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强化记忆能力,活用各种方法和技巧(8)

作者:张铁成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50

|

本章字节:10870字

这是把相关的事物进行对比或对照,从而把握事物各自的特点和联系的记忆方法。一般是通过列表的方式进行类比。如对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类型;分散体系的类型;化学键的类型;各种类型盐的水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对比;同主族元素性质的比较;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各类烃的结构、性质、制取、用途的类比;烃的衍生物的类比等等。


类比的过程即是对材料归纳总结的过程。它有利于把握相关材料间的联系与异同,增强记忆,有利于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做到融会贯通。


分组记忆法


初学者学习元素符号时,为了记住它们,可以按元素周期表中各族的分类来识记,先背名称,再默符号,一族一族地记忆,这就是分组记忆的方法。


比如,在记第四周期过渡元素时(第21~30号元素),可以将这10个元素分为两组,每组5个来记。记忆金属活泼顺序表,可将18个元素分为四组: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分组时,则尽量采取能使个体间有一定联系的分法(如同族元素);对没有内在联系的个体(如金属活泼顺序),则取便于断句(5个一组)的分法。


对于化合物分子式的识记,如果记住了各元素的化合价,自然就易于掌握。而化学方程式的识记,则最好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来记,这比把一大堆方程式集中起来记要有效得多,犹如记外语单词时最好结合句子或课文来记一样。这样做是把机械识记尽量附着在意义识记上,将提高记忆的效率。


当然,任何好的方法都不能代替学习的刻苦与勤奋,但采用适当的方法记忆,对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准确掌握历史的时间概念和其他相关知识


世界历史涉及地区广,国别多,上下绵延几千年(甚至几百万年),时间概念必然纷繁复杂。而初学者往往孤立、机械、片断地进行记忆,因而不免出现颠三倒四的年代错误。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如不记清重要的历史年代,就难以学好历史。那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掌握历史的时间概念和其他相关知识呢?现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联想法


记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其经历的时间,来推导该事件的结束时间。如我们记住了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于1775年,又知道它经历8年,那么177581783(年),这就是它的结束时间。反之,记住它的结束时间和经历时间,也同样可以推导出它的开始时间。


年代间隔等距记忆法


比如,1884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4年列宁逝世,都是相隔10年。


又如,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相距100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世界近代史开端;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相距200年;公元前475年我国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欧洲奴隶制结束、封建社会开始,二者相距近1000年。


年表法


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排列成表。比如,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大会(反对蒲鲁东主义斗争开始)至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和马克思发表《法兰西内战》之间,逐年发生了如下一些事件: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发表、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和第一国际巴塞尔大会(反对巴枯宁主义斗争开始)、列宁诞生和普法战争等历史事件。把它们依次排列出来,一目了然,只需记住首尾两个事件的年代,中间众多的事件年代便易于记忆了。


中外历史比较法


这个方法就是用较为熟悉的一个中国事件年代,带动对同一年代的外国历史事件的记忆。


比如,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宣布“初税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而同一年在希腊雅典也发生了奴隶制改革事件,即梭伦改革;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同一年在欧洲诞生了第一国际,在中外关系史上则有《中俄两国共勘西北界约记》的订立等等。


这个方法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甚至一举数得之功。


抓住历史年代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以加强记忆


比如,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又如,1777年,美国内战中的萨拉托加战役,1888年,英国侵略西藏;再如,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共产国际建立。


所有这些年代都很有特征,稍加注意,就不致混淆。


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重要的历史知识编成诗歌、民谣、顺口溜、快板等形式来记忆。


例如,关于“历代农民起义”,可以通过以下歌诀进行记忆:


陈胜吴广揭竿起,刘邦项羽诛暴秦。


绿林赤眉灭新莽,黄巾起义反东汉。


隋炀帝,施暴政,群雄聚义在瓦岗。


黄王起兵为百姓,冲天将军入长安。


元末义军裹红巾,改朝换代朱元璋。


李自成,进北京,崇祯吊死万岁山。


洪杨率领太平军,攻占南京作天京。


坚持反清十四年,中外敌人梦魂惊。


歌诀记忆法的好处是记忆时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并且生动轻松,久久难忘,乃至于记忆终身。


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杂、繁多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练、压缩进行记忆。


例如,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实在太多,我们可以通过浓缩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十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浓缩记忆法的优势是,增加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减轻学习的负担,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广。但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


地理方位记忆法


所谓地理方位记忆法,就是借助地理学科中的方向位置,利用形象的图形记忆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形象记忆与理解记忆相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这种方法生动有趣,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如下几种形式:


