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炜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47
|本章字节:11398字
中国的严重腐败早已是人人所知的问题。但让我惊讶的是内地与香港和台湾相比之间的差距。在中国人心目中,香港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在中国的行政控制中;台湾更是应该将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但清廉指数却显现了三地之间的巨大差额——作为一位身在海外的华裔后代,我应该怎样去面对这样的差额?……”
这是出生在西安、孩提时代赴美定居的华裔学生小萱,在她的期终“presenaion”(演讲)中探讨的话题。“差额”二字用得很生,但我没有修正它(也许改为“差距”更为顺畅一些?),因为触人耳目的,正是这个“额度”的具体数字的比较中,所凸显的这位学生的华裔身份的敏感和沉痛。
这,其实反映了近年来美国大学校园内“中文热”里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华裔学生,开始用中文来和思考中国,同时面对自己的母国——父母的祖国各种社会政经发展的问题。随着美国“婴儿潮”(也即中国大陆“老三届”)的一代人步入中、老年,也恰值“文革”后第一代中国大陆留美学生的子女们进入大学的年龄。近几年来,美国校园内华裔学生修读中文的人数在持续上升,各大学中文项目都不得不针对教学需要,同时在各年级增开“华裔班”。华裔学生中,以往是港、台背景的学生占多数,近年来则逐渐以大陆背景的学生为主体。他们的父母一辈,大多经历过“文革”,下过乡,吃过苦,又亲历过改革开放的世态激变。所以,他们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子女们,也许在少儿时代,会设法忘却或淡化自己的华裔身份(为着能跟周围孩子“一个样儿”),但成年后马上就找回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并且一般都对中国的话题敏感热衷,有归属感也有使命感,每每能够道出一种血浓于水的切肤之痛。
小萱,就是这么一个对中国发展有理想抱负、又有参与热情的华裔女孩子。她在我的课上交出的每一篇关于中国话题的读书报告,每每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有的放矢,让我读之抚卷再三的。她曾一再认真向我描述过她的人生理想: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毕业之后,她想效仿在耶鲁毕业的中国先贤——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榜样,投身到中国的乡村教育和乡村改造事业里去。
“小萱,我不是给你泼冷水——你想象过你将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么?”那天,我听完面容清秀、眼神清澈的小萱缓缓地向我说着晏阳初,道出她从今年夏天就准备回中国,到北方某省农村开始着手推动的乡村教育计划,心头镗然一震。我知道,晏阳初先生创立于1934年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虽然当年在河北定县的乡村试点曾一度干得轰轰烈烈,同时凝聚了一大批留学欧美的有识之士(约四百余人)投身其中,“可是,最终,老先生却在中国社会残酷的政经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啊!”我叹着气说。
“苏老师,我知道的,我读过关于晏阳初先生的所有故事。”她淡淡笑着,却神情坚定,“我相信今天的时代不同了,晏阳初先生没有完成的理想,总是需要有人去做的,因为乡村教育问题一天不解决,它就要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小姑娘话说得平实,却是语重千钧。
那天,送走小萱,我特意上网去查阅了有关晏阳初先生和他创立的“平教会”的有关史料——
“平教会”将乡村建设提到担负“民族再造使命”的高度,甚至把定县实验看成是弥补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缺陷的革命性工作,还将此比作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为我们的工作的价值,决不在苏俄‘五年计划’之下”。晏阳初强调,乡村建设的使命不是救济农村或办模范村,而是“民族再造”,“中国今日的生死问题,不是别的,是民族衰老,民族堕落,民族涣散,根本是‘人’的问题”。乡村建设运动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兴起的。它之所以担负起民族再造的使命,是由乡村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平教会没有停留在爱国的口号上,……据统计,在定县实验区工作过的人员,总计约400人左右,每年在120人以上,其中留学国外者约20人,国内大学毕业者约40人。总干事长晏阳初,是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学士和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各部门负责人,也多是留学欧美及日本的博士、硕士。……其中,有的是著名作家、剧作家,有的任过大学教授,有的还做过大学校长。不夸张地说,凭借他们的资历,留在大城市过舒适的生活,乃至跻身仕途,谋取高官厚禄,绝非什么难事。然而,他们毅然到生活条件较差的乡村去搞平民教育实验,这无疑需要超凡的眼光,超人的勇气,更需要付出超人的牺牲。
由城市来到环境恶劣的乡村,意味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尤为困难的是,日常工作经费经常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为此,晏阳初经常强调节缩开支,1935年晏阳初说:“数年来敝会经费支绌,屡有核减,本年度职员薪给更属有减无增。”由于经费少,工作人员只能粗茶淡饭,外出办事连饭费津贴都没有,以致身体经常到了坚持不住的地步。1929年,晏阳初在致美国社会学家甘博(sidneydgamble)的信说:“李景汉的身体已彻底垮掉。这是由于他去年紧张的工作和一直呆在农村并与其他同事一道吃粗粮的结果。”晏阳初本人何尝不是如此,他为了平教事业的发展,简直是“把死的精神做生的工作,和困难奋斗,至死方休”。(引自李金锋《晏阳初与定县平民教育实验》)
原谅我一口气详引了这么多“平教会”的史料。
我才忽然明白,原来耶鲁校方近年来在所在的纽黑文市所推动的社区改造,走的就是当年晏阳初的“平教会”的道路(或许,晏阳初的“平教会”实践,就得自他当年在耶鲁获得的灵感?)。近些年来,耶鲁大学敞开大门雇用当地的黑人员工,同时又连年派出组织有序的大批学生,参与当地贫穷社区的改造和贫民子弟的义务教育,让我们这些“老耶鲁”们亲眼目击,纽黑文这座全国著名的“犯罪之城”,在这样的社区参与和社区改造中如何脱胎换骨。眼前,我的这位耶鲁学生——这位灵秀娇嫩的华裔女孩子,果真,将会再一次从耶鲁走向中国乡村,成为新世纪、新一代的“晏阳初”么?
