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达旨(1)

作者:赵逵夫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4

|

本章字节:12990字

崔骃


崔骃(?-92),东汉文学家,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骃自幼聪明过人,13岁即精通《诗》《易》《春秋》,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章帝时,写就《四巡颂》,颂扬汉朝之德,文辞典美,备受章帝青睐。窦太后当政,崔骃入窦宪府内任主簿。窦宪横暴骄恣,骃屡次讽谏劝阻,窦宪不能容忍,于是使其出任长岑长,骃弃而不任,返归家园。《后汉书》卷五二本传言其著述计21篇。《隋书·经籍志》载目10卷,已散佚。严可均《全后汉文》载39篇。明人张溥辑有《崔亭伯集》。


《后汉书·崔骃列传》说:“(崔骃)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过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扬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据此,《达旨》应作于骃游太学后不久。文章以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险则救俗,平则守礼,举以公心,不私其体”、“进动以道”、“复静以理”的处世主张,意在明志。


或说己曰[1]:“《易》称’备物致用‘[2],’可观而有所合‘[3],故能扶阳以出,顺阴以入[4]。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5],爰登其质[6]。今子韫椟《六经》[7],服膺道术[8],历世而游,高谈有日,俯钩深于重渊,仰探远乎九乾[9],穷至赜于幽微[10],测潜隐之无源[11]。然下不步卿相之廷,上不登王公之门,进不党以赞己[12],退不黩于庸人[13]。独师友道德[14],合符曩真[15],抱景特立[16],与士不群[17]。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18],随时之宜,道贵从凡[19]。于时太上运天德以君世[20],宪王僚而布官[21];临雍泮以恢儒[22],疏轩冕以崇贤[23];率惇德以厉忠孝[24],扬茂化以砥仁义[25];选利器于良材,求镆铘于明智[26]。不以此时攀台阶,紫闼,据高轩,望朱阙[27]。夫欲千里而咫尺未发,蒙窃惑焉[28]。故英人乘斯时也[29],犹逸禽之赴深林,虻蚋之趣大沛[30]。胡为嘿嘿而久沈滞也[31]?”


[1]或:有人。此句意为有人对自己说。“曰”以下是说的内容。


[2]《易》称“备物致用”:《易》中说准备物品为人所用。语见《易·系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3]可观而有所合:功业卓著则上下和谐。语出《易·序卦》:“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


[4]扶阳以出,顺阴以入:古人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顺应阴阳变化,阳则出,阴则入。此句乃说话人劝说作者要顺时而动。


[5]始:开始。 极:终止,即目标。


[6]爰登其质:于是达到事物的本质。登,成就。


[7]子:你。 韫(yun)椟:亦做“韫”。珍藏。《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何晏集解引马融曰:“韫,藏也;,匮也,谓藏诸匮中。沽,卖也。得善贾宁肯卖之邪。” 六经:指儒家六部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


[8]服膺:牢记于心,衷心信服。《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朱熹《四书集注》:“服,犹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


[9]俯钩深于重渊,仰探远乎九乾:由《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化用而来。重渊,深渊。九乾,九天。《易》中,乾对应天,坤对应地。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故称“九乾”。此句意为努力上下求索,以通晓天地之理。


[10]穷至赜于幽微:穷究极深奥的道理到幽微的程度。赜,幽深奥妙。《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擬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孔颖达疏:“赜,谓幽深难见。”幽微,隐微。


[11]测潜隐之无源:测量潜藏的河流到其尽头。此句与上句同意,均说作者学问已至常人所罕至的境界。


[12]党:结党,即拉帮结派。 赞:赞美、颂扬。《文心雕龙·夸饰》:“并意深褒赞,故义成矫饰。”此句是说崔骃不能拉帮结派使众人美饰自己。


[13]黩(du):亵渎、轻慢。


[14]师友道德:以道德为师友。师、友,意动用法,以……为师、为友。


[15]合符曩真:与前世道德高尚之人的言行相符。曩,从前。


[16]抱景:即“抱影”,守着影子。形容孤独。 特立:独立、挺立。


[17]群:名词做动词用,结群。


[18]高树靡阴,独木不林:太高的树木没有树荫,一棵孤独的大树形不成树林。靡,不。阴,通“荫”。


[19]道贵从凡:为人处世之道贵在从众。以上几句均在劝说作者不要独立特行,而要随波逐流。


[20]太上:《后汉书》崔骃本传注:“太上,明帝也。” 天德:上天养育万物之德。 君世:统领人世。


[21]宪王僚而布官:《后汉书》本传注:“言法三王而建官也。”宪,效法。


[22]雍:即辟雍,亦作“璧雍”。古代专为贵族子弟建的大学,始自周朝。四周有水,形如璧环,故名之璧雍。汉班固《白虎通义》云:“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五经通义》说:“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教导天下之人,使为士君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处也。” 泮:古代诸侯子弟的学宫。《礼记·王制》曰:“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恢儒:弘扬儒道。


