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丛林田舍皆乐土

作者:林文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12

|

本章字节:8876字

近年来,有一首歌首先由清纯女歌手陈红唱红于春节舞台,然后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塞内塞外,那就是《常回家看看》。就歌本身而言,确实不错,唱得许多人不禁牵肠挂肚,情热于中。而倘若我们要探究一下它的“弦外之音”的话,可以说它至少透露了两点信息,包括国情与人情。一是国情,中国社会的确是发展了,千百年来沿袭不变的祖孙三代以至四代同居一顶老屋檐下,大家庭乃至大家族聚居一处的情形,正在迅速变化、消亡,而代之以三口乃至两口之家的小家庭单元,这也许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点可就不太妙了,那就是人情亲情的逐渐淡化,甚至冷漠。随着家庭单元的细分,经济关系的变化,社会风潮的冲击,生活节奏的紧张,人们已开始只关注和牵挂自己的小家庭。据说这种情形在西方世界非常普遍,司空见惯,谁也不会惊叹。但我们中国就是中国,几千年的东方文明始终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浓浓的人情味,它不希望看到人情的冷漠,人性的异变,所以才有有心人制出了这么一首歌来,提醒、呼唤人们“常回家看看……”相信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听了,会有隆冬寒天,儿女奉上一盏热茶的感觉,心里暖烘烘的。


但这首歌对成都人来说是没有那么重的意思的,因为成都从骨子里来说还是由农耕文化积淀发展起来的一座市民味重人情味浓的古城,不像奠基于政治的北京,或者发迹于商业的上海、广州,更不用说金钱垒起来的深圳香港之类了。即便是近年来家庭单元也呈细分之势,但人情亲情味仍然很浓,加之城市坦平,交通快捷,彼此随时都来往方便,根本用不着大年三十才想起唱一曲“常回家看看……”


后院安宁,日子祥和,过得有些发腻的成都人现在倒是爱唱另一首歌:“常出城转转……”


(当然没有这首歌,无非借用个意思而已。)都知道成都人是爱热闹的,但事情总有个度,物极必反。现今的成都也是热闹过头了,人太多,光是外来人口就有上百万,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大街小巷,茶馆酒楼,以至公园广场,河滨空坝,到处都拥挤不堪。特别是到了节假日,稍微清静一点的地方,恐怕只有自己的家中了。热闹到了这份上,再是爱热闹的成都人也有点耐不住了,人山人海里伸长了脖子向城外望去,想在那里寻一方自在天地,畅畅快快透一口气。


又说成都人是最贪玩好耍的,不错,岂止好耍,还要耍得新鲜稀奇。可是天天困在这老城堡里,年年守着那几尊“千看终厌”的老菩萨,在城圈里溜达过来转悠过去,什么旮旯角落都钻遍了,还有什么可看可玩,新鲜稀奇的?用成都资格市民的话来说,叫做:


望江楼喝茶?茶早喝白了。


武侯祠看三国神像?像早看老了。


青羊宫摸羊?羊早摸玉了。


文殊院拜菩萨?菩萨早不想开金口了。


动物园逗猴子耍?猴早不想逗人了。


……


就这么大座城,天天看着,日日逛着,还真没啥可玩之处了。


于是,出城去,便成了当今成都人新的追求,时尚潮流。


你或许会说,这叫旅游热嘛,全国皆然,有啥稀奇?的确,全国皆然,但成都自有成都的特点。首先,这旅游热的兴起,除了与经济生活提高,人们兜里的钱多起来了,交通状况也改善了等等,这些“全国皆然”的基础条件有关以外,最根本的,还在于成都人好耍贪玩的天性使然。没有这一条,就好比木头飞机,你给它插上翅膀它也飞不起来的;就好比圈养的猪,你打开门它也只哼哼几声,懒得跑出去的。


这一点,你在节假日,便可以特别明显地感觉到。一大早,成都的四门,就人潮如涌,车流如龙,汽车喇叭声不绝,欢声笑语不断,或举家,或携友,或成群,或结伙,浩浩荡荡向城外拥去,其情状之壮观,可说是倾巢出动了。


