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基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1:32
|本章字节:11272字
【提示】
本篇以《死战》为题,旨在阐述将帅对作战中缺乏信心、“未肯用命”的士卒所应采取
的处置措施。它认为,凡此情形,都必须“置之死地”,以“绝去其生虑”,使其抱定必死
之志去战斗。只有这样,才能奋勇杀敌,死里获生。“陷之死地然后生”(见《孙子兵
法·九地篇》),这是孙子首倡,而为历代兵家所常采用的激励部队奋勇杀敌的一种办法。
这在一定条件下,无疑也是可行的。然而,从根本上讲,士卒的勇敢精神,是由战争的性
质、目的以及士卒的军政素质决定的。明确为正义事业而战,士卒必定能拚死搏斗;只有具
备过硬的军政素质,部队才有强大的战斗力。而这一切又是靠平时严格的教育训练培养出来
的。如果平时治军不严,疏于教育训练,单纯靠战时“置之死地”而激发部队杀敌决心和勇
敢精神,即便一时能做到,但却是不能持久发挥作用的。《百战奇略》已经能够较好地意识
到这一点,并且在《教战》、《怒战》、《气战》、《畏战》等多篇中,反复强调要搞好部
队的教育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是十分可贵的。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所部击败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从根本上
说,项羽获胜是在陈胜、吴广起义给秦王朝以严重打击,动摇其统治基础的形势下取得的。
但项羽作为楚军统帅在作战指导上,也有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行军途中他能及时
除掉“不恤士卒而徇其私”的上将军宋义,为楚军迅速进抵巨鹿而扫清了前进障碍;临战之
前他以破釜沉舟的实际行动激励将士树立“必死无还”的决心,为楚军奋勇杀敌作好了精神
准备;交战之中他正确运用分割围歼的战术,切断了秦军主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使其各自
陷入孤立境地;尔后他集中兵力,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歼灭了王离、苏角之后,乘胜击
败了章邯,歼灭了秦军主力,取得了九战九捷的重大胜利。
【译文】
大凡敌人兵力强大、士气旺盛,而我军士卒疑虑重重、不肯拚命作战时,那就必须把他
们置于“死地”,并且告令全军知道,这是迫不得已的作法。然后,杀牛烧车,犒劳战士,
烧弃粮食,填平井灶,焚船毁锅,断绝他们企图生还的侥幸思想。这样,作战就必定能胜
利。诚如兵法所说:“抱定必死的决心去奋战,就能获得胜利而生存。”
秦国将领章邯率军打败楚将项梁军以后,就认为楚地的兵力不值得忧虑了,于是挥军渡
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军。恰在这时,赵歇为国王,陈馀为将领,张耳为丞相,他们兵败
后都逃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率部包围巨鹿,章邯的军队驻扎在他们的南边,修
筑甬道给部队运送粮食。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去救援
赵国;其他各将领都隶属于宋义指挥。宋义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多天不前进,还派遣他的
儿子宋襄去辅佐齐国,并且亲自送他到无盐,盛办酒宴,大会宾客。项羽对此极为不满地
说:“如今我国军队刚刚打了败仗,国王为此坐卧不安,调集全国军队而专门委任将军指
挥,国家安危的命运,完全在此一举。现在,你身为上将军而不体恤士卒疾苦,却去钻营个
人私利,这不是国家栋梁之臣所该做的!”项羽利用早晨进见上将军宋义的机会,就在其帐
中把他杀了,然后通令全军说:“宋义与齐国勾结图谋反叛,楚怀王密令我把他杀掉了。”
此时,众将都为项羽的举动所畏服,没有一个敢于抗拒不从的,大家齐声说道:“首先拥立
楚王的是将军家啊。现在将军诛杀的是图谋反叛的乱臣贼子。”于是,大家立即拥立项羽为
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追赶宋义之子宋襄,追到齐国把他杀掉了。其后,项羽派遣桓楚向楚
怀王报告了所发生的情况,楚怀王便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黥布和蒲将军等都隶属于项
羽指挥。项羽因杀掉以权谋私的宋义,从此便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不久,他派遣当阳君、
蒲将军率兵二万渡过漳河,救援巨鹿。与秦军交战稍得些许胜利,陈馀再次请求救兵。于
是,项羽就亲率全部人马渡过漳河,并下令把渡船沉入河底,砸毁饭锅蒸笼,烧掉营垒屋
舍,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明决一死战而无一点退还之心。项羽率军一到巨鹿,便
包围了王离,与秦军多次交战,切断了秦军的运粮道路,终于大败秦军,击杀了秦将苏角,
俘获了王离。是时,楚军声威已经雄冠诸侯。此前,巨鹿城下已有诸侯援军十多个营垒,但
却没有敢于出战的;到了楚军进击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们都站在壁垒上观望而不出兵
助战。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英勇奋战,杀声震天;而诸侯军无不人人颤栗惊恐。就这
样,楚军终于大败秦军。
【原文】
凡敌人强盛,吾士卒疑惑,未肯用命,须置之死地1,告令三军,示不获已。杀牛燔
车,以享战士,烧弃粮食,填夷井灶,焚舟破釜,绝去其生虑,则必胜。法曰:“必死则
生。”2
