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西太后(7)

作者:张大可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7 23:30

|

本章字节:12340字

听到光绪引用孔夫子的话来表示他的态度,既委婉表示其意,又引经据典,慈禧不禁暗吃一惊。这孩子竟如此聪明!但是,她怎么能改变自己的决定呢,这可是她又一次精心安排连亲计啊!光绪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仅是外甥加侄子,要尽可能的使他亲近自己,那只好再把自己的侄女(慈禧弟弟之女)配给光绪,这不就亲上加亲了吗?自现在入宫使他们青梅竹马培养感情可是第一步。既已决定,怎容改变,于是她又重复了她的决定。


“从今以后你有两个伙伴,那就是恭亲王的儿子和静芬!”


光绪知道慈禧决定的事是无可挽回的,他还争辩什么呢?只有悻悻地走开了。自此以后,他真的必须同这两个人一起玩。


光绪的不喜欢静芬是发自内心的。虽然他不敢违抗慈禧的懿旨,可他又实在不愿同静芬一起玩,因此经常不理静芬,把个静芬也弄得很难堪。她实在忍不住就向姑姑告状。


“皇帝整天都不理我,只顾他自己玩。”


慈禧对此略知一二,听到静芬告状,心想她得管一管。怎么管呢?不能强压,她采取了使他们多接触、多联络以加深感情的办法。于是有一次慈禧令光绪带静芬到御花园去教她射箭。光绪不敢违令,就只有带着静芬向御花园走去。


从长春宫把静芬带到御花园的任务完成以后,光绪可不再执行慈禧的命令,他在御花园中射箭玩乐只是一个人,而把静芬却抛在一边,听任她在那里呆立着。


慈禧对他们玩耍的事还真关心,就在光绪和静芬走后不久,她便令身边太监去御花园看一看。那被遣太监见光绪只顾一人玩,静芬呆立一旁,他不敢也不愿如实报告,以恐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一路上冥思苦索计上心来。


“万岁爷可曾好好地把射箭的手法教给静芬吗?”


“是的,皇太后。他们可是始终很快乐地在一起玩着,笑着。皇上把各种射箭的手法一一交给那位小公主。手把手地教得很认真。他们玩了许多时候,一直很高兴。”


“今天皇上射得用不用心,中了几次?”


“皇上今天射得可用心了,皇太后。只有一两次不曾中。”


“那位小公主射得怎样?”


“也很好,皇太后。虽说小公主是初学,当然比不上万岁爷,但也射中好几次哩!”


慈禧满面春风地听完了太监的谎报,高兴地笑了。她为自己的精心安排感到由衷的高兴。可是过不了多一会儿,慈禧这种高兴便烟消云散。在光绪射完箭后,慈禧又召他俩前来,她要细问一下具体情况。


“皇帝今天练得不错,射中了许多吧!”


“不,不,亲爸爸!哪儿来的话,今天咱们练得实在糟透了。一起不曾中满五支。”光绪听到慈禧问话,毫不隐讳地回话。


“静芬学得好吧?”慈禧又要了解一下静芬的情况。


“她吗?连箭她也不曾射过,亲爸爸。咱就根本不许她射,因为像她那样笨的人,学射箭是一定学不会的,而且她气力也没有,所以怎能教她……”


听到光绪的回答,慈禧差点把嘴都气歪了。她没有想到自己的精心安排又告吹失败。不过,转念一思稍觉有些自慰:光绪倒是一个向她说实话的孩子。此后,慈禧又多次尝试,但都未收到大效。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年已十八岁的皇帝该到完婚的年龄。慈禧断然下决心,不管光绪与静芬的感情如何,一定要让他们结合。为此,慈禧特地召见光绪。


“孩子啊,咱们瞧你是很好的!自从你做了万岁爷之后,什么事情都做得不错,真是使咱们很喜欢的!咱们也永远喜欢你,一定要使你时常快乐!”


