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4)

作者:雅瑟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14

|

本章字节:12968字

在秦朝二世的时候,赵高做丞相,他想篡位作乱,但恐怕其他大臣反对,就想了一个主意,测验他们一下。一天,他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我送给您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你弄错了,把鹿说成马了。”赵高就问大臣们:“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大臣们有的不作声,有的说是鹿,那些顺从、巴结赵高的,就说是马。后来赵高把不跟着自己说马的大臣,找借口处死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后来,人们使用“指鹿为马”这句话作为成语,比喻有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取而代之


项羽又叫项籍,他的先代都是楚国的名将,因为有战功而被楚王封在项城县,所以他们就姓项。


项羽少年时期,曾经去读书,结果读了一段时间,觉得没兴趣,又改去学剑术,结果也没有学成。他的叔父项梁为这件事情很恼火,骂他没有出息,可是项羽却说:“读书不过是记个名而已,剑术学得再好,也只能是一个人作战,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率领万人作战的本事!”项梁听了这话,心里挺高兴,就教给他兵法。


一天,秦始皇出巡到会稽,渡江塘江,项梁和项羽一块出来观看。项羽看见秦始皇的车驾浩浩荡荡、威仪非凡,便用手指着秦始皇,对项梁说:“我们可以代替他!”项梁听了这话,慌忙堵住他的嘴,说:“可不要胡说八道,这是要灭掉九族的大罪啊!”


从此,项梁心里特别喜爱项羽,以为他日后能够做成大事。项羽二十几岁以后,身体长得健壮、高大,力气过人,能把做饭用的大鼎举起来,当地的青年人都非常畏惧他。


不久,陈胜举兵起义反秦,项羽便跟项梁在会稽响应,杀了太守,领兵抗秦。后来,大破秦兵,杀了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取而代之”这只句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原意是夺取别人的地位而代替他,后来则用它表示拿这个取代那个,与原来的涵义已经不同了。


先发制人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一些地方官吏,也都乘机起兵反秦。


会稽郡有个长官,名叫殷通,他平时与项梁、项羽很好,他仰慕这叔侄二人名气。为了乘势争权,殷通将项梁、项羽请来,共商大事。


项梁说:“长江南北一带全都反起来了,这是推翻秦王朝的好时机啊!我听说,先动手就能制服别人,后动手就要被人家制服。”


殷通希望他们叔侄俩共同领兵起事,为自己效劳。可是,项梁野心很大,他不肯当殷通的下属。他觉得殷通无能,成不了大事,便暗示侄儿项羽杀了殷通。


殷通被杀,官府中的衙役见项羽勇猛,都不敢反抗,愿意服从他指挥。于是,项梁在吴中举兵,收编了郡下属县的兵丁,率领八千多人的部队,举起反秦大旗,向北方进军。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汉书·项籍传》,书中记载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成语“先发制人”即由此而来,原来是说战争中的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后来,则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


四面楚歌


秦朝末年,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战争。开始,西楚霸王项羽指挥作战很顺利,打下不少胜仗,因此非常骄横。后来汉军的韩信登台拜师,在九里山摆下战场,将楚军团团围困在垓下,也就是现在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


楚军受到汉军的重重包围,粮尽援绝,形势危急,因此项羽十分忧虑。一天深夜,他正在帐中考虑怎样突围,忽听四面八方传来阵阵楚国人的歌声。项羽大惊,忙问:“汉军把楚国都占领了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楚国人唱歌呢?”其实,他哪里知道,四面八方的楚歌并不是楚国人唱的,而是刘邦命令汉军的士兵们唱的。原来这是一个计策,因为楚军大多数都是楚地人,他们听到楚地民歌,就以为楚地都已失守了,于是思念起故乡,涣散了军心,就失去了作战能力。


汉军唱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到项羽帐中。项羽心乱如麻,十分焦急。当天晚上,项羽带领一支军马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赶。项羽逃到乌江边上,走投无路,拔剑自杀。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后来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句成语,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处境。


卷土重来


杜牧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他曾经写过一首题为“题乌江亭”的诗,诗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诗中说的是楚霸王项羽的故事。秦朝灭亡以后,楚汉相争,项羽被刘邦打败了,退到乌江。乌江的亭长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渡船,劝他赶紧过江。亭长说:“江东虽然小,只有千里地方,几十万人口,可是也足够容纳您的了,请您赶紧渡江,现在江边只我有船,一会儿,即使汉军赶到他们得不到船,也是无法追赶过江的!”


