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沟通艺术沟通是领导口才的精髓(2)

作者:水中鱼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36

|

本章字节:6956字

事实的确如此,萨姆?沃尔顿就坚持跟员工保持沟通,为此他经常对沃尔玛商店进行不定期的视察。这使他成为深受大家敬爱的老板,同时也使他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他一方面通过沟通发现问题,同时也乘机挖掘人才,让他们去做合适的事。因此,常有这样的情况,他给业务执行副总经理打电话说:“让某人去管理一家商店吧,他能胜任。”业务经理要是对此人的经验等方面表示出一些怀疑,他就会说:“给他一家商店吧,让我们瞧瞧他怎么做。”因为他在沟通中已经了解了这个人的能力。


沟通是管理的浓缩,可见沟通对于管理的重要性。战略计划的制定离不开沟通,运营计划的执行离不开沟通,选人用人也离不开沟通。


有团队、有管理,就必然需要沟通,惟有沟通才能减少摩擦、化解矛盾、消除误解、避免冲突,发挥团队和管理的最佳效能。


沟通让上下精诚合作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非常委屈,因为在众多门生之中耕柱是公认的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很没面子。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难道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致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这则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首先,沟通是双向的。管理者不但要打通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还要打通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让沟通得以双向进行,沟通才真正顺畅,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故事中的耕柱在深感不平的情况下并没有采取消极抗拒,甚至远走他方,而是主动积极找墨子沟通。而墨子也没有丝毫推诿,积极地配合耕柱的沟通,两人都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从而使师徒之间消除了不必要的误会,相互之间感情更加深厚。


其次,企业应该拥有良好的沟通文化,从上到下都重视沟通。如果一个企业不重视沟通管理,大家都消极地对待沟通,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形成一种“无所谓”企业文化。员工对什么都无所谓,既不找领导,也不去消除心中的不满;管理者也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企业也就没有凝聚力可言。


松下幸之助说:“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小宏明天要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了,怎么也得精神点把这一美好时光留在记忆之中,于是他高高兴兴地上街买了条裤子,可惜裤子长了两寸。吃晚饭的时候,趁奶奶、妈妈和姐姐都在场,小宏把裤子长两寸的问题说了一下,饭桌上大家都没有反应。饭后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没有再被提起。


妈妈睡得比较晚,临睡前想起儿子明天要穿的裤子还长两寸,于是就悄悄地一个人把裤子剪好叠好放回原处。半夜里,狂风大作,窗户“哐”地一声关上把姐姐惊醒,姐姐猛然醒悟到弟弟的裤子长两寸,自己辈分最小,怎么着也是自己去做,于是披衣起床将裤子处理好才又安然入睡。老奶奶觉轻,每天一大早醒来给小孙子做早饭上学,水未开的时候也想起孙子的裤子长两寸,马上快刀斩乱麻。最后小宏只好穿着短四寸的裤子去参加毕业典礼了。


沟通是管理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有沟通,才有理解。沟通之于管理者,就像水之于游鱼、大气之于飞鸟。


沟通使企业成员心无间隙,在工作中精诚合作,成为最有创造和最有活力的组织。


沟通要“真诚”


沟通的基本任务是“以诚取信”,增加彼此间的信任。


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每个人之间都要心如明镜,有任何不满和疑惑都要提出来及时沟通,便能彼此之间相互信任。一个信任的团体坚如磐石,不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能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只要企业内部产生意见分歧或发生冲突,他们总会把原因归结为“缺乏沟通”。缺乏沟通,当然是原因,但是缺乏沟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有人说主要是沟通技巧上的问题;也有人说是价值观上的问题,而心理学专家则认为:真诚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什么是有效沟通?有人说让员工接受公司的决定,就是有效沟通。否则就是无效。但是,大概所有的人都愿意在沟通中说服别人而不愿意被别人说服。在管理中,很多管理者都把“沟通”当作“说服”的代名词,因而,沟通中经常出现了“口服心不服”的问题。沟通的效果分为四类:一是心服口服,二是心服口不服,三是口服心不服,四是口不服心也不服。当然,每位管理者都希望达到“心服口服”的沟通效果。但是,如果用“说服”的心态来沟通,常常会以“口不服心也不服”的结局收场。沟通就是沟通,沟通不是说服。


沟通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关系。试想一下,假如沟通双方彼此疑虑重重,甚至心存敌意,即使一方说的是真理,对方也会认为是谬论。过去有句老话,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这句话说出来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重要现象:是与非,对与错,往往是由关系状态决定的。批评,在管理中时有发生。同样的错误,当被批评者信任批评者时,被批评者会对批评感激。相反,被批评者一定会对批评感到憎恨。没有信任的批评,是管理之祸。信任关系何来?从沟通中来。沟通能增进信任,但又不是所有的沟通都能增进信任,有效的沟通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否则,舍本逐末,事与愿违。如果企业中人人都能以诚待人,信任的气氛就会充满整个企业。


有位领导人曾经说过:“与人说理,须使人心中点头。”因此,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时,一定要真诚,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耐心商讨,让员工“心中点头”。


沟通要听“心”


墨家思想主张“尚同”,即“上下同情”。最终的目的是把一个组织的不同意见统一起来,形成共有的价值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其前提在于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充分沟通。


墨子指出:“领导者管理政事,掌握了下面实情的就能得到治理,不掌握下面实情的就要引起混乱。”


东汉学者王符,进一步发展了“上下同情”的思想,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名言。


苹果公司一度面临经营上的困难,需要调整方向。当时,董事会新请来了一位以有战略眼光着称的首席执行官(ceo)。这位ceo刚来公司时,就告诉所有员工:“不必担心,这家公司的境况比我以前从鬼门关里救回的那些公司好多了。给我一百天,我会告诉你们公司的出路在哪里。”


但是,这一百天里,他只和自己带来的核心团队一起设计公司的“战略计划”,而从不倾听广大员工的心声。一百天后,他果然推出了新的战略计划,但是,公司员工对该计划既不理解也不支持,他自己的声望也开始走下坡路——因为员工觉得他虽然能干,但是很自大,不在乎员工的想法,所以员工们并不真正信服他,也没有动力去执行他提出的战略计划。


半年后,公司业绩继续下滑,这位ceo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他不但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在台上指着所有员工说:“你们让我很失望,大家没有努力执行我的计划,今后,我绝不允许你们再犯类似的错误。”结果,这次大会后,他失去了大多数员工的支持,不久就被董事会解雇了。


后来,有人这样评价他:“他以为他可以用智慧和经验改变公司的一切,他做了战略决定后就直接开始执行,却没有花时间寻求所有员工的支持。其实,他的战略方案不无道理,但他做事的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他不是一位懂得倾听、懂得理解的好领导。


沟通要听“心”。在大企业里,领导如果不悉心倾听员工的心声,就无法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尊重,有时候还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谈话是沟通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而谈话中“会听”比“会说”更重要。其实,沟通的主角不是语言,而是人和人,心与心。


杰克?韦尔奇说:“真正的交流需要长时间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意味着多听少说……就是说,人类通过旨在达成共识的不断交往过程中来最终了解和接受事物。”


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应通过信息交流达到情感交流,由沟通达到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