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1:14
|本章字节:7768字
有一天,秦少游又想喝酒,苏小妹说:“老规矩,你先得猜谜!”说着,就出了一个字谜:“两日齐相投,四山环一周,一口吞四口。”秦少游想了很久,还是没有猜出来。
可是,他哪里肯认输呢?借口说:“哎哟,我把扇子忘在哥哥家了,我去取!”他赶到苏东坡的家,看见苏东坡坐在院子里,面前放着几盘菜,正在悠闲地喝酒。秦少游忙把苏小妹的谜语说了,恳求苏东坡一定帮忙。苏东坡喝了一口酒,只是笑了笑,然后把筷子伸向盘里的鱼,把鱼的头和尾巴夹断。秦少游眼睛一亮,高兴地说:“谢谢你告诉了我答案!”明明苏东坡一句话也没有说,秦少游为什么说他告诉了答案?
想一想:“田”,鱼字去头尾,就是田字。
谜话三国
从前,有个土财主好卖弄学问。有一天,他正翻看《三国演义》,厨师笑笑说:“老爷,不瞒你说,《三国演义》是我天天必读之书。就拿今天来说吧,我炒菜缺了四样作料,全在这书里面,所以我来看看!”财主听了半信半疑,他只知道《三国演义》里写的是曹操、刘备和孙权,还没听说过写有做菜用的作料呢。厨师说:“东家,你听着——刘备求计问孔明,徐庶无事进曹营,赵云难勒白龙马,孙权上阵乱点兵。”
财主白眼翻了半天,也没能猜出来。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厨师缺哪种四样作料吗?
想一想:缺算(蒜)、少言(盐)、无缰(姜)、短将(酱)。
郑板桥题匾
清乾隆年间,兴化地区有个充当衙门走狗的土财主,他胸无点墨,又偏爱附庸风雅。他想,郑板桥是当今大书法家,为何不重金聘他为自家写一块匾呢?
依郑板桥的脾气,即使财主堆一座金山来,他也不会为财主写一个字的。但这次他却慨然应允,提笔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大字。但他有言在先,那就是制匾时,其中的第一、三、四个字油漆左边,第二个字“闻”油漆“门”字。土财主只要郑板桥肯题匾,想也不想便答应了。
“雅闻起敬”的门匾挂上了,但挂的时日不多,财主就不得不把它摘下来,因为匾上的四个字已成为他的一句话。想想看,那匾上的四个字是怎样变的?
想一想:“雅闻起敬”漆完成了“牙门走苟”,就是“衙门走狗”的谐音。
谜破谜
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是个大文学家,他很喜欢出谜语让别人猜。有一次,王安石的好朋友王吉甫来访,王安石随即出了一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也是一个猜谜高手,稍加思考就知道了答案,但是他没有说出来,而是说:“我也出个谜语你猜猜。东海有条鱼,无头亦无尾,去掉脊梁骨,便是你的谜。”王安石听后,微微一笑,原来他俩的谜语是一个答案。你知道答案是什么吗?
想一想:原来谜底就是“日”字。
孔子的名字
我国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叫孔丘,字仲尼,人们尊称他为孔子。孔子强调“中庸之道”,也就是要求不偏不倚。有一天,孔子到乡村去讲学,走累了,就在一口水井边休息。
这时候,有个老农挑着一副担子,也来到水井边休息。他站在井边,把扁担搁在井口上,然后问孔子:“我有一个字想请教先生。”孔子问:“是哪个字?”老农说:“就是我的动作呀!”孔子看了看,马上就笑着说:“这很简单,井口搁一条扁担,当然是中庸的中字啊!”那老农也大笑说:“先生是见物不见人,你猜错啦!”孔子认真一想,发现自己确实错了,心里后悔极了。
想一想:人加中,为“仲”,孔子名丘字仲尼。
才女卓文君
我国古代不少名诗将数词入诗,成为佳话,而有人将数词用在书信中,其表情达意又是另一番滋味。
相传汉代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成婚不久,相如就辞别娇妻,赴京做官,多情的文君痴情地等了五年,等来的竟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数词家书,聪颖过人的文君读懂了夫君信中的意思,家书中无“亿”谐音,表示丈夫已情有所钟,另有所爱,于她“无意”了,只不过羞于直说。只好当即复信:
()别之后,()地相思,()只说是()()月,又谁知()()年。()弦琴无心弹,()行书无可传,()连环从中拆断,()里长亭望眼欲穿,()思想,()思念,()般无奈把郎怨。
想一想:就是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填入括号中。
四才子灯谜交友
明朝时候,有四个文人,人们叫他们“吴中四子”。四个才子经常在一起,做一种有趣的游戏,就是每人轮流出谜语,谜面不能相同,谜底必须是同一个,谁的谜出得精彩谁取胜。这一天,他们又在一起出谜猜谜。
文征明带头说:“竹将军筑城自卫,纸将军四面包围,铁将军穿城而过,木将军把住后背。”祝枝山巧妙地用中药名出谜:“淡竹枳壳制防风,一枝红药藏当中,熟地或须用半夏,生地车前仗此公。”唐伯虎接着吟道:“口抹胭脂一点红,随你万里到西头,竹丝皮纸纵然密,也怕旁人一口风。”最后徐祯卿接上:“墙里开花墙外红,心想采花路不通,通得路来花又谢,一场欢喜一场空。”
四子出的都是一件东西。
想一想:谜底是灯笼。
丞相出谜招女婿
从前有个丞相,家里有权有势又有钱,他有一个女儿,到了婚嫁的年龄,于是前来提亲的人,把丞相府的门槛都踢破了。丞相却认为,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全都是没本事的花花公子,女儿怎么能嫁给这种人呢?
