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袁宏道

作者:金性尧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

本章字节:8040字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选为吴县知县,不久辞职,后又任礼部主事及吏部郎官。三次为官,前后不过五六年。英年早逝,亦文苑之不幸。宏道先世业农,公安不曾出过著名文人,至晚明而始有三袁,三袁以宏道为中坚。


他以名士而为县令,但做官非他素愿,比之为“油入面中,当无出理”(尺牍《王以明》),辞职书曾上七次。后罢官,乃咏诗云:“病里望归如望赦,客中闻去如闻升。”对那些有官癖的人,则比之为“若夺其官,便如夺婴儿手中鸡子,啼哭随之矣”(尺牍《张幼于》)。他之讨厌做官,或与他玩世性格有关。


他追求真率,崇尚性灵,反对伪道学,痛恨假事假文章,痛恨“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的滥调陈套,这和他反对七子的模拟原是相贯通的。他与李贽、汤显祖等人结交,就因他们各有异端气息。他对李贽尤为钦重,称之为龙湖师,李贽也说他“识力胆力皆迥绝于世,真英灵男子,可以担荷此一大事”。他从董其昌处借得《金瓶梅》,称为“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又爱听《水浒》故事,咏之于诗,也因这些作品都是文学上的异端产物,而这正是当时的正统派所深恶的。尽管袁宏道本人也不能摆脱正统思想,但终究少一些虚伪,多一些真实。


他的诗,远逊于他的文;如果单凭他的诗,袁中郎在晚明文坛上的声望不可能这样响亮。他自己也说:“至于诗,则不肖聊戏笔耳。信心而出,信口而谈。”诗贵自然,同时又需要在烹炼上下工夫,不能苟作。宏道的诗,往往不耐咀嚼。相形之下,竟陵钟惺的诗,虽也有缺点,特色却也鲜明,能够自张一帜。


另外,他在诗文观点上,有好多极端、偏激之处,如由于求新求异,甚至欣赏八股文的“手眼各出,机轴亦异”。他又称赞徐渭为明代第一诗人,沈德符《敝帚轩剩语》卷上,记载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袁宏道)所最推尊,为吾浙徐文长,似誉之太过。抽架上徐集,指一律诗云:‘三五沉鱼陪冶侠,清明石马卧侯王’,谓予曰:‘如此奇快语,弇州一生所无。’予甚不然之,曰:‘此等语有何佳处,且想头亦欠超异,似非文长得意语。’众苦争以为妙绝,则予不得其解。”这也难怪沈德符不得其解,他又说王世贞一生所无,更不能服人。对七子如王世贞等人的诗,尤不应夹着偏见来评估。


建国后,有钱伯城整理的《袁宏道集笺校》。


横塘渡横塘渡,临水步2。


郎西来,妾东去3。


妾非倡家人4,红楼大姓妇。


吹花误唾郎,感郎千金顾5。


妾家住虹桥6,朱门十字路7。


认取辛夷花8,莫过杨梅树9。


【注释】


1横塘,在江苏苏州市西南,因分流东出,故名。此诗为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吴县作。2水步,同水埠。3妾,古代女子自称。4倡,通“娼”。5感郎句,《乐府诗集》卷四十五《碧玉歌》之二:“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顾,回视。6虹桥,拱桥。旧题唐陆广微《吴地记》:“吴、长二县,古坊六十,虹桥三百有余。”7朱门,与红楼句相应。8辛夷,香木名,一名木笔,白者名玉兰。9杨梅树,梅,一作“柳”。


【说明】


诗写两人相识于横塘的水步,真正是萍水相逢了。末四句,不仅告诉了他她的住址,还叮嘱他要牢记是有辛夷花的地方,不要走到有杨梅树的那一边。江南的水乡风物,红楼女儿的似水柔情,皆于此中若隐若现。


嘉靖时人唐诗《吴下竹枝词》云:“郎若来时休用问,门前杨柳一行齐。”明无名氏《湖州竹枝词》云:“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清彭孙遹《岭南竹枝》云:“妾家溪口小回塘,茅屋藤扉蛎粉墙。记取榕阴最深处,闲时来过吃槟榔。”


妾薄命落花去故条,尚有根可依。


妇人失夫心,含情欲告谁。


灯光不到明,宠极心还变。


只此双蛾眉,供得几回盼。


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


辟彼数开花2,不若初生草。


织发为君衣,君看不如纸。


割腹为君餐,君咽不如水。


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骂。


死若可回君,待君以长夜3。


【注释】


1妾薄命,乐府属《杂曲歌》。妾,古代女子自称。2辟,通“譬”。3长夜,指死亡。人死永埋地下,即处于长夜之中。曹植《三良》:“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说明】


弃妇诗大多在日久色衰上发挥,此篇以“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为机杼,最为警策,亦符合“薄命”之本意。唐曹邺《弃妇》云:“见多自成丑,不待颜色衰。”袁诗或袭其意。