[23]疏:陈列。《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王逸《楚辞章句》注:“疏,布陈也。” 轩冕:指职位较高的官职。轩,大夫以上人坐的车。冕,大夫以上的冠。


[24]率惇德以厉忠孝:遵循淳厚的德行以激励人们的忠孝之行。厉,同“砺”,磨砺,此处引申为激励。


[25]扬:弘扬。 茂化:淳美的教化。 砥:砥砺、磨炼、修养。


[26]镆铘:宝剑名,据传此剑锋利无比,触物即断。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说莫邪和干将原为一对夫妻。干将作剑,莫邪鼎力助之。剑成,阳曰干将,阴曰莫邪。莫邪,即“镆铘”。


[27]攀台阶,紫闼,据高轩,望朱阙:攀登台阶,窥视紫色大门,占据高大的车子,仰望红色宫殿。以上皆指攀附权贵。同“窥”。


[28]咫:古代八寸为咫。蒙:我。 窃:私下里。


[29]英人:英杰,指优秀之人。《文子》说:“智过万人谓之英,千人谓之俊。”乘:抓住。 斯时:这时机。


[30]犹:仿佛,好像。 逸禽:逃逸的鸟。虻蚋:泛指小虫。 趣:通“促”,急急忙忙地。 大沛:大的水泽。


[31]胡为:为什么。嘿(mo)嘿(mo):即“默默”,沉默。 沈滞:即“沉滞”,不行动。


答曰:“有是言乎?子苟欲勉我以世路[1],不知其跌而失吾之度也[2]。古者阴阳始分,天地初制[3],皇网云绪[4],帝纪乃设,传序历数,三代兴灭[5]。昔大庭尚矣,赫胥罔识[6],淳朴散离,人物错乖[7]。高辛攸降[8],厥趣各违[9]。道无常稽,与时张弛[10]。失仁为非,得义为是。君子通变,各审所履[11]。故士或掩目而渊潜[12],或盥耳而山栖[13];或草耕而仅饱[14],或木茹而长饥[15];或重聘而不来[16],或屡黜而不去[17];或冒以干进[18],或望色而斯举[19];或以役夫发梦于王公[20],或以渔父见兆于元龟[21]。若夫纷塞路[22],凶虐播流,人有昏垫之戹[23],主有畴咨之忧[24],条垂藟蔓,上下相求。于是乎圣人授手,援世之灾[25],跋涉赴俗,急斯时也。昔尧含戚而皋陶谟[26],高祖叹而子房虑[27],祸不散而曹、绛奋[28],结不解而陈平权[29]。及其策合道从,克乱弭冲[30],乃将镂玄珪[31],册显功,铭昆吾之冶[32],勒景、襄之钟[33]。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34],冠挂不顾[35]。人溺不拯,则非仁也。当其无事,则躐缨整襟[36],规矩其步。德让不修[37],则非忠也。是以险则救俗,平则守礼[38],举以公心[38],不私其体。


[1]勉:鼓励。 世路:世俗之路。


[2]跌(diē):摔倒。 度:分寸。


[3]制:形成。


[4]皇网云绪:皇,同”匡“,匡正。《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毛传》:”皇,匡也。“云,语气副词。绪,头绪,开端。此句言匡正如网的万般头绪。


[5]帝纪:与治理国家有关的各种制度。 传(zhuàn)序:记载、记录。 历数:帝王继位的次序。 三代:指夏、商、周。


[6]大庭、赫胥(xu):皆古帝王号。 尚:通”上“,很久以前。 罔识:不了解,知之不多。


[7]错乖:反常、谬误。


[8]高辛攸(you)降:自高辛氏以来。高辛,帝喾之号。初受封于辛,后即帝位,号高辛氏。《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皇帝之曾孙也。“攸,通”逌“,语助词。


[9]厥趣各违:他们的主张、做法各不相同。厥,其。趣,喜好,引申为主张。


[10]常稽:固定的法式、准则。 与时:随时。 张弛:松、紧。此处指变化。


[11]审:审视,仔细观察。 履:持守。


[12]故士或掩目而渊潜:指无泽之死。《庄子》:”北人无泽与舜为友,舜以天下让之,无泽乃自投清冽之渊,终身不反。“


[13]或盥(guàn)耳而山栖:指许由洗耳之事。据《高士传》记载,唐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拒不接受,并以为污,于是临池洗耳。山栖,住在山里。