当光绪人见慈禧时,慈禧先来了这么一段开场白。当然他并不明白慈禧的用意所在,只是含糊地点着头。听慈禧说完后并未接着往下说,这是等自己也说上几句呢!于是他也开口说了几句使慈禧慰心的话。


“亲爸爸,孩儿是很清楚的,孩儿心上对你老人家是永远感激的,决不敢有一天忘记你老人家的恩情。”


慈禧高兴地点了点头,接着说出了她的心里话。


“咱们今天可是有件顶要紧的事情要对你说,你应该知道,人生最大的事无过于婚姻问题。不论男女都是如此,像你已经做了皇帝的人这件事情更不能草草了事。以前的老祖宗,为了郑重起见,都是老早就把妻子聘定的。所以,咱们现在也想凑紧给你聘定一个妻子。”


光绪听罢,方才明白了今日召见的主题。是啊,照理说是该聘定一个妻子了。太后还算想得周到,日同自己协商此事。可见,这真是个顶重要的事,既不能草草,也不能马虎,一定要选个称心的。不知太后心里有了谁,可千万不要选我不喜欢的那位玩友。


“现在,我不妨告诉你,当你四五岁的时候,咱们已经给你留心注意了,所以,咱们的选择是非常仔细的。差不多打听过几十家。凡是门第比较高贵人家的女孩子,只要年岁和你相当的,咱们都托人探问过。此刻,咱们就要凭借这许多报告来作决定。咱们给你选定了一个最好的妻子。可是这位姑娘的容貌却并不怎样超特的美丽,这原是没有什么出入的,你也曾读过几年书,想必还记得‘美人如祸水’的古语吧?一个做皇后的女子是不讲色的,只要贤德就行。”


光绪在静静地听着,他越听越觉得不是滋味,好像会发生什么不幸之事似的。他不由自主地默默祷告:万望太后选择的这个人不是静芬。祷告总归是祷告,苍天也好,上帝也好,可能是因为求它保佑的人太多了,所以往往只求不应。你看,连这位大清帝国的皇帝祈求保佑,它都不理。慈禧下面说出的话,是最能说明这一点的。


“咱们现在已经给你挑选定了,在那些门第适当人家的许多姑娘中,据我们探听的结果,长得漂亮的有一些,读书读得聪明的也有一些,可是都不太合咱们心意,最合咱们心意的而且配做皇后的,却只有一个人,这就是早已和你在一起的静芬。”


是惊雷震耳,还是深静的夜晚突然敲起那悦耳的警钟、响起那刺耳的长镝,光绪一听到静芬二字恰是此种景象,只见他猛然抬起头,瞪大了双眼,直直地盯着慈禧,神经失去常态该是如此吧。慈禧从光绪的神态举止上已经看出了他的思想。她不会因此而改变那蓄谋已久的决定。于是在与光绪对视一会儿后,她用威逼的口吻说道:


“咱们给你选定了这么好的妻子,你怎么不表态啊!”


光绪听到问话,方定了定神,当复其常态后慢慢地低下了头。他满肚子委屈找谁倾吐?他还有什么可考虑的,因为这是太后的决定啊!


“亲爸爸,像你老人家这样的圣明,确定的主意哪里还会有错呢?”光绪忍住悲愤地说着,他在极力克制着,但两行热泪还是流了下来。


“以前的事情,也都是你老人家给孩儿做的主,每次都给孩儿带来快乐,这一次你老人家又费心给孩儿办理大事,你的主意当然对孩儿是有益的。如亲爸爸一定要叫孩儿说一句话,那么,孩儿总该让亲爸爸欢喜的。要说就只有谨遵懿旨一句话。”光绪拭了一把泪后,终于说了句违心的话。


就这样,慈禧经过光绪“同意”后,为光绪确定了婚姻大事。接着又于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五日按慈禧的懿旨将静芬迎入宫中,正式成为光绪的皇后。自此以后,慈禧与光绪真是亲连亲,静芬也成为一个特殊身份的“间谍”。


慈禧一连串的计策,使得光绪在一条条无形枷锁下被牢牢地控制着,他真正成为难以腾跃的困龙。


十一、权监呈威


光绪处于困龙难腾的境地,是慈禧一手造成的。但与权监李莲英也有很大的关系。


李莲英,直隶河间人。人送外号“皮硝李”。何得此雅号?据说这位河间李氏,自幼便是远近闻名的无赖之徒。身为农家之子,又嫌弃农务。他见私贩硝磺利大,便与官府周旋整日私贩硝磺。不意运气不佳,被捕入狱。出狱后他不再贩硝磺而是改业为皮匠。故人们就在他的李姓之前加上了他的职业而称之为“皮硝李”。