可是项羽不肯上船,他苦笑着说:“这是老天叫我死,我么能渡江而走呢?况且当初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现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是江东父兄可怜我、宽恕我,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就是他们嘴上不说,我心中也感到羞愧呀!”说罢,他将自己骑的千里马送给亭长,转身去与汉军短兵相战,独自杀死汉军几百人,自己身上也负伤十几处,最后自刎而死。


杜牧游历到这里,看到乌江上的亭子,想到项羽的死,还很为他惋惜:如果你当时跑到江东,也许会卷土重来呢!


北宋的王安石也写过一首《乌江亭》诗,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与杜牧相反,他认为项羽一败涂地,肯定不能卷土重来了。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的乌江镇。亭,是秦汉时期乡以下的行政单位。


想一想: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记载于《史记·项羽本纪》。“卷土重来”原意是失败后图恢复。现在多用它形容反动势力的反扑。


约法三章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占领了都城咸阳。刘邦进入城内,看见宫殿雄伟壮丽,就想住进去享受一番。大将樊哙和谋臣张良都劝他不要贪图享乐,失去民心,误了大事。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宫室、宝库,退兵灞上。


为一严明法纪,安定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宣布废除秦二世时的严刑苛法,实行新法令。刘邦和大家约定三条法律:第一条,任意杀人要判死刑;第二条,伤害人家的要办罪;第三条,对抢劫偷盗的人也要惩罚。这就是历史上的“约法三章”。


同时,刘邦还派人到各乡、各县宣传约法三章。老百姓非常拥护,非常欢喜,从此刘邦的声望更高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成语“约法三章”即由此而来。它原指约定法律三条,后来则指约好或规定几点,大家共同遵守。“约”,就是约定;“章”,这里指条款。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开始,刘邦没有项羽力量强大,因此把咸阳让给了项羽。项羽占据咸阳后,自封为“西楚霸王”。他怕刘邦占据关中,不好对付,就把刘邦封到巴蜀和汉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陕西南部和湖北一带,去做汉王。刘邦因为当时的力量抵不过项羽,只好接受项羽的分封,领兵退到南郑去。


路上,刘邦的谋士张良,向刘邦献计说:“项羽现在对您很不放心,您就索性把走过来的几百里栈道,一齐烧毁。这样项羽就会误认为您不打算出来了,对您就不会防备了。”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


刘邦把力量积聚起来以后,就拜韩信为大将,准备出兵入关。韩信为了迷惑敌人,只派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样子。把守关中的项羽部将章邯,得知消息后,毫不在意,反而讥笑刘邦说:“当初烧了栈道,结果妨碍了自己出兵。现在只派几百人去修复,何年何月才能修好!”然而,韩信在派人修栈道的时,却暗中率领汉军主力抄小路迅速进到陈仓,即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县东部,趁陈仓守将不防备,攻占了陈仓城。章邯得知陈仓失守,这才慌忙领兵前去抵抗,可是已经太晚了,章邯吃了败仗,走投无路,拔剑自杀了。接着刘邦的军队再次攻入咸阳,占领了关中。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和《史记·淮阴侯列传》。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句成语,用来比喻表面上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成的窄路。“渡”,这里指进兵。


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二十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即现在的河北省井陉关,准备迎战。


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


“韩信这次领兵前来,一路上打了许多胜仗,他乘胜而来,其锋不可挡。但是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士兵吃不饱,战马也缺乏草料。我们井陉地方的山路很窄,车马很难通过,汉军走不上一百里路,他们的随军粮草必然落在后面。因此,我倒有个主意,派三万兵从小路截断他的粮车。你再把沟挖得深些、墙垒得高高的,坚守营寨,不与他们交战。这样一来,他们前不得战,后不得退,用不了十天,我们就可以捉住韩信。”


李左车虽然说得条条在理,可是陈余是一个书呆子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说:“我读过不少兵法,兵书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它,兵力比敌人大一倍,就可以和他对阵。现在汉军号称几十万人,其实不过几千人,况且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我们的兵力超过汉军许多倍,难道还不能把他们消灭掉吗?如果今天避而不战,别人会讥笑我胆小。”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意见。


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计策,十分高兴,就把兵马驻扎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到了后半夜,韩信派一万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陈余等人见韩信兵马沿河布阵,都哈哈大笑,说:“韩信空有虚名!背水作战,不留退路,这是自己找死!”


