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联想是记忆的关键(2)

作者:张铁成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50

|

本章字节:10250字

不同年龄,两种记忆方法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机械识记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小学一年级是72%,初二是55%,高二是17%。意义识记在记忆中所占的比例,小学一年级是28%,初二是45%,高二是83%。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中学生记忆中的意义识记所占的百分比越来越高,而机械识记所占的百分比则越来越低。


了解了这个特点,记忆时就要尽量通过思考,待理解以后再记忆,这就不再是死记硬背了。


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德国着名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在做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真是费力不讨好。


由于通过理解抓住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新知识有了支撑点,不仅便于记得牢固,而且还可以使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


通过理解,将知识系统化,使所要记忆的内容纳入知识的体系之中,成为整体的一部分,这样就更容易记忆了。


有时要记忆的事物实在无法找到有意义的必然联系,为了便于记忆,可以人为地运用表面的联想去记忆,也可以把要记的内容变成口诀来背。


可见,理解记忆就是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


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要领、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含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


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在学习中,我们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展开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运用理解记忆的时候不去运用,而偏偏要使用机械记忆进行无意义的重复,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十倍二十倍了。


我们在记忆材料的时候,只要它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忆。


例如背古文,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么就会像背天书一样,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实词、虚词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这时再背,就是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背起来就有兴趣得多,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我们说理解记忆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说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呢?这可不一定。对于理解的东西,往往也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有的人理解了某个学习内容,就以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没有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记住它们,不再通过重复加深印象,那么,是不可能把学习内容完全、准确地记住的。


在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


人如果不善于思维、不会思维,也就不善于学习、不会学习。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学会思维。人可以掌握同样的知识,但不一定具备同样的思维能力,有的人可以熟背知识,却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阐释和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一定能够熟练运用,或不能完全运用,说到底这是思维能力的差别。


《学记》中提出过人在学习中有四种过失:“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意思是说:一是贪多不求甚解,俗话说的“贪多嚼不烂”。二是知识面过于褊狭,这势必导致基础不稳、不牢。三是学习不能深钻细研,浅尝辄止,表面化。四是畏难而止。这“失则多”和“失则易”正说明了学习的思维功夫不到家。所以,古人也早就提出了治学的五种态度和要求,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慎思之”就是要善于思考。


爱因斯坦说:“在所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英国诗人柯勒律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只要纯净的宝石。他的意思是说,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时,要竭尽全力,力求做到“留下宝石”,“引向深处”和“把书读薄”,为此,就要勤于思考。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读书时,一定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


据心理学研究,中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记忆;一种是有意识记忆。如果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随便翻翻,但翻过之后,不自觉地记住了一些东西,用的时候能够回想起来,这样的记忆就叫无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留在脑子里的印象有深有浅,感兴趣的东西印象深,记得时间也长,不感兴趣的东西印象浅,过后就忘了。如果前,有一定目的,中又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经过自觉的努力去识记文章的内容,读过以后能够清楚地回想起来,这样的记忆就叫有意识记忆。


有一位老师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甲班,让同学一篇文章,前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读过以后,立即测验,要大家写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和中心思想。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写不出来或写得不对。在乙班,让同学同一篇文章,但前就提出,读后要写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和中心思想,此后进行了同样的测验,结果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实验表明,有意识记忆比无意识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有意识记忆的重要特点是时有明确的目的,有了目的,大脑就能积极、主动地去识记读过的内容。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记忆效果,就得带着任务读书。


力求理解


时,一定要积极思考,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心理学家指出,按照时的理解程度,记忆又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两种。对材料不求理解,只靠反复诵读记住读过的东西,这样的记忆叫机械记忆。比如,读书时碰到的人名、地名、年代等等,就要靠死记硬背,直到记住为止。如果在过程中,对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文章的内容观点,这样的记忆就叫意义记忆。


例如,一篇议论文,就要弄清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据是怎样说明论点的,经过这样的分析研究,文章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清晰的印象,经久不忘。


我们的文章,绝大多数在内容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因此,要积极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效果才好。


读书应当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时,应当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一节课文或一章内容。


理清思路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思路,遵循这一思路,才能理解文章的实质。可见,理清思路对多么重要。


