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大可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7 23:30
|本章字节:12570字
(1835—1908年)
一左书谔
一、兰儿降生
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公元1835年11月29日),从八品笔帖式惠征的府第里传出了哇哇的哭声,这哭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一听便知这是一个女孩的哭声。是的,今日惠征的福晋(此为满语,即汉语夫人之意)为他生了一个白胖的格格(此为满语,即汉语女儿之意)。这位格格便是本文的传主,后来统治大清四十八年之久的西太后,即慈禧太后。
说实在的,惠征夫妇对这位刚出生的格格是不尽满意的。理由很简单,在古代中国,尤其是那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他们多么希望得到一个继承父业的阿哥啊!他们曾多次祈祷过,祝福过,但眼前福晋却生了个格格。为此,福晋那苍白的脸上不时掠过阴影,感到有点对不起惠征似的。惠征毕竟是在官场厮混了多年,老于世故,况且他与福晋的感情又一直很好,虽然不满之情现于脸上,但是,他怎么能怪罪福晋呢?惠征亲耳闻听了格格那清脆悦耳的哭声,亲眼目睹了那白胖的格格,他似乎觉得这个格格将来肯定是聪明俊秀、非常可爱的。于是,脸上便浮现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
孩子生下来总该有个名字吧,此即俗称的乳名或小字。惠征夫妇当然也要为刚刚来到世间的格格起个名字,总叫格格怎么行呢?惠征望着那白胖的格格,用深沉的眼光在搜求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把目光移到半卧在床上的福晋,眉头微微皱起,脸上还带着微笑,这姿态一看便知,他在征询福晋的意见:“起个什么名字呢?”福晋看着丈夫那姿态满意地笑了,这姿态不是对她的极大安慰吗?!她理解丈夫的意思,但是她默默无声,因为她深信有学问的丈夫肯定会给格格起一个很好的名字。
惠征见福晋以鼓励的眼光看着他,也从日常生活习惯上判明,福晋是不会在他表态之前冒然发话的,他必须尽快地给格格起个名字。他沉思着,左手习惯地***头发中,过了一会儿,才又抬起了头,他用温柔的口气气对福晋说出了他的意思。
“福晋,刚才沉思之时,我记起了《左传》上曾记载郑文公之妾,噢,妾就是侧福晋,梦见天赐予兰,且说:‘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咱们何不借此典故,给咱们的格格取名兰儿呢?”
福晋对《左传》并不熟悉,对什么郑文公更无所知,但是她觉得“兰儿”这个名字确实中听,于是她满意地点了点头。并且伏下身子对着正睡熟的格格轻声地但又十分亲切地叫了一声“兰儿”。听到福晋的呼唤,惠征也不由自主地附和了一声“兰儿”,然后同福晋对视着笑了,这是发自内心的笑。
兰儿降生的家庭,虽然说不上是名门大家,可也总算是官宦之家,因为父亲惠征毕竟还是个八品笔帖式呀。家里说不上富贵荣华,可也算得上富有之家。所以给兰儿以优越的生活条件还是办得到的。兰儿可真是不负父母之望,长得聪明可爱,自幼就会讨父母喜欢,因此,她简直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年纪稍长,越发出落得是个人才。兰儿天生美丽之姿,加之她又雅好修饰,那可真是敢与天仙试比高了。《清朝野史大观》卷二“记满洲姑奶奶”中竟有这样的记载,兰儿“每一出游,道旁观者皆喃喃作欢喜赞,谓天仙化身,不是过也”。
至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兰儿已经十六岁了,正是二八及笄出阁之妙龄,惠征也不得不为兰儿张罗此事。但是,正当惠征为兰儿婚事操心之时,朝廷选秀女入宫的诏令颁发了。按照大清祖制,兰儿恰好是这次秀女入选的对象,她,在等待着……
二、妙计得宠
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兰儿竟然中选入宫了。(《清朝野史大观》卷二“记满洲姑奶奶”)
