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猫猫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7:10

|

本章字节:9556字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读研,她就会变成真正的失败者。


她觉得自己可能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这是真的,她没法容忍自己的懦弱,没法忍受自己的虎头蛇尾。


既然如此,为什么她不把自己的想法—关于读研的利弊告诉室友们,即便她们不相信她并据此更改决定,她也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


不,她有义务说服她们,她们是她的密友,她有义务为她们的未来负责!


此刻,竹子突然觉得自己很壮烈。


“姐妹们,想听一个故事吗?”她深吸了口气,打破沉默说道。


另两张床上有轻微的摇晃声,呼吸声也变得凝重。


“有个小伙子到理发店理发,他问:理发得多长时间?理发师看了下店里的顾客说,大约两个小时,于是小伙子走了。


“几天后还是这个小伙子来理发,他一进门便问:理发得要等多长时间?理发师看了眼店里排队的顾客说,大约三个小时,于是小伙子又走了。


“一个星期后,这个小伙子又来了,他问:理发得等多长时间,理发师看到店里已经满是顾客了,于是回答说大约四个半小时,小伙子走了。


“理发师对店里的一个朋友说:喂,比尔,跟着这个家伙,看他去哪里,他总是来问他理发得等多长时间,可是却从来没有回来过。


“不大一会儿,比尔回到店里,歇斯底里地笑着,理发师问:他离开这儿去了哪里?比尔扬起头,笑出的眼泪还挂在眼角上:去了你家!”


说着说着,竹子的声音越来越激动,甚至有点儿颤抖,有一股悲壮的气息从心底深处升了起来,这股压力积蓄在她胸口许久,终于滞留不住喷涌而出。


“姐妹们,我们真的不能读研!”


灯亮了,卢槿不知何时从床上爬了起来,站在灯下,眼眶里闪着泪花。


竹子从来没意识到,自己竟然会引出别人的泪水,她不禁四肢僵硬、手脚冰凉。


37理发店的故事


同寝的三人全都一动不动地站着,彼此看着对方眼睛里的东西。


时间在这一刻凝固,竹子眼前浮现出很多很多同伴们争吵时候的样子,但一眨眼这些就被美好的替代。


三人突然都笑起来。


竹子是喜极而泣。


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用语言沟通的,原来这就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感觉。竹子发现,只有当真正遇到了,才知道这种滋味的美好。


“我叫冯笕竹,很高兴认识你们。”竹子淘气地说。


“我也是。”


“同。”


三位女孩突然开怀大笑起来,脸上明媚动人。笑了会儿,王琦突然打断说:“我们这是不是算傻笑?”


楼下有人配合地大叫:“别学鬼叫了!有没有公德心!还让不让人睡觉!明天还要面试呢!”


女孩们同时捂住嘴,但又是好一阵窃笑。


接下来,竹子颤颤巍巍地将故事又说了一遍,女孩们听完,若有所悟。


卢槿说:“我觉得这个故事挺不简单的,一开始我以为是普通的笑话,年轻人趁着理发师不在家,去他家里偷东西了,可我想,这样的情节怎么都有点不合理。


“首先看笑话发生的背景,应该是依托中国的背景发生的,因为大家都有在理发店排队等的经历,在中国背景的笑话中,出现阿猫阿狗张三李四这样的名字是合理的,但出现杰克皮特这样的外国名字就奇怪了,特别是比尔似乎还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竹子说:“这个故事真的是有寓意的,那么其中的人物都是有代表性的,都能代表一类人。”


她接着分析:小伙子的活动很简单,每次都是去理发店,问有没有位置,然后去理发师家,再次去理发店,再回理发师家,如是者三次。理发店作为一个人数众多且不受限制的场所,它隐喻着整个社会,而理发师则是社会的掌权者,而理发师的家,对小伙子来说则代表着可以暂时脱离社会,但又是一个不能长期居住停留的地方。


小伙子显然代表着一类人,关键点就在这一个“小”上,这个字代表这年轻。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年轻人,跑到社会上问:有位置吗?掌权者说没有,还要等很长时间,小伙子只好暂时离开这里,去了一个临时的地方,过了段时间,小伙子又跑来问:有位子吗?这样的一个场景,难道你不觉得熟悉吗?这个场景是干什么的呢?


卢槿轻轻地回答:“小伙子正是代表了找工作的学生,理发店代表着工作的机会,而理发师的家,正是我们可爱的学校。”


王琦也说:“小伙子在理发店一次次的询问过程,就好像我们求职,简历一次次被退回,以及面试被拒的场景。”


竹子点点头,最后总结:


这个故事其实可以翻译成下面这样的话—


本科毕业了,问:有工作吗?没有,等两年吧。唉,那只好去上硕士了。


硕士毕业了,问:有工作吗?没有,等三四年吧。唉,那只好去上博士了。


博士毕业了,问:有工作吗?没有,再等吧。唉,那么只要铤而走险去当壮士了。


可是,当了壮士之后呢?


人总是要找工作的吧。


所以还不如早些工作了。


“你们有没有想过,故事最后的比尔是指谁呢?”竹子转动眼珠,摆出一锤定音的姿态,“那就是在暗指比尔·盖茨,因为比尔大学没毕业就去工作了,所以他看到小伙子为了工作读完了硕士博士还要去做壮士,他觉得实在是太搞笑了!”


