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大可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7
|本章字节:11646字
宣武帝听说胡承华为他生了个能承继大统的儿子,那高兴的劲儿无以形容。他曾为失去两个皇子而痛苦,今天,胡承华生得一子之日,这种焦虑一去不复,留下的只有欢乐,他怎能不更加亲爱这母子呢!于是,他要下诏升赏胡承华一番。就在诞子之日,一道诏书传来:“进胡承华为充华嫔。”
宣武帝对刚刚出生的儿子更是钟爱。先为他赐名元诩。接着又为他精心选择乳保,这些乳保的首要条件是:“良家宜子”者。为了使元诩不致发生意外,宣武帝采取了特别的保护措施:皇后高氏无子承统,会不会嫉妒、仇视并对元诩有不轨行为很难说。胡充华虽为亲母,但后宫旧规是否逼她走向溺子之路还不一定,于是为防意外,特诏令将元诩“养于别宫,皇后及充华嫔皆莫得而抚视”(《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胡太后》)。
元诩在乳保的精心喂养下,长得聪明可爱,宣武帝为之喜不自胜。待他长到三岁时,宣武有意早立储贰,所以此年十月下令改元,将永平五年改为延昌元年,接着又立元诩为太子。此令一下,后宫女子们跷首以待,朝廷要员们也延颈而望,他(她)们要看一看胡充华的后果如何。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这次立元诩为太子后,并未将其母胡充华赐死,这一举动等于宣布了北魏祖宗留下来的宫规被废除了。这一条枷锁终于被胡充华冲开了!对此,后宫女子们(不包括高后)齐声叫好,朝中大臣为之瞪目。后宫女子们为胡充华的幸运而赞叹,也为自己不受那枷锁的威胁而由衷地高兴;朝臣们则为宣武皇帝的果断敢为而钦佩。没有这位皇帝的果敢,他们即使不满也难以顷刻废止。但也有坚决反对者,她就是统摄六宫的高皇后。
高皇后,为文昭皇后弟高偃之女,又是当朝司徒高肇之侄女。以其姿貌,被宣武帝纳入宫中。初为贵人,生子早夭,又生建德公主,拜升皇后之位。此人入宫后,甚为宣武帝所礼重,加以她“性妒忌”,所以自她入宫后“宫人希得进御”(《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高皇后》)。她倒成为专宠、包揽天下之人。可是,偏偏来了一个胡承华。自她入宫后,宣武帝转宠于她,而把皇后抛在一边,受到了失宠的冷遇。高皇后哪能咽下这口气,于是,她便寻找机会进谗于帝,可是已迷恋上胡承华的宣武帝把皇后的谗言置之耳旁,令其随风而去,反而更宠胡承华。高皇后压住那满腔怒火,静观时机报复。当胡承华腹部隆起之时,高皇后暗自转愤为喜,她也在默默祷告着苍天赐胡承华一子,这样,胡承华再有能耐,难道还敢违抗宫规不成。天如其愿,胡承华果然生子元诩,高皇后为之一惊,她认为胡承华的末日终于来临了。为了尽快把胡承华送上西天,高皇后与其伯父高肇多次劝宣武帝遵照祖制将胡承华赐死,宣武帝不但不听“忠劝”,反而将胡承华由世妇升为充华嫔。这也罢了,最使高皇后不能容忍的是:宣武帝竟然公开废止宫规,在立元诩为太子后未将胡充华赐死。她曾向宣武帝表示了她的反对意见,但她毕竟仅是皇后而已,要比冯太后那可差远了。于是,她的意见只能是宣武帝的耳旁风而已。愤怒、仇恨使这位皇后下决心千方百计要把胡充华置于死地。
延昌四年(公元515年)正月丁巳,年仅三十三岁的宣武帝崩于式乾殿。天赐良机怎能失之,高皇后在哼哼呀呀地哭叫了几声、掉了几滴眼泪之后,立即利用她手中统摄六宫的权力,部署人马,欲把胡充华送上西天,了却一大宿愿。但是,高皇后并未如愿以偿。因为她实在是有些操之过急了,而且杀气腾腾,有似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偏有那么一些与高皇后作对的人,宦官刘腾、左庶子侯刚、侍中领军将军于忠、太子太傅崔光等人得知高皇后欲加害胡充华之谋后,立即决定保护胡充华,并把她安置在一个比较严密的地方。她们将计议转达胡充华后,胡充华当然同意,于是她便依计而行。使得那高皇后难以下手。
