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行销人生,“积善梳”启示录(6)

作者:汪雪英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2:37

|

本章字节:7624字

“对呀,我就在这家杂志社兼职,我的工作不是编稿,是卖书,用行话来说就是做杂志发行。白天送货到书店,邮亭,晚上没事到市场或工业厂区,一来可以做做宣传;二来可以卖一点;还可以交一些文友;找一些素材来写点东西。你们什么时候来这里的,我怎么做了一年都没有见过你们两个。你们不是都在深圳打工嘛。”我满脸的高兴,满心的欢喜,自从离开工厂就很少与老乡打交道,更别说一个村子的人了。是呀,去年回家没去了,今年非典流行就没出来,上个月来的,我们经常逛街却也没见过你。我笑:“这不,我们又见面了?”她们两个也笑了,接着,我们仨都笑了,为我们的相逢。


他乡遇老乡,而且我的这两个老乡不是一般的老乡,都是一个村一个房下还是前后邻居。现在流行的亲密语言就叫:亲爱的芳邻。在村里,我家做了些米果什么的,都要每个领居家送一碗,她们家亦是如此,有了什么好吃的,都少不了给左邻右舍一份。有时,她俩在家吃饭,还端着碗跑到我家来呢!自从打工潮起,我们就很少见面,其实每年我们都会回家,但回家的时间差错开了,都从未见过对方。论辈分,我比英华长一辈,跟小花同辈,论年龄嘛,她们都得叫我大姐。英华与我小妹小英是同学。小花就更小好几岁了。我来打工的时候小花还刚三岁吧。前些年家中建房,我看到小花还是个孩子,在我的想象中,他最多才不过十六七岁,但小花告诉我,她已经23了,我有点不敢相信,要知道,小花看上去真的很少,最多十六七岁。


岁月如风,一瞬就过了这么多年,想想自己打工,已经整整十七年了,难怪容颜易老,我身边不起眼的小妹妹,眨眼成大人了。人生真是不可思议。


行销人生,“积善梳”启示录(十)


英华小学毕业便再也不愿上学了,她家条件其实不错,姐姐翠华、哥哥清华都读完了高中,在广东打工。英华不读书的原因是读书不好玩,人家大学毕业还是要打工,她很灵巧,也很聪慧,家里的田地,有了她的帮助,从来不落人后,一天加个早班,插一亩田对她来说是小菜一碟,割一亩稻从不到天黑,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农村的手工活,她都做得又快又好。让人惊讶,她还在村里的羽绒厂做工,做的工序挑选鸡毛,给它们分类,每个月可以拿到四五百元,除了一些孝敬家里,自己还存有小金库,日子过得快乐而舒爽,她觉得打工要背井离乡,也没多少钱挣,她心疼母亲,母亲做事缓慢,只要她在家,母亲就可以减轻一份负担,英华有个在城里的婶婶,经常动员她出外闯闯,说她书也没读多少,应该去开开眼界,学点东西,要不然长大了只能在农村呆一辈子,英华那个时候在帮婶婶带孩子,婶婶想方设法劝她出远门到外去闯世界去。还经常帮她联系自己的老乡,要别人带她去广东打工。


英华听得多了,也有人介绍给她,她感觉反正在家呆着也是呆着,还不如到外面去见见世面。她跟着婶婶亲戚家的一个男孩,去投奔一个叫吴英的在佛山打工的女孩,那天,没有去佛山的直搭车,没办法,只好决定第二天再走,英华要婶婶的亲戚去她家,因为家里离车站比她婶婶的亲戚家距离近一些,第二天还可以搭火车到县城再搭车。但那个男孩不想跟英华走,硬要回自己家。英华回也不是,走也不是,一生气,就搭了辆到中途转车的汽车,直奔佛山而去。


车上有一班建筑工人,他们是去深圳做建筑的,一路上说说笑笑,反正大家都是一个县的乡亲,坐了一段路也就熟了,聊得很开心。车到佛山她就慌了,英华根本不知道吴英在佛山那个地方,怎么找,没地址呢?只有那个带他来而又没来的男孩知道。怎么办?又没有那男孩的联系电话,也没有吴英的联系电话。英华急中生智,跟那些老乡说:“大哥,跟你们商量个事,车到佛山了,我要找的人地址不详,你们能不能先带我到深圳你们的工地去住几天。等找到了我婶的电话她会告之我的,那时我再去找吴英。好吗?就住几天。憨厚的老乡见英华还不到十七岁,蛮可爱的,要是找不到人的话那就会落难的,善良的老乡一致同意她的要求了。


夜里,车到深圳,老乡们把她安置在工地上,第二天她休息了一天,尔后去找工作,本来就对交通不熟,再加之在深圳这个地方,英华还没文凭,一些小小的电子厂,差得要命,还要初中学历,大的她就更不用去了,那时,奔波找工了几天,她实在是累了,也泄气了,就要求去做建筑工,工头是老乡,也就答应了,英华年龄虽小,但个儿高,有点力气,但那些男孩都没什么事做,当然不会要她去做什么重活,每天帮他们打打下手,运点沙浆什么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对她来说,这点小事算什么?何况老乡们怜香惜玉,不要她做重活脏活。她写信告诉家里说她在深圳很好,工作也不错,然后又写信给她婶婶要到了吴英所在厂里的地址,婶婶怕她不懂,还电告吴英一定要到车站去接英华。


