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中世纪(3)

作者:章世新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17

|

本章字节:12008字

阿拉伯人中曾经出过几位先知,因此,人们习惯上是相信先知的话。而且,穆罕默德的宗教理论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对于中下层贫民。因此,先是他的亲人伙伴,后来是邻居等先后接受了他的伊斯兰教。


“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原意为“顺从”。穆罕默德宣称,世界上只有一个神——安拉,他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人的创造者,世界万物,都是按照安拉的意志安排的。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死后就会被打入地狱。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为《古兰经》,是穆罕默德死后,由教徒赛义德·撒比特根据穆罕默德生前的启示在公元652年记录编纂而成的。


因为伊斯兰教是“单神教”,与传统的古莱西部落的“多神教”极不相容。同时,教义中提出的施舍济贫的主张损害了大贵族和富商的经济利益,以阿布·苏非扬为首的一些贵族和富商时刻准备谋害穆罕默德。


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及其信徒被迫离开麦加,秘密迁往麦地那。这一迁徙事件就是著名的“希吉拉”,是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公元639年,哈里发欧麦尔将希吉拉之年规定为伊斯兰教的纪元,并以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历的岁首。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受到了欢迎,并被当地的各部落拥戴为领袖。最终,穆罕默德依靠伊斯兰教信徒以及敖斯和海兹勒支的武装力量,组成了政教合一的第一个伊斯兰教的国家。他成为新国家的政治领袖和宗教首领,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公元624年,穆罕默德下令征收天课,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公元626年,他下令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


公元627年,麦加古莱西贵族联合麦加周围的游牧部落,集结了1万多人的武装队伍进攻麦地那。穆罕默德鉴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利用麦地那三面环山的天险地势,在绿洲的道路上深掘壕沟,据险固守。麦加联军久攻不下,给养供应困难,不得不退兵。穆罕默德乘势追击,俘敌400余人,斩杀无数,此即有名的“壕沟之战”。


壕沟之战,穆斯林取得奇迹般的胜利,因而也加强了穆罕默德自称为“真正的先知”的说服力,提高了他的统治地位。迫于形势,麦加统治者决定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公元630年1月,麦加贵族改宗伊斯兰教。


麦加的归顺,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的决定性胜利。穆罕默德进入麦加之后,清除了克尔伯神庙中的所有的部落神,只保留了那块陨石,作为全体穆斯林的圣物,又把克尔伯神庙改为清真寺,并规定,每一个穆斯林一生中必须到这里朝圣一次。从此之后,阿拉伯半岛各地部落纷纷派遣代表来表示皈依伊斯兰教。到公元632年6月,阿拉伯半岛已大部分统一。


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于麦地那溘然逝去,终年62岁。死后葬于他在麦地那的住所,陵墓之上建有著名的麦地那圣寺。这里,也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


此后伊斯兰教又传到北非和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到16世纪时,伊斯兰教徒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伊斯兰教的产生促进了阿拉伯地区的发展,对于阿拉伯地区的统一发展,抵御外来侵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伊斯兰教中让教徒进行“圣战”的教义,使其在传教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侵略性。伊斯兰教徒们正是以“圣战”的名义,在新月的旗帜下,挥舞着阿拉伯弯刀,进行猛烈地扩张,建立起庞大的阿拉伯帝国。


世界最大奇书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古代印度和中国的海岛中,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叫山鲁亚尔。他为人公正,博得人民的拥护爱戴,国家不断地繁荣、富强,君民都过着快乐的生活。


但是有一天,山鲁亚尔偶然发现王后和奴仆们嬉戏取乐,他勃然大怒,怀疑王后对他不忠诚,就把王后杀了,并发誓要对所有的女子进行报复。他决定每天娶一位女子,第二天就杀掉再娶。


听到这个消息,萨桑国百姓纷纷携带妻女逃离家园,一时间城中十室九空,全国笼罩在恐怖之中。国王却依然迫令宰相去寻找女子,供他虐杀。


有一天,宰相找遍了全城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发现一个女人,回到家后,怕国王怪罪下来,不禁长叹一声。他的女儿莎赫查德知道事情的经过后,她说服父亲,把她送进王宫。


国王要求行房时,莎赫查德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要求国王允许她和妹妹见一面。国王立即派人把妹妹接来。妹妹恳求姐姐;“看在安拉的面上,给我讲个奇妙的故事吧!好让我们快快乐乐的度过这一夜。”


莎赫查德说:“如果高贵有涵养的国王陛下许可,我很愿意讲个故事。”国王想,反正明天早晨再杀她,讲个故事也无妨。莎赫查德就开始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天亮了,故事正讲到精彩之处,山鲁亚尔想知道后来的故事情节,于是决定故事讲完后再杀掉莎赫查德。