在自然科学着作时,对书上提出的原理、规律、定律、公式,不仅要理解结论,尤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这些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李政道博士说:“当读完一段之后,就应当把书合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来,再去看书,想想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别人为什么走通了。”读书时,要先回忆一下,看看自己对概念、原理掌握得如何,哪儿还掌握得不好,原因是什么。


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自己去比较一下,找出异同点。对各原理的推导过程,要认真思考一遍,搞清原理的适用范围。还要想一想,如果条件发生变化,这些原理还能不能成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总之,一定要开动脑筋,善于抓住问题,进行深入的钻研。只有这样,才能从新的角度,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要能提出问题


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认为书中的一些见解不正确、不完整,提出异议或补充;一类是因为自己具备的知识还不够,因而有不懂的问题。一个人随着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时发现第一类问题会逐渐增多,而第二类问题会慢慢减少。


一旦发现问题,再深入有关书籍,并且深入思考,收获会更大,还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新的见解。


要独立回忆,学会准确表达


后,要通过回忆再检查一下的效果。对已经理解的内容要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在读书笔记上,以备日后查用。钱伟长说过:“读一本书,只要清楚它的梗概,了解它的主要精神和主要问题,先把最重要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顾一下,看自己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用小本子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解决。”


这样,在提高能力的同时,对改善你的记忆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坚持思索和权衡的正确读书法


真正意义上的是一个沉思默想的过程,书本里的思想在读者的头脑中重新呈现,引起他的共鸣或质疑,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思想,使之吸收或转化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读书不要存心质疑,也不要全盘相信,而是要思索,要权衡。”智者培根如是说。“要思索,要权衡”——这是打开正确读书方式大门的钥匙。为了获得这些能力,可参考专家提出的如下指导性建议:


选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认真看好书的题目,在自己的脑海中设想这个题目下作者可能论述什么样的内容。在字典里查找题目中所有单词的意思,比如“美国历史”。什么是历史?记录下来的历史是什么?两种“历史”(真实的历史与写在纸上的历史)有什么差别?“美国”的意思是什么?这个名称从何而来?


现在,再看看作者的名字。在继续读下去之前,记住作者的生平。了解他在文学或史学中的地位。你对他的作品应该给予什么样的重视程度?


完成这些步骤之后,仔细地看目录。现在你应该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目的有了大致的把握。如果这些内容似乎不够明确,那就要舍弃这本书另选一本。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书,都要经过这样的精挑细选。


边预测,边


假如经过前面对作者和书籍内容的挑选,你希望把这本书读下去,那么认真地读一读前言。读完之后,思考一下作者在这里说了些什么?依你的判断,这个前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后读书时都要养成这样的习惯。


认真和思考简介


如果这本书有简介,一定要认真地把它读一遍。如果前面的介绍没有,很多地方都可能被误解。读过介绍后,回想一下简介的主要内容。现在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简介,或者在这个简介里他到底说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很可能到这一步的时候,在进一步之前你已经把这本书抛到一边了。


如果要严肃认真地读书,一定要养成这个习惯。


精读一本书前面的25页


一定要精读一本书前面的25页。在这25页当中你有没有读到新颖、有趣或者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没有看到任何新鲜、有趣或者有价值的东西,很可能这本书的命运是将被大幅度地削价处理。


当然,这个规律并不是万无一失的。读书往往就像淘金:富含金子的矿脉可能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发现的。


乔治·艾略特的某些作品需要付出比平时多几倍的辛苦,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上面;但是一旦沉浸到书里,你就像受到魔法的控制一样再也不能摆脱它的神奇力量。很多当年畅销的书都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过两年再看显得索然无味。读书有时也取决于读者的品位。如果读者喜欢的是“甜得发腻”的漂亮或者“完美无缺”的优雅,那么,他可能会选择一些内容轻浅文笔雕琢的作品。这样的倾向和高级知识分子的见识以及文学批评的尺度是不相符合的。他们关注的是那些超出一般水准的真正有内容有分量的作品。


如果一位读书品位高的读者在25页内没有看到特别的内容,那么只能说作者写作平平,或者他的作品根本不值一读。


一定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