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街娃儿

作者:林文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12

|

本章字节:5534字

街娃儿不是指街上生的或捡的细奶娃,也不是指沿街乞讨四处流浪睡街沿舔盘子的小叫化子。街娃儿们都是在城里有根有基有家有老的人。虽说叫娃儿,可年岁并不小,十几岁二十几岁都有,甚至还有三十几岁的。凡是那些不务正业、不长进、成天在外面闲荡鬼混的,成都人称之为街娃儿或老街娃儿。


街娃儿一律是指男性。若女子有同样德性则叫街妹儿或操妹儿。你也许会说街娃儿是不是类似于北方所谓青皮,上海所谓瘪三?这比较似是而非。若论成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二者倒是有些类似;但就其所为,街娃儿又不像青皮瘪三那样动辄寻衅生事,打架斗殴,或者偷摸扒窃,调戏良家妇女,相反,他们对这些恶行劣迹是不屑为之,有时甚至要挺身而出仗义制止,演出一番带闹剧色彩的壮举来。


说穿了,成都街娃儿有这样一些特点:成天浪在大街上,泡在人流中,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凑,哪里出了事儿,就在哪里寻乐起哄。他们生活的舞台主要在大街上,称为街娃儿可谓十分贴切。似乎可以归于无业游民类,但又绝不像一般人印象中的无业游民那般黄皮干瘦衣衫褴褛满面愁容。街娃儿们多是辍学或待业在家,甚至是耍上瘾了,逃学或逃岗者。有父母养着,有零钱花着,无上学之苦,无上班之累,更根本的是没人管着,没有拘束和拖绊,精力又旺盛,日子过得比哪个都要逍遥自在快活。一个个长得白白胖胖,精精神神,穿得齐齐整整,随时都咧了嘴乐乐呵呵傻笑,跟一群天国泼洒出来的胖墩墩小沙弥一般。


街娃儿很忙也很闲,睡得迟也起得迟,生活颇有规律。一天在外面耍尽兴了,闹腾够了回家吃饱喝足,无忧无虑倒头便睡个沉沉实实,川话所谓一觉拉伸,睡成盘龙。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太阳晒着屁股了,这才惺惺忪忪半睁眼,不慌不忙地起床。不上学不忙活,时间充裕得很,干嘛要着急,跟自己过不去呢。吃要吃饱,耍要耍好,瞌睡一定要睡够,懂不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街娃儿时常这样教训你。


街娃儿的穿着打扮也自成一格。当然也要时髦,但又绝非一般人眼中的时髦新潮。那太俗,街娃儿说。譬如西装革履,他们就不屑穿,称之为假洋鬼子的装扮,穿在身上既死板又拘束,不自在不舒服。港仔的打扮呢?穿牛仔服,夹克衫,萝卜裤,波鞋……不是很新潮吗?他们仍是一脸瞧不起,讥之为“业余华侨”。总之,凡社会上的流行新潮,他们通瞧不上眼。相反,他们很有点反潮流的叛逆精神,既反传统也不迎合新潮,一切只以自己觉得舒服自在而又与众不同为准,不求领新,但求标异。


且举前些年街娃儿的一种典型性服饰说。上装一般是军便装或中山服,一律是布的,一律不系领口。这本是十几年前风行一时而如今早已被人遗忘的东西,他们却当时装一般穿上身,自然格外引人瞩目。最特别的是街娃儿几乎都穿老蓝色布丢裆裤,裤裆长裤管肥,裤脚还要挽两道边。还有鞋子,那种老式圆口布鞋街娃儿最爱穿,又轻便又软和,关键是踢踢哒哒满街走,似乎是在向世人宣示:谁说我们是嫩娃娃,这布鞋可老成着哩!