但是到了第二天天亮时,故事又在精彩之处停住了,山鲁亚尔无奈又决定不杀莎赫查德。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莎赫查德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经过一千零一夜之后,这些精彩的故事终于打动了山鲁亚尔,他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表示不再伤害无辜的少女,并与莎赫查德结为夫妻,白头偕老。


后来,人们把莎赫查德在这一千零一夜里所讲的故事汇编成册,书名就叫做《一千零一夜》,中文翻译为《天方夜谭》。“天方”,是我国明代以后对阿拉伯国家的称呼,又因阿拉伯人喜欢听故事,凉爽的夜晚常聚在一起,或讲故事,或朗诵诗歌,“夜谭”,即为“夜谈”,夜间谈话的意思。


实际上,《一千零一夜》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波斯、埃及和伊拉克的民间传说,但阿拉伯人民经过吸收、溶化、改造和再创作,使它们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社会的生活。这些故事多是赞美和歌颂人民的善良和智慧,抨击和揭露坏人的邪恶和罪行。


《一千零一夜》故事形式多样,有动物故事、神魔故事、爱情故事、惊险故事以及寓言、童话等,这些故事充分表现了阿拉伯人民的美德、智慧、斗争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民的理想和情感。


例如最为著名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诚实、勤劳、勇敢与机智。


阿里巴巴是一个勤劳、正直的农民,他靠砍柴为生,一天,阿里巴巴在山上砍柴时,得知了强盗的藏宝洞,于是他得到一些意外之财,从此富了起来。


阿里巴巴贪心的哥哥探知秘密后,也到山洞去运财宝,但却被强盗们杀死了。这伙强盗又来追杀阿里巴巴。强盗头子假装作卖油商人,让强盗们藏在油瓮中,到阿里巴巴家求宿,企图杀害其全家,但被聪明机智的女仆马尔基娜识破,她将计就计,用热油将强盗们全部烫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马尔基娜是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智慧的化身,也是阿拉伯民族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的生动写照。


另一个《神灯》的故事也被世界人民所传诵。主人公阿拉丁是一个穷裁缝的儿子,后来他在魔法师的指引下进入地下宝库,得到了一盏神灯。他借助魔戒指与神灯的法力,使自己由贫而富,并且又与国王的女儿结婚,过上幸福生活。


但是由于偶然,神灯被窃,他失去了一切,经过艰苦奋争,一切又失而复得。这表明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这种追求也是几千年来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向往。


《一千零一夜》经过千百年的传诵,除旧增新,是古代人民心灵与智慧的结晶。她很久以前就为世界各国传诵,获得高度评价。《一千零一夜》是亚洲文明中璀璨的明珠,享有“世界最大奇书”的美称。


日本大化革新


日本与中国毗邻,由本州、九州、四国等大岛和很多小岛组成。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之一是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


公元3世纪以后,本州岛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国家大和,它的最高统治者自称天皇。经过不断扩张,大和逐渐占领了很多地区。到公元5世纪时,大和已经统一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定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


日本统治者实行部民制,国王(天皇)和氏族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强迫被征服和破产的氏族成员当了近似奴隶的部民。部民没有人身自由,无偿为贵族耕作和负担其他劳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民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公元6世纪中叶,阶级矛盾激化,出现了“五谷不登,百姓大饥”的景象。统治集团内部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天皇和苏我氏主张革新政治,利用佛教统一思想,建立中央集权国家,而物部氏为首的保守派坚决反对。


公元587年,苏我氏和物部氏争立皇太子,爆发了内战。结果,苏我氏获胜,夺得了中央的控制权,扶植有利于自己的天皇,立顾户皇子为皇太子,担任摄政,史称圣德天子。


苏我氏家族不可一世,下面的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残酷地剥削部民,许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夺,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起来造反,抗税逃亡。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如何找出更好的统治方法,以取代过时的部民制。


圣德天子决心改革国内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他参考中国的官制,创立了《冠位十二阶》,整顿朝廷贵族官僚的身份制度,强化等级制度,借之尊崇君主威权,加强朝廷纲纪。公元604年,圣德太子又颁布了《十七条宪法》,这并不是现代国家的宪法,而是关于君臣尊卑的政治思想。圣德天子还积极派遣隋使,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在日本弘扬佛教,提高皇室的地位。


但是圣德天子的改革只是一个准备,并没大力推广开来,顽固势力还相当强大。公元622年,在圣德天子死后,苏我氏害怕进一步的改革损害苏我氏独揽朝政,于是杀死了圣德天子的儿子山背大兄皇子,使刚刚开始的改革夭折。


但是改革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苏我氏的专权遭到朝野反对。中大兄皇子经常接触一些从唐朝回来的留学生,从他们口中,中大兄皇子得知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和繁荣富强,心中非常向往。为了夺回政权,中大兄皇子联络了一些同样对苏我家族势力不满的大臣,开始密谋除去苏我家族的势力。


公元645年6月,天皇在宫中接见朝鲜使者。文武百官身穿朝服,肃立在两旁。大殿上只有天皇、苏我氏的苏我虾夷和苏我入鹿坐着。


这时,老奸巨猾的苏我虾夷忽然发现中大兄皇子没来,就懒洋洋地问天皇:“中大兄皇子怎么没来啊?”


