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演变小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作者:诸葛文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10

|

本章字节:3330字

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从最初的象形文字演化至意音文字,在书写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发展到小篆阶段,才逐渐开始定型。那小篆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小篆又称秦篆。秦统一以前,春秋战国期间,各个地域由不同的政权割据治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在书写形式上有很多地方不一致,一字多形的现象十分普遍。如“羊”就有20多种写法,“宝”有194种形态,“寿”也有百种以上。秦统一全国后,文字不统一的问题就突现出来了,由于文字使用和交流的不同,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秦始皇政权在制定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


篆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后世以书写媒介的不同,把大篆分为金文(或称“钟鼎文”)和籀(zhou)文两类。金文之前是甲骨文,是殷商流传的书迹,我国最早的文字,基本形成指事、象形、会意等文字特点。在书写上,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后世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籀文,据传是以西周晚年周宣文时期的史官史籀所书而得名。现存一部分因多刻于石鼓上,又以此命名为石鼓文。籀文与秦篆颇相近,不过在字形的构形上复杂些,更多重叠。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破齐国首都临淄,齐国灭亡。至此,秦统一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同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不与秦文合者”分别指六国文字,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在字体上分为晋、楚、齐、燕四大种类。六国由于在战国期间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实行的政治改革,文字书写上各自形成不同的书写习惯,文字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又由于书写工具和材料变化,如用毛笔书写于竹帛变得更简捷,文字使用者扩大到平民,因而易于形成各种异体字。尽管在字形上造成很大差异,不过也代表着文字的发展!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书体的不一,提出“书同文”,并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另据历史记载,是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由李斯制作一种标准字样。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小篆。这种书体相较以前更趋简化,在线条上园匀,字呈竖势。正是由秦篆开始,我国文字才逐渐开始定型。即在轮廓、笔划和结构上,象形意味削弱,文字更加符号化,这样便减少了书写和方面的混淆和困难,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也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瑰宝。”


现存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但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东巡峰山时刻立的第一块石刻。《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刻立。《琅琊刻石》、《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于芝罘山刻立。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刻石也称封泰山碑,相传为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东巡泰山,令丞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皆环刻文字,字体小篆,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用笔如铁线;在结体上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美观,体势工整,是小篆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