震撼我的,正是这么一点历史的相似性:原来,大半个世纪之前在中国土地上曾经轰轰烈烈最后又无疾而终的那场“乡村平民教育运动”,竟是由晏阳初等一大批留洋学生在回归乡土之后推动的;今天,小萱这样的华裔年轻人,即将步上的,正是她们的耶鲁先贤曾经走过而未走完的——同样必定关山叠叠、困难重重的道路啊。
整个学期,小萱一边在认真修我的课,一边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她的工作进展——她们已经联络到一个可以着手开始试点的中国北方乡村,组织起了海内外一些志同道合的力量,她的准备报考耶鲁法学院的男友(也是我的学生),也会在这个夏天跟她一起到中国乡下去……
“事情总是一点点开始的,有了开头,就好办了。”小萱语气坚定地说,“我希望我在耶鲁还有两年,可以为这个计划打下一个可以后续运作的基础,让更多的耶鲁学生能够参加进来;我自己毕业后,就可以接着往前做。——苏老师,你祝我们好运吧!”
那天,期末请学生到我家里包饺子,告别的时候,小萱又一次跟我提起这个话题。我拥抱了她和她的男友,有一点送他们上路的意思,也有一种悲壮的感觉。以自己在中国各种泥沼、水火里打滚过来的历练,我当然知道,小萱们前路维艰,甚至从一开始,就需要做好失败的打算。一想到未来随时可能发生的夭折,将会怎样挫伤他们稚嫩生命的元气,我就感到隐隐的心痛。但是,我说不出任何一句泄气的话,消极的话,甚至连“注意身体”、“小心生病”之类的叮咛,都觉得有点太婆婆妈妈。也许因为,小萱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日日面对耶鲁这些代表着新世纪新希望的莘莘学子们——他们身上所传达的这种繁茂蓬勃、不可屈折的生命力,他们对自己、对中国充满的理想、希冀和期待,没有理由让我泄气颓唐,让我因循那条代表当今时尚的玩世遁世之道吧!
末了,让我再引一位耶鲁学生的作文,以作为这么一篇不无针砭也不无灰暗的话题故事的一个“光明的尾巴”吧。
一个叫汪思远的女学生在她的题为《华裔年轻人的任务>的作文中,这样写道: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和发展,我认为华裔的年轻人站在一个很特别的位置上。……英文里有一句话:‘ohosehamuchhasbeengiven,muchisexpeced’就是说:对于曾经得到很多的人,期待也很多。因为我讲的这两组华裔年轻人有过这么特殊的经验,我们不能不接受自己在中国未来发展中需要扮演重要角色的任务。”
篇后补记
2007年,似乎应称为耶鲁的“中国年”。
刚刚写完耶鲁三百年来破天荒接受的第一篇本科生以中文写作的毕业论文,没想到,更大的“破天荒”等在前面。
这两天,正当去年由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邀请的耶鲁师生百人访华团,正式踏上赴京旅途之时,校方决定:今年的毕业典礼,有上百年传统的毕业颂诗“常青颂”(lvyode),将同时用英文和中文在全校的盛大典礼上朗诵。
“ivy”即“常青藤”。作为“常青藤大学联盟”的龙头老大之一,耶鲁每年的毕业典礼,都由当届选出一位优秀毕业生,写作一首“常青颂”,在典礼上隆重演出。对于被选中参与其事的学生,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据说,前年的“常青颂”被写成了一首交响乐;去年的“常青颂”是用古爱尔兰语(古英语的分支之一)朗读的。今年,校方决定用中文朗读“常青颂”,显然是近年来耶鲁校园内不断升温的“中国热”的一个“应时”之举,也是耶鲁三百余年的历史中一件破天荒的大事。
那天,几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本科毕业生来到我的办公室,请求我以教职员的身份参与其事,帮助订正他们花了好几个星期、数易其稿的“常青颂”的中文译稿。因为时间紧迫,学校给的定稿的期限就在翌日。看着眼前这些满脸洋溢着焦虑与神圣之情的中国大孩子,我知道自己责无旁贷。