那天英华一个人从深圳坐车去佛山,到达佛山汽车总站刚好中午,她突然发现自己的钱不见了,手里剩下两元,那怎么办?那一百元那去了呢?掉了还是被偷了,一定是被偷了,难怪刚才好像有人在挤来挤去的。英华气不要命,转眼一想气也没用,好在不远,找到吴英就不怕了,吴英会帮她交车钱,她招了一辆摩托车,说是去华海玩具厂,司机说要十五元。她也不说话,坐上去就走了,到达目的地。她跟司机说我不够钱,等我找到老乡再给你,你等一下行吗?司机没说什么,看着她从背包的袋子里拿出一张靓女的照片,走到门卫那里打听,问有没有一个叫吴英的,门卫说没有,她急了,拿出照片给门卫看,让她好好记一记,前天她还跟我打过电话呢?门卫说帮你找找吧。说着就打电话到公司宿舍,没过几分钟,吴英真的出来了,帮她交了摩托车的钱,又跟门卫说:“我妹妹没地方住,你能不能通融一下,这两天,我去找上司为她办入厂手续,她就是我们厂的员工了。”门卫面露难色,英华就说:“大哥,你就通融一下吧,你都看到我连车费钱都没了,那里有钱住店呀?”门卫见她一个小女孩,想了想就答应了,说:“那你跟她进去吧,不过有个条件,别没事就跑出来,给别人抓到我可管不了你呀。”英华说:“大哥,没事,我不会乱跑的。我跑出去还不知道路呢!谢谢啦!”


前两天,英华很老实,吃饭都由吴英打进来,可是后来她就天天像老员工一样走进走出很自由了,她装得大大方方,没人知道她不是厂里的员工。这些天她目睹了员工每日加班加点就那么五百元工资,她感觉打工很艰难。她说家里的工人要是有这么勤劳的话,工资准比这还高,当吴英通知她正式上班时,她又很想很想回家。于是向吴英借了车费,结束了她那前后和一个月的打工生涯,回到了家里。


英华再次来打工是在深圳,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独行,她这次出门便轻车熟路,何况她还有个姐姐在京华电子厂做工,姐姐的工厂老乡多,进出好像自己家一样方便,因为是乡镇与外资合股的,这个厂的大多数是与我同一年出来打工的老乡,或是老乡带出来的姐妹较多,与我们同一年出来的,就是那年从我县劳动局分批带出去的姐妹,这个厂全是我们永新县老乡在做管理,所以英华很快就分到品检部做了一名品检员,工作不累,福利待遇也很好,每个星期两天假,八小时工作制,夏天还有茶、糖水供应,有面巾纸发,每十天还有一次超额奖,很开心。英华蹦嘣跳跳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很低,于是就每天下班找书看,她看的很杂很杂,什么都看,像琼瑶、岑凯伦、亦舒、古龙、金庸,好多好多,只要是,她都爱看。几年下来,英华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不少,人也成熟了很多,她也从一个小品检升到了品质外发组长,工资成倍地长,比姐姐还高一些,这时她又跳进了歌乐磁带厂做得还是分厂的品质组长。生活得春风得意,事业发展也蒸蒸日上。往家里寄了不少的钱。


听英华说话,越听越有兴趣,她也越说越有劲,像她那个学历的人,混到这个位置挺不容易的。如果我不是事先知道,英华的能力和学识跟她的小学文化真的不相称,打工,可以让一个人成长、成才。


那天,我睡在英华的宿舍,听英华话家常。英华为我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家门前的泥沙路最近加宽加大成了水泥路,镇上通往省城的那条319国道,也就是我们家门前的公路,也成了四车道宽阔大道。乡镇的集市每两天就赶一次集,老百姓有了钱也舍得花钱,变着花样吃肉了。每个家族人丁兴旺,小英家的哥哥考上了省重点大学,小明家的姐姐成了研究生,新明在中山市区买了套房,志平在家建起了二套楼房,瑞明的三层大楼装修的好气派,立在村头迎风朝阳,春英要出嫁了,就嫁给志平,美凤生了个千金。英华的哥哥也娶了个外地懂事的媳妇,两个人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哥哥还在东莞茶山开了一个模具厂,把她母亲都带出来帮哥哥嫂子带孩子了,还有她说我家弟弟今年找了个外秀惠中的女友,让我准备礼金,最多明春就要结婚。我妹小英也带男友回家摆了婚宴,还说我女儿萍儿个儿长得好高、好懂事。对了,现在建议新农村,我们村还办了一个老年协会,设有围棋室,象棋室、茶室,还有一个由村人组织的戏班子,农闲时没事做了,他们还在村子里唱赣剧呢,今年过年回来,我们就可一饱眼福了。


最后英华总结说:“如果不是打工,家里会有今天呢?如果不是打工,百姓有这种好的生活水平吗?如果不是打工,我们村哪来那么多漂亮的楼房、靓丽的姑娘?”


醉了,醉了,我醉在英华她那俨俨的国事家事百姓事里头迷失了方向?一夜都在细语呢喃故乡那醉人的乡村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