这样一身怪打扮,你自然不难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辨识出街娃儿们的身影。说来也怪,没有组织,也没有人去下指令,更没有什么条文规定,但街娃儿们不约而同如出一辙地个个做这等装扮。


他们就这样甩着蓝布肥裤管,大白天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大街上闲逛着,大摇大摆,大模大样,一副一切都不在眼下,一切都无所谓的神态。想看啥就看啥,想说啥就说啥,漫无目的,漫不经心,真如四川俗话说的“走到哪个坡就唱哪个歌,走到哪儿黑就在哪儿歇”。瞅见哪位摊主在扯了嗓子吆喝生意,便踱过去七嘴八舌说:“师兄弟,唱得比刘德华还好听哇,你这个摊摊上的货是不是荷花池市场进的‘歪货’(假货之意)哟?谨防黑老鸹(指穿黑制服的市管人员)来给你啄起走啊!”气得摊主翻白眼,连声呵斥:“去去去,狗日街娃儿些!”


街娃儿们并不生气,只笑嘻嘻回击:“街娃儿咋个?老子们一不偷二不抢,三没有参加刮民党,总不像你娃卖狗皮膏药,毒害人民毒害党!”一阵嘲笑,说罢闹够,转身扬长而去。走两步说不定遇到个担挑子卖桃子的农民,街娃儿又围上去了,你翻一下,我拿一个,唬得老实巴交的农二哥直下话:“小哥子些,这是水湿货,捏不得捏不得哟!”街娃儿偏要捏,还瞪了眼说:“啥子捏不得?俗话都说半夜吃桃子,按倒的捏嘛。”农二哥只好奉送两个了事。街娃儿们便你啃一口我咬一嘴,嘻哈而去,临走还要扬手道一声:“拜拜,农大爷!”


而有时街娃儿们又会锋头一转帮着“农大爷”。譬如市管会的在罚款,他们就会在一旁阴一句阳一句地放冷枪:“算了嘛,人家种点菜来卖不容易,不要伤了二哥的感情哟。”“拔毛嘛,也到肥猪勾子(屁股)上去拔嘛,莫要专医人家老实人哇。”“咦,硬是又要过节了,要刮点毛毛钱去发发奖金吧?”说得市管会的人脸涨得通红,又不便发作。


街娃儿们尤其见不得拿起个“大哥大”手机当街当众打电话的人,他们会说:“龟儿子洋盘(指炫耀阔气的人),显不出他有个黑棒槌(指手机)了!”“装疯迷窍的,是不是儿童商店买的玩具哟?”或者更进一步,凑到那人身边,捏个拳头在嘴边,学着打电话的腔调呼喊:


“喂,灶房灶房,我是前堂。生意来了,三号要碗素汤!”随即自然是一阵哄堂大笑。


对女人自然要客气些,一般不围追起哄,只远远的甩几句风凉话:“看到没有,扭腰摆腿,健美操都做到街上来了。”“怪了,太阳都没得,戴个大墨镜,该不会是个残疾人吧?喂,学雷锋,做好事,要不要去牵人家一下啊?”嘿嘿嘿一阵欢笑,又算快活了一场。


而最令街娃儿们起劲的是街头吵架围堆堆。成都人本来就爱吵架,谁骑车不经意挂了谁一下,谁走路不小心踩了谁一脚,甚至谁多盯了谁几眼,都能触发火星。而只要一有人吵架呢,立马就会围上一大群人,伸长了脖子听得津津有味,好像免费拣了一场戏白看似的。街娃儿看见了,更不得了,一边往人堆里挤一边直嚷嚷:“打呀,打呀,咋个不打起来呢?”一副巴不得天下马上大乱的样儿。偏偏成都人颇有点君子味,光爱动口不喜出手,即便闹得天翻地覆也很难真正打起来。于是主角在中间唱,街娃儿们就在旁边帮腔:“喂,大欺小,来不倒(不应当之意)哟!”“龟儿枉自是个大男人,欺负人家女同胞要不得哟!”而倘若这时有警察维持秩序来了,围观的人一哄而散,街娃儿们又会做出一副严肃声讨样,骂道:“龟儿子,硬是政府把你们喂饱了,班不去上,跑到街上来围堆堆看热闹,共产党的票子那么好挣呀?”


看看,他们又一副正神模样了!好像成天不上班也不上学,尽在街上闲逛浪荡,找热闹制造热闹的,根本不是他们似的。


一群活宝。既滑稽可笑又还有些天真可爱的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