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金钱与人生(9)

作者:弗洛伦丝·希恩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10

|

本章字节:10086字

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会有这样的情感:一个人,无论他是饥肠辘辘,还是身份卑微,我们对他行善,不仅是我们的天赋,而且我们会得到别人的祝福,因为它将带给比领受者多得多的快乐。


处于沉闷、无聊的生活之中,


穷人有时会变得天马行空,


祈祷人与人之间充满爱。


当人们懂得并感受到,


在危难之际能够相互帮助,


自己能够创造幸福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就是幸福的源头。


只是这个原因,


就值得我们万众一心了。


而对于那些将自己当作是爱神、普渡众生的人,把对别人的帮助视为一种荣耀,一种职责。无论个人还是社会成员,对于这份职责来说,我们都应当接受它。因为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有义务接受这个命令,必须去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看,社会有了要求,我们就要义不容辞地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贡献力量。


实际上,金钱本身并没有多么大的能力,只是我们把它夸大了。当然,为了使罪恶的人们早日脱离生活的误区,为了让他们变成善良的人,我们有义务为他们捐赠一些财物。但是单单捐赠财物并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因为钱财从来没有影响过社会上的一些重大变革。可是,诚挚的决心和完完全全的献身精神,加上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就能从根本上使人改变放纵、无礼和目光短浅的性格,使他们在追求真正幸福的生活目标的同时,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金钱也许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但是它自身却什么也做不了。把基督思想传播到大半个罗马帝国的使徒保罗,却只能靠卖帐篷——而不是靠别人的捐赠——为生。拥有一颗热情、真挚、诚实的心灵,要比拥有金钱重要得多。即使你很有钱,但你不愿意把钱财施舍给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你就算不上是真正富有的人。


有时人们过分夸大金钱的作用。那些决心要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人,把金钱看作是很要紧的东西。他们如果有了钱,可能会很慷慨,也可能会很倨傲。一些人为了博得别人的好感,经常把那些言不由衷的自由挂在嘴边,却遭到别人的反感。


某些人有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例如:以色列人有他们崇拜的金牛,希腊人有用黄金做成的宙斯神像。暴发户一旦得知哪个人拥有家产“十万英镑”,他就谄媚地接近他,并点头赞许他的一切观点,其他人也会像他那样。爱慕金钱、贪图财物,是人类天性中最低贱的欲望。人们常常会问,“他拥有多少财产?”“他的收入是多少?”如果你对他们说:“我发现了一个仁慈、高尚、完美的人!”他们会毫不在意,甚至把你的话当作耳边风;如果你告诉他们说:“我发现了一个拥有百万家财的人!”他们就会竖起耳朵,急切地询问你这个富有的人的住址。从前,海德公园的附近,经常莫名其妙地聚集一群人,只是为了看一眼某个路过的富人。“哦,巨富老克罗基来了!”人们会激动得赞叹,并不约而同地给他让路。而这位令人尊敬的克罗基,不过是一位因开赌场发家的暴发户。


戈尔太太曾说过:“野心、贪婪,如果说它们可以使国家扬眉吐气的话,那么它们会使国家中的每一个人变得粗鄙不堪。现在,英国人都在拼命地赚钱,想尽办法发财,在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到人类那些更高尚的品质了……通过人们的奇思异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是多么渴望得到更多的资本,资本已经取代了他们原有的一切高尚的志向,无论现在,还是未来。”


人们为了金钱,会将它前面的一切事物或志向统统排除。现在,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人们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它的身上,而其他的一切都不放在眼里,或者应该说是一无是处。然而,这些渴求金钱的人又希望通过别人的捐赠,来恢复自己的道德品质;财富就像一座小山,重重地压在他们的心头,压在他们的灵魂上,如果他们能够抵抗住这种压力,并且继续保持金钱至上的思想,以坚强的信念追求它的话,他们真可以说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了,因为一旦人们有了钱,就会虚度光阴,挥霍无度,并且渐渐地奢华、堕落下去。