她最后说:“这个故事的原意,倒也并不是说将读研一棍子打死,而是说要是一个人的读研目标不明确,只是因为工作不好找而去读研,那无异于在寻找避风港,是思路不明确的表现。”


对于竹子的故事和分析,卢槿和王琦深感赞同,并且纷纷表示,坚持将求职的路走到底。


之后,竹子又把这个故事和对应的分析放在学校bbs上,同学们看后纷纷转载,都说是寓意深刻的好故事。


38炒人的依据


金融危机的现状下,各个部门都有相应调整以适应整体战略要求,更兼雷曼兄弟破产等一系列负面消息带来的恐慌,人人自危,企业高中低层管理者难免顾此失彼。牵涉员工关系的工作,逐渐又多了起来。


李之星完成回到上海办,就有销售找他诉苦,埋怨现在销售工作不好做,李之星问起原委,原来是市场部和财务部一起做了个网上流程,自此之后,凡是请客户吃饭花费超过200元的,都要通过这个系统做预申请,如果没有经过预申请,事后一律不准报销。


该销售对李之星说:“市场部和财务部永远不会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比如说,要是我们在客户那儿,临时准备请客户吃个饭,却不能上网,该怎么做预申请呢?要是财务部和市场部负责审批的头头刚好不在,没人批怎么办呢?再者,我们请谁吃饭都在系统上了,平时的工作还有什么隐私可言,还不整天提心吊胆。”


李之星打着哈哈,销售又说:“这样操作,不是摆明了不让我们留在公司了吗?”


李之星发觉这名销售的态度有点偏激,便安抚说:“其实吧,并不一定都是不良反应,各个大区的销售经理既然同意了这样操作,那就表明他们认同这个系统,存在即为合理嘛。你刚才提到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要是你不能上网,可以让团队助理帮忙做网上申请,要是审批的人不在,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们老板。”


他又说:“况且,就我的经验看,尽管系统做得漂亮,大老板也对其寄予厚望,但实际操作的难度不小,特批的案例一多,保准有人要发出异议了。”


“没有任何一个项目、任何一个系统是从一开始就完善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探索过程。比如你提到的报销系统,运作了一段时间后,你让助理做一个统计,哪些申请得到了及时回复,哪些紧急情况没有得到批准,以此为依据,向财务部门提出更新的申请,项目就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销售恍然大悟:“这个办法果然厉害。好的,这个项目我奉陪到底。”


李之星又提醒说:“记得说updae(更新),而不是说revise(修改或改正),领导都喜欢看正面的东西,对负面的评价听都不想听。”


销售闻言大喜,欢天喜地告辞了。


闲时李之星同王荣华谈到此case(案例),颇有点看破棋局的担忧味道:“这个系统实际实现了如下两个功能:一是将责任细化,二是使工作透明,说穿了,这个系统不单是财务进行预算控制的依据,还是各大区经理炒人的凭据,看来今年下半年动荡必多,否则大区经理们不会approve(许可)这个系统。”


39扁平是扁平,只是结构不简单


过了一周,又有两个外区的销售的case需要李之星沟通,其中一人叫邓超,是西区的销售,和李之星在一展销会上认识的,如今工作上有了麻烦,可能一是觉得李之星乃是大区经理出身,谈得来有感情,二是认为李之星是能给出解决方案的hr,所以在上海办事时顺路来拜访。


李之星觉得细细打听,邓超说主要问题是沟通不畅引发信任危机,也就是能决定他去留的人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认为他平时工作不积极,又没有数字下来,到了没理由挽留的地步。


李之星觉得有点蹊跷:“所有区域的销售团队,不都转变成扁平化结构了吗?为什么会出现所谓沟通不灵的问题。”


“扁平是扁平的,只是汇报结构太复杂。”邓超说,“我的这个区域里,我的头上有个supervisor(主管),supervisor向小区经理汇报,再上面是大区经理。之所以说扁平,因为实际上我们团队人头并不多,加上大区经理总共才十个人,只要大区经理有意识,他是可以照顾到团队里每一个人的。”


李之星意识到这类组织结构,这是最近在西区开始实行的,由supervisor带下面的销售代表,销售代表的业绩业绩作为supervisor的绩效考核依据,但不计入supervisor的奖金公式,也就是说,如果supervisor超额150%完成指标,那么supervisor的绩效考评上就加一分,并且这会成为他升职做小区经理的参考指标。


邓超又说:“不过,小区经理和大区经理主动找我是一回事,我一般不会越级,也就是说我基本上只向supervisor汇报,由supervisor汇报我的工作。


“直到上个月,大区经理问我,你最近在干什么,我怎么都不知道,我才明白supervisor或小区经理没有及时汇报我的工作,一查之下,果然是supervisor的原因,他不仅没汇报我的工作,也许还说了不少负面的坏话。


“这几天忽然有风声说老板要裁我,我觉得,八成还是supervisor发挥了作用。”


说完后,邓超赌气地等着李之星的回应。


“你上半年的数字怎么样?”李之星说。


“我完成了上半年指标的80%,比团队中大多数人都要好。”他顿了下着重道,“比我的supervisor做得要好。”


说到这里,就连李之星都能感觉邓超压抑着强烈的不快,他说:“我认为,他觉得我对他造成了威胁,所以在老板前说我的坏话。”


“你的指标完成情况作为他的考核,他把你开除,有什么好处呢?”李之星冷静地问。


邓超回答道:“我现在跟的客户中,有几个是要在下半年出成绩的,一旦我走了,这些成绩就变成他的了。”


李之星认真想了想。


当时在展销会上,李之星和邓超谈过半个多小时,对于邓超的人品还是有把握的,他觉得邓超至少不会编造莫须有的事情,他分析,邓超的问题多半在认识不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