藏匿只是一个消极自保的办法,胡充华怎甘心如此下去。况且,那高皇后心狠手辣,如不除掉她终是祸患。胡充华决定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定要置高皇后于死地。可是,高皇后身为六宫之主,且有其伯高肇统兵在外,实难下手。一想到高肇,胡充华不禁打了个寒颤。
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之兄。高氏家族世为显贵。父亲高飏与叔父高乘信在北魏高祖之时自高丽投奔,父拜厉威将军、河间子,叔父拜明威将军。不久,高祖纳其妹入宫,尊为文昭皇后。高氏家族显赫起来。文昭皇后生子承位,是为宣武帝。高飚卒后,宣武帝追思舅情,特诏征高肇等予以要职,将高肇封为平原郡公,其弟高显被封为澄城郡公。不久,高肇又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冀州大中正。后高肇娶宣武帝姑姑高平公主为妻,迁尚书令。靠裙带关系跃居要职的高肇,“既无亲族,颇结朋党,附之者旬月超升,背之者陷以大罪”。以北海王洋位居其上,谗言构之,被赐死。又以防卫诸王不规为名劝说宣武帝,结果使诸王“殆同囚禁”。顺皇后暴崩于后宫、皇子昌猝死于庭,都与这位高肇有关。接着又排挤京兆王愉出都、谗杀彭城王勰。出现了“朝野侧目,咸畏恶之。因此专权,与夺任己”的局面(《魏书》卷八十三《高肇传》)。其侄女高氏立为皇后后,高肇更是不可一世,任情而为,官拜司徒,军权在握。宣武帝驾崩之时,高肇正统率大军征蜀。
对这样一位军权在握、权倾内外的高肇,胡充华怎能不为之胆颤。胡充华如要除掉其侄女高皇后,前思后虑,胡充华认为要除高皇后必先除其羽翼高肇。她把想法转至于崔光等人,崔光等人认为情在理中,于是,他们便商议对策,加速行动。
首先,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在宣武帝驾崩当夜,在于忠、崔光等人导演下,六岁的元诩登上御座,承继大统,是为魏孝明皇帝。
其次,即位后的孝明帝,在胡充华等的导引下,立即颁发诏书于蜀:令高肇班师、即日赴都奔丧。接诏之后,高肇悲哀不已,这悲哀之中一方面是为宠信自己的宣武帝之崩而伤感,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靠山一失,祸不远来。既有新帝诏书颁发,高肇不敢抗旨不遵,况且,侄女高皇后尚在京都,或许她会周旋的。但是,高肇没有料到他尚未人京之际,胡充华早已为他布下了天罗地网。当他哭完梓宫入省之后,被于忠设伏的十余壮士擒而杀之。
当高肇被除掉之后,高皇后便有些手忙脚乱,她没有想到她的对手竟是那样的厉害,简直使之防不胜防。不过,除掉高肇,胡充华的弦表面上看绷得不像先前那样紧了,为了稳住高皇后,也为了自己的晋升,在除掉高肇不久,便以孝明帝之口尊高皇后为太后。胡充华本人为皇太妃。不久,当胡太妃将一切工作部署妥当后,又下令高太后“出俗为尼,徒御金墉”(《魏书》卷九《肃宗纪》)。并规定“非大节庆,不入宫中”(《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高皇后》)。五个月后,胡太妃虽被尊为皇太后,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她的敌人还活在瑶光寺中,最后终于利用手中已获取的权力于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借高皇后出寺省母武邑君之机,将其杀死。
政敌已除,胡太后便可集其全力于揽权干政了。于是北魏历史又写出了继冯太后之后的第二个太后临朝听政的篇章。
三、临朝听政
孝明帝登极称帝,年仅六岁,六岁玩童,衣食难以自理,更何况职掌军国大政?这正是母后得以临朝听政的良机。
