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流苏
|类型:古代·奇缘
|更新时间:2019-10-06 20:54
|本章字节:3100字
我直觉地认为,会出什么事。然而对着璎华,也只是若无其事地微笑:是么?我也不知道呢。
果然,几个时辰后,便听说拓跋宏也去了太皇太后的寝殿。当他的面,太皇太后斥责冯,越发声色俱厉。冯自是不平。拓跋宏一直冷眼旁观,忽然怒道:大概是平日太优待你了,以至于你骄横跋扈。不如今日略施惩戒,好将这一切都扭转过来。太皇太后亦点头赞同。拓跋宏拂袖道:杖责二十。
这些,理固宜然。太皇太后无法挑剔,任谁也无法挑剔。然而,我心中不安,隐约仿佛看见袁璎华的黑眸子,亮悠悠地刺过来……这正遂了她的意。然而,不也遂了拓跋宏的意么?当着太皇太后的面,他可以下令杖责冯家的儿子。这其中,毕竟有些微妙。
2如果事情仅仅如此,倒也罢了。
但冯竟迁怒冯诞。他备了毒药,欲鸩杀冯诞。然而,事情败露了。
翌日朝后,拓跋宏接到禀报,径直入太皇太后宫。我和冯滢恰好也在,见他匆匆直入,面色凝重,心中已猜知几分,便端然起身,行大礼。他目光一扬,往日温情亦淡了些许,只道:你们都在……也好。随后,便以陈述的语气述说了来龙去脉。
竟有此事?太皇太后似不忍言及,声音竟微微颤抖了,那皇上打算如何处置?这一句依然问得沉着。
我和冯滢对视一眼,惴惴地低下头去。
拓跋宏有犹豫的瞬间,随即便道:朕打算亲自审问此事,决不姑息。
太皇太后不置可否,只从暗处默默凝视拓跋宏。他在明处,光影从他额上折射,映得面上棱角分明,明暗亦分明。太皇太后以叹息的语调,道:那你去吧。
他离去后,太皇太后方有怒色显露出来,只切齿道:宝业太荒唐了!宝业,是冯的字。然而,她终是端庄的容色,沉吟片刻,徐徐吟出了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冯滢毕竟单纯,忧心忡忡地问:您会救二哥么?
太皇太后喟然长叹:钟鸣鼎食之家,若要衰败,大抵是先从自家人开始的吧。然而,这话并不能算作回答。我心中黯然。过了须臾,却听她说:我不会吝惜冯家这一个孩子。心中无端一惊。
太皇太后却蓦然转向我,颜色微变,冷冷道出:你只要袖手旁观便可。
我心中霎时惊惧。这一语,仿佛她窥透了我曾有过的心思。只得身不由己地点头。她默然凝视我,片刻之后,转首叹道:随他去吧,随他去吧。看似豁然,却也是无奈。
我心中忽然想,不知这个他,是指冯,还是拓跋宏?
然而,回宫之后,我到底还是写下了几笔。
握笔,踌躇再三,冷汗已透了一层。拓跋宏他要严惩,他要法办,而冯投毒,是死罪啊。我不能真正袖手旁观。我的父亲业已衰老,不堪承受失子之痛;我大哥又情何以堪呢?然而,我要考虑的,又不仅仅是他们。冯家的声誉、地位,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不能不关切。
此刻想来,心中的悲恻已淡了一层。只是冷静地算计着。仿佛这些事都是可以被我算计的。到底还是蘸了墨,小心翼翼,写成短笺。
翠羽心中不安,接了信,又犹疑道:贵人,万一事情泄露……
我心中也是惴惴。然而低头思忖再三,终于决然地说:你不必怕,径直去找小黄门苏兴寿即可。我听说他父亲受我家恩遇,他自会依言去郎署面见驸马都尉。大哥若是读到此信,应该能够救下二哥了。
翠羽正欲转身,我又切切叮嘱道:要快,趁着皇上还未断案,一切都来得及。
近年来,拓跋宏常常去明堂,听取大理寺断案。这次,冯的案件也杂于其中。然而,拓跋宏并未下令先行提审,大概是想让冯拘在狱中,多吃些苦头吧。
翌日拂晓,冯诞果然请求觐见。他在殿下长跪谢罪,自引咎,乞求保全冯,又流泪叩首道:皇上即便不看臣的苦心,也请念着父亲几分薄面罢。如我信中所嘱,他只字不提太皇太后。字字句句,只为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