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性尧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本章字节:4090字
陆粲(1494—1551),字子馀,又字浚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因上书抗论时政,争议狱案,下诏狱,杖三十。张璁、桂萼为相,粲疏劾其奸,乃罢二相。当时朝廷因“大礼议”案大臣各成派系,杨一清与张、桂为两派,各为权力而争。不久,世宗信詹事霍韬言,说粲之疏出杨一清的唆使,遂召还张、桂,削一清官,谪粲贵州都匀驿丞。
后迁永新(今属江西)知县,因念母乞归,论荐者三十余疏,霍韬亦荐陆粲,粲曰:“天下事大坏于佥人之手,尚欲以余波污我耶?”母没,粲哀毁甚,未终丧而卒。有《陆子馀集》。
他是王鏊门人,诗却高出其师,长于古风,惜数量不多。
漫述三首(选一)
蔼蔼都城内1,甲第开中逵2。
赫赫相国门,杂遝贤豪驰3。
五更中扉辟,来者肩相差4。
良久磬折入5,俯仰前致辞。
一言得所欲,喜气生须眉。
谁云行多露6?进趋当及时。
儒生不解事7,六籍空覃思8。
白首著书成,依然卧茅茨9。
【注释】
1蔼蔼,隆盛貌。2甲第,泛指显贵者的家宅。中逵,诸道路交错之处。3遝(à),通“沓”,繁多貌。4肩相差(ci),即摩肩擦背之意。差,参差。5磬折,身偻折如磬(一种曲尺形的打击乐器),以示恭敬。6谁云句,《诗经·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厌浥,湿意。比喻人惧露水沾污其身。这句意谓,谁还拘守洁身自好的古训?7儒生句,第四句的贤豪是讽刺语,犹言识时务的钻营者;这句的儒生指不识时务,不会趋炎附势的人。8六籍,同六经,这里泛指经书。覃思,深思。9茅茨,茅屋。
【说明】
作者曾有《劾张桂诸臣疏》。张指张璁,桂指桂萼,两人皆因迎合明世宗追崇其生父兴献王朱祐杬案(即所谓“大礼议”案)而受厚遇,官至大学士,弄权营私,萼尤猜狠,为物论所不容。疏中劾萼结纳亲党,任意市恩,容纵嬖妾,纳贿卖官种种罪状。作者并因此而谪贵州。本诗名为“漫述”,实为有感而发。
担夫谣
担夫来,担夫来,尔何为者军当差。
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
自从少小被编差,垂老奔走何曾息。
只今丁壮逃亡尽,数十残兵浑瘦黑1。
可怜风雨霜雪时,冻饿龙钟强驱逼。
手抟麦屑淘水餐,头面垢腻悬虮虱。
高山大岭坡百盘,衣破肩穿足无力。
三步回头五步愁,密箐深林多虎迹2。
归来息足未下坡,邮亭又报官员过3。
朝亦官员过,暮亦官员过。
贵州都来手掌地,焉用官员如许多4?
太平不肯恤战士,一旦缓急将奈何5!
吁嚱6!一旦缓急将奈何。
【注释】
1浑,全。2箐,滇黔一带多称大竹林为箐。3邮亭,供传递文书者止宿之处,也作官员往来的安顿之所。4焉,怎,何必。5缓急,此处为偏义词,单指危急。6吁嚱,感叹词。
【说明】
作于谪贵州都匀时。因为采用歌谣体,所以语言很浅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有香山新乐府遗音”。作者另有一首《边军谣》,与此诗为姐妹篇。
诗中的担夫,本是士兵。明代中叶后,军务日益败坏,卫所的实际兵员每少于规定的编制,还要给军官私人服劳。兵士在交替时,军官勒索贿赂,贫军不能应付,故虽年老只能服劳于军中,强壮的则乘间逃亡。军官有利可图,所以军官的数额越来越多。
作者于《去积弊以振作人材疏》中有云:“大抵添设一官,止为吏胥人等开一骗钱局,其实于民无分毫之益。今天下额外剩员,所在充溢,愈近民者则其害愈甚。至于布按二司,设官尤为过多,其巡历地方,或一时总至,或先后沓来。有司政事,夺于送迎;民间财力,困于供亿。……今之为抚按者,止知督率二司出巡,足以禁制守令之贪暴,不知过多之为害如此。”这与本诗中的“焉用官员如许多”正可参照,亦有的放矢之词。但明代的官僚政权已到了溃烂的地步,书生的纸上呼吁,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长门怨金屋承恩事已非,玉颜憔悴度春晖。
无因得似宫前柳,时有长条拂御衣。
【注释】
1长门怨,见刘基《长门怨》。
【说明】
王昌龄《长信秋词》云:“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陆诗末二句或用其意,然终不及王诗之柔婉含蕴。
顾起纶《国雅品》评“无因”二句云:“有句如此,亦李唐四杰之选。”