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1:14
|本章字节:12240字
财主白音又惊又喜直发呆,他问巴拉根仓这是怎么回事,巴拉根仓说:“我的这条瘦驴是个神驴,我每天用好吃的东西喂它,它就给我拉金子。”财主白音说:“你把它卖给我吧,我给你一千两银子,五十匹好马。”巴拉根仓说:“那可不行,我全家都指望着这驴过日子,你虽然给我这么多东西,可总有一天会用完的,可这驴能不断地给我下金元宝,我永远也用不尽。”白音说:“巴拉根仓,你如果不识好歹,我就报告王爷,到那时,你什么也得不到,王爷白白地牵走你的驴子。”巴拉根仓故作害怕的样子说:“我答应你的条件,千万别惊动王爷。”白音给了巴拉根仓一千两银子,五十匹好马,留下了马拉根仓的瘦驴。临走时巴拉根仓望着驴子对白音说:“你一定要好好伺候它、喂好它,十天后它就会给你拉金元宝。”
白音和他的老婆怕别人知道这驴子的事,也不敢对下人声张,只好由他的老婆精心伺候这条驴。每天他的老婆都亲自喂它最新鲜最嫩的草,打扫驴棚。几天以后把这个一直好吃懒做的婆娘累得腰酸背痛,可为了得到金元宝,她还要每天硬撑着伺候这条瘦驴。财主也每天都来看驴拉屎。到第十天,他们急不可耐地来到驴棚,财主的老婆俯下身子死死盯住驴屁股,驴真的翘起尾巴来了,一下子拉出好多屎喷得财主老婆满脸的驴粪。到这时他才知道上了巴拉根仓的当。
想一想:小朋友,通过故事,你知道巴拉根仓是一个怎样的人吗?他是用什么办法使财主上当的?财主为什么会上当?
梁山伯与祝英台
古时候,常州有个奇女子,她自小喜欢读书作文,听说余杭地方文风最盛,就想前往游学。她的哥哥嫂子劝她:“你一个16岁的女孩儿家,外出游学,难道不怕被人笑话?”祝英台却自有主张,扮作男子模样,哥嫂竟辨认不出,只好随她去了。
祝英台女扮男妆到余杭求学,同窗有个叫梁山伯的,是苏州人,为人很真诚正派,和祝英台互相尊重,结为兄弟。白天一起吃饭,夜晚一起睡觉,但同窗三年,祝英台都衣不解带,梁山伯有时也有疑问,但都被祝英台用话搪塞过去了。
三年之后,学业期满。梁祝二人感情深重,梁山伯就一路送祝英台回家。相送路上,祝英台几次暗示自己是个女子,并愿以身相许,无奈梁山伯是个书呆子,竟然悟不出其中道理,反怪祝英台尽说疯话。临别时,祝英台向梁山伯托言介绍给妹妹做媒,梁山伯欣然允诺,祝英台请他前来提亲。
梁山伯和祝英台分手后回到家中,因家中事情耽搁没有马上去祝家庄提亲。而祝英台的兄嫂已将祝英台许配给富家子弟马文才,约定来年二月娶亲。祝英台原想梁山伯速来就可以挑明,但久等不至,又恐哥嫂疑心,不敢推阻。
待梁山伯来到祝家庄,并无祝英台这个同学。丫环请梁山伯到中堂相见时,祝英台已是女儿装扮了。染山伯大惊才知道祝英台原是女扮男装,自己竟未能认出,真是愚蠢到家了。谈及婚姻的事情,祝英台只哭诉已许配马家。祝英台禀告兄嫂愿意嫁给梁山伯,兄嫂因两家贫富悬殊,又先许配马家为由不答应。梁山伯泪别回家后,自恨来晚,后悔不及,想到三年同窗的情谊,十八里相送的境况,就得了相思之病,病一天重似一天,到年底抑郁而亡,葬在与祝英台分手之处。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病故的消息,非常悲痛。想不从马家的婚事,兄嫂又不同意。第二年初,马家迎亲的人到了,祝英台被抬进了花轿。迎新队伍经过梁山伯墓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人马都走不动了。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墓前,大哭不止。忽然一声响雷,墓地裂开一缝。祝英台一下子跳下去陷入墓中,随行的人急忙拉她也没拉住。裂口马上又合上,天气也清朗了,只见墓前飞舞着两只蝴蝶,你追我逐的飘飘而去。人们这才知道这两人生为兄弟,死为夫妻,这蝴蝶就是二人的精灵变化的。