当天夜里,逐字逐句对照着“常青颂”的英、中两个文本,年轻学子们字斟句酌的翻译,既要照应意义,又得契合本文的隔句押韵,真是难为他们了。译文整体上流畅达意,可谓难能可贵。除了个别字眼的增补、润色,我所作的也许算是最重要的改动,是把开头第一句——“hegaeswingsopen,andminuespass”,学生原译为“门儿悠悠敞开,分钟点点流逝”,我改订成“大门缓缓敞开,时光悠悠流逝”。除了照应英文原意,我主要是从中文开篇朗读的第一句的气势着眼的。
我最后向校方典礼组织者寄出了我对译稿的确认信,并帮助中国同学们选定了他们中间两位音色朗润、身高相配的朗读者。这件同样在耶鲁三百年历史中破天荒的大事——“常青颂”的中文朗诵,正式启动了。连日来,两位同学定时在我的办公室会合,我临时充当起他们的排演指导,以期在一周以后的耶鲁盛大庆典上,让中文母语铿锵美好的音色,响彻校园。
请让我记下参与2007午耶鲁毕业典礼《常青颂》中文翻译、朗诵的六位中国学生的姓名,以为历史留痕:
张泰苏、董怡立、吴迪、蔡俐、张菁欣、顾卓君。
最后,选摘中文《常青颂》的开头和结尾,以飨读者:
大门缓缓敞开,时光悠悠流逝学子彼此的笑语欢声即成往事。
遥想当年,这个舞台何其遥远回首间,谁不奢望时空倒转,昨日再现?……我们的故事,默默铭记那共享的情谊,心中的灵犀我们虽然离开——但我们是这里的青草,这里的高塔是悠扬、骄傲的歌声里沉默前行的步伐。
倾囊相授的诚挚与急迫
——有感于中国大学校长聚耶鲁
暑期间忽然接到大学副校长琳达打来的电话,让我吃了一惊。美国校园里虽然风气民主,但一般教职员其实是很少有机会和学校的头头脑脑直接打交道的。她电话里客气地要求我帮忙,牺牲一点自己的假期,为学校紧急校对一批中文译稿,并说:是孙康宜教授建议她来找我的,孙教授本人也在参与校稿,校长雷文一定会感激你们为此作的贡献,等等。
一时肃然。原来,耶鲁大学今年夏天邀请了12位中国大学的校长前来召开研讨会——就是外界传说的“大学校长培训班”。会期在即,雷文校长亲力亲为,要求发给12位中国客人的所有研讨材料不但要有中英文对照,而且特别强调:中文译稿一定要准确、达意,不能出错、闹笑话。所以,在所有材料已经由主办部门初译、初校以后,还特别希望东亚系资深的教授讲师们出力,力求把中文翻译做得尽善尽美。我本来正在一个写作计划之中,曾介绍了自己的学生、却婉谢了主事朋友的参与要求,现在由“校座”亲自出面求助,我自是不敢怠慢,马上停下手头的所有事情,埋头到校长室随后送到的三本厚厚的卷宗里去。
我一边校稿,一边感慨:这一回,耶鲁校方简直是和盘端出,几乎把耶鲁学校管理的整个底子都交出来了。就我校稿涉及的内容而言,大凡学校的营运、筹款机制,校友基金的组成及其运作过程;学校各种基金的使用(包括具体金额、数据)和筹募的方法与回馈的等级;学术评鉴及学术职称的评定;医学院科系的设置及管理;医学院学生的前期培养、修课指导和报考医学院后的专业选择及专业训练办法;关于学术剽窃的案例分析,关于学生考试作弊及评分争议的解决案例……所有材料的撰写人都是耶鲁校内的一方权威(院长或部门负责人、有关专业教授),而每一个专题几乎事无巨细,都有过程细节的清晰叙述,让人一目了然。虽然花了两个整天时间,我知道我校阅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内容,却已经让我有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之感。据说全部材料足足有两三块砖头那么厚——我后来听说,十余天的研讨班所涉及的内容之丰富、广泛,连耶鲁商学院的教授都在惊叹:这是前所未见的大学管理综合教程,其涉及的广度深度,即便在全美国的大学范围,恐怕也是“史无前例”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