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七十九云:“藕居士诗话曰:袁中郎力纠明诗,艺林咸允,十集出,几于纸贵。务去陈言,力驱剽窃,殊为有功诗道。其谓不袭前人一字一意,恐未尽然。”


听朱生说水浒传少年工谐谑2,颇溺《滑稽传》3。


后来读《水浒》,文字亦奇变。


六经非至文4,马迁失组练5。


一雨快西风,听君酣舌战。


【注释】


1朱生,无锡说书艺人。此诗为作者在无锡时作,年三十岁。其《游惠山记》云:“邻有朱叟者,善说书,与俗说绝异,听之令人脾健。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娓万言不绝。”2谐谑,诙谐逗趣,犹今言开玩笑。3溺,沉迷。《滑稽传》,指司马迁《史记》中的《滑稽列传》。4六经,指《诗》、《书》、《礼》、《易》、《乐》(已佚)、《春秋》。司马迁在《滑稽列传》中对六经的特点皆有指引。5组练,组甲、披练,原指将士的衣甲服装,这里是精锐的意思。


【说明】


作者对李贽很敬佩,李贽《焚书·忠义水浒传序》中称《水浒》为“发愤之作”,宏道诗则称为“奇变”、“至文”。钱希言(字功父)《戏瑕》卷一:“文待诏(徵明)诸公暇日听艺人说宋江,先讲摊头半日,功父犹及与闻。”可见吴地说《水浒》由来已久。明末张岱《柳敬亭说书》,也记他在南京时听柳麻子说武松打虎的故事。


初至西湖


山上清波水上尘,钱时花月宋时春1。


看官不识杭州语2,只道相逢有北人。


【注释】


1钱时句,五代时,钱镠(原籍杭州)拥兵两浙,曾建吴越国于杭州。宋南渡后,初于杭州置行宫,后为都城。2看官,本旧中以说书人口吻,对听众的称呼,这里借指路人。作者对戏曲、民间文艺向来喜爱,所以诗歌中也常有这类词语。


【说明】


作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时年三十岁。


杭州方言中语尾带卷舌音的“儿”字,即是南渡之初汴京地区的士民迁移带来的,本诗末二句即指此。作者《踏堤曲》之三亦云:“陌上口声多汴语。”到了明代,便成为历史的回声了。


过黄粱祠(其二)不脱阴区苦耐何,仙官尘侣不争多2。


人间惟有李长吉,解与神仙作挽歌3。


【注释】


1黄粱祠,在今河北邯郸市。唐沈既济《枕中记》:卢生于邯郸客店中遇道者吕翁,翁授以枕,使入梦,梦中历尽荣华富贵。及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后世因称黄粱梦或邯郸梦。2仙官句,意谓神仙和凡人差不多。3解,懂得。


【说明】


作者在赴河南途中作。


李贺(长吉)《官街鼓》末云:“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注云:“岂知神仙不死之说,本是虚诞之辞,虽或可以却病延年,终有死期,岂能如漏声之日夜相将而无断绝乎。将,犹随也。”意即仙寿虽长,终有期限,不如宇宙之无穷。故李贺此诗,无异在为神仙作挽歌。


经下邳诸儒坑尽一身余,始觉秦家网目疏。


枉把六经灰火底2,桥边犹有未烧书。


【注释】


1下邳,张良于秦末游下邳圯上(桥上),遇一老父,授《太公兵法》一册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张良乃佐刘邦灭秦创业。世称此老父为黄石公。下邳,秦县,故地在今江苏宿迁市境。2枉把句,秦始皇的焚书与坑儒是两件事,坑儒在焚书次年,即始皇逝世前二年。六经,指《诗》、《书》、《礼》、《易》、《乐》(已佚)、《春秋》。


【说明】


作于赴京途中,也是作者的名篇。有关焚书坑儒的翻案诗,历代有很多,如唐章碣《焚书坑》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在唐诗人中名望不高,此诗却颇著名。唐彦谦《新丰》云:“半夜素灵先哭楚,一星遗火下烧秦。”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中引杨亿《始皇》诗“儒坑未冷骊山火”,引萧泛之《读秦纪》:“凄凉六籍寒灰里,宿得咸阳火一星”,引萧立之《咏秦》诗“燔经初意欲民愚,民果俱愚国未墟。无奈有人愚不得,夜思黄石读兵书”。清陈恭尹《读秦纪》云:“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末句即本宏道诗。陆次云《咏史》云“尚有儒生坑不尽,留他马上说诗书”,此指陆贾问高祖“马上得之,安可马上治之”事。丁尧臣《阿房》云:“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金慰祖《泇沟过留侯受书处》云:“燔尽六经诛偶语,野桥又授一编书。”近人陈曾寿《题圯下授书图》云:“一君万纪秦皇帝,气尽先生堕履时。”则气概尤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