想一想:这个中国民间故事,歌颂了热情大胆的祝英台和忠诚老实的梁山伯之间的爱情,用他们的爱情悲剧暴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榕神传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相传在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大力士力大无比,每次比武总是夺得头份。在一次龙灯会上,他与对手相持了很久很久才取得胜利。人们为他欢呼,而此时他那年轻美貌的妻子也为他生下一个强壮的儿子。
这孩子生下来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不是一年一年长大,而是一月一月,一天一天地长大,吃得也特别多,他妈妈不得不从各家去为他讨取食物。当孩子一岁时,就和其他5岁的孩子一样大了。这天,孩子坐在门口的小竹椅上,见到一个身背长号的传令人来到这里找他的父亲,原来是敌方的人马入侵到附近。敌人人数很多,兵强马壮,沿途烧杀过去。大力士和村民们立刻应召去与敌人作战。但是因为寡不敌众,一去就没有回来。敌人还在进攻,而孩子很快就长成了强壮的青年。他的力气和勇气超过了他的父亲。青年让人们做了一匹硕大的竹马,运到榕树下,转眼,这匹假马活了,青年人带领着村民再次去迎击敌人。战斗中,青年人和神马大显威风,当他的棍子丢失后,他用榕树枝横扫敌人,使得敌人魂飞胆丧,大败而逃。
取得胜利后,青年人告别乡亲,骑上神马,握着榕枝,飞上天空,成为人们的保护神,后人称他为“榕神”。
想一想:榕神从出生到升天,与平常人有哪些不同?后人为什么称他为“榕神”呢?
老鹰和肝
有一次,纳斯列丁·霍加买了一副羊肝,提着它兴高采烈地往家走,想着能够美美地饱餐一顿,那份高兴劲就别提啦。
半路上,纳斯列丁遇见一个朋友,寒暄半晌后,朋友问道:“你打算怎样做羊肝吃?”纳斯列丁·霍加回答:“就是普普通通的做法。”那个朋友却大不以为然,说:“不,羊肝能够做得非常好吃,要如此这般。现在我对你说一遍,你照这个做法做吧。!”纳斯列丁·霍加说:“我怕我的脑子记不住你的说明,请你帮我写在纸上吧,我一边看着它一边去做。”那个朋友就把烹调羊肝的方法写下来,把纸交给了纳斯列丁·霍加。
纳斯列丁·霍加接过写着烹调法的纸,与朋友道别后,一路往家走时,满脑子都是新的烹调法,别的什么就顾不到了。这时一只老鹰俯飞下来,叼走了他的羊肝直飞上天。纳斯列丁·霍加一点也没有惊慌,也没有懊丧,他挥着手里的纸冲着老鹰喊:“老鹰,你白白拿走了羊肝。你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到好滋味的羊肝的,要知道,烹调法在我手上呢!”
想一想: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趣?纳斯列丁·霍加丢了羊肝为什么还如此从容?而对老鹰来说,这是多么丰盛的一顿大餐!
