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57.胜战

作者:刘基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32

|

本章字节:5794字

【提示】


本篇以《胜战》为题,乃继《佚战》之后,进一步阐述胜仗之后如何防止产生骄惰情绪


的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打了胜仗,不可产生骄惰情绪,而应当日夜加强战备


以防敌人袭击。这样,敌人即使来攻,我也不会遭到失败。本篇引自《司马法》的“既胜若


否”一语,意思是,打了胜仗要像没打胜仗一样。其实质是告诫人们要警惕和防止胜利后的


骄惰情绪的滋生。“骄兵必败”,这是军事斗争的客观真理。古往今来的战争实践经验证


明,未有将骄卒惰而不导致作战失败的。特别是在打了胜仗之后,如不能正确对待胜利,往


往容易产生骄傲,由骄傲而产生怠惰,由怠惰而放松警惕,最后必然为敌所乘而转胜为败。


因此,胜仗之后,能不能保持“既胜若否”的思想和态度,乃是衡量将帅是否具有深谋远虑


的重要标志。本篇正是从这个意义展开论述的。


秦末,反秦起义军重要首领之一的项梁,他在接连多次打了胜仗之后,所以反被秦军击


败而身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他不能正确对待既得胜利,产生了严重的骄傲


自满思想所致。他既“益轻秦,有骄色”,又不听取别人的正确劝谏,不败而何?这从反面


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为将帅者始终保持“既胜若否”的清醒头脑和谨慎持重的思想态度,


乃是巩固和发展胜利,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之一。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我军取得胜利而敌人遭到失败了,不可因此而骄傲怠惰起来,应当


日夜严加戒备以防敌人来攻。这样,敌人即便敢于来犯,我军因有准备而不会发生危害。诚


如兵法所说:“打了胜仗的时候,要像没有打胜仗那样(保持高度戒备)。”


秦二世胡亥统治末年,反秦起义首领项梁派遣刘邦、项羽率兵从另一路攻打城阳,血洗


了城阳全城。然后西进,又于濮阳东大破秦军,秦兵收缩退入濮阳城。这时,刘邦、项羽便


转兵进攻定陶,继而向西攻占地盘而抵达雍丘,再次大破秦军,击斩了秦朝三川郡守李由,


然后回军进攻外黄。义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之后,项梁更加轻视秦军,骄傲情绪溢于言表。


令尹宋义见此而规劝项梁说:“打了胜仗之后,如果将领骄傲、士卒怠惰的话,那就要失败


了。现在我军士卒已初显怠惰之情了,而秦军兵力却在不断增强,这是我为您所担心的


事。”项梁对此根本听不进去,竟派遣宋义出使齐国。宋义赴齐途中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


显,问显道:“您将去会见武信君项梁吗?”回答说:“是的。”宋义劝他说:“我现在认


定武信君必然要失败。您慢点去就可以免于一死,去快了就会祸及于自身。”秦朝果然调集


全部兵马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并且大败楚军,项梁兵败身死。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敌人虽来,有备无害。法曰:


“既胜若否。”秦二世2时,项梁使沛公3、项羽别攻城阳4,屠之。西破秦军濮阳5东,秦收兵入濮


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6,因西略地至雍丘7,大破秦军,斩李由8,还攻外黄9。项梁


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进谏于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


君畏之。”梁弗听。而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10,曰:“公将见武信君


乎?”曰:


“然。”曰:“今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兵益章邯击楚


军,大败之,项梁死。1【注释】


1 既胜若否:语出《司马法·严位第四》。


2 秦二世:即秦始皇的次子,名胡亥。公元前210年即帝位,至公元前207年秦


灭亡,在位仅三年。


3 沛公:即刘邦。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农民起义后,他于沛县起兵响应,故史


称其为“沛公”。


4 城阳:马本及各本皆误作“襄城”、今据史校改。该地故址在今山东鄄城东南。


5 濮阳: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汉阳”,今据史校改。该地位于今河南濮阳西南。


6 定陶:地名。位于今山东定陶西北。


7雍丘:地名,位于今河南杞县。


8 李由:即秦朝丞相李斯之子,时任三川郡守。


9 外黄:地名。位于今河南兰考东南。


10 高陵君显:显,人名,姓氏不详;高陵君是封号。


11 本篇史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