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者:石磅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0:53

|

本章字节:5910字

已经临近了年关,北京城里大街小巷的年味儿是越来越足,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年货,小孩子们已经在街头巷尾零零星星地放起了鞭炮。尽管甲午海战的惨败、北洋水师的覆灭才过去了不到三年,别说外地了,就是北京城里的人们还有几个记得这个伤疤呀?因为签订与日本《马关条约》而引起的一千三百多名书生的“公车上书”,既被大清朝廷拒绝,也没让光绪皇帝看见,只是散布到了社会上。战败割地赔款的恶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没割到我们家的一亩三分地;战争赔款二亿两白银,俄、德、法三国干涉还回辽东,又给日本追加了“酬报”银三千万两,可也没从我自己的兜里掏钱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国民性就是这样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你管你的江山社稷,我过我的家常日子。穷人穷过法儿,富人富过法儿,反正这个年都是要过的。


地处北京城西四牌楼北太平仓胡同的“五王爷府”已经挂上了过年的大红灯笼,朱漆大门内的三进大院里,杂役伙计们不断地扛进来过年的大鱼大肉、海鲜果品;连老带少的女佣们正忙三叠四地打扫着各个房间,拆洗着各式各样的被褥;后院的厨房里,下人们在摘菜洗菜,用镊子拔着鸡皮、鸭皮上的细小毛管;厨师们正在烈火蓬燃的灶台上煎炒烹炸,准备着满汉菜肴的食材……这座京城百年的深宅大院中,一派热气腾腾的过年景象。


此时,在八福晋的卧室房间里,许莲叶与关凤芹这一对不同寻常的姑嫂,正在进行着推心置腹的谈话。两个人面前的床铺上摆着几棵壮硕的“不老草”。


“……大姑姐,”关凤芹艰难地叫出了这一称呼,“还是让我这么称呼你吧,别叫八福晋了。”


“中啊,叫‘大姑姐’好,咱们本来就是姑嫂嘛,叫八福晋太生分了。”许莲叶非常诚恳地看着她。


“说实话,以前我真的恨过你,都恨到骨头里去了!——杀人我不敢,可我真想让你也受受让男人祸害的罪儿……”关凤芹说到这儿,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其实大姑姐,后来我才知道你也挺苦的,咱俩的苦法不一样儿。你说,对吧?”


“嗯。”许莲叶紧咬着一边的嘴角,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这几棵长白山的‘不老草’你泡点儿好酒,留着给五王爷每天晚上喝点儿吧,这东西治男人的‘腰子病’,那是‘老太太卧鸡蛋,一勺一个。’——这是山里人几百年传下来的,过去崔海山也有这个毛病,如今我不也怀上了吗?”她抚摸着自己那有些隆起的小腹说着,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复杂的幸福感。


“你咋儿知道我……需要这个东西呢?”尽管是姑嫂之间在说着这些私密话儿,许莲叶还是感到有些羞口,涨红着脸勉强地问完了这句话。


“嗐,这东西是芬三爷托人儿从山里弄来的,他不好意思交给你,就转了我这么个弯儿。”关凤芹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要不我咋儿知道你也挺苦的了呢?”


“哎呀,这个李芬哪,咋儿啥儿都跟外人儿说了呢?”许莲叶的脸一直红到了脖子根儿。


“你看看,你看看,”关凤芹一听这话马上把身子往后挪了挪,“这时候又拿我当外人儿了不是?”


“啊,不不不,弟妹,”许莲叶立刻摆了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


“嗐,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跟你开个玩笑。”关凤芹当即又把话头儿拉了回来,“芬哥他这么做也是好意——让咱们姐俩说个体己话儿,也好借这个机会让咱们姐俩和解了呗!”


“可真是的啊,他这么想、这么做也是对的呀!唉……”许莲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弟妹呀,我们许家让你受苦、受罪儿了!真对不起呀!……”她深情地把自己的双手按在了关凤芹的手背上。


“唉,大姑姐,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陈芝麻烂谷子的,咱不提它了!我现在这样儿不也挺好的吗?”关凤芹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故意作出了一副幸福的神态,“咱姐俩不说这个了。我今天这么大老远地跑到北京来,一是完成芬哥交给的任务:给你送这个‘不老草’;二来呢,是告诉你赶紧想法儿救救芬哥吧!”


“他咋儿的了?”许莲叶一听她这话顿时紧张了起来。


“嗐,他不愿意再东躲西藏的了,人不人鬼不鬼的,跟作贼的似的——向官府投案自首了……”


“那他现在押到哪儿了?”许莲叶更加地紧张起来。


“听说已经押解到京城来了!”


“噢……”许莲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似乎有了点儿底,但是她的思绪马上就转向了下一步,“咝……这么大的命案,可得找谁去呢?”


“听说当初芬哥保住了被劫的皇纲之后,那个带队的官员‘领催’说了好几遍呢,要上奏内务府给他报功,将功折罪哪!”关凤芹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赶紧详细地说了出来。


“那个领催的官员叫啥儿名儿啊?”许莲叶进一步问道。


“哎呦,那可知不道了……”


“噢,内务府……”许莲叶虚迷着眼睛,思索着点了点头。


戍戌年的大年初一终于来到了,北京城薄薄地下了一场瑞雪,预兆着这将是一个好年成。已经亲政八年有余的光绪皇帝看到了这一景象,心情格外地舒畅,这一天的早上,依旧按照大清王朝的典律,光绪皇帝率领着文武百官驭马凭车驶往了紫禁城正南偏东方向的天坛。


此前大清朝廷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天坛内部的各种建筑及其设施进行了全面的大修葺。还修整了从紫禁城至天坛——皇帝祭天要经过的各条街道,使之面貌一新。祭天仪式的前五日,派亲王到牺牲所察看为祭天时屠宰而准备的牲畜;前三天皇帝开始斋戒;前两天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天屠宰好了牲畜,制作好各类祭品,整理完神库的祭器;然后皇帝阅祝版,到皇穹宇上香,至圜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边豆、神厨视牲,最后回到斋宫继续斋戒。祭祀日的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的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准备就绪乐队的陈设;最后由礼部侍郎进行全面的检查——


在圜丘坛上共设有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也就是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即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的牌位,神幄为长方形;神位前摆列着玉器、棉帛,整只的牛、羊、猪,还有那条从吉林打牲乌拉衙门运来的两千多斤重的大鳇鱼,以及酒类、果品、菜肴等大量的供品。


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上层圆心石南侧设有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坛正南台阶下的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六种,由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正式的时辰为日出前的七刻钟,此时斋宫鸣响了太和钟,皇帝起驾至圜丘坛,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此时,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正式的祭典开始之后,皇帝从昭享门(南门)外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皇帝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再回到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