胡充华在宣武帝驾崩之后,严酷的现实迫使她不能沉浸在悲哀抽泣之中,高皇后的行动激发了她的奋斗之心,她为了生存,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联合内臣朝官发动宫廷政变,将政敌高太后加于自己脖颈上的枷锁还之于其身。为此,她同刘腾、于忠、崔光等人暗中密谋,终于推翻了政敌。入宫后的生活,向胡充华展示了这样一条道路,手中没有权力,就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牛羊,只有夺取权力,才能主宰一切。所以,在宣武帝驾崩、自己亲生儿子即位为帝且又年幼的情况下,前朝冯太后典例俱在,太后临朝听政乃是理所当然。在权力欲的激发下,胡充华一打一拉,终于由充华嫔爬上了太妃之位,再由太妃升居太后。此时的胡太后真的要临朝听政了。
临朝听政,一般是由朝臣们奏请皇帝,再由皇帝请示太后,得允后颁诏即可。可是,自升居太后之位后,竟没有朝臣奏请临朝者,这可怎么办呢?甚有心计的胡太后想到了同舟共济的崔光等人,我何不暗示他们一下呢!于是胡太后便时常在崔光等人面前唠叨着这样的话。
“皇帝年幼,这大小事情尚需由我照应,你看,我这不成了吕后了吗?”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崔光等人听出了胡太后的弦外之音。他们经过商量,于是便以群臣的名义,奏请皇太后临朝听政,胡太后也就应群臣之请临朝听政,亲揽万机。初令群臣称其为殿下,继又令群臣称其为陛下,自称为朕,称其旨令为诏。胡太后俨然成为代替孝明帝的女太上皇了。
胡太后并不满足于表面上的东西,名称总归是名称,实施才是其目的,为了建威于群臣,她还真想取孝明帝而代之。有一件事情最能表明她的心迹。
祭祀,在古代可是被认为大事的,特别是天子所行祭祀,更是非常隆重之事。胡太后就是要从这件事上人手开始她的揽权。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十二月按祖制又要大飨宗庙。胡太后就此传下口谕:
皇帝冲幼,未堪亲祭,朕欲傍《周礼》夫人与君交献之义,代行祭礼,门下著即访寻故事呈览。
门下接谕后,立即召集礼官与博士商议,这些人议定不可,门下将议定结果报告于胡太后,太后那和颜悦色的脸上立即阴云密布,她挥了挥手令门下官吏退下,自己又思忖新的对策。这是第一次露脸,向群臣显示权力的机会怎能错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于是她召崔光前来问计。崔光深知太后三番五次折腾此事的用意之所在,他也想助太后一臂之力,当太后问计之时,他便把汉时邓后荐祭掌故搬了出来,认为胡太后代行祭祀恰与此同。在胡太后与崔光的共同努力下,礼官与博士们一方面见前典俱在,反对之据不足,另一方面也慑于胡太后与权臣的压力,因此而让步,胡太后终于代孝明帝行了祭祖大礼。她在文武的陪同下,在礼仪大队的簇拥下,步人祭坛,那得意神色,使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也感惭愧,他们在世之时竟不如这位女人那样地神气。
祭祖大礼结束后,胡太后并未松气,因为从这一礼仪反复被拒的现实中,她感到自己的权力不大,威势不足。要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发展势力,有一伙能为自己冲锋陷阵的人该有多好啊!于是,胡太后立即着手培植势力。
宦官刘腾是最早披露高皇后阴谋之人,而且在保护胡太后、促成临朝听政方面均有其功,胡太后听政之后立即加封刘腾为长乐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刘腾之妻也被封为巨鹿郡君,三个养子分别被授以郡守、尚书郎之职;侯刚在胡太后危急之时,有保护之功。胡太后听政后封之为武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后又进爵一级而为开国公。崔光对保护胡太后,推翻高皇后,促成临朝听政,代孝明帝祭祖诸事上均有其功,于是,胡太后的封赏也最厚。