贩卖硝磺风险大、利也大。虽想重操旧业,但总因官府缉私太严,加之他名列清单而不得不作罢。改业为皮匠风险倒是没有,但这收入也太微薄了,以至于这位自幼大手大脚贯了的李莲英太不满意。他决定弃行改业,可是究竟干哪一行呢?几天来一直未作出决定,直到有一天他碰到在宫中当太监回家省亲的同乡好友沈兰玉后,他才决定进宫当太监。于是他求沈兰玉帮他这个忙。沈兰玉幼少之年与李莲英有过交情,好友相求怎能拒之?于是他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并告诉他一个消息:近来慈禧太后闻知京市盛行一种新发式,令梳头房太监仿之,但太监屡不中其意。如果你能学会一些梳头技术,进宫就容易了。李莲英叩谢指点,当即表示尽其全力习之,技成后即时传报。


数日之后,李莲英果真学会了梳头技术,报与沈兰玉后,沈兰玉立即荐之于梳头房,梳头房的太监们正愁无法应付局面,见有人主动登门救驾,怎不高兴?于是他们当即报告到总管太监处,未费周折,李莲英便顺利地进了宫,成为梳头房太监。


李莲英果然不负众望,他第一次给慈禧梳头便深合其意。那轻柔的双手,在慈禧头上飞来飞去,顷刻间新发式就成了。慈禧从镜子中早已窥到这位太监的一举一动,待梳毕后,她又对镜自我欣赏了一番,觉得十分惬意。


“深合我意!唉,你怎么前几日不来?”


“回太后话,奴才是近日刚入宫的,听说太后喜欢京市新发式,故专意习之,以求太后称心。今日所为能得太后一赞,奴才万幸。”李莲英听完慈禧问话后作了自我介绍。


自此以后,李莲英便成为慈禧特别欣赏的梳头太监。难怪人言“那拉氏既得莲英,喜甚。凡挽一髻,簪一花,必令莲英为之,不则意怏怏不快。”(《满清稗史·满清外史》卷下)李莲英终于以梳头得宠于慈禧。


李莲英不仅梳头之术高于同房太监,而更超出他人的特长是善揣慈禧心意,投其所好,恶其所恶,深得慈禧的信赖,因此青云直上。他不但继安德海后为总管太监,而且还得以破例赏给二品顶戴。(照旧例太监最高只能赏给四品顶戴,所以安德海得宠异常,也只不过是四品而已)李莲英还财富甲天下。想进身为仕升官加爵者多奔其门下,使其成为显赫一时的权监。甚至连醇亲王奕譞、大学士李鸿章也得让他三分。


光绪对这个仗势欺人的太监十分不满。他真想惩罚一下这个太监,打击一下李莲英那嚣张的气焰。可是,总不能无故而罚,光绪在积极寻找惩罚之故。


李莲英这个人还算多才多艺,他雅善音律,酷好京戏,且能扮演须生、老旦、黑头诸角色。因此,宫中演戏常常少不了他。一日,慈禧与光绪前往观看的《黄金台》就是李莲英主演的。这一出戏李莲英道白、唱腔均得体,坐在下面的慈禧高兴得合不拢嘴。李莲英窥见后心里很自豪,竟也有些洋洋自得飘飘然了。没有料到得意过后便是烦恼,李莲英不留神闯下了祸。戏中有这么一出:田单出游,夜遇太子,飞脚踢灭太子灯笼。扮演田单的李莲英演到此时,飞起一脚去踢灯笼,但用力过猛,竟将灯笼踢到场下,又偏偏打到光绪头上。


“简直是放肆,把那奴才给朕拖下来!”光绪欲借机惩罚李莲英。


皇帝传出口谕,当然不得违误,李莲英被拖到了光绪面前。


“来呀,笞杖四十!”光绪见仇敌被拖到眼前后怒不可遏,立即下令惩罚。


李莲英飞脚过后,知道闯下了大祸。昔日的威风早已不见。他眼珠一转,好汉不吃眼前亏,只有苦苦乞求于光绪才能解脱。于是他一边叩头一边说道: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冒犯万岁爷,实在是该死。奴才乞求万岁爷开恩。”


光绪撇了一眼地上求饶的李莲英,非但毫无怜悯之心,反而往仇新恨一齐涌现在脑海,往日呈威的神态又浮现在眼前,他气上加气,心想今日不罚更待何时?


