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视自己为普通人低调的人生最安全(4)

作者:段欣宸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48

|

本章字节:10984字

一次,曹操命令手下为他修建一座花园,建成后他亲自去察看,手下的人小心翼翼地问他是否满意,他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提起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然后就走了。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有杨修聪明过人,他领会了曹操的意图,说道:“‘门’内添一‘活’字,乃‘阔’字也。丞相是觉得园门太阔了,应当缩小。”于是,大家按照杨修的意思动手把园门缩小了。当曹操再次来看时,他非常高兴,便问是谁猜出了他的心意,众人都说是杨修。曹操一方面对杨修很是赞赏,但是一方面却又心生忌恨。


曹操是一个有心机、有疑心而且特别爱面子的人,他怕有人暗中刺杀他,于是告知服侍他的人不要在他睡觉后走近他,他喜欢在梦中杀人。但是有一次曹操睡着后被子掉在了地上,他的侍卫赶忙帮他拾起来给他盖上。突然曹操跳起来抽出宝剑将这个侍卫杀了,然后又去睡了。过了好一会儿,曹操醒过来假装很惊讶地问是谁杀了他的侍卫。当周围的人告诉他的时候,曹操很悲伤地哭起来,他的手下都以为曹操果真会在梦中杀人。唯独聪明的杨修知道曹操的本意,在被杀的侍卫下葬那天杨修叹气地说:“丞相没有在梦中,是你自己在梦里啊。”这件事后来被曹操知道了,无疑更增添了对杨修的厌恶。


还有一次,曹操带着杨修出门,路上他们看到一块石碑上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不明白这八个字的意思,就问杨修可否知道,杨修毫不避讳地说自己知道。曹操说:“你别说,让我猜猜看吧。”两人走出了三十里之后,曹操终于悟出了那八个字的含义,于是便和杨修同时把答案写出来,结果他们都写了“绝、妙、好、辞”四个字。原来,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乃受五辛之器,受旁辛字为(是辞的异体字)。这八个字拼起来是“绝妙好辞”四字!曹操感叹说:“我的才华不如你,想了三十里才悟出答案。”曹操嘴上虽然佩服,可是心里的妒忌却又加深了一层,并最终设计杀害了杨修。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固然,杨修的死与曹操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有关,然而杨修锋芒毕露、不懂生存之道、不懂放低姿态,又何尝不是其自毁前程的因素呢?杨修确实够聪明,聪明得能看透别人看不到的很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事情。然而,他又太愚蠢了,不知道如何独善其身,保护自己。终于,他的小聪明使他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绝路。他到死都不明白,正是他的过分外露的聪明导致了他的冤死。不可否认,杨修的聪明确实能读懂别人的心思,招人喜欢、招人赞赏,但是他太招摇了,经常滥用自己的小聪明来获得别人的赞同,甚至是嫉妒。在明争暗斗的官场,他注定成不了大气候,注定被人抛弃在权力的道路上,成为牺牲品。


当然,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有出类拔萃的能力无疑是一种生存的工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一个人在适当的场合适当地显露一下才能既有必要,也是应当,不过切莫忘记物极必反,肆无忌惮地显露只会导致自己的失败,并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果你是十分出色的人才,大可不必去掩饰个人的一些小毛病,有意无意地卖点“傻”,学会隐藏自己的光芒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才使人觉得亲近,更容易让人接受,更是让自己生存下去的重要方法。


对人恭敬,就是尊重你自己


文学家爱默生曾这样说过:“宁可让人待己不公,也不可自己非礼待人。”的确如此,无论对方权势显赫,抑或身份卑微,我们都没有怠慢他人的权力。在我们恭敬地对待身边每个人的同时,也能赢得他们的尊重。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诸多人并不能明白“对人恭敬,就是尊重你自己”这句话所蕴含的真正哲理,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周围人们的尊重与爱戴,一方面却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去打压那些威胁到自己利益的人,或是故意散布流言蜚语而中伤他人。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是不理智的行为,毕竟用高压或欺骗的手段,或许能够获得他人对其的一时尊敬,但这种尊敬既不会长久,也不会发自对方的内心。只有先弯下腰,恭敬地对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真正的拥戴。