有一次,丞相看到一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一打听,是一个叫孙义的青年人写的。丞相想,如果他真的有才学,将来做女婿,女儿的终身大事就放心啦!他马上把孙义请来,进一步考考他。丞相说:“我请教您一个字:一字九横六竖,问遍天下不知,有人去问孔子,孔子想了三天。”孙义等丞相说完,马上说出这个字。丞相高兴得合不拢嘴,把孙义留下来重用,又把女儿嫁给了他。
提示:孔子为什么要想三天?
想一想:谜底是“晶”字。
观雪景兄弟对谜
苏轼是北宋的大文学家,他有个弟弟叫苏辙,在文学上也很有成就。兄弟俩经常在一起交流诗文,游览风景。有一年除夕夜,兄弟俩交谈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推门一看,鹅毛大雪把天地都映白了。
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他们兴冲冲地骑上马,在雪原上尽情奔驰。他们来到一座山坡前,苏轼忍不住吟了一句诗:“雨余山色如浑如睡。”苏辙听出这是一个字谜,他故意不说出谜底,也即兴做了一首诗:“此花自古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近看无枝又无叶,不知何处长出来。”苏轼一听,马上夸奖说:“不愧是我的弟弟啊!”
想一想:“雨”的下面“山”睡倒了,不就是“雪”字吗?
画谜家书报平安
古时候,有一个农民正在田里干活,遇上了朝廷的军队抓壮丁,被抓到很远的边疆去打仗。好多年过去了,他天天想念家里的妻子,他的妻子也在等着他回来,等得头发也白了。
有一年快过年了,妻子又思念起丈夫,忍不住痛哭起来。忽然,来了一个陌生人,他交给妻子一封信,说:“我在很远的边塞做生意,碰到了你的丈夫,他让我捎信给你。”妻子打开信一看,上面有四幅图画:第一幅是七只鸭子,第二幅是空酒瓶,第三幅是一头死去的象,第四幅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一间房子飞奔。看完信,妻子马上擦去眼泪,开心地笑了。
想一想:这四幅画意思是说:妻(七)呀(鸭),好久(酒)不见了,想(象)死了,马上回家。
伍子胥智斗老相国
春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伍子胥。他能文能武,能言善辩,人们都传说他做相国最合适了。君王听了以后就派人把他召进宫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来考考他是否有真本事。
君王让两个士兵抬来一只大鼎,伍子胥只用一只手,就把大鼎举过了头。君王又叫史官问了许多历史知识,伍子胥也对答如流。这时老相国着急了,他怕自己的位置保不住了,就出了一个怪谜:“兄与弟同姓,弟与兄同名,兄有荫山秀,弟有万里明。”伍子胥不慌不忙地说:“我也有一个谜请教:霜有雪没有,箱有柜没有,你有我没有,立功自会有。”老相国冥思苦想了半天,还是说不出谜底。最后,君王让伍五胥做了相国。
想一想:谜底就是“相”字。
包拯试儿
宋朝的时候有个大官,名叫包拯,他为官清廉,铁面无私,敢于为老百姓主持正义,善于审理冤案,抓了不少真正的坏人,救出了很多被冤枉的好人,人们都叫他“包青天”。
包拯有一个儿子,从小就很喜欢猜谜,包拯经常和他一起猜谜,来开发他的智力。有一天,父子俩又玩起了猜谜游戏。包拯先出了一个谜:“一宅分成两院,五男二女当家,两家打得乱如麻,打到清明方罢。”儿子摸摸小脑袋,也出了一个谜:“古人留下一座桥,一边多来一边少,少的要比多得多,多的反比少的少。”包拯一听,儿真聪明,谜底竟然和自己的一样,都是打一样算账的工具,不禁得意地笑起来。
想一想:谜底就是过去算账用的算盘。
杏花村里的姑娘
杜牧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他曾经担任过州官。为了了解民情,杜牧常常脱下官服,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到城镇乡村走走,和一些朋友聊天,看到优美的风景还即兴写下了很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