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寄情《五牛图》创作意图说法不一

作者:诸葛文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10

|

本章字节:3394字

《五牛图》是唐代着名画家韩滉唯一的传世之作,对于他创作此画的寓意却成了千古之谜,有人说画上的五头牛是作者用以比喻自己兄弟五人,表达对国对君的情感,还有人认为此图有隐退之意,乾隆皇帝却认为韩滉和汉代名相丙吉一样是贤臣良将,它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呢?


《五牛图》长1398厘米,宽208厘米。1950年初,一位香港爱国人士给周总理来信,说当年被八国联军劫出海外的《五牛图》,近日将在香港出现并被拍卖。这位爱国人士说,自己本想买下来献给祖国,可价格昂贵,要10万港元,因此无力购买,希望政府能够出资收回国宝。在当时,10万港元对于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周总理当然不会让国宝外流,立刻给文化部下达了三条批示:第一条,派专家赴港对国宝进行鉴定,确定其真伪后负责收购;第二条,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以确保文物安全;第三条,文物返回后,交给收藏条件好的单位妥善保管。文化部立即组织专家赶赴香港。鉴定《五牛图》确为真迹后,与对方多次交涉,最后以6万港元买下了此画。如今,它经过修复后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此画为什么会引起国家的充分重视呢?首先是因为它是目前所见最早画在纸上的绘画作品之一,纸是麻料制成的;其次是因为它的作者韩滉。韩滉曾出任浙东西两道节度使等官职,到唐德宗时官至宰相,封晋国公。他创作《五牛图》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一次韩滉与友人谈论绘画的事情,友人问:“近来论画者谈及驴、牛和马,皆认为是常见之畜,最难状貌图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见?”韩滉思索片刻后答:“此话有一定道理,因牛马都是人们熟悉的家畜,画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误笔,人们就能发现,所以一般画家都不涉及此类题材。”他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不过,我以为自古迄今,农事为天下之本,而耕牛则为农家之宝。


只要画家能够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画出特色的。”有一天,韩滉来到郊外的田间小道上,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两三个牧童正在嬉耍,还有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远处又看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还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在这开阔的田野之间,几位农夫正在用牛耕地翻土。韩滉灵感一来,连忙取出画画用具,迅速描绘出一幅幅耕牛图景。后来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了不同状貌的五头牛。画中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一头牛翘首向前奔驰,像撒野的猛兽;一头牛在回顾舐舌,一幅旁若无人的样子;一头牛好像在呼唤着离去的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跂行,好像是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栩栩如生。


关于《五牛图》的创作意图,直至今日都说法不一。元代的赵孟頫是最早的解释者,他认为韩滉的《五牛图》意在效仿梁朝陶弘景画牛寓意的故事。陶弘景是齐梁间着名的道士,此人虽是修道之人,却不忘情世间,多次替萧衍出谋划策。萧衍立国后,多次请他出山,他却不像从前,而是坚辞不就,画了两头牛:“一牛散放水草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送给萧衍,萧衍看后,马上就明白了陶弘景的意思,原来是他不愿意在官场中受约束,于是也不再勉强他了。


《五牛图》中有一牛是以红绳络头,与陶弘景故事很相似,但韩滉一生为官从没有退隐的想法,应该与此无关。此图到了清帝乾隆手里后,乾隆又有了另外一种看法,他为此题诗一首,其中的“一牛络首四牛闲”一句,是讲韩滉的五个兄弟中只有他一人在朝为官,“弘景高情想象间”这一句,是指陶弘景的清高只是一种理想之境界并不足取;而“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这两句则包含了“丙吉问喘”的典故,大概是说韩滉和丙吉两位先朝的丞相都能从大处考虑,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不过当时乾隆,正处于大清盛世之际,自然是希望得到贤臣良将的辅助,对于人们认为陶弘景“出世”的看法当然不赞同。以乾隆当时的心态,由《五牛图》联想到汉代名相丙吉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还有人认为此图有鼓励农耕的意义等等,后人对它的揣测从未停息过,我们不得不佩服韩滉,他给后人留下了一幅无限想象的画,要揭开《五牛图》寓意之谜,看来是遥遥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