跳来跳去的鸟
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对老夫妇。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很穷苦。有一次老婆婆打算点炉子,但是没有细木柴,老婆婆就对老公公说:“去,到树林子里砍一棵树,我们要多贮存一些木柴过冬。”
老公公带着斧头走进树林,挑选了一棵漂亮的白桦树就砍。突然树上有一个声音在说:“老公公,请您不要砍这棵树。只要您不砍我的家,您需要什么就会有什么。”老公公仔细看,原来是树上一只跳来跳去的鸟在说话。
老公公非常惊奇,就真的没有砍树,回家对老婆婆说了这件怪异的事,老婆婆叫喊起来:“你为什么不向它要些劈柴呢?它要不给,就砍那棵树。”老公公就又回到树林里,走到那棵白桦树前,鞠了一躬说:“神鸟,神鸟,我老太婆向你要一些生火用的劈柴呢?”那只跳来跳去的鸟出现了,告诉老公公一切会办到的。
老公公转回家去仔细一看,院子里堆满了劈好的劈柴,老婆婆已经生起了火,屋子里可暖和啦。但是老婆婆并不高兴,她对老公公说;“这个笨老头,我们连一点面粉也没有了,你不会找它要面粉吗?”老公公说:“你别着急,我们刚刚要完了劈柴。”老婆婆操起火钩子,把老公公赶出了门。
跳来跳去的鸟对老公公说:“老爷爷,回去吧,您要什么就会有什么。”老公公回到家里看见面粉装满谷仓,一直堆到顶上。没想到,老婆婆马上又叫他去要新房子和成群的牛、马、羊。老公公被老婆婆用扁担打出来了。只得又去树林里找那棵白桦树,跳来跳去的鸟又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等老公公回家时,那破旧的木房已经焕然一新,院里牛羊成群,还停着一辆大马车,老公公想:“这下可好了。”
但是老婆婆过了几天不满足了,她要当贵族太太,穿上贵重的毛皮衣服,有许多奴仆伺候着,出门时老百姓向他们鞠躬敬礼。老公公没办法,只好又到树林里的白桦树上找那只跳来跳去的鸟。那神鸟虽然不太高兴,但还是答应给他们想要的一切。果然家中已是奴仆成群,新宅高耸了。
当了几天贵族太太的老婆婆想:“这贵族太太还不如当王后呢。”就又逼着老公公去找神鸟要当国王和王后。跳来跳去的鸟脸沉下来,非常不情愿:老爷爷,回去吧,你想要什么就会有的。”老公公知道神鸟说过的必能做到,忙赶回家看,哪里有什么住宅,已经立起了一片宫殿。老婆婆成了王后,无数的大臣簇拥着她。
“去,再到那鸟那里去,告诉它我要当至高无上的女王,让那鸟到我的王宫里来,随时听我吩咐!”老公公又向神鸟提出了老婆婆的新要求。那跳来跳去的鸟叹了口气:“贪婪的老人,你们还是不要成为人吧。”果然,宫殿消失了,还是那间破旧的,没吃少烧的小破屋,破屋前是老婆婆和老公公,不过他们一个变成了猪,一个变成了牛。
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去砍树?神鸟帮助老爷爷实现了什么愿望,到后来神鸟为什么把他们都变成了牲畜了呢?
大红灯笼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一到阴雨天,手臂上的箭伤就隐隐作痛。这天他叫来心腹大将胡大海,吩咐道:“我的手臂是在攻打无锡时,被守军射伤的。现在我命令你带五百士兵前往无锡,杀它个三天三夜,为我报这一箭之仇。”
消息传到谋臣张之斋那里,他急忙去见胡大海。问明原因后说道:“我的亲朋好友都在无锡,你带兵一路杀去,我的家族可怎么办呀?”胡大海哈哈大笑道:“张大人尽管放心,我决不会伤害他们的。”张之斋皱起了眉头:“这怎么可能呢!你又不认识他们啊!”
胡大海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有了,张大人,你赶紧捎信给无锡,叫他们在自家大门口挂上一盏红灯笼,到时我只认灯不认人。”张之斋一听,心中大喜,立即写信通知了无锡的亲朋好友。
胡大海带着五百士兵赶到无锡时,只见大街小巷空无一人,而家家户户都在屋檐下挂起灯笼。后来,挂灯笼的风俗又传向了四面八方。
想一想:挂红灯笼的习俗直到现在还保留着,那火红的灯笼代表着喜庆,代表着收获。可当初朱元璋的决定是为什么呢?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冬至吃饺子
东汉时期有个名医,叫张仲景。他的医术很高明,不管什么病,他都能手到病除,人们都称他是“医圣”。
有一年冬天,张仲景从外面行医后回家。一路上寒风刺骨,雪花飘飘。他看见一些为生活奔波的人们,由于没有钱买衣服,仍然穿得很单薄,身上脸上都生了冻疮,不少人连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心里很不是滋味。
张仲景回到家,心里还惦忆着那些冻烂耳朵的人们。他带领弟子,在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大棚,支起大铁锅,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进锅里熬。等熬好后,又把羊肉、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一只只耳朵形状,再放进铁锅里煮。张仲景把这种治冻伤的药叫“祛寒娇耳汤”。
冬至那天,大棚前聚集了很多人,张仲景给每人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下娇耳,又喝了祛寒汤,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发热,更神奇的是,那冻裂的耳朵,不出半月都好了。
后来,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就仿着“娇耳”的样子,做成饺子吃,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会再冻耳朵了。
想一想:小朋友,冬至那天,妈妈包饺子给你吃了吗?其实故事更说明了医圣张仲景的什么精神?从中你学会了什么?
