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口才的魅力(6)

作者:弗洛伦丝·希恩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10

|

本章字节:10322字

当然,很多演讲者都会说费城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之一,但他们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具体的事例和新意。这种空洞的说教并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位演讲者却对此深有感触,所以为使听众感官形象化,他将费城的大小描述成“等于密尔沃基、波士顿、巴黎和柏林四个城市加在一起那么大”,这样一来,费城的大小也就变得明确、具体且形象化。可以说,这种表述是妙趣横生的,不仅使听众对这个“大”感到惊讶,而且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的说法自然比通篇列举一些枯燥的数字要有说服力。


接着,演讲者宣称费城是以“巨型世界车间”闻名于世,听上去有些夸大其辞,似乎是在为自己的家乡做宣传,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如果他就此不再加以证明,那么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但演讲者并没有跳过这一话题,而是详细地列举了费城领先世界的诸种产品:羊毛制品、羽制品、编织品、纺织品、五金器皿、精密仪器、蓄电池、钢制船舶等。


此刻,你还认为这个“世界车间”只是一个宣传语吗?


费城“一辆铁轨机车仅在两个小时就可以生产出来,全国一半以上的人乘坐的有轨电车都是费城制造的。”读到这里,我们不禁陷入一种思索中:对此,我之前并不了解,也许,我昨天到城里时乘坐的那辆有轨电车就是这里生产的呢,明天我要留意一下,看看我们是从哪里买的这些电车。


“一分钟内制造出一千只雪茄烟。”


这更加深了我们的印象:也许我最钟爱的雪茄烟就是这里生产的,另外还有我穿的袜子……


那么接下来,演讲者又说了什么?他是否对费城的面积又进行了一些补充?并不是。每当提到这一点,他都力求透彻阐述,避免反复。这也正是这位演讲先生心存谢意的地方。不然,假如演讲者语无伦次、逻辑混乱,就像黄昏时飞行的蝙蝠,那么所有的听众都会被他说的头昏脑胀、迷惑不解。然而,事实上,很多演讲者就是如此,他们并没有采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种层次分明的方法陈述观点,而是像足球场上的队长那样,随机叫号——“27、34、19、2……”。更严重的是,有些演讲零乱、重复,就像这种无规则数字——“27、34、27、19、2、34、19”。


而这位演讲者就像他所说铁轨机车,一只沿着笔直的路线向前行驶,没有停顿、掉头、转向。


但是,在这个演讲中,也存在着一处最薄弱的环节:演讲者宣称,费城是“全国最大的医学、艺术和教育中心之一。”然后他并没有对此进行说明,而且立刻跳到了其他内容上——仅仅用了十六个字来使这一表述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剩下的文字相比,这十六个字自然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因为人们的大脑不会像钢制履带那样,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鲜明的印迹。由于他运用了较少的时间,并且表述也有些笼统、含糊,似乎都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记,也就谈不上给听众留下影响了!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正确的呢?他应该知道对此处的论证就要向“费城是一个世界车间”那样,采用与其类似的方法,加以说明,但他更知道,他只剩下五分钟了,要么在这里点结束,要么忽略别处,他没有别的选择。


“费城的家庭数目是首屈一指的。”对此,他是如何使人们印象深刻并信服的呢?首先,他列举了这一数字:三十九万七千;然后,他又使这个数字形象化:“如果将他们间隔二十五英尺排成一行的话,那么其庞大的队伍可以经过堪萨斯城的会议大厅直至多佛,总长约一千八百八十一英里。”


或许,在他还没有将这个句子讲完,在座的听众就已经忘记刚才的那个数字了,但是,他们却可以跟随着演讲者的思路,将这一数字形象化。


对于这篇演讲的客观事实材料就分析到这里。但我们知道,一个演讲仅仅靠事实材料,是不会营造出雄辩的气势的。所以,这位演讲者始终酝酿着将它推向高潮,以此震撼听众的心灵,激发出他们的感情。因此,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演讲者加入了感性材料。他赞扬费城是“美国自由的发祥地”。