“哦,可能一会儿就到吧。”天皇有些害怕地说。


苏我虾夷早就知道中大兄皇子对自己家族把持朝政不满,又听说中大兄皇子最近在一个寺院操练军队,心中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站起身,说自己身体不适,要回去了。


临走时,他回头向儿子苏我入鹿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要他注意点。苏我入鹿微微点了点头。


“使臣到!”随着朝官的禀报,大殿上鼓乐齐鸣,大臣们立在两旁。三国使者捧着贡品缓缓走进大殿。


这时,苏我入鹿发现中大兄皇子竟然跟着三国使者一起走了进来。中大兄一走进大殿,就高声命令侍卫把大殿的大门关上,任何人不得进出。


“你在搞什么名堂!”苏我入鹿非常生气,站起来大声斥责中大兄皇子。


中大兄皇子也不答话,猛地拔出刀,冲上前去,向苏我入鹿猛砍。苏我入鹿大吃一惊,急忙拔刀自卫。没过几个回合,苏我入鹿的刀就被中大兄皇子震落。苏我入鹿见大势不好,急忙向门口冲去,中大兄皇子一个箭步冲上去,将刀刺入了他的后背。苏我入鹿惨叫一声,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吓得脸色都白了,躲在角落里恐惧地看着这一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久,苏我虾夷也走投无路,被迫自杀。


中大兄皇子剪除权臣苏我氏及其党羽,夺取了中央政权后,孝往天皇即位,建年号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中大兄为皇太子兼摄政,一些归国留学生受到重用。公元646年元月,颁布新诏书,开始各项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公元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大化革新是个逐步的过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大化革新之后,日本在经济方面废除了部民制,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获得自由。在政治方面,废除贵族奴隶主的世袭特权,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在京师设立了五卫府,在地方设军团,所有军队一律归中央统一指挥。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从此,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诺曼入主英格兰


英国由不列颠群岛组成,位于欧洲大陆之外,但是来自欧洲大陆的一次次外力的冲击,仍把它纳入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公元前后,恺撒统帅的罗马军团扬帆而至,不列颠开始纳入西方文明进程。此后,来自欧洲大陆的一些日耳曼部落定居在不列颠群岛,开启了英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1042年,爱德华登上英格兰王位。爱德华之父是威塞克斯国王伊塞尔雷德,他的母亲是诺曼底公爵之女埃玛。所以,爱德华有一半的诺曼人的血统。爱德华登上王位后,便任命了一批诺曼人在朝廷和教会中担任要职,逐渐使诺曼人同英国本土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


1051年时,诺曼底公爵威廉访问英国,英王爱德华曾许诺死后将王位传给他。但是1066年初,爱德华病逝,贵族们却推选哥德温家族的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继为英王。威廉非常恼怒,决定用武力夺取王位,征服英国,建立自己的王国。


威廉派使节游说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向他们控告哈罗德是一个篡位者。教皇支持威廉的行为,还赐给他一面“圣旗”;亨利四世也表示愿意帮助威廉夺回王位。


哈罗德听到这个消息,也赶忙准备迎敌。他组织了舰队,征招了士兵,大部分由农民组成。哈罗德指挥军队严镇以待,但许多天后仍不见任何动静,于是队伍的士气开始涣散下来。


原来威廉做好出征的准备后,就一直在等待顺风。直到1066年9月,威廉终于等来战机,他率军直奔英格兰。威廉的远征军驶向海峡对岸,未遇任何抵抗便在佩文西湾登陆。威廉纵兵劫掠,目的在吸引哈罗德前来决战。10月14日,双方在哈斯丁斯展开激战。


哈罗德选择威尔登山地作为指挥部,将亲兵部署在峰顶两侧,在中央构筑坚固的防守,两翼则由民兵把守。10月14日上午,号角齐鸣,战斗开始。在混战之中,威廉坠马,却立刻恢复镇静,跃上另一匹战马,大声高呼:“请大家都看着我,我还活着!上帝会保佑我们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