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90后的逻辑

作者:加藤嘉一

|

类型:社科·自然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7

|

本章字节:6132字

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上课时,话题涉及到了2009年初期中国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参与讨论的都是高一高二的学生,就是所谓的90后。毕竟是享受精英教育的高材生,也受着白领父母的影响,见多识广,颇有思想。远胜于高中时期的我,很让我感到欣慰。


我知道,大人主导的社会对90后有些说法与意见,就像着名的80后那样。我本人对那些评论毫无兴趣,也不知道大家到底是怎么说的,总是觉得那些评论有点“以点盖面”或是“以面盖点”。换位思考,如果我是“90后”也会很难受。但我要对我的学生负责,若发现什么不健康的想法或观念,作为长者给点建议比较好。


“西方政府或媒体往往给中国盖上共产主义的帽子,这是有偏见的,为了消除误解,中国方面也尽量以外国人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传播自己,促进中外交流。”


“别讨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了,那些都是空的,跟实际问题一点关系都没有,讨论这些是根本没用的。”


这是一名高一女生提出自己对如今形势的观察后,被其他大部分学生反驳的场面。结果,在座的学生之间达成了共识,即谈主义只是空话,毫无意义。我觉得,两者表达的都不无道理,外国对中国有偏见,中国应该主动传播自己,不该从“姓社”vs“姓资”的角度看问题、谈问题。


我只是发现了两个“问题”。首先,前者是极少数,后者则是绝大多数,碰撞的火花有些失衡;其次,占绝大多数的“反主义者”看问题的态度充满冷漠和感性,缺乏激情和理性。比如,不像我周围的大学同学那样,他们对将来没有什么悲观,对现状也不抱有那种不满,似乎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搁置问题、抛弃痛苦,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状保持莫名其妙的距离感,觉得无所谓。


这是我这几年来经过跟自己学生、大城市的90后接触、交流后的深刻印象和普遍体验。我知道,城市孩子跟农村孩子有所不同。我认识的农村高中生对未来充满着动力和希望,他们正视问题,通过挑战自己而改变现状。从这一点看,中国90后也处于多元化。不过,我打算对自己学生看问题的不健康态度进行纠正。那些“把意识形态妖魔化”的态度在我看来还是有些片面、极端。


上面谈了90后的意识形态问题,接下来谈谈我对中国90后的观察与思考。进入正题前,我先要表明一个态度。在我看来,90后也好,80后也罢,其概念的本质与大家很熟悉的左派、右派、走资派、海龟派、保守派、改良派等种种归类没有任何差别。我对此话题的观点毫无动摇:中国正在进入新的阶级分化时代,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显而易见,无非是当代中国转型中的高压力和在网络上获得了新话语权的当代中国公民超强的想象力之间,差距不断拉大所造成的结果。他们善于把压力变成想象力,从中蹦出雷人的网络语言、玩弄概念。


由于日本社会不存在把80后和90后等归类的习惯,所以,让我这个80后说90后,说实话有些困惑。日本只有“年轻人”的说法,社会和大人把它称为“若者(wakamono)”,并讽刺我们,“你们年轻人缺乏斗气,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什么不满就马上上街、罢课,60年安保斗争时还去围堵国会,不怕死的。而你们呢?都是什么宅男,让人失望。我国的未来真是一片黯淡啊!”


今天日本年轻人缺乏斗志与时代环境有关。我是1984年出生的,当我刚刚学会独立思考,就赶上了泡沫崩溃,媒体上几乎都是负面的报道。与此相比,那些讽刺我们的大人在年轻的时候适逢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繁荣期。相信那句话,环境改变人,时代造就人。


而今天中国大人和年轻人的关系呢?前者似乎也经常讽刺后者,说什么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等等。社会不能怪年轻人,年轻人没有那么坚强的自我认同和自力更生是世界共通的。性格也好,个性也好,心态也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受社会、体制、舆论的影响。至于中国媒体动不动就说年轻人浮躁、迷茫、盲目,试问,你们不觉得年轻人不浮躁的社会很可怕吗?年轻人对现状把握得透彻,对未来预测得准确,这很不正常吗?至少我看到的中国年轻人,在当今社会转型和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核心背景下,他们的状态极为正常而正确。


我想80后与90后之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毕竟都是年轻人,浮躁迷茫,容易伤感,爱与人交流,喜欢吃麦当劳,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而彻底陷入“成绩主义”,看到许多社会矛盾从而对未来感到不安……这些都是他们共有的状态。


从外国人的角度看,媒体也好,网民也好,中国人对80后、90后的特征和区别等的讨论,非常的绝对、固定、僵化,给人一种煽动舆论、玩弄概念的悲观印象。为何非要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呢?与数学截然不同,人性是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


我曾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担任外教,以及在平时社会活动等场合也接触过不少90后,但80后则是我接触最多的群体之一,毕竟我也是80后。


倘若非要说80后与90后之间的不同,我从90后的观察能力和社会赋予他们的物质条件加以寻找。80后问题出现后,舆论用各种辛辣的词语谈论80后,并给那些嫉妒80后的中年人提供大力讽刺、痛骂80后的言论空间。那一刻,90后在干嘛?他们不仅在旁观,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80后越走越被动、越来越消极的恶性循环。从本能反应出发,90后就学习了一下,并初步思考,“怎么避免80后那样的局面呢?”


没有80后,就没有90后,90后的被关注度显然没有80后高,这点对90后来说也意味着欣慰。80后的心态动荡在于,一方面为社会格外地关注自己的现状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很清楚,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没有那么坚定的把握,因此产生说不清的折腾。毋庸置疑,有了选择权,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的80后是新中国最幸福的一代,但由于上述复杂原因,80后这一新兴群体就变成了充满“受害者意识”的一代。


90后看起来没有80后那么浮躁,甚至保持着一种冷漠,首先是因为被关注度没那么高,压力就必然没那么大;其次是如前所述,他们已经亲眼见证了80后的悲剧,从中学习,尽量避免走上80后那条路。


具体而言,90后倾向于与媒体报道保持距离,与蜗居、蚁族、房奴等热点话题保持距离。理性则是一种距离,不管围堵你的周边环境多么的严峻,政治生活多么的紧张,尽可能不把自己视为当事者看,而退一步,从旁观者的立场保持“观望(waiandsee)”的态度。不是90后的本性成熟,而是他们的成熟来自内心的理性和冷漠。80后比90后更充满奋斗精神,80后一定比90后更加成熟。


不过,我很不看好90后面对物质社会的态度和在长辈面前的无礼。我在北京认识的一些中学生两个月就换了一台3000元的手机,随意吃花,没有节制意识;把父母开车接送上学视为理所当然,只要成绩过得去,教室背后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嘲笑老师笨蛋,讽刺学者无知。


我每天收到三四百封读者来信,毕竟是第一次交流,双方保持基本礼仪和客气是应该的。媒体记者和长辈们对我彬彬有礼,“尊敬的加藤嘉一先生,您好”。而凡是无礼、缺乏诚恳的基本都是90后,“嘉腾,你好”。至少在日本,称呼长辈不加敬语是不可以的,写错对方名字是不严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