自由,这是一个多么富有魔力的词,它使人充满了激情,也正是由于这种激情,数百万人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只是从本身说这个词,那自然不会错,但如果将它与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宣言、真爱、神圣结合在一起,那就会好过上万倍,更能激起听众心中强烈的共鸣。“第一面美国国旗就是在这里升起的;第一届国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这里还是独立宣言签署的地方……自由之钟……神圣使命……播撒美国精神……燃烧自由之火;让我们满载着上帝的旨意,让华盛顿、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的政府成为人类的灯塔。”


我们知道,尽管这篇演讲从其构成角度分析存在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如果我们用一种平静的语态和举止,不带激情和活力地去表述,那么它将成为一场令人十分失望的演讲或者是毫无意义的演讲。这位演讲者在讲演时,他那种激情和忠诚,就像在讲述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样。由此,演讲荣膺第一也是不足为奇的。


设计演讲


就像我前面说过的,对于演讲最佳的整理方法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一种设计或方案或格式能够使用于所有的或大部分的演讲。但下面这些演讲设计在某些场合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去世不久的著名《钻石天地》的作者罗塞尔·肯沃尔博士说过,他曾经以下面这个提纲为基础,作了许多成功的演讲:


1叙述事实;


2论证事实;


3呼吁行动。


大多数演讲者发现,下面这个设计也颇有帮助:


1列举问题;


2解决问题;


3呼吁合作。


有时还可以换成另一种表述:


1出现了需要解决的情况;


2我们应该采取某些措施应对这种情况;


3你为此行动的理由。


下面是一个演讲的简洁设计提纲:


1获得有兴趣者的关注;


2赢得人们的信任;


3叙述事实,教导人们关注你提仪的价值;


4号召人们为达到你的目的而行动。


著名人士如何构造演讲


《公共演讲的艺术》是前参议员阿尔伯特·比沃瑞兹创作的一本短小却实用的小册子。在这本小册子里,这位著名的政治运动家写道:


演讲者必须以演讲主题主人的身份出现在听众面前,这就意味着他要对一切演讲的事实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消化——不仅要收集这一方面的材料,还包括主题的另一方面材料,甚至是各个方面的材料。同时还要确保这些材料都具有真实性,而不是一些禁不起推敲的假设。


所以,演讲者应该对每一份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核实。这是一项辛劳的研究,但最终得到的却远远超出那个仅仅知道“这是什么?”的范围——难道你就不梦想着给你的同胞解释答惑、提出建议吗?难道你不想成为一名权威专家吗?那么就努力争取吧!


当你将某一问题的事实收集整理后,你就要主动地去思考,如何将几个事实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你的演讲必然会充满创造性和个性魅力——这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忽视的。此时,演讲会变成你的化身。然后,你只要清楚、符合逻辑地将你的思想写出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对于事实材料,最好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得出更清楚确定的结论。


当问到伍德·威尔逊有关于演讲构造的方法时,他回答道:


第一步,我会列出所要谈的话题,然后在头脑中,按照它们的自然关系将它们组织起来——这也就是我演讲的骨架;接下来,我会用速写的方法将我的演讲内容写出来。当然我早已经习惯了速写,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然后,我会对演讲词进行修订,更换修辞、纠正句子、不断加进材料,最后一步就是把它打印出来。


在演讲前的准备工作中,西奥多·罗斯福有其独特的罗斯福式方法:首先,他会不断地回味、评估、确认自己收集的所有事实,从而得出一些准确无误的结论。接着,他会在自己面前放一摞笔记,然后开始口述自己的演讲稿。他口述时的语速很快,这样是为了保持流利、自然和生活的本色。随后,他也会将演讲稿打印出来,然后对之进行修订——常常用铅笔在上面添加或删减一些东西。然后,重新口述一遍演讲稿。“没有艰苦的劳动、缜密的判断、细心的设计以及长时间的准备工作,我必然一事无成。”他总结道。


