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世界新格局(1)

作者:章世新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18

|

本章字节:11918字

联合国的建立


1945年4月25日,美国西部第二大城市旧金山市大歌剧院前,成千上万的市民冒雨赶来,争相领取入场券。1500张入场券很快被一扫而光。不过,有没有票的人们都兴高采烈,群情振奋。


是什么吸引着人们呢?原来,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代表将在这里聚会,讨论成立联合国,并制定《联合国宪章》。


从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血腥侵略中国开始,全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突然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火蔓延到了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陷入了战争带来的巨大苦难。人民渴望着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渴望着持久的和平早日到来。


1942年元旦,在美国华盛顿,26个反法西斯的国家签订了《联合国宣言》,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第一次出现了“联合国家”这个名词。


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莫斯科发表声明,将根据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1944年8~10月,中苏美英4国代表又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召开了一次会议。具体论战后国际组织的章程,签署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建议把未来的国际组织定名为“联合国”,提出了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会员国的资格、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主要机构和职能,以及关于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关于国际经济与社会合作的各种安排。随后,美英中三国代表举行会议,接受了上述建议。这样,联合国宪章已基本上成形。


1945年2月,在苏联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同意斯大林提出的在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的表决权问题上,主张一票否决制,即在常任理事国表决时,只要有一个国家反对,表决就是无效的建议。会后,三方约定同年4月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会议,讨论拟议中的联合国宪章。


盼望已久的日子到来了,人们怎么能不激动万分呢。25日下午4点左右,美、中、英、苏4个发起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先后走入歌剧院。人群沸腾起来。美国代表下车了,共156人,是人数最多的代表团;接着是中国代表75人,英国代表65人,苏联代表15人。四个发起国与其他国家的代表共850人进入了歌剧院。两旁的人们向他们抛撒着鲜花,表达着欢迎之情。


紧接着,1800多名各国记者也进入会场,他们将成为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见证人。成千上万的没领到入场券的市民则伫立在歌剧院外翘首以待。


大会史无前例,盛况空前。大会的开幕式上,美国代表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接着是新继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讲话,杜鲁门在讲话中强调了联合国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意义,并一再强调“和平”与“合作”是此次大会的两大主题。开幕式洋溢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


联合国大会前后开了整整两个月,这时的会员国已增加到了56个。6月26日,大会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6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签字仪式在旧金山举行,50个国家的153名代表在印有中、俄、英、法、西5种文字的宪章文本上签字,中国代表团首先签字。


根据旧金山会议决定,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宣告成立。它的总部设在美国东海岸的纽约。这一天,也被订为“联合国宪章日”,简称“联合国日”。


联合国是国际政治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普遍的一个国际组织。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第三世界国家陆续加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的骨干力量。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作用也随之增强。


冷战


“冷战”这个被全世界使用了近43年的国际政治术语,是1946年4月16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在一篇讲话中首先提出来的。1947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冷战: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等文中,把冷战局面归结为美苏之问根深蒂固的敌意及相互之间的冲突和不战不和的对峙局面。此后,这个术语被广泛采用,成为美国外交,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一个专有名词。


冷战的确切含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针对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了直接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包括遏制、封锁、颠覆、污蔑、煽动等一系列的紧张对峙状态。


1946年3月5日,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反苏、***演说为标志,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要求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这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为什么会产生冷战呢?美、苏及有关各方说法不一,甚至针锋相对,即使美国人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应负主要责任,他们认为冷战源于苏联的极权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及斯大林的偏执狂,美国采取遏制政策是对苏联行为的反应。


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应承担主要责任,他们认为战后苏联对安全的要求和做法是正当的,美国极力限制苏联的影响是为了建立它自己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反苏***只不过是为其政策寻找口实。


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冷战问题就已经露出苗头。杜鲁门上台时,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基础已动摇,美国巴不得把全世界置于它的支配之下。杜鲁门一再宣称美国应当在全世界处于领导地位。可是,经过战争考验强大起来的苏联怎么肯俯首称臣?在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斯大林针锋相对,坚持不让一步,这就导致了双方的敌对。


美、苏都是大国,鉴于苏联的实力和威望,美国无力、也不愿与苏直接对抗,于是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影响便成为当时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美国外交政策的基调。这一基调的形成便影响到20世纪下半个世纪苏美两霸领导集团的国际思维——也就是外交家们常说的“冷战思维”。


为了能够实现反苏、***、阻挠社会主义力量发展的目的,美国极力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周围建立军事集团,到处以反对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和维护美国及西方“安全”为由干涉他国内政。苏联也不甘示弱,先后在东欧、在亚洲和拉丁美洲施加自己的影响,以实现对美国的威胁。


在战后40多年里,美苏之间或明或暗进行争斗的事件屡屡发生,加剧了世界和地区性紧张局势,有时甚至战争一触即发。


美苏两国之间的争夺主要表现在常规和核军备竞赛上。而两国间的对峙好几次达到战争的边缘,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20世纪40年代末和50、60年代发生的几次柏林危机,便是突出的事例。


然而,美苏两大巨头都知道,他们之间如果发生直接冲突将是灾难性的,双方武库中的核武器能将100个地球炸得粉碎。所以,每次冲突过后,都要搞一段缓和,有时,还真的给人以捐弃前嫌携手共进的印象。


但是,“缓和”并不可能真正缓和双方紧张对峙的冷战关系。自从1979年前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后,80年代的美国里根政府对前苏联又开始采取强硬政策,大力扩军备战,特别是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不惜耗费巨资,力求运用高技术手段谋取能压倒苏联的军事优势。苏联不甘落后,从此双方展开了冷战中又一轮更危险的军备竞赛。