兰儿,作为咸丰选中的秀女跨进了宫门,但是,入宫之初的生活却使她十分伤心。她被锁人圆明园为宫女,一个普通宫女不但地位低下,甚至连太监都不如,只是供人驱使。这种地位连见后妃都很困难,更不用说皇帝了。兰儿曾为自己的容貌自豪过,也为能入选秀女而暇思、憧憬过,那时她想得多美,而现实真使她感到透心的冰凉,难道就这样生活下去吗?不!坚决不!兰儿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处境,她要想办法去接近当今皇上咸丰,兰儿心中明白,这是她的惟一出路。
兰儿,虽未进过学堂,但她受书香门第的家庭熏陶,却也看了不少经史子集,并且还得到父亲惠征的指点。尤其是在朝廷选秀女之令颁发后,惠征又为她讲了许多宫廷掌故,期望她入宫后能青云直上。现在,兰儿正在困难时刻,她冥思苦索,如何接近皇上?宫廷掌故真的帮了她大忙,她想起了唐太宗的武才人,也就是女皇武则天。真是同病相怜,当年的武才人不也有过像自己一样的经历吗?她用金银打动了身边太监的心,使那些见钱眼红的太监成为她的耳目和帮凶,终于改变了不利的处境。对呀,我为什么不效法呢?或许我也会成功的。想到这里,兰儿轻快地微笑了,她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甚至俸禄的一部分,慷慨赐给了身边的太监。屡得赏赐馈赠的太监还真有些感激之情。于是,他们开始和兰儿接近,并为她的处境鸣不平,他们又七嘴八舌地为她出主意。还是太监们的经验多,他们也了解咸丰的性格及生活。在他们的建议、谋划下,一个妙计诞生了。
且说皇帝咸丰,本名奕诗,是道光的第四个儿子,继道光而成为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七代皇帝。即位之初,尚欲有一番作为。因此,他整顿吏治,首斥穆彰阿、耆英等贪官污吏;累诏求谏,并奖赏了大理寺卿倭仁、国子监祭酒胜保、侍郎曾国藩、通政使罗悖衍、通政副使王庆云、给事中吕贤等;大胆起用道光废员,如当时名望甚高的林则徐、周天爵等;并且还能破除满汉之见而重用一些汉人。所以,出现了欣然望治的景象。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了,外患也在扩大,这位皇帝竟转而致力于声色之欲。对于咸丰的这一转变,太监们了如指掌,正由于此,他们与兰儿谋划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一日,咸丰率领妃嫔们兴致勃勃地游圆明园,当她们靠近一片桐林之时,一阵优美动听的歌声来自那桐阴深处,这歌声,唱得是那样悦耳,以致前来游玩的皇帝也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不想,这位听惯了宫中音乐的咸丰,竞为此小曲动了心。但他并没有听下去,因为妃嫔们游玩的兴趣正浓着呢,在她们的请求下,咸丰缓缓地离开了这歌声猝起的地方。
一日,是神差还是鬼使,咸丰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又一次游玩临幸到了桐林,当他走近桐林之际,妃嫔们不禁愕然了,因为那桐阴深处动人的歌声又传人了她们的耳中,而且,竟是那样的柔和、含情。
咸丰又一次停住了脚步,竟不觉地对着发出歌声的地方用双眼极力在搜寻着什么。看了一阵便回头问身边太监道:
“那桐阴深处歌者何人?”
咸丰问话刚完,只听一个太监恭敬地答道:“回万岁爷话,歌者是圆明园宫女兰儿”。
咸丰不觉一怔,心想:你怎么知道呢?不过也难怪,咸丰哪里知道兰儿赏赐的太监早已同咸丰身边的太监通了气呢。咸丰一心想见一见这位歌手,哪还有心思问其他,于是,一怔后又神往桐阴深处了。回话太监见咸丰心有所动,就接着说了下去。
’
“奴才熟悉路径,若万岁爷临幸,奴才愿为前导。”
此言正中咸丰下怀,只见他挥了挥手,让那些随游的妃嫔们退了回去,自己带了几个随身太监走进那桐阴深处,向着那歌声发源地走去。当走到桐阴深处时,恰见有供皇帝临幸时落座的炕,于是,咸丰停步落座,令身边太监前往召歌者兰儿来见。
兰儿此时已停止了歌唱,因为她从缝隙中已窥见咸丰前来,她真是欣喜之极,心里在思忖着:“苍天保佑,妙计果然奏效。”她此时此刻也倍感紧张,心在突突地跳着,是激动,还是有些害怕,她难以说清,或许二者兼而有之吧!反正她的心在动荡着。当奉旨太监来到她跟前时,她越发紧张了。只听太监传谕:
“传万岁爷口谕,召见兰儿!”
