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作者:石磅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0:53

|

本章字节:6988字

戍戌年(1898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吉林将军府郊外北山一年一度的药王庙会开始了,几天之内就在这里聚集起了十万的信众,一迈进山门的牌坊,每一级台阶上那就都是人了——烧香的,拜佛的,烧“替身”的,把整座山头弄得青烟燎绕;问医的,画符的,求签的,让人们的耳畔充斥着嘤嘤嗡嗡的声响……包特格一路陪同郭连生来到了吉林城,为了躲避当局的耳目,郭连生事先就在书信中预定好了在北山的玉皇阁与假扮成日本人、化名末广贯之的吴禄贞见面。


郭连生与吴禄贞接上头之后,便为包特格作了介绍。这两位外乡的男士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此盛大的庙会,当然不肯放过这样一次机会了。包特格陪同他们来到了供奉着药王孙思邈的庙堂之内,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跪在蒲团垫子上叩了三个响头。当他们起身刚刚迈出门槛的时候,突然发现在门旁的角落里还供奉着一尊不大的泥塑雕像,它的整体形象瘦小枯干,面貌十分丑陋,脖子上挂着成串的咸菜,额头上贴满了膏药,鼻梁上还架着个破眼镜,七、八根高粱秆做的拐棍支撑着它的瘸腿。这尊神像虽然个头儿很小,又偏居殿外一隅,进不得大殿正堂,但香火却异常旺盛。郭连生和吴禄贞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一尊神像,便对包特格提出了疑问。


“啊,它叫‘十不全儿’!”包特格笑呵呵地说出了它的名称。


“‘十不全’……”身为湖北人的吴禄贞说不出语尾的那个儿化音来,“它这个称号是怎么得来的呀?”


“啊,这个称号来头儿可大了!”包特格一下子把调门儿提高了,“这是康熙爷给授予的。”


“噢?这倒蛮有意思的嘛!你讲给我们听听。”吴禄贞的要求也得到了周围人们的响应。于是,包特格就爽快地讲起了“十不全”的来历:


原来“十不全”的真名叫施世纶,他是康熙年间福建的晋江人,曾做过户部侍郎、漕运总督。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是赫赫威风的“啖珠折剑”率兵收复台湾的靖海侯施琅。施世纶以清廉闻名,在当地很得民心,并深受康熙皇帝的青睐。公案《施公案》中的施公就是他。施世纶因为身体多病,而且相貌丑陋不堪,所以康熙帝戏谑地称他为“施不全”。传到民间之后,一来二去就变成了谐音“十不全”。老百姓都传说,病人如果虔诚地祈祷,他就会舍己为人,把疾病接过去,使你身体健康。


听完包特格讲的“十不全”来历之后,周围来赶庙会的人们更来劲了,纷纷地把带来的膏药贴到了它的脑门上,把成串的咸菜疙瘩挂到了它的脖子上……郭连生和吴禄贞看到民众的这一举动,还是感到十分好奇,他们用眼神向包特格提出了疑问。


“啊,这是我们满洲一带的民俗,老百姓给它贴膏药、挂咸菜、戴眼镜儿,就是希望自己和家人这一年都不得这些病:疖子疔毒啊,齁喽气喘哪,爆发火眼啥的……”


“呣,很有点民俗传统的意思啊!”吴禄贞十分欣赏地点了点头,“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呀!”


包特格听到这话之后,故意调皮地把脸一转,嘻笑地问着吴禄贞,“请问末广贯之先生求它治点儿什么病啊?”


吴禄贞听后沉吟了片刻,然后微微一笑,吐出了三个字:“中国病。”接着他便随手脱下了自己的西装上衣,披在了“十不全”的身上。


“十不全”穿上西服之后的这一副洋相,顿时引来了现场信众们的一阵叫好和哄笑声。


“治这个病可不容易呀!——光上点儿咸菜疙瘩,贴几副膏药就不管事儿了!”郭连生马上接着这个话茬儿调侃了起来。“那得花大把的银子啊!”


“是啊,要不说咱们得积极地想办法募集这‘治病’的钱呢!”吴禄贞借着这个话题发挥了起来,“我们的总理在日本和檀香山都跑断了腿呀,不断地在华侨、华人中演讲,向他们筹集爱国善款,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呀?”


