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孙一元

作者:金性尧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

本章字节:3812字

孙一元(1484—1520),字太初,号太白山人。家世很隐秘,或云安化王(朱寘)宗人,王因谋反被诛,故变姓名避难。《明史》入《隐逸传》。但据徐渭《孙山人考》所记,谓一元父早亡,家贫以抄书役某府中,为府公嘉赏。会觐府橐白金四百两使一元致布政使某,途被盗,无以报命,遂逃亡抵浙,寓西湖,谬托为秦人云。王世贞《酹孙太初墓》故有“死不必孙与子,生不必父与祖。突作凭陵千古人,依然寂寞一抔土”语。


一元踪迹奇谲,乌巾白袷,携铁笛鹤瓢,浪游各地。后买田吴兴,将终老于此,不幸强年谢世。卒后,好友吴珫等葬之道场山。又据吴伟业《修孙山人墓记》,后曾改葬于归云庵东,距旧冢不数步,即一元挂瓢处。有《太白山人漫稿》。


他的诗,奇崛激荡,时出偏锋,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称为“雪夜偏师,间道入蔡”,可谓巧譬善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云:“然当秦声竞响之日,而能矫然拔俗如此,亦可谓独行其志者矣。”说得也很中肯。总之,在明代中叶的诗坛上,一元之作确是有其异采的。


钱钟书《谈艺录》四七○页云:“弘正时染指江西诗派者,所睹无过孙太初一元。”下举孙诗用语,多本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如《秋日孤山楼对酒》的“四野秋声酣晚日,半空云影抱晴楼”,本与义《巴丘书事》的“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江南大水歌》的“飞阁横梁通海气,鸣鸥浴鹜失汀洲”,本与义《观江涨》的“鼋鼍杂怒争新穴,鸥鹭惊飞失故洲”。并云:“太初之偏嗜简斋,过于白沙之笃好后山。亦自来论简斋及明诗者所未及也。”


一元绝句亦颇多妙构,如《山中》云:“来往不逢人,家住山深处。独鹤忽飞来,风动月中树。”《醉吟》云:“瓦瓶倒尽醉难醒,独抱渔竿卧晚汀。风露满身呼不起,一江流水梦中听。”


收菊花贮枕呼童收落英2,晨起晞清露3。


满囊剩贮秋4,寒香散庭户。


夜来梦东篱5,枕上得佳句。


【注释】


1菊花贮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四:“《千金方》: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袋枕头,大能去头风,明眼目。”陆游《示村医》:“衫袖玩橙清鼻观,枕囊贮菊愈头风。”又《老态》:“头风便菊枕,足痺倚藜床。”但本诗作者的收菊贮枕,不是出于病理上的原因。2落英,初开的花瓣。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3晞,干。4剩,尽。司空图《白菊》诗:“白菊开时且剩过。”5夜来句,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说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孙太初《收菊花贮枕》诗云,(略)好个题目,唐人未之有也。前五句清雅,惜末句殊无深意,若更为‘陶潜宛相遇’,则清而纯矣。”


孙诗末句固嫌平泛,但若改为“陶潜宛相遇”,又觉浅露而无含蓄,庸手皆能为之,倒是一说便俗了。


至日携榼登道场山瞥眼风尘岁屡迁,椒盘柏酒自留连2。


半生作计闲为上,到处论交山最贤。


好句忽成黄叶寺,小舟漫倚白鸥天。


松声泉语无人会,独坐岩头意已传。


【注释】


1至日,这里指冬至日。榼,盛酒的器具。道场山,在浙江湖州市西南,旧名云峰,后建僧寺,因改名。2椒盘句,椒盘、柏酒,本元旦时所进,但古人重视冬至有如年节,吴俗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这里的椒盘、柏酒,则非实指,系节日酒食的泛称。作者《残冬廿八日立春》亦云:“百年我亦何为者,也费椒盘菜碗心。”


【说明】


论交以青山为贤,好句成于黄叶纷飞的僧寺中,山寺与诗人之缘分如此。末二句意境尤为清远。


作者另有五律《游道场山》云:“伏虎昔年寺,塔留雷半焚。我来白日静,钟落青山闻。乱石开云气,晴池散鸟群。迟回兴不尽,林叶落纷纷。”当亦同时间作。


南窗下芭蕉盛开五月潇然有秋意


道人生意山中足1,养得芭蕉四五枝。


尽取幽凉供稳睡,还分秋色与新诗2。


【注释】


1道人,这里与山人、隐士的意思相同,指作者自己。生意,生机。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2尽取二句,用陈与义《雨晴》的“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意。


【说明】


夏日读之,虽身处闹市,亦有幽凉之感。欲于热中求冷,不妨读此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