此时不容多想,她随太监走着,等见到咸丰时,她请安、施礼后便静待圣旨。
咸丰非常注意这个兰儿,自兰儿进入他的视野,他一直在端详着,对长得美丽标致的兰儿深有好感。见她请安,施礼又十分得体,更觉满意,他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刚才那歌是你唱的吗?”咸丰端详后问了一句。
“回万岁爷,奴才唱的小曲,实在有污圣耳,还望恕罪。”兰儿恭敬地回了话。
“朕很想听,你再唱一段吧!”咸丰眼巴巴地望着兰儿。
兰儿遵令唱起了小曲,那歌声,带着充沛感情的歌声自那桐阴深处复起,冲出桐林,飞向天空,一直传得很远,很远……
咸丰听得入迷,真有些醉意痴面,当兰儿的歌声停下之后,他立即传令“进茶”,随身太监们知趣地退避他舍了。咸丰双眼盯住兰儿那美丽的脸蛋,然后招了招手,兰儿心领神会地挪动着脚步,慢慢地靠近了咸丰。咸丰见兰儿靠近自己,伸手抓住兰儿的双手,急促地拉入了他的怀由……
次日,宫中传开了这样一句话:圆明园宫女兰儿得幸了!
三、母以子贵
自那桐阴深处得幸之日起,兰儿被召侍御之事经常有之,咸丰越来越觉得兰儿美丽可爱。兰儿是出于天真无瑕的浪漫,还是出于改变处境的需要,她真是天天盼侍御。而后宫的妃嫔们,特别是那些在兰儿之前还受宠的妃嫔们可有些吃醋,甚至愤恨了。因为,自兰儿得幸以后,咸丰不再招她们侍御伴驾,更不率她们游园散心。
兰儿的地位提高了,先是由地位低下的宫女晋升为贵人,接着又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晋升为懿嫔。当然,这地位提高的并不惊人,但这已使那些同兰儿一起入宫的秀女们所望尘莫及了。她们羡慕,当然也妒嫉着兰儿。兰儿此时可谓那众香国里的众矢之的啊!
兰儿,自得宠于咸丰之后,并未单纯沉浸在那风雨情绵之中,因为她深恐失宠,也深知自己已成为妃嫔们的“情敌”,一旦失宠,后果不堪设想。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向妃、后的地位迈进,除去尽一切手段笼络住咸丰外,那就是赶快生下一个能继承大清帝业的阿哥。因此,兰儿自受宠于咸丰后,非常注意揣摸咸丰的心理,投其所好,以固其宠。并且天天都在祷告:苍天保佑,让我生一个阿哥吧!可能是兰儿的心诚吧,她竟真的怀孕了。史书留下这样的记载:
“方文宗(即咸丰)之宠幸那拉氏(即兰儿,姓叶赫那拉)也,暇辄至其寝室,旋即有娠。”(《清朝野史大观》卷一“垂帘听政之始”)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尤其是在那佳丽云集的后宫里,生子与否,对妃嫔的地位关系极大。所以,懿嫔自有娠之日起,那高兴的劲儿简直别提了,她时常抚摸着腹部微笑着、暇想和憧憬着。
自懿嫔有孕的消息传人咸丰耳中以后,咸丰到懿嫔处更勤了,当然,他的到来不光是寻求欢乐,更多的是表示慰问,探望他那未出世的孩子。他同懿嫔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生一个阿哥!因为,到现在为止,咸丰还没有一个能继承其帝业的阿哥呢!
