看,当时参加考试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处于平均以上,但奥数跟升学没有什么关系。大家纯粹是个人兴趣,或者是对数学有热情,觉得学奥数可以锻炼应考以外的能力。因为,真正优秀的学生普遍对应试教育感到厌烦,想方设法把自己放在应考以外的舞台。奥数正是这样的舞台,其本质功能则能够使得少数学生摆脱应考这一体制内的怪物。
奥数有权面向所有求知的孩子,但其性质决定,它只适合于极少一部分人。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喜欢数学,更何况奥数是由偏题、难题、怪题组成的系统。在当今中国,奥数如此普及,吸引了那么庞大的学生和家长群体,带来巨大的商机,本身已经脱离了奥数的本质。之所以这样,明明是因为它与升学有关。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家长们觉得,哪怕是有一点点的可能,就是让孩子学奥数。可想而知,使得家长持有如此愚蠢思维的背后始终是中国特殊而复杂的国情。虽然高考是当前中国社会所有体制因素中最为公平的制度,但其竞争程度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因此,所有利益攸关者知道一点途径或机遇后,盲目去追踪,无论它是体育、艺术、语言还是奥数。
讨论奥数的是非、要不要、好坏,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既然奥数是由人类塑造的,问题永远在于我们作为主体如何合理地去面对并利用它,奥数永远是客体。我觉得,呼吁家长们好好与孩子沟通,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是有点够呛的。今天中国家长的素质达不到这种理性。只要奥数让他们看到一点曙光,就会逼着孩子上奥数班。像小张那样真正聪明的学生是极少数的,他们反而根本不把奥数与升学挂钩,而是从兴趣和更加长远的人生设计出发的。
我曾享受过体育特长生待遇,坚决认为,奥数带来的竞争力、产生的人才效应是不能被消灭的。因此,完全使得奥数和升学脱钩是不合理的。本着这一立场,我认为,唯一的办法是,相关教育部门必须提高参加奥数班以及奥数考试的门槛,并在各个学校建立由不同人士判断一个孩子适不适合学奥数的面试机制。目的与其说是使像小张那样真正的数学爱好者集中学习奥数,并由此升学,不如说是使那些抱着幻想的家长们不得不放弃这条路,并下决心真正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本能。因为,前者往往不靠奥数也能考上北大,后者则极为容易陷入半途而废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