“哼!死罪饶你,活罪难恕,笞仗四十还是轻的。”


李莲英听完光绪之言,知道光绪是决定惩罚他了,再求也是白搭。他跪在地上转着眼珠寻找另一个能救他的人——慈禧。当找到之后,他便略一转头再次求饶。


“奴才实在是无意的,求老佛爷和万岁爷开恩。”


慈禧听李莲英求她相救,她怎么能不圆圆场呢?只见她转身笑嘻嘻地对光绪说道:


“皇帝就饶了他吧,说来也是的,李莲英实在是无意。”说着又不等光绪发话便对李莲英说道:“还不快向万岁爷谢不罚之恩。”


“奴才谢万岁爷不罚之恩。”李莲英是何等机灵之人,他闻慈禧言后立即叩头谢恩。


光绪满以为这次惩罚有故,借机泄泄私愤,没有想到慈禧从中调停,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当他见李莲英叩头谢恩,还想说些什么话时,他厌烦极了,于是把手一挥只从牙缝中挤出四个字:“滚了下去!”


李莲英遵旨退下。他怎么能不痛恨这位当众出他的丑的皇帝呢!但他总归是个太监,是个供人役使的奴才,明火执杖地与光绪作对是不明智的,因此他在暗中加害于光绪。时而进谗言于慈禧,使慈禧对光绪的印象越来越坏,时而又寻找机会报复光绪。


有一年的元宵节,慈禧太后赏赐糕饼。她首先赏赐给光绪,并令李莲英专程送去。李莲英竟自作主张地端到自己屋里。


“小的们,过来,老佛爷又赏赐糕饼给咱们,来,一同来尝尝。”李莲英说着便把赏赐给光绪的糕饼全都分给他的小太监们吃了。


这件事情恰好被光绪的心腹太监王商打听到了,他愤愤不平地向光绪作了汇报:


“万岁爷,奴才探知今日老佛爷赏赐糕饼给万岁爷,令总管太监李莲英专程相送,不想李总管竟拿回自己房中分与小太监们吃了,而且竟说是老佛爷赏给他的。”


不听则已,一听真是肺都气炸了。光绪立即奔赴长春宫,见到慈禧后愤然说道:


“亲爸爸,你赏赐给孩儿的糕饼,李莲英到现在还没有送来,而别人都知道太后已经把这糕饼打发他送来了,希望亲爸爸能查查。”


慈禧听了感到诧异,立即令人去召李莲英,李莲英闻召即来,见光绪怒气冲冲地站在那里,心里已明白了八九分。他在心里思忖着应付这一局面的计策。


“大胆的奴才,连赏赐万岁爷的东西都敢随意截留,成何体统,从实招来!”慈禧首先向李莲英下了命令。


李莲英知道这次事件是光绪引起的,只要光绪消气,事情就算了结。他也知道只要慈禧袒护,天大的事也会化为乌有。于是他先向光绪叩了个头,然后解释了他的所为。


“请万岁爷息怒,奴才已经知罪啦!可是这中间还有一些曲折容奴才禀告。方才奴才把这些糕饼带出去之后,原想马上给万岁爷送去的。不料一到外面,就有许多重要的事情找到奴才这儿来了。而且这些事情统统是关系老佛爷的,不是御膳房里来问菜,便是老宫女们来讨鞋样。万岁爷大概也明白,奴才是一向侍候老佛爷的。这些事情都不能叫别人代替;而奴才自己也不肯随便让这些事情搁下来,因此,奴才便忙着先干这些事情,只得暂时把万岁爷的糕饼搁一会儿。”


听到这一解释,慈禧怒貌换笑颜。她不但不责怪李莲英,反而加深了对李莲英的好感。是啊,这个太监是忠心耿耿的为我者。光绪听完李莲英的谎言,知道慈禧一定会向着他,于是压住怒火愤然离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