宋朝时候,一位姓徐的官员被朝廷派往杭州为官。某一天,他所管辖的一位姓张的小吏前往他家进行拜访,他便以接待贵宾的礼节请小吏就座。正在这时,一位书吏从外面进来,见到此种场面,急忙避开。等到客人离开之后,书吏走进来,对这位姓徐的官员说道:“姓张的那个小吏仅仅只是你的下属,受到如此体面的接待,是不是有些过分了?”令他想象不到的是,这位官员却回答道:“在公府时,人有地位高低之别;而在家里,则只有主客之分。对于我们这些身居要职的人来说,只要做到清正廉洁,下属就会尤为敬服,何必用骄横与威势来镇压他们,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呢?”听到他的这番话语,书吏感到十分惭愧。


显而易见,这位姓徐的官员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称道的。在恭敬地对待下属的同时,他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倘若不用自身的良好品行为之赢得尊重,而用辱骂讥讽的方式赢得他人的恭敬,则是不现实的。最终,这样的人不但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会由于自己的狂妄而招致祸害。


祢衡,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他自恃清高,不论何时何地,都希望别人对他恭恭敬敬,礼让三分,倘若稍有不逊,便会言语相讥。


当初在他投奔曹操的时候,他原以为曹操会对其让高座,施大礼,敬重三分。令他想象不到的是,曹操对他的态度却与一般谋士没有区别。祢衡觉得他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于是,在曹操的面前,他把魏军中机智过人、勇不可当的将军均贬得一文不值,他甚至说:“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夏侯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祢衡狂妄地把别人视为无用之物,却吹嘘自己“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


对于这个目空一切的狂徒,曹操自然不愿收留。于是,祢衡便前去面见刘表。在刘表面前,他依然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唯有无可奈何地离开了。


之后,祢衡又来到黄祖那里。没过多久,他的老毛病又暴露无遗,见到谁都不顺眼。不论见到何人,均不分青红皂白地乱说乱语。这次,黄祖实在无法继续容忍他的狂妄,便让手下的部将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无可否认,祢衡是一个极富才华的人,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然而,他的狂傲性格,却使他不懂得尊重任何人。对于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而言,即使满腹经纶,又如何赢得他人的恭敬呢?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条朴素的哲理运用到社会交往中,也就是说倘若你能处处恭敬别人,别人就会对你加以尊敬;倘若你总是张口骂人,别人就会对你避而远之,这样一来你也会由于自己被逼入死胡同而得不偿失,正如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所说的那样:“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所以说,若要想他人恭敬地对待自己,首先就要做到真诚地善待他人。


枪打出头鸟,高调惹祸端在当


今之世,为了某些追求,人们往往喜欢充分地表现自己,以获得他人的赏识,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尽管张扬个性、高调展示自我有利于推销自己,但事实上,对于张扬的声音与行动,人们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很难接受。一般来说,行为高调的人多数都不为人所喜欢。隋炀


帝在位时,立了杨暕做太子。在立太子前,隋炀帝觉得杨暕要强、有冲劲,但是立了太子后,杨过去的优点就成了缺点。原来,杨暕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一直都没有改变“处处好表现”的习惯。一次


,隋炀帝父子同猎,隋炀帝一无所获,而太子满载而归,隋炀帝本来就感到太子对自己不够尊重,这一次又被儿子比得抬不起头来,于是“求暕罪失”,把杨暕的太子名号给废了。


在古代,皇子有能力、服人心自然是顺利当上太子的一个条件,但是,如果成了太子却不知道收敛自己,而处处以展示自己为能事,就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不要说其他的皇子难以接受,即便是皇帝本人也不愿意接受。


同样,唐代的顺宗在做太子时,亦好作壮语,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太子有能名,服人心,自然也是使自己顺利当上皇帝的一个先决条件。但太子能过父皇,又往往有逼父退位的嫌疑,所以又会常遭皇帝的猜忌而废黜。聪明的太子因此必须不能表现出太强的才干,造成太响的名气。顺宗做太子时,曾对东宫僚属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他的幕僚王叔文于是告诫他,“作为太子,首先要尽孝道,多向父皇请安、问起居饮食冷暖之事,不宜多言国事,况且改革一事又属当前敏感问题,你若过分热心,别人会以为你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疑忌于你,你将何以自明?”太子听得如雷灌耳,于是立刻闭嘴黜言。即使德宗晚年荒淫而又专制,但太子始终不声不响,直至熬到继位,方有了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高调的人总是为人所忌惮的。而出头鸟之所以挨打,一是因为容易遭嫉,二是因为目标明显。所以当一个人走向高调时,就等于把自己放在了风口浪尖上。