1“十”字记忆法。


此法多用于记忆疆域四至和历史知识点,能成为四个方位的内容,如中国商朝、秦朝和唐朝,世界古代史中罗马帝国的网至以及沙皇俄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对外扩张情况等。


2“品”字形记忆法。


多用于鼎足而立的国家、政权和地区。可为正“品”字,也可以为侧“品”字,还可以是倒“品”字。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蜀、吴三国的位置,辽宋夏金元时期辽、宋、西夏的并立,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反攻,三路大军越过黄河、挺进中原后建立或发展的根据地等。


3“口”字形记忆法


在要记忆历史地图内能略成四边形的各个地点及与其有关的历史知识。如中国唐朝安西都护府下辖的安西四镇。世界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产生的地点;19世纪中期日本西南的四强藩等。


4“一”字记忆法。


此种方法多用于行政区划的界线、行军作战的路线以及可以按“线”形记忆的历史知识。如南宋与金签订的“绍兴和议”中规定的金与南宋的界线,大平天国从永安到南京的进军路线等。


5“x”号记忆法。


可以用来记忆疆域范围以及与疆域有关的史实,也可记战役中的作战地点。如清朝初期统治者为巩固辽阔的疆域所进行的斗争和采取的措施,就可以用此法记忆。东南记两件:清军进入台湾、设台湾府;东北两件: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西北记六件:天山以北三件,平定噶尔丹叛乱、设将军驻乌里雅苏台、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天山以南记三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平定张格尔叛乱。西南记三件:赐予达赖、班禅封号和册封制度,设立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管西藏。


轻松愉快地记住丰富广博的地理常识


地理知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广,很多人都愿意学地理,但又害怕记忆地理知识。下面介绍一些既有趣又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象形记忆法


把所要记忆的材料想象成某种具体的事物、数字、字母、汉字或其他几何图形,以增强记忆。


比如,把芬兰地图,想象成“翩翩起舞的舞女”的形象;把波罗的海的轮廓,想象成英文字母“y”;把意大利地图,想象成“统靴踢倒立的羽毛球”;把法国地图的轮廓,想象成“六边形”……等等。


顺序记忆法


位置相邻的同类事物,要采取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读图习惯。


比如,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与我国相邻)在最北。另外四国分东西两列,四个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在北,三个字的在南(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带有吉字的与中国为邻。


诵读记忆法


那些比较长的国外地名,既要反复诵读,还要从它们的相对位置、形象特征、功能、物产或文化渊源等多方面进行辨析。


比如,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布宜诺斯艾利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等,读熟了,就很顺口,从而记得牢。


望文生义法


地理概念往往抓住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望文生义可以增强记忆,加深理解。


比如:干洁空气、天气和气候、天体、光球、色球、太阳子、月相、季风、温室效应、极光、赤潮、土壤肥力等。


体势助记法


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借助手势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


比如,地球的自转和方向——右手定则;气旋和反气旋——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自己,四指为物体运动方向,拇指为偏向)。


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某些抽象地理知识联想成某一具体的事物的记忆方法。具体有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接近联想记忆法。是根据有些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有所接近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记忆方法。通过接近联想有助于我们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凝聚力。


比如,复习亚马孙平原时,从同一地理空间进行联系,想到亚马孙河,全年水量丰富,季节变化量小;想到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树种丰富,破坏严重,“世界肺脏”作用正在不断减弱。


又如,记忆洋流的分布规律时,在中低纬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想到北半球的反气旋是顺时针方向流动,东西风向如何就一目了然了。


2类似联想记忆法。是根据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记忆方法。通过类似联想,有助于我们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强化记忆。


比如,里海与日本的面积大约都为37万平方千米。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对比联想记忆法。是指根据地理事物之间具有明显对立性特点加以联想的记忆方法。通过对比联想,有助于我们比较地理事物的差异性,掌握各自的特性,增强记忆。


比如,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其气压分布状况、气流状况、天气状况都相反,学习时,只需精记一种即可。


4从属联想记忆法。是根据地理事物之间因果、从属、并列等关系增强知识凝聚的联想记忆方法。通过关系联想,引导思考、理解地理知识彼此之间的关系,使思考问题有明确的方向,感到有些地理知识多而不杂,杂而不乱,有规律可循。如因果关系:地理自转→地转偏向力→盛行风向→洋流的流向;从属关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并列关系: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5对立联想记忆法。联想,即通过某一事物的回忆而引起另一事物,把意义相近但性质对立的知识放在一起,只要记住一个就能想起另一个。


比如,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对海拔最低的死海等等。


谐音记忆法


所谓谐音,就是指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利用谐音记忆法,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学习材料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愉快地进行记忆。利用谐音可以激发兴趣,又利于记忆,但必须要把原字搞清楚,防止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