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诸葛文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10
|本章字节:3122字
韩林儿是元朝末年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人物,对于他的最终结局,无论史学界还是民间流传的观点是,他遭到了朱元璋的毒手。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湖上遇到了意外,但实质上是朱元璋故意派人在船上做了手脚。杀害韩林儿这一点,也成为后世人攻击朱元璋的重要罪证之一。然而,很少有人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韩林儿果真是朱元璋所杀的吗?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取名为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率领起义军与元军对垒的整个过程中,朱元璋的决策都是正确的,然而,他做错了一件事情,使世人给他扣上了一顶无情无义的帽子——邀请当时名义上的领袖韩林儿南下。邀请韩林儿南下并非坏事,但是偏巧韩林儿在南下的途中舟覆而死。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朱元璋故意派人所为。
有学者认为,韩林儿确属朱元璋所杀无疑。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的理由有两点,其一是,《明史·廖永忠传》上对韩林儿之死的全过程有着详细的记载:“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履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战鄱阳时,忘躯拒敌,可谓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如果没有经过朱元璋的授意,廖永忠应当不敢擅自做主将韩林儿杀害。其二是,从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屠杀了一大批文武功臣来看,依朱元璋残暴的本性,除掉韩林儿是极有可能的。尽管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根据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屠杀了一大批文武功臣便断定韩林儿系朱元璋所杀还过于武断,将观点建立在毫无根据的推测之上,是不可信的。
最近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韩林儿并非是朱元璋所杀,而是廖永忠为邀功而擅自除去韩林儿。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从韩林儿当时的处境来说,朱元璋根本没有除去他的必要。因为韩林儿之于朱元璋的妨碍,仅仅就是一个名分和“龙凤”年号,这对于乱世而言,构不成登基的阻力。只要朱元璋稍微对韩林儿进行威逼利诱,让其臣服于己并非难事。即便不予以理睬韩林儿而直接登基称帝,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外界阻力。如朱元璋一定要置韩林儿于死地,大可不必如此费尽周折,完全可以做到不露痕迹,更不必制造如此张扬的翻船事故。因此,认为韩林儿系朱元璋所杀的观点,纯属书生之言,似不足为凭。其二是,从朱元璋个人的角度来说。
他之所以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成为逐鹿天下的人物,继而成为时代风云际会的宠儿,不会仅仅是一种历史巧合。他之所以能击败比自己实力更为强大的陈友谅,很大部分得益于他有着陈友谅他们这些当代枭雄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很少以个人名利为出发点进行冒险的政治赌博;其能力、信念、人格更经得起乱世考验。这样的人,其胸怀自然是寻常之人所无法比拟的。而当时韩林儿的靠山刘福通已经身亡,韩林儿只是普通人一个,既无政治上的影响力,更谈不上军事上的号召力,再也难以有所作为,更不会给朱元璋登基称帝带来直接的威胁。朱元璋凭着宽广的胸怀,连方国珍降后都可以授他广西行省左丞一职,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只有虚名的韩林儿。因此,韩林儿之死只可能有一种解释:纯属廖永忠的个人行为,与朱元璋无关。
第二种观点的可信度究竟几何还很难说,但是韩林儿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领袖,不可能对朱元璋登基称帝产生影响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朱元璋当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实力和影响力,似乎也根本没有必要去杀掉韩林儿,因为这样做对当时的他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