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国藩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09:35
|本章字节:6028字
三月至四月: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包容是贵相
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读书二卷:卯初至午初
习字一、二百:午初至未初
料理杂事:未初至酉正
作诗文札记:三八日
巧召杀,忮召杀,吝召杀
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大病初愈,戕树重生,将息培养,勿忘勿助。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月二十日,作札记立誓
四月二十三日,戒棋立誓
二十六日,窒欲立誓
矫激近名,扬人之恶;有始无终,怠慢简脱
平易近人,乐道人善;慎终如始,修饰庄敬
威仪有定,字态有定,文气有定。
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
十二年后,曾国藩日记重出江湖,风格已经完全是另类,让人有点认不出来了。
这东西,叫日记吗?看起来有点象江湖算卦先生的忽悠笔记。
说对了,这十二年以来,曾国藩干着的,就是算命先生的活计。事实上,管理者的工作都有点象是算命先生,都说是管理者的最高技巧是知人善任,又有说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正所谓人心隔肚皮,人肚皮里的念头,都没有写在脸上,你只能靠经验猜测推断。猜对了就对了,对了你也没多少便宜可占。可如果猜错了,那可不得了。
曾国藩两次投水,一次试图向敌方发起自杀式攻击,之所以弄到这份上,就因为他没有猜对,猜对了他早就离开水边远远的了,才不会这么难为自己。
《清史稿·曾国藩传》中说曾国藩:“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清史稿·曾国藩传》上还说:“一见辙品目其才,悉当。”意思是说,曾国藩最是识人,一眼就能够看出人的高低深浅,品评出个高下,绝对不会有什么差错。
曾国藩的幕僚薛福成,写了本《庸庵全集》,有一段超长超长的文字,开篇曰:自昔多事之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之鉴,超佚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特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平日持议,常谓天下之大,事变至殷,绝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拨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力……
这可是当事人的证词,证明曾国藩识人之鉴,超佚古今,绝对假不了。
由是曾国藩相人之法,流传天下。可这是真的吗?
可任何事情,都经不起抬杠较真,就算是曾国藩真的懂相人之术好了,可再想想曾国藩的对手是什么人?
是精神异常者洪秀全,随随便便的在紫荆山找了几个人,民办教师冯云山,烧炭工杨秀清,植树造林的萧朝贵,衙门里端茶倒水的韦昌辉,在家读书的石达开,就这么几个人,就搅得大清帝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要靠曾国藩那双眼睛,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去对付他们。如果说曾国藩懂得相人之术,那洪秀全岂不成了活神仙?
实际上,曾国藩对相人之术,确有心得,但从他的文字内容中分析起来,他比任何都清楚,相人之术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根本,真正要解决问题,靠的是依凭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身,而不是神乎其神的相术。
不信我们来看一看曾国藩沉寂十二年之久,最先抛出来的四句话: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包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这里边一个说了贵相,一个说了富相,有没有说嬴相和输相?没有吧?
那就好,你看这人端庄厚重,就送他上战场,到了战场上他把你转手卖个高价,投奔到洪秀全那边升官发财,他是真的贵相了,可你怎么办?你死跷跷了耶!
终于弄明白了吧?别人的贵相富相,与你不搭界最好,搭界那就惨了,铁定是以你的人生失败为代价,成就他的极品富贵,这事你乐不乐意?
所以有人说用人唯德,要找那些最忠诚的,本事太大,不忠诚的更危险。可是有本事的你不用,让他跑到敌方阵营,你岂不是更悲摧?用吧,你又明明知道他靠不住,你说你到底该咋个整?
再者说了,曾国藩与洪秀全相争,斗的就是战场上刀光剑影,你死我活。先说你愿不愿意为一个与你不搭界的人去送死?如果你不愿意,别人更不愿意,曾国藩或是洪秀全,必须要想办法把人忽悠到战场上去,可是越聪明的人,抗忽悠的能力就越强,抗忽悠能力弱的,到了战场上根本就指望不上。
那么这个相人之术,到底有什么用呢?
相人之术的价值与作用,曾国藩在这里同样也说得明明白白:巧召杀,忮召杀,吝召杀。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这时候的曾国藩,考虑的并非是战场上的生死博杀,战场上的胜负自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只要照规律行事,就不会有差池。曾国藩考虑的是他身边的人选,他要选择知根知底的,最孝敬父母的,最勤奋刻苦的,最温厚憨和的。至于那些斗机巧的,耍心眼卖弄小聪明的,以及尖酸刻薄的怪异人士,能离多远就离多远。
要打嬴战争,靠的不是猛将,更不是什么战斗力强势的武装力量,而是你具有充足的战争资源调配能力,能够源源不断把战争打下去,一直打到最方稀哩哗啦为止。
再猛的战将,一旦掐断你的后勤给养线,就立即没咒念了。再富有战斗力的部队,一旦半年不发薪水,就全都给你撂挑子哗变了。理想的战争状态是每打一仗,都能够获得更多的战争资源调配能力——是资源的调配能力,而不是资源的多少。
说到战争资源,清帝国是远胜于洪秀全的,奈何帝国进入老迈之龄,资源调配能力下降,而洪秀全采用裹胁之战术,每下一城,以家属为人质,就立即获得成千上万的铁血战士。洪秀全的成功,是以经济彻底糜烂为代价,可清帝国不能这么搞,所以才眼看着洪秀全坐大。
但洪秀全这种类似于传销的魔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到了临界点,系统过于庞大,内部的整合性需求超过了系统扩张的需求。说明白了就是,洪秀全只能靠掠夺壮大自己,但没有经济建设能力,也压根不懂啥叫经济建设。到了建设期却不去建设,他的势力就会转入消落阶段。而曾国藩坐拥传统儒学的精神感召,慢慢的调度资源壮大自己,此消彼长,形势倒转。
搞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洪秀全这边能打的战将越来越多,如李秀成,如陈玉成,都是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百死之士。但是供他们调配的资源越来越少,生生的把李秀成陈玉成这等天才军事人物,搞成了灭火专业队员,东奔西跑的疲于奔命。而曾国藩这边的战场资源越来越充足,终成百足之虫,打跨一支又来一支,就这样死死的拖着你,生生的把太平天国给拖零碎了。
事实上,曾国藩这边最终也没弄出来几个能和李秀成、陈玉成相提并论的军事人物。不是曾国藩缺乏识人之能,而是这种军事天才,是需要战场上的鲜血喂出来,不是娘胎里带来的。
一句话,曾国藩玩的是规律,所以毛泽东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为什么毛泽东独服曾国藩?
因为曾国藩玩的不是相术相人的雕虫小技,他玩的是规律。
对了,这则日记后面还有一句:四月二十三日,戒棋立誓。
老天爷啊,曾国藩可真是有韧性,围棋这东西他已经戒了十二年了,仍然在坚持戒棋之中,算他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