初特进崔光为车骑大将军,并仪同三司。后又加封他为博平县开国公,食邑二千户。于忠作为掌兵权的领军将军当然在胡太后危急时刻贡献尤为突出,于是,胡太后特进其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又封之为常山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在加封崔光等人的同时,胡太后并未忘记这样一个现实:北魏是元氏家庭的天下。虽然她已代孝明帝临朝听政,但元氏诸王、诸臣的势力是很大的,如果他们起而反对,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减少阻力,也为不至于因操之过急而酿成大乱,胡太后决定施展她的“平衡”手段,将宗室中有影响的诸王加封。这样既可示以笼络之意,取得他们的支持,又可堵住反对者的嘴。高阳王元雍,字思穆。高祖时已拜中护军领镇北大将军。世宗宣武帝初,迁使持节、都督冀、相、瀛三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冀州刺史。后又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迁司空转太尉公,加侍中。至孝明帝时,元雍是身居要职的三朝老臣。因此,在胡太后的参议下,孝明登极之初即诏元雍入居太极西柏堂,“咨决大政”。接着又诏元雍为宗师,进太傅、侍中、领太尉公。元雍对领军于忠专擅看不惯,欲抑之未成,反被于忠矫诏,“废雍以王归第”。胡太后临朝后,又增封给元雍一千户,复拜其为侍中、太师,又加使持节,以本官领司州牧,以本官录尚书事、兼太保等,使其“荣贵之盛,昆弟莫及”(《魏书》卷二十一《高阳王传》)。清河王元怿,宣武帝时就拜侍中,转尚书仆射。孝明帝之初,迁太尉,裁门下之事。胡太后临朝听政后,“以怿肃宗(孝明庙号)懿叔,德先具瞻,委以朝政,事拟周、霍”(《魏书》卷二十二《清河王传》)。其他诸王也有加封之事,如任城王元澄由骠骑大将军升为司空等。
胡太后费尽心机揽权固位。她为此而笼络王室、培植势力,但这些人是否能靠得住?当然最能靠得住的无过于自己的宗亲了。于是胡太后便开始了她的固权部署。
胡太后之父胡国珍,在其临朝听政之际仅是武始伯爵,孝明帝初封为光禄大夫。胡太后临朝后,先加侍中官职,然后又将其承袭的武始伯爵连升二级而为安定郡公,接着又赐给甲第和丰厚的帛布绵谷、车马牛及奴婢等。封官加爵是形式,参决大政才是目的。当时已受太后之封而居尚书令、司空要职的任城王元澄看出了太后用意所在,他经过细心琢磨后上了一份奏疏于朝廷。其言日:
安定公属尊望重,亲贤群瞩,宜出入禁中,参咨大务。
正欲设法召父亲人禁中参决大政的胡太后,本想故伎重演,再向崔光等人吹吹风,没有想到宗室诸王竟有奏疏呈达,胡太后怎么不为之高兴,只见她拿起朱笔,在元澄的奏疏上批下了红红的两个大字“诏可”。(《魏书》卷八十三《胡国珍传》)
“诏可。乃令入决万机。”(《魏书》卷八十三《胡国珍传》)
于是令胡国珍入宫参决万机。胡太后还嫌胡国珍官位不高,于是又进位中书监、仪同三司,令其与太师高阳王元雍、太傅清河王元怿、太保广平王元怀等“入居门下,同釐庶政”。至熙平年间,又以胡国珍为使持节、六州都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迁司徒公。此时的胡国珍真是一位显赫一时、名冠国首的权臣。连名望甚高的高阳王元雍、清河王元怿、任城王元澄也不得不敬让三分。
但就在胡国珍青云直上,揽权决政之机。天亡其人。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四月十二日他竟撒手归天。临终之际,他拉着女儿胡太后的手说出了他放心不下的两件事。其一:“母子善治天下,以万人之心,勿视大臣面也。”其二:“我惟有一子,死后勿如比来威抑之。”(《魏书》卷八十三《胡国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