秦将章邯3已破楚将项梁4军,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
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兵败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5、涉间6围巨鹿,章邯军
其南,筑甬道7而输之粟。楚怀王以宋义8为上将,项羽9为次将,范增10为裨将,救赵。
诸别将皆属焉。宋义行至安阳11,留四十余日不进,遣其子宋襄相齐,自送之无盐12,饮酒
高会。项羽曰:“今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诸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
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宋义,即其帐中,斩之,下令军中曰:“宋义
与齐谋反,楚王阴令羽诛之。”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支吾13,皆曰:“首立楚者,将军
家也。今将军诛叛乱。”即共立羽为假上将军14。使人追宋义子襄,及之齐,杀之。使桓楚
15报命于楚怀王,因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焉。项羽以杀宋义,威震楚国,
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率二万众渡河16救巨鹿。战少利17,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
兵渡河,沉舟,破釜甑18,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还心。〔于是至〕则围王
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
侯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兵击秦军,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楚兵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大破秦军。19
【注释】
1死地:《孙子兵法》术语。意即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
叫做“死地”。
2必死则生:语出《吴子·治兵第三》。
3章邯:秦将,官至少府。秦末,曾率兵镇压过陈胜、项梁领导的起义军。后在巨鹿兵
败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围攻,兵败而自杀。
4项梁:马本及唐本皆误作“项良”,今从汪本。项梁,秦末起义军领袖之一。下相
(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楚将项燕之子。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他响应陈胜起义,与其侄项羽率兵八千于吴(今江苏苏州)起义。陈胜失败后,他拥立楚怀
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梁自号武信君。后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北)与秦军作战中战
死。
5王离:秦将王翦之孙。
6涉间: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涉涧”,今据史校改。
7甬道:谓两旁筑有墙坦的通道,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8宋义:故楚令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从项梁起义。后楚怀王熊心以其为上将军,
号卿子冠军。率军北上救赵时滞留安阳不进,为项羽所杀。
9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从叔父项梁起义。梁战死后,他与宋义等率军北上救赵,于
安阳杀死宋义,被楚怀王任为上将军,率军北进于巨鹿打败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
霸王。后在楚汉战争中,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刘邦击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
东北)自杀身死。
10范增:项羽谋士。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时,年已七十,初从项梁,后佐项羽,颇有谋
略,被羽尊为亚父。他屡劝项羽杀掉刘邦,未被采纳。后因刘邦施反间计,为项羽怀疑而忿
离死于归乡途中。
11安阳:地名。位于今山东曹县东北。
12无盐:地名。位于今山东东平东南。
13支吾:亦作“枝梧”,意谓抵触,抗拒。
14假上将军:因尚未得到正式任命而暂署上将军之职,故称“假上将军”。
15桓楚: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旦”,今据史校改。
16河:这里指“漳河”。
17战少利: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战不利”,今据史校改。
18釜甑:均为炊具。釜,一种敛口圆底,或有两耳的锅,有金属制和陶制两种。甑,类
似现代的蒸锅,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
19本篇史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