不错,旅游是要花钱的,要有经济基础做保证。一般的成都市民收入并不算太高,但有一点,他们舍得花钱买快活。钱与快活,在他们心中的天平上,无疑是快活的分量重得多。成都人绝不会像有的地方——包括一些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和穷乡僻壤小城镇——的人那样,把钱看得那么重,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盘算计较,每花一笔钱都要当做资本投入来衡量,看值不值。


什么叫值?花钱买快活就最叫值。人生,就是图个快活,成都人这么认为。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说白了就是几张纸嘛,有啥不得了的。只要泡菜稀饭钱留够了,多出的就放心地花吧,有钱不会花,纯粹是傻瓜!


当然,成都的有钱人、大富翁大富婆并不多,一般市民手中的钱也不太多,还有不少下岗工人之类家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这不要紧,各人量体裁衣罢了。有钱的东西南北飞,去三亚,去泰国,甚至去澳洲欧洲,这几年在成都都很时髦而火爆。而大量的、最寻常的,却是到郊外寻乐,总之是有办法有去处的。这就好比是喝酒上了瘾的人,再没有钱,喝不起“五粮液”,也要打二两廉价“跟斗酒”,要一碟干胡豆,慢慢地吮味,喝它个一醉方休。


这就构成了成都人度假旅游的又一个特点:花钱不多,照样耍够。哪里去寻这等好事呢?不拘一格的成都人自然有办法——要游山玩水,避暑纳凉么?不要去那些名气太大的热门景区了,什么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尽管它们比起九寨黄龙之类来,近便许多,但现今门票涨得太高了,何苦花这个冤枉钱呢,除非是陪外地朋友。何况,那青城,青幽倒是青幽,可是山只有那么大一堆,时常爬满了蝼蚁一样的人群,还有什么风景、青幽可言?峨眉山倒是大,可又太累人,只能送它八个字:不可不上,不可再上。这些地方,曾经游过一趟也就行了。反正,再好的风景,一出名,成热门,人一多,也就没什么风景可言了,等于在城里一般,尽是人看人,没意思。


哪里去?只要出了城,就是放敞马,天高地又阔,可去之处太多了。老龙门阵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这庙子就从来都是出故事好看好玩的地方。那峨眉、青城,不也因为是“佛教名山”、“道家圣地”,寺观多多而增光增辉,名声大噪的么?这就好办了,现而今,成都周边,大庙小庙多得很,几乎沾山就有庙,凡山皆有寺,不愁没去处。有名无名没关系,老庙新庙没关系,因为只要是庙,一般都是占却山水风光,拥有园林风貌的,你去耍,又不是老学究,要去探史访源,也不是真正的善男信女,居士婆婆,诚心去烧香拜佛,念经吃素。你就是成都小老百姓,是去游山玩水看风景的,庙子里歇歇脚,喝喝茶,跟老和尚摆点老龙门阵,给小尼姑说点小玩笑话,透透气,开开心,这就足矣。


这些周边无名小庙,过去窝在山林里,是很清寒冷寂的。平常除了几个贫僧老尼,便是一些居士婆婆朝夕相伴,晨钟暮鼓,一片凄清。即使到了菩萨生日,庙会时节,也不过是远近来些穷乡僻壤的善男信女。现在却大不同了,来的都是客,贵客,城里“有钱人”,真心烧香拜佛,诚意磕头作揖者少,喝茶聊天打麻将者众。门庭倒是兴旺了,香火旺香火钱也旺,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只是看着菩萨院内,到处铺着桌桌麻将,稀里哗啦浪压经声,你会不会觉得有点滑稽?


这有什么可滑稽的?成都人一定会这样不屑地反问你。到这些庙宇丛林来,也无非就是散淡散淡,轻松轻松,玩耍玩耍,舒心透气嘛。谁叫这儿有这么个庙,有这么个好环境?麻将搬到这儿来打,手气也顺溜得多哩!