他常常面对一些评论家朗诵自己的讲稿,但他从不和他们争论,因为他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演讲上,并且矢志不渝。当然他殷切地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忠告——这些忠告不是关于表达什么,而是要如何表达。一遍一遍地,罗斯福浏览着打印文稿,不断地加工、润色,最终,成为报刊纷纷印刷的演讲稿。当然,他不可能对整篇演讲稿完全成诵,所以他的即席演讲,难免与印刷出版的那份讲稿有些出入。但正是由于亲手书写和反复修改的出色准备工作,使他充分认识到演讲材料及其内在逻辑之间的关系,使其明察秋毫。所以他的演讲才会如此流利、确信、优雅,而这一点却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获得的。


记得奥利弗·劳兹先生曾对我说,口述自己的演讲稿是一项极好的训练和准备方法。因为在你口述时,你要保持语速,做到言之有物,就像在公众面前演讲一样。


许多演讲学员在面对录音机口述演讲稿后,都会回过头来听听自己的讲演,顿时有所启迪。的确,你还会因为发现自己的缺陷而恍然大悟。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讲练习方法。


当你将心中的所感写出来后,它便会激发你去思考,然后将它们刻在你的脑海中,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你内心的疑惑,使你的口述水平不断提高。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里讲述了他是怎样提高口述水平,如何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怎样自学、整理思想。这本传记堪称为文学经典之作,而且,它还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范本。每一位准演讲家和作家都会从中获得一些帮助。下面这段文字就节选于这本传记: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发现了《旁观者》的第三集,而我却没有找到其他几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反复,从中享受到了巨大的乐趣。这本书写得真是精彩极了,我甚至很想摹写它。由于这种冲动,我拿起了纸、笔,几天后,我便将书中的感情线索全部整理出来了。然后,我将这本书放在一边,凭借着我所整理的感情线索,用最贴切的词语将文章重新补充了起来,连缀成篇。后来,我将自己的稿子与原版《旁观者》相对照,发现了很多错误,把它们逐一改正过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鲜的词语。而且在对它们进行思考和使用时,我又获得了灵活运用的能力。如果我能够坚持写诗,我想我应该在很早的时候就具备这种能力。因为,诗歌对句子的长短以及韵律、节奏的要求会使我学到并掌握各种词汇。从此,我常常摹写一些故事,有时,我还会深深地陷进众多感情线索的纠缠之中,然后要花费几周的时间才能理清线索、补充句子使之连贯成文。很快,我就学会了整理思想的方法。通过比较摹写的文章与原作品,我发现了更多的缺陷并对它们加以修正。由此,我真的提高了语言的有序性,快乐地沉浸在这种幸运、幸福之中。我还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一位不蹩脚的英文作家,完成我的衷心夙愿。


让你的笔记成为璀璨的钻石


在前一章中,我建议演讲者做好笔记,将你的所有思想和收集的事例都记在纸片上,然后让它们成为你所需要的“钻石”——按其内在的联系将它们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也将成为你演讲的要点。然后,你需将这些部分细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如果采用了正确的准备方法,那么他一定会对所拥有的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


在走上台发表演讲之前,演讲者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对讲稿的精益求精,即使演讲结束了,演讲者也应该对这份稿子进行再三思考。


优秀的演讲者在完成演讲后,一般都会有四个不同版本的演讲稿:一个是他自己准备演讲时写的;一个是走上台演讲时用的;一个是报纸杂志上刊登的;最后一个则是他心中所希望的。


必要时借助演讲稿


作为一位出色的即席演讲家,林肯在进入白宫后,除非对自己的讲话进行一番周密的准备,不然他决不会对自己的内阁随便发表演说,即使是一次非正式的讲话,都如此。当然,他必须宣读自己的就职演说。而宪法中的具有历史性质的文件,所运用的措辞用语要求极高的准确性,这是毋容置疑的,而且也不允许即兴演讲。然而当我们回首林肯在伊利诺斯的那段时光时,我们就会发现,他在演讲时从不使用演讲稿。因为林肯认为:讲稿或笔记会令听众感到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