年羹尧,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入京时,他得到雍正帝的特殊荣宠,时人称之为“年大将军”。


然而,由于年羹尧恃功自傲、专权跋扈、乱劾贤吏和苛待部下,更严重的是,他任人唯亲,对全国的官员任命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对于各地要职官员的委派,年羹尧常常用自己的想法影响雍正帝,当时人把这样的情况称为“年选”。


最糟糕的是,年羹尧在皇帝面前“无人臣礼”,藐视并进而威胁皇权。年羹尧在西安总督府时,令文武官员逢五、逢十在辕门站班,辕门、鼓厅画上四爪龙,吹鼓手身着蟒袍,与宫廷相似。他还令雍正帝派来的侍卫前引后随,牵马坠镫。按清朝制度,凡上谕到达的地方,地方大员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全礼,跪请圣安。但雍正帝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竟然都不守规矩,直接“宣读晓谕”。他在与同级的督抚、将军往来的咨文中擅用令谕,语气模仿皇帝。更为严重的是,他曾向雍正帝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帝欲为此亲撰序言,但年羹尧以不敢“上烦圣心”为借口,代雍正帝拟就序言,并要雍正帝颁布于天下。


如此僭越无度的行为令雍正皇帝寒心不已。最终,年羹尧被一再降职,并赐予自裁,结束了他风光无限的一生。


俗话说,爱鸣叫和乱蹦乱跳的鸟总是最容易被打下来。那些不起眼的小花朵往往能够开足花期,成熟为果,而那些美丽的花朵虽然为人艳慕,但是也常常为人所采摘,中途夭折,最终无所结果。人也是一样的,爱显山露水,抛头露面,就容易遭遇打击,而做人低调则无疑是最好的手段。


地低三分成海,人低三分为王


大海之所以能够汇聚最多的水,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最低。低处并不是看不到光明,低处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相反,低处是一种考验、一种锻炼。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从低处、卑微处慢慢做起的。


在生活中,豁达而谦逊的人最受人欢迎,相反,盛气凌人、瞧不起别人者常会引来别人的反感。在他人面前保持谦卑的姿态,留给他人良好的印象,你才能被接受,你的行为才会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低姿态往往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支持。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低姿态的人,他能够礼贤下士,因此赢得了很多人才的归附。在隋朝时期,李世民就已经开始笼络人才为自己所用。当时有一个晋阳县令名叫刘文静,很有才能,但是由于刘文静和反隋的魏国公李密结成了亲家,因此被隋朝官府关进了监狱。


李世民知道了这件事情,便去狱中探望他。刘文静非常感动,对李世民说:“如今天下大乱,只可惜没有像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人来收拾大局呀!”


李世民说:“你怎么就知道没有人出来收拾大局呢?今天我来就是想跟你商议大事的,不知道先生您有什么好计策吗?”


刘文静有感于李世民的纡尊降贵,便说:“现在各地反隋的有几万人,只要能把他们利用起来,夺取天下就易如反掌。令尊统率着几万军队,如果能够收服那些义军,用不了半年时间就可以夺得天下啦!”


李世民听后,非常高兴,但是他犹豫地说:“就怕父亲不同意啊!”


刘文静微微一笑,他知道李渊与裴寂友情深厚,便介绍裴寂与李世民相交,双方得以沟通谋划和计议。最终,刘文静助李唐王朝开创了300多年的基业。


正所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大凡成功者往往都是恪守低姿态作风的楷模。


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面对种种光环,都应该始终保持低姿态,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与处世态度。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之于低,成之于低。低姿态处世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哲学。因而,为人处世要懂得谦虚谨慎,甘愿处低,这样方可登高。所以,低调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智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