[14]或草耕而仅饱:指伯成子高草耕之事。《吕氏春秋·恃君览》:”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


[15]或木茹而长饥:指鲍焦食木实之事。鲍焦,古之廉士。《庄子·盗跖》:”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刘向《说苑》:”鲍焦衣木皮,食木实。“后子贡讥之,抱木而死。见《韩诗外传》。


[16]或重聘而不来:指楚狂接舆重聘不仕之事。楚狂接舆耕而食,楚王闻其贤,使人重金聘之,曰:”王愿请先生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去而远徙,莫知所之。见《列仙传》卷二。


[17]或屡黜而不去:指柳下惠三黜而不去之事。《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可以去矣。‘曰:’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三黜?“屡,多次。黜,驱逐。


[18]或冒以干进:指伊尹以庖厨侍奉商汤之事。《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gou),屈辱。干进,追求功名利禄。


[19]或望色而斯举:有的人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20]或以役夫发梦于王公:指殷高宗梦得傅说事。《史记·殷本纪》:”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墨子》《国语》《吕氏春秋》《尚书》等书均有记载。


[21]或以渔父见兆于元龟:指吕尚身为渔父而遇见文王之事。《史记·齐太公世家》:”(姜太公)以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羆,所获霸王之辅。’于是西伯猎,果遇太公渭之阳,与语大悦。“以上运用多个历史典故,说明”君子通变,各审所履“的道理。


[22]纷(nong):多而乱、不善。


[23]昏垫之戹:洪水之灾。《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郑玄注:”昏,没也;垫,陷也。禹言洪水之时,民有没陷之灾。“戹,灾难。后作”厄“。


[24]畴:疑问代词,谁。《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李善注引应劭曰:”畴,谁也。“ 咨:咨询,商量。


[25]援:救。


[26]昔尧含戚而皋陶谟:《后汉书》本传注:”尧遭洪水,咨嗟忧愁,访下人有能理者,皋陶、大禹陈其谋。“戚(qi),忧伤。皋(gāo)陶(yáo),传说中禹舜时掌管刑狱的官。《诗·鲁颂·泮水》:”淑如皋陶,在泮献囚。“谟(mo),谋略,计谋。《说文》:”谟,谋议也。“


[27]高祖叹而子房虑:《后汉书》本传注:”高祖为项羽所败,下马踞鞍而问子房曰:‘吾欲捐关以东,谁可与共功者?’子房曰:‘九江王布、彭越、韩信。即欲捐之此三人,楚可破也。“事见《史记·留候世家》。子房,指张良,字子房。


[28]曹、绛:指曹参和绛侯周勃,二人皆从高祖征战,建立种种功勋。 奋:奋力解救。


[29]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刘帮身边得力谋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楚汉战争中,刘邦困守荥阳,陈平使计离间项羽群臣,帮刘帮解困。高帝六年(前201)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赂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 权:权变,权谋。


[30]克乱弭(mi)冲:平定叛乱,消除战争。弭,消除。冲,古代战争中攻城用的战车。《诗·大雅·皇矣》:”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毛传》:”冲,冲车也。“孔颖达疏:”临者在上临下之名,冲者从傍冲突之称,故知二车不同。“


[31]镂:刻。 玄珪: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书·禹贡》:”禹赐玄圭,告厥成功。“孔传:”玄,天色,禹功尽加于四海,故尧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珪,同”圭“。


[32]册:册命。 昆吾: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汉蔡邕《铭记》:”吕尚作周太师,其功铭于昆吾之鼎。“ 冶:名词,指冶炼出的金属。


[33]勒:刻。《礼记·月令》:”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汉郑玄注:”勒,刻也。“景:春秋晋景公所铸之钟。《国语·晋语七》:”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韦昭注:”景钟,景公钟。“后以”景钟“为褒功的典实。襄:春秋时郑襄公宗庙内的钟。


[34]褰(qiān)裳:挽起衣裳。《礼记·曲礼上》:”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郑玄注:”褰,揭也。“ 濡:湿。


[35]冠挂:帽子被钩去。《淮南子·原道训》:”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


[36]躐(liè)缨整襟:整理帽缨和衣襟。《后汉书》本传李贤注:”躐,践也。此字宜从’手‘。《广雅》云:’擸,持也。‘言持缨整襟,修其容止。“


[37]德让:礼让、谦让。《国语·周语下》:”昔史佚有言:’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居俭动敬,德让事咨,而能避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


[38]平:太平时期。


[39]举:言行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