天亮后,韩信带领后队兵马,打出帅旗,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对岸阵地退去。陈余不知是计,指挥赵军拼命追击。


这时,韩信埋伏的两千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杀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子,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追到汉军背靠河水的阵地后,汉军后退无路,个个背水拚命死战,赵军久战不能获胜,士气开始低落,忽然又发现背后自己的营垒都插上汉军的红旗,军心顿时大乱,纷纷溃逃。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陈余被杀,赵王歇被活捉。


想一想: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背水一战”的成语,用来比喻没有其他选择,只有一决死战。成语“拔帜易帜”也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易”是换的意思,后来人们用这句成语比喻取而代之。


多多益善


韩信是汉王刘邦的大将,他领兵打下了不少胜仗。后来因为有人告发他谋反,刘邦将他擒住,带到洛阳。不久刘邦赦了他的罪,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遭遇这样的变故,心情非常忧郁,经常称病不去朝见刘邦。可是刘邦时常找他闲谈,谈论各位大将的才能如何,有一次,刘邦问韩信说:


“你看我能够领多少兵指挥作战略?”


“你不过可以指挥十万兵马!”韩信说。


“那么你可以领多少兵呢?”刘邦又问韩信,韩信毫不客气地答道:


“你问我吗?对于我来说,那是越多越好啊!”


刘邦听了他的话,禁不住笑了,说:


“既然你那么能干,为何反被我擒住?”


韩信争辩说:“这是两回事呀,你不能带兵,却善于用将啊,这是我被你擒住的缘故,况且,你的成功是老天授给你的,并不是人力所能及的呀!”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多多益善”这句成语是从这里来的。“益”是“更加”的意思,“多多益善”就是越多越好。


汗马功劳


刘邦打败了项羽以后,夺取了天下,文武百官们都论功封赏。大臣们拼命争功,争来争去,一年也没有结果。刘邦以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他为侯,这时大臣们都起来反对,说:“我们亲自参战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攻城夺地,各有战功,可是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反倒功劳居我们之上,何也?”


刘邦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群臣答道:“知道。”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刘邦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捕野兽的是猎狗,而发现野兽踪迹的、向猎狗指示野兽在那儿的是人。你们能得到走兽的,功劳像狗一样,而萧何发现兽迹、指示目标,功劳像猎人一样。”听了刘邦的话谁也不敢再发议论了。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成语“汗马功劳”就是由“汗马之劳”转化来的,“汗马”,指古代将士骑马作战马累得出汗,比喻征战的劳苦。后来人们则用“汗马功劳”比喻在战争中立下功劳,有时指在工作中作出贡献。


汗流浃背


西汉时期,汉文帝当上皇帝以后,陈平认为周勃在诛灭吕氏势力上有功,应该让他作丞相,汉文帝同意了,命周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陈平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汉文帝想了一下国家的事情,就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判决多少案件?”


周勃抱歉地说:“我不知道。”


汉文帝又问:“全国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钱粮有多少?”


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把脊背都湿透了,还是回答不出。汉文帝又问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有主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狱;问钱粮的事,有内史。”


“各种事情都有主管的,那么丞相负责什么呢?”汉文帝又问陈平。陈平爽快地回答:“宰相者,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任其职焉。”


汉文帝对陈平的回答十分满意。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己不如陈平,就称病辞去右丞相的官职。后来陈平一个人作了许多年的丞相。


想一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汗流浃背”是从“汗出沾背”深化出来的,原来的意思是形容惭愧和恐惧,现在则通常用它形容浑身淌汗,汗湿透了脊背。“浃”读jia音,湿透的意思。


门可罗雀


在汉朝文帝的时候,有个当廷尉官职的人,名叫翟公,他掌管着刑罚的职权,因为他有权有势,人们都来拜见他,常常是宾客盈门。等他被免职以后,谁也不来看他了,他家的门前冷冷清清简直可以张网逮雀儿啦。后来翟公又恢复了官职,许多人又想去拜访他,他十分感慨,便写了几句话帖在大门上: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他用这些话嘲讽那些趋炎附势的人。


想一想:“门可罗雀”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汲郑列传》。人们就从中引出“出门罗雀”这句成语,用以形容来人很少,门前冷冷清清。有时也写作“门庭冷落”。


一发千钧


西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赋。开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乘就劝阻他说:


“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上边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垂在无底的深渊,这种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这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在上边断了,那是接不上的;如果坠入深渊也就再也取不出来了。所以我谋反汉朝,就像这缕头发一样的危险啊!”


枚乘的忠告,没有得到刘濞的采纳,他只好离开吴国,去梁国作梁孝王的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