作为莫特尔学院院长的格里夫斯牧师曾说过:“如果人们不会因为钱财而相互疏远的话,世上将会有一半的罪恶消失。如果雇主能够变得更慈善,并多接近、了解工人,而且允许工人多接近自己的话,我们现在的生活就不会遇到这么严峻的考验了。对于雇主来说,他们应该为工人谋福利,应该帮助工人远离酒店的诱惑;雇主应该奉献出自己的一部分钱财,为人们建造娱乐消遣的场所;他们应该为工人们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更干净的卫生间,更宽敞的街道。如果雇主能够做到这些的话,工厂就不会停工,工人们更没有必要闹罢工。我们经常听到在这片古老的威尔士大地上,人们创造了数百万的财富,听到人们欢呼雀跃的声音。但是我们却听不到,更看不到与社会建筑、人民公园、图书馆和各项公共设施,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相关的消息。一年前,正当我们处于最繁荣的时期,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是那时人们并不在意我说了什么。确实,如果金币像冬天的雪片一样,在我们面前纷纷飞舞;像夏天的草莓那样沉甸甸的,那么有什么理由能够让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一位布道牧师的单调、无聊的啰嗦上呢?”


人们为了赚到更多的钱而继续辛辛苦苦地干活。当我们看他们那卖力的样子时,真的会以为他们是在贫困中挣扎。但是事实上,在他们周围是堆积如山的财富。他们抓住所有赚钱的机会,不放过每一分钱。有时他们为了一点小利益,宁愿屈尊做一些低贱的活。而实际上,他们累积的财富足够他们享用,或者是过很奢侈的生活。但是他们仍然日复一日、绞尽脑汁地挣钱,希望成为暴富之人。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些人早年的时候,必定没有体验过正规教育的好处,没有感受过书本的乐趣,当然对书没有任何兴趣,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拼写不出来。他们的脑子里被一种东西占得满满的,那就是钱;他们唯一追求的就是钱,整天盘算的就是怎么更好地赚钱。他们的信仰是财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信念。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置于一种完全控制的环境中,只教他们如何做到服从,而不培养他们的才能,甚至不教授他们任何知识。


当然这些积累下来的财富最终传到他们孩子的手上。这些孩子以往花钱的时候都受到限制,但是现在限制解除,他们自然就会大手大脚,肆意挥霍上一辈的钱财。以前他们并不知道,原来拥有大量财富的生活是如此美好。于是他们挥金如土,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做苦力,也不会积攒一分钱。他们要做一个“绅士”,并要像绅士那样很潇洒地花钱。很快,他们口袋里的钱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都飞走了。第一代人积攒财富,第二代挥霍财富,到了第三代就一贫如洗,重新沦为贫困阶层的人。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兰开郡有一句谚语,“两只木底鞋,一双长统靴。”意思是说,父亲穿着木底鞋,把财富积累下来了;当他把财富传给儿子之后,儿子把钱花得一分不剩;再到孙子辈,又穿起了木底鞋。苏格兰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祖父积财,父亲破财,儿子劫财。”意思是说,祖父辛辛苦苦地积攒钱财,而父亲用这笔钱买地建房,到了儿子这一辈,父辈的土地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花光了,他只能靠偷盗为生。商人们今天也许威风凛凛、风度翩翩,但是明天就可能沿街乞讨、一文不名;他们的投机本事,今天会让他们大发横财,但是明天就会把他们的一切都带走。


即使人到了老年的时候,也摆脱不掉为获取金钱而辛苦地劳作,对金钱的期待和焦虑。但是如果为了晚年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在青年或者是中年的时候,就应当保持自己拥有健康开朗的心态。他们应当学习各种知识,应当正确培养自己的兴趣。许多人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可以一些传记,了解历史,可以掌握许多科学知识,从事一些与赚钱截然不同的、更高尚的职业。纯粹的享乐不能使人幸福,只知道追求快乐的人是不幸的,尤其到老年的时候;单纯为生意忙碌,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是学习文学、研究哲学或科学则可以给人带来真正的喜悦,而且这种喜悦可以陪伴我们终生。