40多年的冷战使美苏双方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在不同程度上伤了元气,使两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均下降。相比之下,苏联更是吃力得多,其后果也更严重,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发展停滞。


为摆脱眼前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在外交上提出“新思维”,对美国转而采取守势,逐步甩掉东欧、越南、古巴等“包袱”,收缩战线以求得喘息时间。


1989年1月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后,美国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把对苏政策的重点从军事对抗转为和平演变。此后,不久,苏联、东欧以政治多元化开始发生剧变。


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布什与戈尔巴乔夫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晤,双方宣布结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以来形成的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制,“将其抛进地中海底”。


1990年10月,冷战最重要的象征之一,竖立了30年的柏林墙被推例,东德被西德吞并,德国统一。11月,欧安会各成员国首脑汇集巴黎,缔结了“新欧洲巴黎宪章”,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冷战又开始了,国际政治出现了新一轮分化,分别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自此,这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展开了长期对抗,并且在军事方面形成各自的军事集团。1949年8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组成的旨在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军事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用以遏制苏联和控制西欧,并且成为美国对外扩张和抑制苏联的政策基础。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以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为理由,表示美国要代表“西方自由社会”抗击“苏联极权”,要在世界范围内承担***义务。马歇尔计划旨在从经济上复兴和稳定西欧国家,达到既控制西欧和为美国商品扩大出口市场,又联合西欧压制苏联的双重目的。


英、法、意等西欧国家也担心难以独自对抗苏联,愿意利用美国力量压制苏联。遏制苏联成为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共同政策,这样就为建立北约集团在政治上铺平了道路。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政治危机,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掌握政权,捷克政府宣布退出西方阵营,加入到东方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美国和西欧国家极为不满和大为惊恐,并且把苏联看成了眼中钉。英国外交大臣贝衷的呼吁表现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心声:西欧面临被苏联倾覆的危险,西欧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能保卫西欧的联盟。很快,这一呼吁便表现在了行动上。


同年3月17日,美国、加拿大、英国3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谈,决定“拟定一项北大西洋区域集体防务协定的计划”,最后,他们通过了美国草拟的《五角大楼文件》。随后,英、法、比、荷、卢五国签定“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又称布鲁塞尔条约),以军事同盟为核心,进行多方面合作,向建立北约走出了重要一步。


但是,西欧各国的不安并没有随着《布鲁塞尔条约》的签署而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了。1948年6月,因为苏联封锁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水陆通道形成了紧张的军事对抗局面,即“柏林危机”。双方都调集大量军队,美国甚至将其用于投掷原子弹的b29轰炸机派往欧洲。一时间,纷纷传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要爆发。美国和西欧各国联合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1948年7月6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卢森堡7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讨论建立北大西洋安全体系问题。虽然各国的最终目的一致,但他们在会议中还是为了多为己国争得一些利益而争吵不休。


最后,参会各国通过了《北大西洋公约》,这一公约由序言和14个条款组成。其中,第三至五条最为重要。第三条规定集体武装防卫;第四条规定协商共同行动;第五条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可以“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家参加到这个公约中来,各国并没有在这一公约上签字。


此后,北约继续扩大。1952年,希腊和土耳其加人;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加入,并且引发与苏联集团的重大冲突,直接导致了华约组织的建立。


1951年,北约组织建立联合武装部队,成立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由美国人出任最高司令官,最高司令部下设3个战区司令部等机构。美国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由此加强了对西欧国家的控制,确立了美国在西欧的霸权,进而利用北约组织服务于美国的世界称霸战略。


北约组织内部常有分歧,尤其是各成员国对美国的称霸表示不满。1966年,法国就因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与美国闹翻,宣布退出“北约”的军事机构,撤回自己的部队,同时迫使“北约”的军事指挥机构和数万美军撤离法国。在后来的科索沃战争期间,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因此,北约组织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


华沙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积极帮助一些东欧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也因此扩张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1949年北约组织的建立使苏联感到自身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同年,苏联外交部针对美国国务院的声明进行严厉谴责,把北约称作“美国和英国统治集团推行侵略政策的主要工具”。此后,苏联在各种场合都猛烈地抨击北约组织,并向联合国大会上诉。


但是,美国等北约国家对苏联的反应不予理睬。并于1954年10月正式签订接纳联邦德国的巴黎协定。联邦德国假如北约,说明北约的威胁已经迫近到了苏联周边,因此苏联对此大为不满。


11月13日,苏联政府立即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布照会,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全欧洲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问题,但遭到西方国家拒绝。


11月29日至12月2日,苏联、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东德、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8国于同月11日至14日在华沙举行会议,缔结八国友好互助条约,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条约有效期为20年,期满后可以延期10年。


条约规定,当缔约国之一遇到武装威胁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方式给予援助;设立统一的武装部队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缔约国不参加与华约相反的任何联盟或同盟,不缔结与华约相反的任何协定。华约还欢迎一切赞同该条约的国家参加。


华约组织的主要机构有政治协商委员会和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政治协商委员会下设国防部长委员会、外交部长委员会和联合武装力量司令部等机构。上述两机构总部均设在莫斯科。至此,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终于完全形成。


苏联在华约组织中居于控制地位。联合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均由苏联人担任。苏联除了利用华约对抗北约和与美国争霸外,还借以控制缔约国,甚至以华约名义出兵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