至于说佛家圣地,也没什么大碍吧,圣地并非禁地,你看人家和尚掺茶倒水,迎来送往,都是笑嘻嘻的,想那神像菩萨也不会横眉冷眼吧。有见识的成都人说不定还会搬出成都当代大文人的诗碑来作证。诗云:“山外红尘,山中古寺,两不相扰,各行其志。”瞧瞧,这说得多么清楚,多么有道理。这诗碑就在青城外山一座庙门立着呢,不信,你可亲眼去看一看。


周遭小庙成了度假游玩好去处,这是成都新特色之一。而另一富有成都特色的便当是“农家乐”的兴起。现在在成都,你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问答:


喂,这个周末到哪儿去耍?


农家乐嘛。


你老爸过生,准备在哪儿过呀?


农家乐嘛。


这一回同学会到哪儿去办喃?


农家乐嘛。


喂,荷花开了,是不是到新都桂湖去看看?


算了,还不如去一家农家乐。


……


问话不一,但答案一致:农家乐。


这“农家乐”是何许玩艺儿,何种去处?其实顾名思义,明白得很,就是寻常农家院子。这又是成都得天独厚之处了。成都这座城市,窝在盆地之沿,四围不是平原绿畴,就是浅山小丘,处处林盘院落,风光可人,随便打整打整,置办点餐饮茶具,便可供游客玩乐了。最先想到这一点的,据称是紧邻的郫县友爱乡科技村,极为富庶的粮油花木之乡。大约先是一些成都人来这里参观或是购买花木,感觉十分舒服,如临世外桃源一般。下一次便携家带口、邀朋约友来此一度假日。都觉眼目一新,别有风味,便一传十,十传百,竟至形成了一股新浪潮。


哪里好玩?这种消息城里人传得快。


哪样赚钱?这种情报乡下人传得快。


于是,很自然地,相辅相成,“农家乐”便势若雨后春笋很快遍布周遭农村了。农民庆幸开辟了新的生财之道,而成都人也庆幸又有了游玩的新天地,可谓皆大欢喜。


成都人特别青睐“农家乐”,自然不无道理。除了价格低廉,还可吃到真正新鲜的菜蔬鸡兔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小憩农家院落,既可观赏田园风光,品味农家生活,又甚为方便随意。


不要忘了,成都本来就是一个农耕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甚至好多当代成都人的父辈祖辈,都是从四近乡村渐次迁徙进城的,他们的血脉里保留着农人的因子,对乡村田园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亲和力。这一点,从老成都人面对日益扩张的城市水泥堡垒,常常忆及当年城郊田园之美林木之盛,慨叹而今良田之迅速消失,不难看出。他们不仅是担忧农业生产的问题,更是体现了一种潜埋于心底的对田园风光之美的向往和眷恋。


而方便随意又是成都人评判此类事物的一个标准。天生散淡的成都人,是最不喜欢繁文缛节、刻板规矩的。他们之所以特别爱泡老式茶馆,就是因为在那简陋环境、竹林桌椅之间,可以随便坐躺,随意谈笑,把脚跷到茶桌上也无所谓,把壳子冲得山响也自然。若是上了高档茶楼,俨若进了豪华会议厅,正襟危坐,低声轻息,那就太叫他们难受了,再好的茶喝着也浑身不自在。他们要的就是自在。而“农家乐”就相当于农家林盘大茶园,鸡叫鸭叫鹅也叫,你尽可以随心所欲,谈笑风生,牛跑羊跑猪也跑,你尽可以随意而安,起坐自便。犹如在自己家中,而又不需忙碌操劳,只管尽兴玩耍,这不就如神仙一般!


“农家乐”的兴盛,由此可见也自有它的深层根源。


而从成都人的这种玩乐观、旅游观里,你是不是也可以看出成都人特有的一种人生观:达观,乐天,追求自在,崇尚自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