对于有钱人来说,如果他除了赚钱就没有其他的乐趣,那么他的晚年一定是很凄凉、悲惨的;他可以继续过那种单调、乏味、无聊的生活,他的钱财也可以越积越多,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吗?他既不能把这些钱财吃进肚子里,也不能痛痛快快地把它们花掉;这些钱,与其说给他带来了恩惠,倒不如说给他带来了灾难。因为他是一个守财奴、吝啬鬼,人们鄙视他,把他看作是无耻的小人,而他自己也会感到一种卑微。如果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的身边只有成堆的金币,他会感到慰藉吗?这是多么悲惨的结局啊!世界正从他眼前消失,可他却紧紧地攥着金币不放。直到咽气,他最后一个动作还是在抚弄他那冰凉的金币。就像守财奴爱尔维斯,在他临死的时候,他高声叫着:“这些都是我的钱!谁也不能夺走我的财产,我的财产。”一幅多么可怕悲凉的场景啊!


穷人常常因为生活不节俭而遭到报应,富人往往因为过于节俭而遭到报应。因为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吝啬,越来越在意自己的钱包,常常感到自己的钱包在缩小,所以在他们去世的时候就像个可怜的乞丐,实际上是一无所有的。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比如,伦敦一个最有钱的商人,竟自己弄得像个乞丐。因为他回到了他出生的那个教区——那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请求领取救济金。但事实上他拥有万贯家私,可他却终日惶惶不安,惟恐有一天自己会身无分文,变成一个真正的穷人。当地人给他发了救济金,在他死的时候,他的情况真的同乞丐一样。还有一个例子,诺思有一位富豪,在他临死前,他也去领取救济金。当然,上面讲述例子中,这些富人的遗产的继承人,都向那些支付他们先辈救济金的教区当局偿还了相应的费用。


这些可怜的富人死后都留下了什么呢?事实上无非就是人们知道他们死时拥有大量的钱而已。但是富有并不是高贵的象征,只有庸人才会崇拜金钱。


很多有钱人,都是无名之辈,甚至有的富人极其无知,并且毫无道德,或者应该说没有任何做人的价值。前不久,有人统计出了一份英国百万富翁的名单,共列出了224位富翁,其中有以吝啬著称,有的靠做投机生意而致富的,有的是大字不识的工人,有的是挖煤的苦力,有的是制造商,有的只是在自己所在地才为人所知的,有的拥有极坏的名声,而真正为人称道、受到大家好评的富翁却是少之甚少。对于这些人,我们所能说的只是他们在临死的时候很有钱。


杰勒米·泰勒说:“世界上所有富人、守财奴,终究会发现一种现象——世人们也会发现——他们死后留下的仅仅是人们的一句‘他在临死时很有钱’;对于躺在坟墓里的有钱人来说,他的财富没有任何意义和用处,只是能够在他不光彩的人生录上添上一笔。如果这是他辛劳一生的回报的话,那么它就是一种不幸的回报。”


萨拉丁大帝是他所处时代的最伟大的军事家和征服者。他曾征服了叙利亚、阿拉伯、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大量的财富,但是他却认为这一切都是虚无、不实际的。在遗嘱中,他命令遗嘱负责人将他的大部分财产分给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以换取这三大宗教的牧师为他向上帝祷告;他还规定,在他死后,要由一名战士用长矛挑着他身上的外衣,向整个兵营,向他的军队、战士们展示,同时这位战士还要不断地停下来高喊:“看一看皇帝的遗物吧!他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军事家和征服者呀!他征服了那么多国家,占领了那么多地区,他聚集了无穷的珠宝,拥有大量的财富,但是在他死后,他只留下了这块裹尸布。”


富有与幸福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有时我们可以毫无怀疑地说,财富与幸福是对立、相斥的。有些人认为,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与贫穷斗争的时候。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摆脱贫困,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牺牲了自己,为了未来的自立、自强而放弃面前的一切享受;也正是这个时候,他们一边为了争取每天所需的食物而辛苦劳作,一边又不忘净化自己的心灵,努力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智慧,使家庭的境况变得更好,使家人生活得更幸福,甚至是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威廉·钱伯斯是爱丁堡的一位出版家。在他谈到自己早年的辛勤工作时,他说:“当我回忆那些艰苦岁月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喜悦,只可惜我不能重新经历那段岁月了。当我在爱丁堡的一个小阁楼里忘我地学习时,我的口袋是空的,连一个便士都没有,但是我感到了快乐,当时的那种快乐不是我现在坐在舒服的沙发上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