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性尧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本章字节:7220字
郑善夫(1485—1523),字继之,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时年二十一。正德六年(1511),始为刑部主事。当时刘瑾虽诛,嬖臣江彬等仍弄权,他愤而告归,筑少谷草堂于金鳌峰下,并筑迟清亭,意为以俟天下之清。其《亭子》诗有“八月商声疏病叶,满城暝色起寒蛩。身孤旧国翻成客,世短长年是恼公”语。
后起为礼部主事,进员外郎。武宗将南巡,他本非谏官,却偕同列切谏,言辞极为激烈,有非臣子所敢言者,如疏中劝武宗正心去邪,“则一切荒淫悖谬之事,将自追悔不暇”。对皇帝怎么能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武宗遂当廷杖责善夫,罚跪五日,此亦封建皇朝对士大夫特有的怪现象,一时死者贬者削职者甚多。他更作疏草,置怀中,嘱其仆曰:“死即上之。”幸而未死,乃力请告归。世宗即位,用荐起任南京吏部郎中。便道游武夷,风雪绝粮,中寒得疾,返家二日而卒。有《少谷集》。高瀔《冬日过少谷墓下》云:“生死丈夫元不二,妻孥友道竟何孤。”
《明史》云:“闽中诗文,自林鸿、高棅后,阅百余年,善夫继之。”其诗以气格为主,以悲壮为宗,间有枯拙之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论善夫诗“好盘硬语,往往气过其辞,虽语出杜陵,实有类山谷者”。这是说得中肯的,但下云:“当时孙、郑并称,孙非郑敌。”孙指孙一元。此则仁智之见,并非笃论。
钱谦益《列朝诗集》云:“林尚书贞恒撰《福州志》,刺少谷专仿杜,时匪天宝,地远拾遗,以为无病而呻吟。以毅皇帝(指武宗)时政观之,视天宝何如,犹曰无病呻吟,则为臣子者将请东封颂巡狩而后可乎?甚矣,尚书之傎也。”(“傎”,通颠倒之“颠”)钱说颇为有见。
古意谁家玉面女,素足立水傍2。
睠言新岁近3,作意浣衣裳4。
【注释】
1古意,诗体名,实即乐府。沈佺期《独不见》,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内容写闺情,《唐诗三百首》入乐府。2谁家二句,玉面、素足,皆喻肌肤的皎白。李白《越女词》:“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
傍,通“旁”。3睠言,即眷言,回顾貌,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
“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4作意,故意,特地。
【说明】
写水乡女子将过新年时的欣喜之情,以“作意浣衣裳”五字表出。寥寥数句,而成白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所谓“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
双雁
双雁为人得,阶前相向鸣。
已辞关塞远,犹带网罗惊。
宦情一片影,客泪五更声。
侧目窥秋隼1,风烟异性情。
【注释】
1隼,鸟名,凶猛善飞,即鹗。
【说明】
关塞为雁之故土,今被人所得,犹惊魂未定。雁影、雁声,曾引起作宦他乡的诗人的悲愁,故对阶前双雁的厄遇在心下深感同情。雁与隼同飞翔在风烟缭绕的高处,强弱的性情却大不相同。强者就要露出他的本性,而弱者只有侧目惊避和哀鸣待毙的命运了。
秋夜
七月欲尽天气清,残月未上江犹明。
流萤渡水不一点,玄蝉咽秋无数声。
独客尚未送贫贱,四方况是多甲兵1。
立罢西风夜无寐,吴歈嫋嫋感人情2。
【注释】
1四方句,与杜甫《月夜忆舍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同一感慨。2吴歈,吴地的歌曲。屈原《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说明】
三、四两句,写出七月欲尽时的江村夜景,以虫鸣秋。五、六两句,由己身之贫贱伸向四方之多兵。末句用吴歈,点出作诗地点乃在江南。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云:“颓唐似杜。”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六云:“然细读少谷全集,古厚郁,在七子外别成一队,转是真诗。观其律绝近体,皆入古音,非大复、昌穀修饰音姿者比;朴拙处虽专师老杜,亦不似空同之偷窃意调,望之可憎也。”本诗即律绝而入古音者。