郭连生的警惕性还是比较高的,他一听吴禄贞说到了这些具体的事宜,赶紧扫视了一下周围的老百姓,然后从“十不全”身上扒下了那件西服的上衣,借着披到吴禄贞身上的机会,将他半推半拉地带出了围观民众的圈子。


直到走了好远之后,郭连生看看周围已经没有人了,他才接上了刚才的那个话题,“嗐,一说起这个事儿啊,我这气儿就不打一处来——我们那个三哥呀,他那忠君保皇的脑袋啥儿时候能变一变呢?要不上次劫的那个‘鳇鱼贡’绝对够用了,那我和四哥还有他老婆可就成了中华革命的第一功臣了!”郭连生说到这儿瞅了包特格一眼。


“嗐,你就只当没花钱儿看了一场软功夫缩骨法的把戏吧!”包特格对李芬的功夫还是由衷地佩服的。


吴禄贞显然对他们俩说的这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没有兴趣,“我说呀,咱们也别在这里白白耽误功夫了,”他指了指远处的山门,“赶紧走吧,上那边去看看能不能雇到去桦甸的马车吧,不管怎么说咱们今天晚上也得赶到桦树林子去呀!”


“嗐,不就是赶着去见那个拥有‘吉字军’的‘韩边外’吗?”郭连生不以为然地说了这么一句。


“是啊,我还带来了总理中山先生给大掌柜韩登举的一封亲笔信呢!”吴禄贞说着拍了拍自己的衣服口袋。


“哎呀,我说吴先生,你们会党的领导人咋这么重视土匪队伍呢?”包特格的插话中流露出了不满的情绪,“我听连生说你们革命的会党都是些纯洁的爱国者,不应该网罗这些来到龙兴之地偷着淘金、伐木、挖药材的盲流儿啊,我爹他们以前都带兵清剿过‘韩边外’的。”


“是啊,我听包特格说过‘韩边外’的‘吉字军’,”郭连生也附合着她说了起来,“他们的老底儿就是这样的,不少还是在逃的犯人呢!”


“哎,不能这么一概而论嘛,我已经认真地研究过了,这支队伍的成员大多数还是被逼上梁山的淘金汉、伐木工,‘韩边外’这块地方可以说就是十九世纪的水泊梁山!”吴禄贞越说越显得兴奋了,“连生啊,你有没有琢磨过,我们前几次在沿海地区发动的武装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啊?”


“嗯……”郭连生紧缩着眉头思索起来,“一是咱们的武器太差;二来呢,参加的人员也太少。”


“你说的确实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你没有说出来。”吴禄贞说到这儿神情显得十分凝重起来。


“更重要的原因?”郭连生挠了挠头,“这我可真想不出来了……”


“那就是广州等地都是大清朝廷统治的要害地区,都有重兵把守。而满洲就不同了,它是大清的后院,朝廷认为这是自己的老家,所以对它的统治比较松懈。”吴禄贞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你想想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呀?”


“呣,还真是的。”郭连生咧着嘴苦笑了一下,“以前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再说了,‘吉字军’人多枪好,要是能争取过来为我们所用,不是什么都有了吗?”吴禄贞进一步地启发着郭连生。


“呣……”郭连生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那咱们这次去就是想法儿把他争取过来呗?吴先生。”


“哎,从现在开始就别我‘吴先生’了!”吴禄贞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一本护照,“我拿的是日本人的身份证明,叫末广贯之。从现在开始,路上要是遇到什么人来盘问了,我可只说日语,你替我当翻译了啊!”


“好的!”郭连生爽快地答应了。


“哎,对了,咱们得赶紧去租马车了!”吴禄贞说了一句日语,接着加快了朝山门外走去的脚步。


“哎,末广贯之先生,这个事儿您就放心吧!”郭连生得意地指了指包特格,“咱们的假阿哥早就把这一切都预备好了。”


“呣?你怎么叫人家‘假阿哥’呢?”吴禄贞不明就里地用日语问道,“怎么?你不是男子汉吗?”他转过头来用中文问了包特格一句。


包特格没有直接作答,只是微笑地看着吴禄贞点了点头,然后,缓缓地解开了自己身上满族男子宽敞的外衣,露出了里面紧身的女子小花袄,这样也就显示出了自己胸部的曲线。


“噢?……”吴禄贞对此感到十分奇怪,“那你这是为了什么呢?也是为了革命工作吗?”


“哦,不不不,”包特格慌忙地摆了摆手,脸也顿时红了,“我可没有那么伟大——‘革命’这个词儿,我还是这回刚听郭连生讲的呢!”


“噢?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呀?”包特格的回答更引起了吴禄贞的兴趣,“快讲给我听听!”


平时十分爽快的包特格,此刻却显得非常羞赧,涨红着面孔,两只手互相搓着,抿着嘴唇微笑地指着郭连生,“您问他吧,我都讲给他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