豆腐的来历
传说战国时期,燕国有一个孝子叫乐毅,他的父母都很喜欢吃黄豆。
一天乐毅正在煮豆浆,准备给父母喝。老人家从锅里舀了一勺,尝了一口,摇着头问:“这豆浆怎么什么味也没有啊?”乐毅一拍脑门,哎,原来是忘了放盐。盐罐里只剩一些盐卤水,他就全倒进了豆浆锅里。一会儿,水煮开了。乐毅揭开锅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原来锅里的豆浆,全凝成了白嫩嫩的乳块!乐毅的父母看了连说:“真奇怪!真奇怪!”乐毅尝尝,感觉滑嫩可口,别有一番滋味。他又请父母和邻居品尝,大家都说:“真好吃!。”乐毅很高兴,第二天就请私塾先生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豆腐之玉”。
乐毅几乎天天做“豆腐之玉”给父母吃。有一次,乐毅的母亲病了,请来大夫一看,原来是经常吃黄豆上火的缘故。大夫开的头道药就是凉性药——石膏。以后,乐毅在做‘豆腐之玉’,都放些石膏,这样再吃,就不会上火了,而且味道比以前更鲜嫩。
后来,乐毅专卖“豆腐之玉”,生意很兴隆,“豆腐之玉”也被人们简化成了“豆腐”。
想一想:故事听完了,小朋友,现在你知道豆腐的创制过程了吧?豆腐是谁做给父母吃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张小泉剪刀
张小泉剪刀全国闻名。据说,在很多年以前,张小泉是杭州有名的铁匠。他家附近的巷子里有口大井,井水很深,也很清甜,附近人家都喝这里的水。可是有一天,两条黑蛇钻进了井里,井里的水就变黑了,没法再吃了。张小泉力气大,人又聪明,决心要除掉井里的毒蛇。这天,张小泉喝过酒,提着大铁锤跳进井里。沉到井底,他睁眼一看,果真有两条漆黑发亮的毒蛇,正颈缠着颈,盘绕在一个角落里。张小泉眼明手快,不等两条毒蛇分开,抡起大锤,把两条毒蛇的颈砸得扁扁的,粘在了一起。张小泉一手提着大锤,大手拎着毒蛇,慢慢浮上水面。等人们七手八脚把他拉上来时,再看那两条毒蛇,已经变成铁的了。
张小泉把变成铁的毒蛇拿回家,心想这块铁可以干什么呢?他想了又想,画了又画。后来,他在蛇颈相交的地方安上一枚钉子,把蛇尾巴弯成把手,又把蛇颈上面的一段敲扁,磨得非常锋利。他给这种工具起名叫“剪刀”。
人们用剪刀裁衣剪线十分方便,从此,张小泉的剪刀就出名啦。
想一想:难怪这剪刀如此有名,原来有这么久远的背景。是什么使张小泉如此勇敢,下井杀了两条毒蛇呢?
贴对联的传说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大学问家。一次,他走到一个叫陈蔡的地方,带的干粮吃完了。孔子把学生子贡叫到跟前,让他去向一个叫范旦的人借粮食。范旦是当地乞丐的头领。子贡找到范旦,说明了来意。范旦说:“听说孔子很有学问,只要他能说一句话,把‘好坏多少喜欢恼’这七个字都包含进去,我就借粮食给你。”
孔子听后说:“你去告诉他:天地间好人多,坏人少,借时喜欢还时恼。”范旦听了很满意,就装了一笔筒米给子贡。子贡不好意思再多借,就回去把笔筒的米全倒进锅里。没想到,竟煮了一大锅米饭,吃也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