在兴奋中度过的时间总觉快得很,这不,一眨眼懿嫔有孕已七个月了。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正月二十四日,太医院院使来泰、御医李万清和匡懋忠奉旨前往储秀宫为懿嫔请脉。他们请过脉之后,认定懿嫔已有七个月之喜,并将这一消息报告到咸丰处。
咸丰一方面非常宠爱懿嫔,另一方面也在为他的“阿哥”打算,所以他对懿嫔特别关照。本来按清廷《钦定宫中现行则例》的规定,妃嫔有孕八个月之后方能上夜守喜,而咸丰竟在七个月时就急忙为此布置,他特颁谕旨:大夫、姥姥上夜守喜,将每日食用照额加半。
自正月至三月的一段时间里,懿嫔受到很好的照顾,与此同时,分娩的准备工作也正在进行着,这些是由内廷总管韩来玉负责的,准备工作自正月初便开始了。首先是刨喜坑。正月初九日由韩来玉指挥营造司太监三人至钦天监选择的地点——后殿明间东边门北边刨了喜坑;其次是选精奇呢妈妈里、水上妈妈里、灯火妈妈里共二十名,以备上夜守喜;复次是准备“吗哪哈”,即新生婴儿的衣物等;最后是孕期至九个月后挑嬷嬷,讨易产石等。这万事俱备后,就只待“东风”——临盆了。
三月二十三日,是懿嫔分娩的日子,懿嫔处于坐卧不安的境地。她除去默默地祷祝之外,别无暇思。而咸丰却有些焦急了。整个上午他都在催促太监们打探情况,一趟,二趟,三趟……
下午未时(二点左右)正当咸丰焦急地远眺时,一个太监跑来,还没等跑到咸丰跟前,当然也未行大礼就叫开了。
“万岁爷大喜,懿嫔生了!”
咸丰听到报告,也顾不上什么君臣大礼,急忙问道:
“生什么了?阿哥还是格格?”
来报的太监是总管韩来玉,他今天也真是有些神经失常,也或许是被催促得乱了套,反正,平常是不会这样惊惶失措的,当他听说懿嫔安全分娩一阿哥的消息后,拔腿就跑,他急于向焦急的咸丰报告,不仅未行大礼,竟连生了个什么都忘了说。当他听到咸丰的问话后,又面带不安地重新作了报告:
“奴才给万岁爷报喜,今日未时懿嫔生了个阿哥。”
咸丰听说懿嫔为他生了一个阿哥,欣喜若狂,他不住地点头,可能表示甚合朕意吧!过了一会儿,他才又问话道:
“现在懿嫔母子情况可好?”
“回万岁爷,懿嫔分娩后,奴才带领大方脉、小方脉,请得懿嫔母子脉息均安,万岁爷尽可放心。”
听了韩来玉的报告,咸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只要懿嫔母子平安,这心尽可放下了。韩来玉见咸丰不再问话,他所要报告的也无非是这些,而懿嫔那边或许还有事等着他呢!于是他开口请示说:
“万岁爷若没什么传唤,奴才想回储秀宫料理一下那边的事情。”
咸丰未答话,只是表示同意地点了点头。韩来玉见状,施礼后便匆匆地走开了。
咸丰看着匆匆离去的韩来玉,心中思念着懿嫔母子,不知怎么的,他越想越高兴,不禁自语道:六年的愿望总算如愿以偿了!他在屋子里走了几步,觉得像是有一股什么力量推着似的,不由自主地作了两句诗:
庶慰在天六年望,
更欣率土万斯人。
吟完诗,咸丰突然想起了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有做,于是,他随声呼唤着太监:
“平顺承旨。”
“喳!”早已站在门外侍立的太监平顺应了一声,随即便步人寝门,双膝跪地,静待口谕。
“著前往储秀宫传旨:储秀宫太监张文亮放为大阿哥下八品官职谙达。”咸丰传出了口谕。
平顺领谕起身便走,刚刚走出数步,只听咸丰又止住了他。
“慢着!朕另有朱谕。”说着,咸丰拿起了朱笔,写下了这样的谕旨:
“懿嫔著封为懿妃,钦此。”
当平顺手捧朱谕前来储秀宫时,一切接生工作已告结束。懿嫔静静地躺在她的床上,她疲乏极了,刚才那死命的挣扎也太累了,不过还好,现在总算母子平安。她的眼睛微闭着,脸上不时流露出喜悦的神色,她太感谢苍天了,一切如愿以偿……正在她闭目养神之际,忽听有人喊了一声:
“圣旨到,懿嫔听旨。”
懿嫔没想到咸丰如此迅速地传旨,也不知是慰问,还是别的什么,当听那太监朗朗念完了咸丰晋封她为懿妃的朱谕,内心不觉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到底是“母以子贵”啊!说不定将来阿哥当了皇帝,那可就……
四、热河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