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即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时年二十四。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他抗疏切谏,武宗不听,乃愤而托病归。后曾作《宫词》云:“天上佳人出北方,能骑白马射黄羊。玉颜长在金舆侧,笑指青山是故乡。”即讽刺武宗之荒游。
世宗嗣位,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议”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世宗震怒,慎因而两受廷杖,毙而后苏,遂被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市)。其长篇《恩遣戍滇纪行》开首云:“商秋凉风发,吹我出京华。赭衣裹病体,红尘蔽行车。弱侄当门啼,怪我不过家。”第三句的“病体”,即指廷杖后的创伤(廷杖的残酷,可参阅李梦阳《述愤》)。这时杨廷和自己也因“大礼议”一案而被削职为民。嘉靖八年,得廷和讣告,获准归葬,并与夫人黄峨重晤。丧事完毕,又至滇中。《明史》本传云:“世宗以议礼故,恶其父子特甚,每问慎作何状,阁臣以老病对,乃稍解。”后卒于僧寺。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有《升庵集》。
杨慎与黄峨结婚后,曾在故居桂湖共过唱和生活,现桂湖已辟为公园,内有杨升庵纪念馆。
他是一个奇才,半生飘零滇海,而《明史》称为“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著作项目,包罗万象,还写过《二十一史弹词》十一卷,伪撰《杂事秘辛》。一半由于好奇立异,一半也因借文字以玩世,驱遣流放中的无聊赖的苦闷生活。
他的诗,在七子倡导的复古空气中,颇欲拔戟自张一军,吸收六朝、初唐之长,故而色泽秾丽,风调明媚,又善于描摹西南的风土特色。如《滇海曲》云:“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末二句即以民歌手法,写滇中的气候特征。
但他既有创新的一面,又有模拟成拙、并喜欢袭用成句的一面,所以磨炼上的好处就少些。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云:“升庵诗才情华丽,惟词多于意,骨少于肉,有士衡才多之患。”又云:“滇中风雅,实开于升庵,故有杨门六君子之称。”这评语颇得要领。
峡东曲
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1。
欲试一日程,须待春水起。
布帆一百尺,出自三梭织。
风顺早归来,天际遥相识。
【注释】
1白帝二句,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江陵,今属湖北。《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杜甫《最能行》:“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
【说明】
末二句收得风情摇曳,神魂飘逸,仿佛雾鬓风鬟,呼之欲出。因为布帆由她用三梭机亲自织成,所以顺风归来,天际凝眸,就一望即知。无此二句,全诗便无声色。
杨慎《升庵诗话》卷四:“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乌逝,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太白娶江陵许氏,以江陵为还,盖室家所在。”杨氏解“还”字不确,李白诗无此意,且许氏在安陆不在江陵,但说明杨慎之作此诗,心中原有蕴蓄。
衍古谚天马龙为友2,来自渥洼池3。
青丝为之络,黄金为之4。
圉人新承命5,剪拂下瑶墀6。
骑出横门外,茸茸春草时。
东城接南陌7,观者咸嗟咨8。
弄臣矜迅足9,长鞭终日施。
汗血忽憔悴,筋力尽驱驰。
未树边隅绩,徒为冶游疲10。
始信杀君马,端是路傍儿?。
【注释】
1衍,发挥,铺叙。2天马,骏马。汉时得乌孙国马,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汗从前肩膊出,如血),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龙为友,旧说龙形像马,负图而出。3渥洼池,在甘肃安西,党河的支流。《史记·乐书》:“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后常以渥洼作为神马典故。4,马缰绳。5圉(yu)人,掌管马的饲养事务的官员。6瑶墀,台阶的美称。7陌,街头。8嗟咨,赞叹。9弄臣,为帝王狎玩的宠儿。矜,骄傲。10未树二句,意思是,连在边角落的成绩都未树立,只为了供弄臣冶游效命而疲死。?端,准,确。傍,通“旁”。
【说明】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