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兆言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0:28
|本章字节:2034字
有一年在苏州吃喜酒,让我有些想不明白,参加婚宴的本地人,突然间全改口说起了河南话。这些人可是地道的苏州老乡,开口皆吴侬软语,怎么会像说相声似的玩起了河南话。原来他们祖上是河南移民,在苏州已传了很多代,平时都说苏州话,唯独遇到婚丧喜庆,赶紧操练一阵家乡方言。
一般人印象中,苏州是天堂,这里有许多外来人口,也是情理之中。不过事实并非完全这样,苏州人也会走,也会运离家乡。元末战乱,苏北地区人口骤减,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当皇帝那阵,扬州城中土著居民只剩了四十余户,淮安城中剩下了七家,偌大的一个盐城地区竟然找不到土著。那年头,随便逮个人问问,都说自己来自苏州。
在依诏令“自姑苏迁徒淮南安丰场”的移民中,有个人叫王伯寿,此人没留下什么故事,生平也谈不上任何显赫,唯一可说的是一百年后,他的一个叫王艮的后人突然有了名声。安丰属于盐城的东台,这里的老百姓十有八九要跟盐打交道,王艮幼时经历,和今天的民工十分相似,读过几天书,辍学,十四岁去盐场烧盐。然后到十九岁,开始经商贩盐,当时这绝对是个好买卖,不过三年时间,立刻脱贫致富。
昔日盐商与今天暴富的房地产大鳄相比,经济实力文化知识恐怕都有过之无不及。王艮显然不满足仅仅当个富翁,童年读过的经史子曰渐渐起作用,二十五岁时途经曲阜,进谒孔庙,他情不自禁地鄙视起盐商生涯,于是说了句非常励志的格言:“夫子亦人,我亦人也。”
孔子是人,我也是人,他能怎么样,我就能怎么样。在此一千多年前,项羽看到出游的秦始皇,产生了第一个念头,是“彼可取而代也”。过去形容某人厉害,常说这厮胆识过人,王艮敢说这种大话,基本上也就是文化人中的西楚霸王。王艮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用今天的话说,既不是书香门弟出身,也没什么科举文凭,他的学问全靠自学。
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千成别小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这一学派。当年王艮在东淘精舍讲学,开门授徒,四方精英纷纷前来就学,一时间,“家藏王氏之书,人传安丰之学”成为时髦。《王艮五传弟子师承表》中,共收录了487人,为人所熟悉的有思想史上的狂人李贽,有写《牡丹亭》的汤显祖,有“公安三袁”的袁宏道,还有上海徐家汇最早的业主,后来成为天主教徒的徐光启。
我对王艮的学问所知甚少,只知道他的中心思想,是“百姓日用即道”。大学问一定深入浅出,以人为本,这是最高的境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